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使館,一名年約三十來歲的工作人員匯報道:“公使閣下,這是我們最近收集到的情報。
值得注意的是,在麥克林侯爵來訪的同時,英國外交部常務次長克勞也同一時間進入了法國使館中。
兩人在密室中會談,具體內容沒有人知道。初步判斷他們的談話內容,應該和近東戰爭有關,有一半的可能涉及到了德意志統一問題。”
拉攏奧地利制衡法蘭西,又拉著法蘭西制衡奧地利,利用英法奧三國同盟維護歐洲大陸的穩定,鞏固他們的世界霸主地位,就是英國人的外交政策。
英國人和法國人接觸,胡梅爾沒有感到絲毫意外。英國人想要保下奧斯曼帝國這顆釘子,維也納政府也準備留下這個腐朽帝國慢慢剪羊毛。
真要是一下子把奧斯曼帝國打死了,奧地利也吞不下這塊肉。到時候歐洲各國一起瓜分,不但破壞了維也納政府實施的欺詐戰略,還將英法放進了自家的后花園。
“統一德意志地區”喊喊口號就行了,要是當真那就輸了。作為政府高層胡梅爾非常清楚,維也納政府沒有做好統一德意志地區的準備。
胡梅爾點了點頭:“文件放在這里吧,我會抽時間看的。現在繼續盯著英國人,我總感覺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事情進展太順利了,順利到胡梅爾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結果。
如果是別的事情,都可以提前進行慶祝了。但是在爾虞我詐的國際外交上,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提高警惕。
誰也不能保證,這會不會是競爭對手放出來的煙霧彈。英奧兩國只是達成了口頭協議,不具備半點兒約束力,想要反悔太容易了。
唐寧街首相官邸內,英國內閣高層齊聚一堂。
格爾斯頓首相:“計劃進行的怎么樣,法奧兩國上鉤了沒有?”
外交大臣麥克林:“進展的非常順利,法奧兩國都非常警惕對方。只要我們控制好時間,按計劃分步進行,不給他們留下私底下交易的時間,就大局已定了。
相比法奧兩國,我更加擔心德意志聯邦帝國。德意志地區邦國太多,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影響力太大,當地的民族主義已經覺醒。
我擔心就算是有我們在背后支持,他們也未必會按我們的計劃走。萬一他們沒有堅持住,我們的投資就打水漂了。
要知道至今為止,漢諾威都沒有真正掌握這個國家。他們的帝國議會還是按照傳統模式,一個邦國一票,這非常令人頭疼。”
“一邦國一票”,這是德意志聯邦帝國建立的前提條件,要不然眾多德意志邦國為什么要跟著漢諾威混?
在投票權的背后,還有奧地利的手筆。打造這種政治結構模式,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杜絕德意志聯邦被整合起來。
現在效果非常不錯,經過了這么多年,德意志聯邦帝國還是那個“喜劇帝國”,遇到事情就吵吵吵。
按理來說這樣的政治構架會影響國家的發展,然而事實恰恰相反,當地經濟發展的非常不錯。
這些邦國都有高度自主權,可以靈活的制定經濟政策,根本就不需要漢諾威主導的中央政府插手。
經濟基礎決定政治構架,受地地緣、文化、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德意志聯邦眾多邦國不可避免把經濟和奧地利綁在了一起。
不是每一個小邦國都有野心,對很多小國來說,發展好經濟就行了。反正無論是誰當老大,都輪不到他們當老大,只要是自己人都可以接受。
很多村鎮級別的邦國,干脆連軍隊都取消了。對他們來說,養不養軍隊都一樣。
這年頭已經不流行決斗了,動則幾萬、幾十萬軍隊,都超過了他們的總人口,遇到外敵入侵也打不贏,不如抱大腿保障自己的安全更靠譜。
按照英國人的計劃,后面德意志聯邦帝國會和奧地利做切割,徹底擺脫奧地利的影響,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國家。
