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六十三章 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

夢想島中文    司禮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先救百姓!”

  許大有可不認什么鳥少卿,魏公公說啥就是啥。他喊了一聲,一個猛子扎進了河中。

  “撲通”聲中,二十多個原吳淞水營的官兵紛紛跳河救人。

  當下已是十月,河水雖卻未結冰,但也透骨剌涼。

  田剛也想下水救人,不過李維知他水性不是太好,故而拽住他,免得人沒救著,反叫溺水之人給拖下去墊背。

  魏公公也知這個道理,加上他水性也不好,因此并沒有下水救人,而是指揮部下在岸邊尋找長繩和竹竿之類,盡可能的幫助水中救人,做好接應準備。

  這也是明智的舉動,在人數較多的救援行動中,指揮者的重要性比直接參與救援更重要。

  肇事方那條船上的人也在救人,隱約有婦孺驚呼和哭喊聲,想是叫嚇到了。

  王體乾站在一邊,未曾胡亂干涉,只頗有興趣的看著那位叫嚷先救洋人的太仆寺李少卿。

  因為夜色緣故,李之藻沒有認出魏公公來,只以為對方是揚州哪個富貴人家的公子哥,不然如何有這么多隨從的。

  自己堂堂少卿的話被人當場駁斥,李之藻臉上自是掛不住,但他倒沒有發作,因為他怕耽誤救人。

  這會,還有什么事比救人更重要!

  救百姓也好,救洋人也好,都是救嘛。

  倘自己不合時宜的堅持先救洋人,傳出去也對聲名不利,若是叫科道知道了,恐怕都會有人彈劾于他。

  李之藻無心再擺官威,也是驚魂未定,癱坐在岸邊的泥地上,焦急的看著河中。

  他很擔心同行的郭居靜和金尼閣二位教士就此遇難,那樣的話,于天主教而言是巨大的損失,于他李之藻而言,也是最大的遺憾。

  郭居靜和金尼閣都是利瑪竇神父的助手,一個是意大利人,一個則是比利時人。

  五月利神父病逝后,郭、金二人和京中其他幾位西方教士便想回到江南傳教。

  郭居靜希望能在上海縣辦教堂,而金尼閣則因為和蘇杭織造太監孫隆關系不錯,所以想到杭州開展傳教事宜。

  之所以耽擱到現在才南下,主要是因為按照天主教的慣例,西方傳教士在中國死后應當移葬澳門。

  但利神父生前希望自己能夠葬在北京,因而郭居靜和金尼閣他們通過結交的明朝官紳,希望能夠說服皇帝陛下開恩,允利神父葬在北京。

  這件事,李之藻也一直在幫忙,也是他找的首輔葉向高,最終在葉向高的斡旋下,萬歷皇帝破例準許利瑪竇葬于北京西郊的藤公柵欄,使其成為首位葬于北京的西方傳教士。

  辦完利瑪竇的葬事后,李之藻收到了杭州老家的來信,他的父親病逝了。

  按禮制,父母死,為官者要回家奔喪,并且守制二十七個月,是謂丁憂。除非極特別情況,朝廷離不了這人,由皇帝特旨“奪情”,否則再大的官員也要立即解職回家。

  這就使得不少官員一生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死爹娘,尤其是朝廷重臣們。

  重臣成為重臣,一路走來可是極不容易的。

  好不容易上來了,突然又下去,換誰都沒法接受的。

  本朝倒是有過“奪情”先例,那就是前首輔張居正。

  可這世上又有幾個張居正,又有哪個現在還敢當張居正?

  以郭居靜的身份,皇帝根本不可能奪他的情,所以收到信后,便約了一直就想南下的郭、金等教士一起啟程。

  船至揚州境內,天色已晚,照規矩應當停船靠岸休息,明日再走。畢竟,黑燈瞎火的行船不安全,可李之藻因為急于回鄉奔喪,不愿在揚州耽擱,遂讓船家冒夜開船。結果,和對面一艘同樣在趕時間的貨船撞在了一起。

  落水的除了李之藻自己的三個隨員,西洋教士外,還有幾個洋商和十多個明朝人。

  幾個洋商是從福建北上到京津一帶采購貨物的,十多個明朝人有幾個是跟著一起做買賣的,余下是這些洋商請的向導和通事。

  當下大明朝沒有海關一說,對入境的外國人也沒有什么嚴格手續,杭州、廣州及福建的泉州一帶,西洋商人為數眾多,也極受當地士紳歡迎,原因便是這些西洋商人有錢。

  魏公公所憧憬的海貿巨利,這些西洋商人在其中可是出了很大的力氣。

  江南這一帶也有不少歐羅巴的洋商,還有東南亞一帶的藩商、夷商也不少。

  藩商和夷商是明朝朝貢體系帶來的影響,因而比西洋商人更受明朝官方看重,在某些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優待,給予方便也是極多。

  反而,西洋人在明朝的地位和影響很低,這從天主教在明朝傳播至今,也沒能廣泛傳教便能看出。

  魏公公剛才也是小題大做了,或者說,他那根緊繃的神經有些太過敏感。

  當下之明朝乃世界最強大帝國,而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對于西洋人就從來都是高高在上,以俯視的目光看待這些白皮膚、藍眼睛的異域之人的。

  某段時期,甚至都不拿這些西洋人當人看。

  如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軍在廣州將十幾萬胡商投入石碾,磨成了軍糧。

  在這種強大的民族自信心面前,又豈會發生魏公公所以為的“跪舔”現象。

  李之藻喊出先救西洋人,并非對洋人有奴性,而是和他一直與西洋人接觸,并且洗禮加入天主教有關。

  在這位天主教徒、太仆寺少卿的眼中,西洋人雖非中國之人,但既然不遠萬里來到了中國,朝廷就當對他們表示極大的善意,使其感知中國之仁義,感知中國之博大,之美好。

  是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那么遠方的朋友在大明,肯定是不能出事的。

  所以在事故發生后,他才會喊出先救西洋人的話來。

  很自然的喊出,雖然被人駁斥后意識到不妥,但并不認為是不對。

  也許,在這位少卿看來,異國之人可憐到生命也比本國的普通百姓要珍貴吧。

  經過官兵的奮力營救,最終,落水的二十多人除一人沒能得救外,其余都盡數救了上來。

  救援過程中,其實也沒有分什么本國先,洋人后,因為視線原因及落水之人都在水中,根本不可能一一分辨,再決定先救還是后救。

  魏公公命人給他們找來干衣服,又就地生了幾處火堆,供他們驅寒問暖。

  王體乾這時才上前輕聲示意小魏那邊還有個太仆寺少卿。

  “小案首得去打個招呼,先前怕是得罪人家了。”

  “招呼可以打,罪是沒有的。不瞞王公,咱這輩子最見不得對外人要比對自己人還好。”

  看在老王的面上,魏公公準備過去見見李之藻,這位是惹他不快,但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的。

  在當下之中國,李之藻也算是少數學通中西的人材了。

  不過,正要過去時,卻見一個裹著袍子,微微有些發抖的傳教士來到他的面前,躬下身子,無比激動,說道:“尊貴的大明官員,我從我的祖國來到東方,經歷了數十個國家,但卻從未見到一個官員如您這般無比關愛著自己的子民!...我想,您一定是這里最受人民愛戴的官員!謝謝您及您的部下救了我們,上帝保佑你,阿門!”

夢想島中文    司禮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