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

  普俄談判已經結束,維也納和會也進入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裁軍、建立新的國際秩序。

  裁軍進展的相對順利,大家都認為必須要裁軍。爭議的核心,集中在具體保留多少兵力。

  小國也就罷了,本身軍隊數量就有限,又威脅不到誰,裁不裁軍影響都不大。

  核心矛盾在于俄奧法三國,奧地利提出了10:10:7的兵力對比,既:俄奧保持50萬的陸軍總兵力,法蘭西保持35萬陸軍。

  法國代表大衛·普羅瓦爾強烈反對道:“作為一個大國,這是對法蘭西的侮辱。

  我們無法接受這個比例,法蘭西必須要擁有一支和自身實力相匹配的軍隊,我提議法俄奧三國保持等同規模的軍隊!”

  奧地利外交大臣韋森貝格搖了搖頭,笑道:“公使閣下,裁軍的本質是為了節省軍費開銷,維護歐陸軍事平衡,避免爆發戰爭。

  貴國陸軍戰斗力世界第一,在同等的兵力下,誰是你們的對手,這個平衡又如何維系?”

  這個吹捧性的解釋,令大衛·普羅瓦爾心中的怒火平息了下來,不過依然堅持道:“不行!

  法蘭西有眾多殖民地需要維護,不能單純的考慮軍隊戰斗力,我們必須從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完善考慮。”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實力就是地位的體現。現在分配的不僅僅只是兵力份額,還有歐洲大陸的話語權。

  如果拿到了和俄奧等同的軍隊數量,憑借戰斗力上的優勢,法蘭西就算不是歐陸霸主,那也是無冕之王。

  “戰斗力優勢”,好吧,這方面法國人的自信心真的很爆棚,一直都以世界第一陸軍自居。

  或許曾經法蘭西陸軍真的是世界第一,不過意大利人加入了進去,現在是世界第幾,就沒有人知道了。

  不涉及具體利益,奧地利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和法國人唱反調,喊得時間長了,大家也就默認了。

  韋森貝格點了點頭:“閣下說的也不無道理,確實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不過涉及的方面太多,比如說:人口、經濟、殖民地數量、領土面積、國防壓力等等。

  我們究竟以哪一項為參照標準,還是說全部都考慮,計算出一個綜合值?”

  這是一個令人崩潰的話題,無論從其中任何一個方面對比,法蘭西都處于了下風。

  大衛·普羅瓦爾仔細盤算了起來,尷尬的發現自己提殖民地就是一個錯誤。

  現在世界第一殖民帝國是不列顛,其次是奧地利,法蘭西只能排第三。并且這個第三和第二的差距還非常懸殊,連一半的不到。

  拿殖民地做標準,豈不是讓英國人保持世界第一的陸軍規模?

  歐洲各國或許沒有意見,約翰牛是覺得不可能答應的,那會讓他們由海權國家,變成陸權國家。

  人口、經濟、領土面積,法蘭西沒有一樣能夠占據上風,按這些數據計算,或許他們連奧地利70的兵力份額都拿不到。

  國防壓力更不要用說了,從來都是法蘭西給別人壓力,大衛·普羅瓦爾實在是不好意思提。

  猶豫了一會兒,大衛·普羅瓦爾硬著頭皮回答道:“當然是綜合計算考慮了,不過可以重點考慮區域軍事平衡。”

  英國代表愛德華:“我提議在優先滿足需求的前提下,再考慮區域軍事平衡。

  以法蘭西為例,僅僅只保留35萬軍隊,根本就不夠用。”

  攪屎棍的一貫作風,滿足需求看似不錯,問題是這個需求的標準如何界定?

  先滿足所有國家的兵力需求,再考慮軍事平衡,那就只能按高的算,50萬的最高限額肯定守不住,搞不好最后裁軍變成了擴軍。

  英國人的陰謀,自然不是那么容易得逞的。別的國家多養幾個兵,或許問題不大,俄羅斯帝國可養不起。

  俄國代表尼基塔·季托夫當即反駁道:“爵士,我們這是裁軍會議,不是擴軍會議。

  要是滿足所有國家軍事上的需求,你確定還能夠裁軍么?”

  裁軍,為什么要裁軍?

