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五十六章 抽喜簽兒

  已經兩世為人,洪衍武非常清楚。

  沖動是魔鬼,急躁是理智的天敵,看不開壓根就是智商低的表現。

  人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更是容易錯上加錯。

  而眼下他面對的難題,就像是手里拿著個纏繞成一團亂麻的繩子。

  不是能力不及,真的解不開。

  其實是被這樣亂糟糟的局面,惹得心煩意亂,才一時沒有頭緒。

  那怎么辦?

  就必須得適當放下壞情緒,先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才行。

  所以他就很篤定的告訴水清。

  一切都包在他身上,只要給他時間,他肯定能想出好的解決辦法來。

  只是一個人能解決的事兒,實在沒必要讓兩個人操心。

  倒不如水清去忙她自己的事兒,反倒能讓他靜下心來捋清思路。

  過日子過得是心情嘛,要是倆人相對兩無言的一起跟麻煩較勁,可就虧大發了。

  洪衍武故作輕松打的保票,一下就把水清從苦惱里解脫了。

  作為一個女人,其實就需要這種哪怕天掉下來都能撐住的丈夫。

  這倒不在于洪衍武是否每次都能完美解決實際問題。

  而在于一個男人能表現出這種有擔當的氣概和自信,本身就能帶給女人充分的安全感。

  于是水清很幸福的該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下午沒等下班,她就去幼兒園接了曉影。

  先帶著孩子好好洗了個熱水澡,跟著又在餐廳里吃了一道洪衍武的“糖醋里脊”和陳力泉做的“木樨青瓜”。

  然后美滋滋的回了家,等著看電視去了。

  如今京城電視臺正在播放巴西的電視劇《女奴》,這也是我國播放的第一部肥皂劇。

  盡管長達百集的劇集長度讓國人簡直難以置信,劇集里過多空洞內容也被觀眾們加以詬病。

  但女主角伊佐拉的命運,仍舊牽動著全國女性的心。

  毫無疑問,以水嬸兒為首的母女四人,便是這部電視劇最為堅定的粉絲團。

  她們每天晚上都要坐在一起,暢游一下巴西帝國時代的奴隸莊園,為命運多舛的伊佐拉抹抹眼淚,就像頭兩年為阿信落淚一樣。

  應該說,這也是一樂兒。

  洪衍武呢,作為大老爺們,雖然沒這樣福氣。

  甚至他苦思冥想,直到下班也毫無進展。

  可陳力泉看不得哥們悶悶不樂,倒是給提了個相當好的建議。

  說真要有什么想不明白,完全可以跟老爺子要個主意啊。

  洪衍武一想也是啊,自打父親的買賣開業之后,他還沒去過“大酒缸”呢。

  甭管怎么著,老爺子的本事他是服氣的。

  去一趟就是不討主意,也能看看有什么東西可以學學的。

  何況跟泉子一起來兩杯也不錯啊。

  多少能放松下神經,睡個踏實覺。

  于是這天,洪衍武和陳力泉就沒在單位吃飯。

  倆人停灶之后,洗完了澡,就開著挎斗摩托。

  “突突突”地直奔了“萬壽西宮”,照顧老爺子的買賣去了。

  還真別說啊,這一趟又去對了。

  洪衍武在“大酒缸”感受到的驚喜,一點兒不比上次少。

  別的不說,從打大老遠望著就不一樣了。

  敢情他們一拐進街口,就發現“大酒缸”門外面居然多了一個烤白薯的攤子。

  在那寒風習習中,小銅鐘似的叫賣聲遠遠傳來,先就讓人精神一振。

  “熱乎的呀——栗子味咧——烤白薯!”

  而等摩托開到近處,停在了“大酒缸”門口。

  他們更是發現老爺子的買賣居然出乎意料的好。

  都到這個點兒了,一溜兒平房里燈光滲出下,雖然不斷有酒客出來歸家。

  可屋里人聲鼎沸,依然如火如荼。

  就憑這股子熱鬧勁兒,倆人被風吹了一路的身體一下感覺到了溫暖。

  特別因為還沒吃飯呢,烤白薯誘人的甜香和炭火的霧氣一飄進了他們鼻子,還把他們的饞蟲勾出來了。

  于是倆人下車后,屋兒也不急著進了,先奔門邊的“汽油桶兒”。

  都想要買一塊兒熱乎的烤白薯打打底兒。

  “大爺,怎么賣啊?”

