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靠近,夜搖光就發現了暗處幾道氣息,應該是那雙方留下的人馬。但是她沒有去顧及,而是目光直直的看向這一顆恐怕五個成年男子環抱也抱不下的千年梧桐樹,樹的最上方有一束五彩之光淺淺的在滌蕩。近了夜搖光才能夠真切的感覺到這一股強勁的力量,讓人害怕得不敢靠近,卻又忍不住渴望的靠近。
“難道這就是傳說之中的鳳凰?”夜搖光猶自不相信,這世間哪里會有鳳凰,她從來不相信有真龍和鳳凰,也許古代真的有,只不過到了后世都滅絕,否則鳳凰和龍的形態難道真的光憑想象而來么?
但是她努力的往上看,卻發現似乎有一層無形的光將上方遮擋,她的視線根本穿透不上,只能朦朧的看到五彩的光芒。
“你在看什么?”溫亭湛走上前,他是看不到這棵樹的頂端有什么,但是他卻能夠感覺到這一棵樹的非比尋常,散發著一股讓他忍不住想要親近的氣息,令他疑惑。但是他從來是一個克制的人,越是誘惑他之物,他越發的謹慎,不輕易讓自己淪陷。
“這樹竟然縈繞著五行之氣。”倒是凌度體內的五行之土木二氣被激發出來,他也僅能感受到五行土木二氣。
“能夠活了千年,自然是與眾不同。”溫亭湛還沒有見過這么大的梧桐樹,站在梧桐樹下他望向下方,才發現他們已經進入了深山,下方的農田已經看不清楚,只有一片金黃,看不到人影,不過從這里看向整個山村,視野格外的寬闊,似乎有一種這顆大樹為整個村子遮風擋雨的架勢,“這棵樹滋養著一方水土。”
凌度非常贊同這個說法,卻見夜搖光一直仰著頭看向樹頂,也跟著抬起頭卻什么也沒有看到,只不過他覺得樹頂似乎有些怪異,但到底是什么地方怪異,他卻又說不上來,于是收回目光問:“夜姑娘,你在看何物?”
夜搖光這才回過神:“我在看這棵樹,都說鳳凰非梧桐不棲,不知道這么大一顆千年梧桐樹是否有鳳凰棲息。”
“哈哈哈哈,夜姑娘這想法也在理。”凌度不由笑道,“不過我活了四十多年,還不曾見過鳳凰,也不曾聽誰見過,這世間真有鳳凰?”
“我也不曾見過,至于是否真的有,那還真不好定論,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夜搖光也跟著笑道,夜搖光沒有將自己所見說出來,是因為她也不知道上方到底真的是寶物還是危險,左不過她對這東西沒有什么窺覬之心,就由著他們去爭搶吧。
“既然并無特別之處,不如我們就回吧。”溫亭湛看了看夜搖光道。
“嗯。”原本他們就是走過來做做樣子,這會兒樣子做足了,夜搖光自然不反對,等他們一路走回去的時候,夜搖光聽著風從身后刮過梧桐樹,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幻覺,她竟然真的聽到了一股清脆的鳥鳴聲。
這種鳥鳴聲非常的奇特,她從未聽過,但她也沒有聽過真正的鳳凰是如何叫,所以她也不篤定這是什么鳥,是不是鳳凰神鳥。
回去之后,下午他們依然在山包上看著農戶在田里繁忙,兩邊的人也依然來幫了忙,只不過與昨日的涇渭分明不一樣,今日兩邊的人竟然會接著拿農具放東西有不少眼神交流,看來一切正如溫亭湛所料,這些人已經知曉了他們去了千年梧桐樹旁,開始摒棄前嫌,暫時結成盟友。
夜搖光只當沒有看到,他們仿佛就在山包之上閑聊,有了昨日的經驗,他們這一次回的早些,果然人家依然把飯做好,下地的也回來了一半,剩下的都是家里的女人裝好送過去。
用了晚膳,天還沒有黑透的時候,果然有人尋上了門,其中一個人讓夜搖光的符篆泛著淡淡的藍光,兩人和這家人也熟了,打了招呼便來尋了夜搖光。
“我們乃是密若族之人,冒昧尋來,還請夜姑娘勿怪,在下含剛,這是舍弟含毅,見過夜姑娘。”兩人對著夜搖光抱拳。
“你們倒是把我查得清楚。”夜搖光皮笑肉不笑。
“夜姑娘見諒,行走于世,自然是要加倍小心,若有冒犯夜姑娘之處,我們兄弟二人在此向夜姑娘賠禮。”他們的姿態放的很低。
也不是什么大事兒,正如含剛所言,人之常情罷了,夜搖光也不想揪著不放,倒是令夜搖光詫異的他們竟然是密若族之人,夜搖光還以為是另外兩族,在密若族他們兄弟應該算不上身份高貴,否則也不會被派遣來假扮農戶,倒是守在梧桐樹旁邊有兩位氣息沉重,修為不低。身份不重卻已經能夠將五毒死降下的神不知鬼不覺,密若族果然不好對付…
“免了,你們有何事兒不如直言。”夜搖光罷手道。
“我們兄弟二人聽聞夜姑娘此來是為了養尸一事。”含剛也不拐彎抹角,既然已經暴露了他們查了夜搖光,就不怕再說一些他們知道得更多的事情,“不知是與否?”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夜搖光反問。
“夜姑娘當真是為了此事,在下倒是能夠幫上一點小忙。”含剛道。
“幫忙?”夜搖光果然好似來了興致,“請說。”
“盜尸之人不是旁人,而是泰和族之人,他們盜尸不僅僅是為了養尸,而是煉尸。”含剛道,
“煉尸?”夜搖光蹙眉,“煉尸不應該選一命格屬陰的,并在破日或陰時死的尸體?”
“夜姑娘有所不知,泰和族有一神通,便是煉尸訣,對尸體要求并不如旁人煉尸那般苛刻,只不過需要的尸體數量極大,據說此功法練成功,便可得亡靈大軍,令尸身成為比傀儡還要可怕的不死殺人利器。”含剛面色慎重的說道,“只不過這一神通對修煉者的要求極高,泰和族已經幾百年不曾出現能夠修煉之人,不過現如今的泰和族少族長卻突然會了這門神通,如今正是修煉的關鍵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