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上華麗和服、高高木屐、優雅小碎步,那嬌羞欲滴、欲拒還迎的表情,在當時男人眼里,簡直就是天仙般存在!
真正接觸下來,發現影視劇的那些情節都是瞎扯淡,根本沒弄清衹園藝伎和游廊花魁區別。
所以當年《藝伎回憶錄》一經出版,馬上引起主人公原型巖崎峰子的憤怒與不滿,直接一紙訴狀將作者告上法庭。
指控高頓在書中將藝伎與風塵女子混為一談,肆意踐踏藝伎的清白。
好萊塢拍的藝伎回憶錄,女主人公小百合,國際章演的角色,很多場景都是花魁,也跟藝伎沒什么關系。
惠美實在忍不住,來到美月身邊,羨慕摸著華麗和服,對于每個島國女孩來說,跟潔白婚紗一樣神圣。
看起來很厚重,藝伎館里有專門和服師,都是男人,因為背后腰帶要扎緊,需要很大力氣,沒有力氣想都別想。
看著惠美渴望神情,讓美月帶她下去,嘗試一下藝伎的感覺。聽說時至今日整個京都也搜羅不出超過三百個合格藝伎。
浸淫多年的老手能夠根據發型,輕易辨認出同行資歷深淺、排名高低,甚至能一眼看出哪些人只有外形,而沒有真正的魂魄。
半小時見到煥然一新的惠美,羞答答的回到莊臣面前,果然別有風味,大手一揮,全部買下,直接穿著回去。
臨走前三人如同賢惠妻子般在門口鞠躬送別,牽著只能用小碎步走路的惠美,回到酒店,關上門,直接撕開和服…
很喜歡這座城市,千年古長久以來憑借頑強命力與現代文明固執抗衡著,至今仍然保留著獨一無二的古樸雅韻,閑庭信步之間優雅流溢于一景一物之中,充滿獨特魅力。
準備再呆一天,惠美推薦去嵐山,一直最受歡迎的風景勝地,過去王公貴族經常去游山玩水、賞櫻花紅葉。
嵐日文里是暴風雨的意思,相傳因櫻花和紅葉如暴雨般漫天飛舞而得名。眼下正是初夏,綠意盎然的竹林絕對是天然避暑勝地。
第二天出發,剛到嵐山腳下,只見大堰川潺潺流過,河水清澈見底,兩岸青松翠柏茂密,竹林片片,村舍幢幢,一派淳樸水光山色。
漫步渡月橋,形狀如一彎月亮,幾百年仍然保留著木質結構,和背后綿延的青山組成一幅美不勝收的山水畫卷。
迎面走來一位金發碧眼美女,穿著和服,拿著團扇,有種說不出來的和諧。坐上人力車,精壯小伙健步如飛,清風拂面,十分愜意。
林蔭小道蜿蜒地盤繞在山間,周圍綠樹環繞,青苔密布,滿眼皆是綠意。透過樹葉間縫隙看到船夫泛舟河上,河水如翡翠般碧綠,清澈見底。
樹道盡頭偶遇一座小寺廟,叫千光寺,默默無名到在游客地圖上沒有任何標識,只在山間小道上立了塊木牌。跟僧侶聊天,這里也曾經輝煌過。
堂內散落著老和尚平時抄的經書和字畫,桌子上有游客留言簿,客人可以在堂里抄經書,沒有人打擾,非常清凈,倒是修行的好地方。
每人交四百香火錢,繼續爬山。山中一日,世上千年。春天櫻花紛飛,秋天紅葉如火,冬天銀裝素裹,而當下則是茂樹成蔭,到處充滿綠意。
來到大片竹林,筆直高聳入天,構成天然綠色屏障,清風吹過窸窣作響,曲徑通幽處,隨風搖曳,古樸很有意境。
聽說風吹過竹葉發出的天籟之音,被評為一百種最值得保留的聲音。
腳下是一條長長石階,兩邊巖石布滿厚厚青苔,宛如一條綠色的隧道。待到秋風蕭索,滿園綠葉將化為一片火紅,染遍山頭…
站在山頂,漫山遍野綠樹和遠處連綿青山之間,這座逾越千年的古都盡收眼底。從久遠古代開始,京都人腦洞大開,想出各種納涼方法。
沿河而居,在河岸上搭納涼床,在小河流邊造有陽臺的房子。正是如此,京都夏天有最獨特的一道風景線:納涼床。
當鴨川岸邊搭起高高納涼床,就知道夏天來了!
沿河漫步,河流對于城市猶如靈魂一般,興盛往往都起源于此。
千年以來,清澈見底的河水靜靜流淌著,從京都中間穿流而過,仿佛無聲講述著悲歡離合…
世間千年,仿佛只一瞬,任憑時代如何變遷,京都風華依舊。如今走在這里,有種穿越時光回到古時的感覺。
市中心不能建高樓,所有高層都是下陷式。建筑設計從明治時期的宅邸和院落中汲取靈感,周圍遍布錯落有致庭院和小瀑布,把細節發揮到極致。
來到茶屋休息,橫豎交錯的竹條組成屏風,整體空間通透亮堂。燈是用紙做的造型,和風十足,別致有加。傳統町屋營造出交錯光影,舒適享受下午茶時光。
傍晚時分,踏著夕陽小路散步。石板路兩旁全是老式房屋,此時雖沒有陽春三月櫻花飄落的唯美浪漫,卻多幾分懷舊的意味。
莊臣很享受這種感覺,遠離現代城市的匆忙緊張,帶來的是一份源于幾百年前的閑適和恬靜。一扇木窗,一枝楓葉,勾起對過往繁華市井的無盡聯想…
每家小店都值得細細品味,精致風雅,也許不經意間瞥見的某個小裝飾都蘊含百年歷史。
駐足池塘邊,含苞待放的荷花從水面上探出腦袋,宛如不施粉黛的溫婉女子,羞澀動人。陣陣微風吹過,卷起和屋白色布門簾,風鈴叮當作響。
華燈初上時,水邊茶屋亮起星星點點燈籠,暖暖的光映照在白川河面上,唯美至極。
想起那句歌詞:在成.都街頭走一走,
京都有過之無不及,相同的是那份悠閑和自在,更多出一份傳承和底蘊,
如同藝伎一樣,
就算今時今日,也能體會到其中優雅端莊之美,
這份自信不是來自容顏,
而是骨子里的學識和閱歷,
也只有這種努力,
才會贏得男人的敬重,
理直氣壯大聲說:
老娘,
賣藝不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