  “一毛二一斤!”

  洪衍武和陳力泉一看,鐵桶上碼著的,居然都差不多是半斤大的。

  便一人指了一塊流了蜜水兒的。

  眼瞅著老頭兒拿稱過來。

  洪衍武突然想起了李福向他描述過的,舊京“大酒缸”門前小販云集的勝景。

  便又刻意多問了一句。

  “大爺,您就跟這兒賣啊?買賣好做嗎?”

  老頭兒是一邊往稱上放白薯,一邊回答。

  “嗨,沒到天涼的時候呢,吃這個的還是少。”

  “我呢,白天有別的事兒,只能晚上出來,真要跟過去似的,推著車串著胡同兒賣。買賣肯定不行。”

  “還多虧有這酒館了。現在跟這兒連賣行人,連帶供應這酒館的,才算是不白忙和。”

  “這家掌柜的真是好人哪。你看,主動讓我來這兒擺攤兒。給凳子,給水喝,白給面吃,還變著法照顧我生意。我是沾了人家的光了…”

  洪衍武聽了就樂,心說果然如此,便故意捧了一句。

  “大爺,照我看,還是您的手藝好。您這烤白薯不會有什么獨特秘方吧?要不,里面的人怎么都樂意買呢?拿您這烤白薯下酒,想來獨具風味。”

  哪兒知道老頭兒實在,一邊手拿黃草紙包著白薯,一邊搖腦袋。

  “嗨,這話可不敢當啊。我啊,什么秘方啊?一般水平。這就是靠人家掌柜的關照呢…”

  跟著兩塊白薯一手一個遞了過來。

  “來,您二位拿好嘍,差不多六兩一個,一共一毛四的。”

  而等陳力泉給了錢,更讓人沒想到的是,老頭兒居然還找補了一句。

  “你們是來喝酒的吧?沒關系,等一會兒您二位要中了三等獎。出來找我,錢我還退給您。”

  怎么?還中獎?中什么獎啊?

  洪衍武和陳力泉頓時聽糊涂了。

  不過等他們帶著好奇一進屋,一頭扎進“大酒缸”的酒氣和霧氣里。

  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敢情洪祿承洪老爺子是真有新鮮的,竟然琢磨出了一個另類有趣的有獎促銷的辦法。

  店里墻上貼著張大告示,上面寫明凡消費滿五毛者,便可當場抽喜簽兒一次。

  具體的抽簽辦法是伙計拿來一個大竹筒子,里面共有五十簽。

  概率是公開的,除十個罰簽兒以外,其余皆是喜簽兒。

  這就等于是百分之八十的中獎率啊。

  另外喜簽兒中,獎品是分等級的。

  三十個三等獎,中了白送一塊門口烤白薯。

  七個為二等,中了店里贈送一杯“毛三”。

  還有三個一等獎,誰能抽中,店里送的就是更高級別的一杯“毛七”了。

  毫無疑問,那抽中三等獎的肯定最多呀。

  這也就是剛才賣烤白薯的老頭兒那番言語的緣由了。

  至于抽中罰簽兒怎么辦?

  也好辦。

  因為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大家找個樂兒,所以根本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懲罰,道句吉祥即可。

  像酒客如去柜上對洪祿承當面說一句“掌柜的吉星高照”、或“祝您買賣興隆”,便足夠了。

  而洪祿承作為掌柜的,也必然拱手稱謝。

  再以“祝您身體安康”或是“愿您鴻運當頭”這樣的話回報。

  這么一來,你就聽吧,只要店里“嘩啦啦”的響起搖簽筒的聲響。

  之后無論酒客中獎與否,只要喜簽兒一抽,均會博得在座眾人的哈哈一笑。

  這個主意可真是太高明了!