  站在英國人的立場上,歐洲各國保持現在的局勢最好,一個個把大量的軍費消耗在陸軍上,就無力和他們爭奪海上霸權了。

  要是按照奧地利的提議,法奧兩國陸軍數量分別被壓制到35萬和50萬,這就意味著兩國政府每年可以節省上千萬英鎊的軍費出來。

  這筆錢肯定不會躺在銀行里面生利息,其中的大部分都會流入海軍,這會對不列顛的海上霸權造成非常大的沖擊。

  愛德華不為所動,故意裝糊涂:“這當然是裁軍會議,大家能夠坐在這里,就是最好的證明。

  保留多少軍隊,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自由,不應該受外來干擾。裁軍要靠大家自愿,而不是外力強迫。”

  英國人攪和,讓大衛·普羅瓦爾壓力大增。別人都可以“自愿”,唯獨法蘭西不行。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在場的國家中,有一大半都是反法同盟中的一員。

  即便是到了現在,大家仍然在警惕法蘭西。如果沒人領頭的話,一群烏合之眾,法國政府是不慫的。

  可惜現在不一樣,歐洲大陸上有一個奧地利沒有壓下去,海峽外還有一個不列顛。

  一旦法蘭西拒絕裁軍,很有可能被外界錯誤解讀,容易引發新一輪的國際局勢緊張。

  法國代表大衛·普羅瓦爾反駁道:“獨立國家的主權必須要尊重,不過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也必須要為世界和平考慮。

  過度的自由,實際上就是戰亂的根源。為了歐洲的繁榮與穩定,裁軍勢在必行。”

  大衛·普羅瓦爾的話,還是很加分的。法蘭西不反對裁軍,反對的只是法俄奧三國的軍隊規模比例。

  英國人挖的坑,直接被他完美的避了過去。爭議的焦點,重新被拉了回來。

  講道理、擺證據,新一輪唇槍舌戰再次開始。只是這次爭議的不在是數量比例,而是計算規則。

  綜合考慮,其實最怕的就是綜合。因為牽扯到的方向越多,產生的問題也就越多,扯皮時間也就越長。

  就在大家扯皮的時候,一場危機也在資本主義世界襲來。

  起因是普波聯邦戰敗,引發了倫敦金融市場動蕩。

  不過在英國政府的努力下保住了債務人,并且還實現了部分債務轉嫁,降低了金融風險,讓市場恢復了信心,這一波危機得以平息。

  躲得過復活節,躲不過萬圣節。

  柏林政府雖然存在,債務也在正常履行。但隨著戰爭的結束,工廠的訂單卻沒了。

  不光是如此,還有很多企業最后一批訂單都沒有來得及交付,柏林政府就違約了。

  訂單違約是商業行為,最多也就賠償點兒違約金,確切的說是訂金不要了。

  違約的后遺癥,就是大量的物資積壓了下來。普通的產品還行,轉入民市場降價銷售多少可以回點兒本。

  專門生產出來的戰略物資就麻煩了,資本倒是愿意拿出去賣,問題是現在根本就找不到買主。

  不光是英國出現了問題,歐洲大部分國家都積壓了一批戰略物資,恰好趕上大裁軍的好時機,市場需求量大幅度下降。

  資金實力薄弱的生產企業,因為積壓了大量的商品,現在已經瀕臨破產。

  受到沖擊的不僅僅只有這些生產戰略物資的企業,幾乎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

  戰后出口訂單減少,靠出口貿易起家的企業,不得不掉頭回來搶奪國內市場,市場競爭變得殘酷了起來。

  產能過剩,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共同難題。企業為了生存下去,開始各顯神通,打折促銷是少不了的。

  以奧地利為例,戰后國內的各項商品價格均出現了下跌,其中:日用品價格下跌了24、服裝類商品價格下跌了31.6、五金類商品價格下跌了18.5、機械設備價格下跌了9.8、食品類商品價格下跌了6.4…

  物價下跌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在物價下跌的背后,還伴隨著殘酷的市場競爭。

  看著最近的經濟數據,弗朗茨知道經濟為了要來了。

  現在大部分企業都在咬牙死撐,一旦市場長時間不見好轉,實力薄弱的中小企業就會率先倒下去。

  破產潮一旦出現,經濟形勢就會急劇惡化。

  放下了手中的資料,弗朗茨嘆了一口氣:“通知內閣、還有經濟部門負責人過來開會。”

夢想島中文    神圣羅馬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