德意志聯邦帝國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帝國議會,在一邦國一票的基本制度下,這些不起眼的小邦國要是聯合起來,可以否決中央政府的任何決策。
麥克林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萬一德意志聯邦帝國議會站出來唱反調,到時候就要鬧笑話了。
格爾斯頓首相皺了皺眉頭:“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不過可以讓德意志聯邦政府自己處理。
如果無法說服這些邦國,大不了讓皇帝下令關閉帝國議會。這可能會引發小混亂,不過我相信他們還是可以克服的。
德意志聯邦帝國兼并萊茵蘭地區過后,他們的實力會有質的突破,經濟總量、工業總量都可以排進歐洲前五。
如果奧地利吞并了德意志聯邦,那么歐洲大陸就真的一家獨大了,這是歐洲各國都不想看到的。
現在讓德意志聯邦和奧地利進一步切割,徹底斷絕德意志統一的可能,已經是大勢所趨。維也納政府就算是再生氣,也沒有辦法抗拒歐洲各國共同的意志。”
德意志聯邦帝國本來就是德意志地區經濟最繁華的區域,再加上萊茵蘭地區,那就更厲害了。
打開地圖就知道,原時空德二帝國的精華都在這里,單純看工業和經濟,相當于原時空同期半個德二帝國的實力。
這個體量已經不小了,經濟總量都超過了西班牙本土,人均收入還超過現在的法奧兩國。
唯一的短板是內部邦國眾多,分散了國家實力,尤其是拉低了軍事實力。要不然的話,德意志聯邦都可以加入列強俱樂部。
如果單純計算本土的經濟總量,現在法奧兩國都超過了不列顛,奧地利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經濟結構決定上層建筑,體量大到了一定程度,同時發展海權和陸權,實際上也并非不可能。
一旦奧地利吞并德意志聯邦帝國,就擁有同時發展陸、海權的實力,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不列顛的霸主地位。
財政大臣拉路克·羅伊德:“我們似乎忽略了什么,僅僅是更改國名,未必就能夠達到目的。
不要忘了,德意志聯邦帝國早就是獨立國家,和奧地利人搗鼓的神羅帝國沒有絲毫關系,但是維也納政府照樣舉著德意志地區統一的旗號,德意志地區民眾一樣買賬。
法國人搗鼓出來的民族主義,現在已經在德意志地區發揚光大,根本就不受以往的游戲規則限制。
如果不能讓民間做切割,更改國名實際上的作用也非常有限,甚至有可能會進一步刺激民族主義。”
從法理上來說,奧地利和德意志聯邦沒有絲毫關系。按理說德意志聯邦帝國國內的民眾不會買奧地利的賬。
可惜遇到了民族主義,情況發生了變化。民族主義份子堅持認為德意志地區是一個整體,他們承認新神羅帝國繼承已經滅亡的神羅帝國法統,反而不承認現在的德意志聯邦帝國。
這就讓事情變得復雜了起來,德意志聯邦帝國獨立了沒錯,但是奧地利仍然有統一德意志地區的民眾基礎。
英國人想要讓德意志聯邦帝國更改國名,實際上是政治上做進一步的切割,為淡化德意志大統一理論打下基礎。
外交大臣麥克林搖了搖頭:“德奧兩國文化傳統一脈相承,想要讓民間分割開來非常困難。
就算是早先脫離神羅帝國的獨立國家,實際上也就荷蘭做得比較好,基本上完成了去德意志化。
比利時、瑞士都深受德意志文化影響,但他們和奧地利已經切割了開來,維也納政府的德意志統一戰略中都沒有兩國。
普魯士王國也做得不錯,要不了多少年,就可以擺脫德意志大統一思想的影響。
德意志聯邦帝國因為內部問題,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所以遲遲沒有動作。
現在我們必須要推上一把,要不然可能某一天,我們打個盹兒的功夫,德意志地區就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