  洪衍武看在眼里是佩服莫名,而且越琢磨越來神兒。

  要說這第一妙,是這個妙趣橫生的辦法既起到了促進消費的作用,給酒客提供了面子與博彩樂趣,卻又避免了賭博嫌疑。

  第二妙呢,是“大酒缸”與賣白薯的老頭互惠互利,既節省了自身的抽獎成本,又增添了一種能在冬季吸引顧客的小吃,還換來個好名聲。

  而且老頭兒在門口叫賣,本身也能讓路人注意到“大酒缸”的存在,把想吃烤白薯的顧客往酒館拉啊。

  說白了,等于給“大酒缸”義務攬客呢。

  不過,要說這個辦法最高明之處,還是在于第三秒——店里居然鼓勵抽簽兒的消費金額用拼單的方式實現。

  一個人單獨消費五毛可以,幾個陌生人一起搭伙也成。

  這不但直接提升了抽喜簽的頻率,讓笑料增多。

  也讓店里許多彼此不認識的生人都有了可以一聊的話題。

  那么通過抽喜簽兒,分獎品,日后若彼此再相見也就成了熟識的酒友。

  想想看,店里的酒客如果都成了能聊幾句的熟人了。

  那喝酒的氣氛自然也越來越活躍,越來越和睦,還能不吸引人繼續來嗎?

  買賣也就經久不衰了。

  就沖這個,洪衍武必須得承認。

  人氣就等同于財氣的道理算是讓老爺子琢磨透了,這才是把“和”字給玩兒到極致呀。

  但且別忙,因為僅如此還不能概括全部,老爺子在經營方面還有其他的助興手段呢。

  洪衍武越看,是越覺著心悅誠服。

  比如說,冬景天兒盡管還未到,大酒缸就已經燒起了煤球爐子,以便隨時提供熱水給大家溫酒。

  熱酒的溫酒器別名叫“酒咕嘟”,常泡熱水,酒杯一放在里面,頃刻便會酒香四溢。

  再配著后廚時不時映照出來的“炮羊肉”火光、以及飄出來的肉香、蔥香,白騰騰霧氣。

  這意境,這溫度,這聲響,這滋味兒,簡直絕了。

  待在這樣能看到,能聽到,能聞到,能嘗到,能感覺到的環境里,誰的酒興和樂趣能不增長幾分?

  再比如說,四個大酒缸的紅臺面,那也不是隨便誰都能坐的。

  洪祿承因為看主顧們無論年齡,都樂意把四口酒缸當成喝酒的首選位置。

  便發明創造了一個從來沒有過的規矩,把這四口缸叫做了“武酒臺”。

  想在這四口缸的臺面上喝酒,可以。

  但是,在這上面只許喝白酒,不能喝其他酒類。

  往往有些年紀較輕的酒客圖新鮮進了店后,一屁股坐在酒缸旁就要啤酒。

  或是有人中途要加啤酒,便會被告知這個規則。

  雖訕訕然不可避免,或移位或打消念頭,可以后這些顧客也就成了“大酒缸”的“專家”。

  當他們把其他朋友帶過來,往往還會鄭重其事指著幾口大缸諄諄教誨一番,以顯示其能。

  這樣一來,也就日益成全了這四口大缸的威名和氣勢。

  不但讓人覺得坐在上面喝酒更增豪氣。

  而且很快就演變成,誰要能在酒缸旁邊喝頓酒,是一種可以對旁人炫耀的榮幸。

  宛如歪果仁圈子里那“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樂趣。

  總之就是一句話,洪祿承讓“大酒缸”變得太有情趣了。

  他的買賣在滿足人的味覺和胃口的同時,還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以至虛榮心。

  所以也就難怪買賣興隆,為什么會如此熱鬧了。

  想想看,拉晚到了這個點兒,應該人影稀疏才對。

  可“大酒缸”里居然還有六七成的上座率。

  最外面甚至人滿為患,洪衍武和陳力泉,都不得不跑到最里邊的屋兒去喝酒。

  那么毫無疑問,真正高峰的營業時間,這酒館門口恐怕就得排大隊了。

  而這,就是在曾經最混亂的年代,在顛沛流離中,保住洪家祖業不衰的洪家掌門人的本事。

  是幾十年都沒碰算盤的老爺子,在買賣上的牛刀小試。

  洪衍武一下就覺得自己最近的沾沾自喜太膚淺了。

  他那個餐廳一比,可真不算什么了。

  想想吧,都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可要真發現人家牽出來的是一頭飛馬,或是一頭獨角獸。

  難道還會有自信繼續挺腰子啊?

  哎,只能說,爸爸就是爸爸…

  。文學館m.

夢想島中文    重返1977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