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松子道,“我哪里是什么仙翁,不過我家上仙的一個看門庸夫,這里存在的也僅僅是我的一個影子。”
“你們現在的所在,叫作元樞碑,他是星空梭的一部分,也是核心的一部分,你們進入元樞碑以前,應該看到了四道光柱,那四道光柱指向的四個方向,乃是元樞碑的另外四個部分。”
“星空艙部分,元離碑部分,元震碑部分,元坎碑部分,這架星空梭乃是我家上仙,用來去往億萬小世界接納有緣人入四大洲界的仙家法器。”
“現在元樞碑只是在迎著星空艙飛去,待得其他四碑組成,星空梭恢復,便能穿梭空間,飛躍冥冥,到達四大洲界了。”
人群中終于忍不住爆發出劇烈的歡呼聲。
所有人盼望的最大仙緣——進入仙界,也就是有更高層修士的世界,終于在這一刻,得到了證實了。
壓抑許久的情感爆發,所有人都激動不已,許易如此,圣主亦如此,唯獨隱在暗處的綠妖王笑容有些勉強,仿若做戲。
蒼松子壓壓手,道,“不知諸位處于哪個世界,為何修為都這般低微,連小清世界也不如,莫非是一方濁界。”
見眾人一臉茫然,蒼松子道,“敢問你們可是此界修為至強者?”
圣主抱拳道,“我輩不敢言至強,但也勉強算是最頂級的一撥。敢問尊者,何為小清世界,何為濁世界。”
蒼松子道,“只要是至強就好啊,大家都有希望,對于諸位的前程而言,不看修為,看的是天賦。能修到此界頂級,足見諸位的天賦。”
“至于小清世界和濁世界,都是相對我四大洲界而言的。小清世界,是指與我四大洲世界相鄰的小世界。而濁世界則是遠離我四大洲界的世界。而判斷相鄰和遠離,就是看二者之間,有沒有可以直接穿越的空間裂縫。”
蒼松子這一解說,眾人全理解了。
所謂的清世界,就相當于東華仙門這樣的小世界,包括許易所在的大越之界也是。
而濁世界,則是北境圣庭世界,根本無法探詢的世界。
若相對而言,四大洲界,便也是北境圣庭的濁世界。
“敢問尊者,四大洲界,和這些清世界,濁世界,是怎樣的關系。”
妖族的一位立在龍景繡身旁的青面男子,朗聲問道。
蒼松子道,“說簡單點,四大洲界,便是整個世界,清世界和濁世界,只是四大洲界的碎片世界,有幸與四大洲界相鄰的,便為清世界。”
“那里的修士雖然也有著極低的修行的極限,但卻又比濁世界好了太多,至少那里偶爾還會出現筑基修士,且若有足夠的機緣,還能通過空間碎片,進入四大洲界。”
“而濁世界的修士,簡直和墜入輪回無異,他們要進入四大洲界,先得不知要經過多少次的天降奇緣,進入一個清世界,還要再靠無與倫比的天降奇緣,才能進入四大洲界。”
“這種機緣,幾乎無限小,不知自天地開辟以來,濁界是否有人通過這等方式,進入四大洲界。說來,生在濁界,無異于永墮輪回。”
淡淡話音,卻讓場間一眾修士聽出了無比的悲涼。
過往無數歲月,不知有多少精彩絕艷的先輩,被這濁世界的修行極限牢牢壓制,最終絕望身死,化作一捧黃土。
蒼松子淡淡一笑,“諸位無須悲愴,濁界也有幸運兒,遇到星空梭這種被派往各大小世界,接納擁有絕頂天賦的天才,前往四大洲世界。諸位不正是這樣的幸運兒么?”
“多謝尊者賜下仙緣,若非尊者,我輩遲早步上我等前輩的后塵。”
三圣子忽地跪倒,重重叩首致謝。
一時間,拜倒者不知凡幾。
“敢問尊者,為何說四大洲界便是整個世界,沒有比四大洲界,更大的世界么?”
許易抱拳道。
關于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許易早在大越之界的底層,就開始關注了。
這些年來,修為越高,經歷越多,反而越發看不明白了。
蒼松子道,“這個問題,自打有星空梭以來,我已經解釋了太多遍了,哈哈,看來,所有的修士都難免要思考,我從哪里來,到何處去,這個問題。”
的確,這是所有追求性命超脫之輩,無法回避的問題。
所有人都聚精會神,恭聽蒼松子的宏論。
蒼松子道,“我說四大洲界,其實就是整個世界,是有道理的。因為只有四大洲界的傳承始終不曾斷絕,全部的小世界都不能解釋人族,妖族,天地,到底是如何來的,卻往往會留下上古,洪荒的傳說,甚至有些大妖,還以自己血脈中擁有洪荒的血脈而自得。”
“其實四大洲界,就是洪荒世界發展無數歲月,一脈相傳而來,鴻蒙開辟,天地亂,萬靈生,祖妖,神人的洪荒世界終結后,最終化作了四大洲界。”
“在整個世界的演化過程中,主世界不斷破碎,衍生了無數的空間碎片,便是這大大小小的清世界和濁世界。”
“諸位,這就是我為什么說四大洲界就是整個世界的原因,諸位可還滿意。”
熊北冥道,“不知四大洲界可有永生的仙人。”
場間眾人的呼吸又是一緊。
平素仙人這個詞,在諸位修士口中早用得泛濫了。
蒼松子的影子剛現身時,他們口呼上仙。
而在北境圣庭的世界,低階修士何嘗不呼他們為上仙。
而事實上,在所有修士心中,只有那歷萬劫不滅,永生不朽的修士,才是真仙。
蒼松子道,“先前說了,我不過是我家上仙麾下的庸夫,所知也有限,這個問題,恕我不能回答。其實等諸位入了四大洲界,可以自己尋找這個答案,未嘗不是有趣的經歷。”
“關于我的說法,你們可以懷疑,其實還有一個佐證。諸位細想,不管諸位在哪個小世界,所遇所見,萬族的文字,皆是一般,只有發音的區別。文字是一切知識的載體,同文即同源。光憑這一點,諸位不必到達四大洲界,也當知我所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