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壽說完,吳中元點了點頭,上了歲數的人和年輕人不一樣,他們不會輕易把話說滿。
“著手準備吧。”吳中元沖黎大壽說道。
黎大壽點頭應是,轉而看向自己的兩個兒子,后者會意,分頭忙碌,準備開爐。
黎大壽并不知道鳥族有這樣一處秘密冶煉金屬的所在,但這里的各種冶金器皿都出自鳥族之手,他的兩個兒子對這些器皿都很熟悉,包括用來起重的杠桿和滑輪。
在二人忙碌的同時,黎大壽向吳中元詳細問明了他想打造器物的形狀和用途,以及具體的大小和尺寸。
俗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黎大壽是真正的行家,問的問題非常具體,也非常有針對性,這份差事與尋常的熔鑄打造不同,這屬于為重要人物量身定制,不但要考慮到器物本身,還得考慮打造出的器物是不是適合吳中元使用。
吳中元需要的是一把近距離使用的中型兵器,刀劍是首選,對于是造刀還是造劍,吳中元抱的是無所謂的想法,因為他并不擅長使用刀劍,不管是用刀還是用劍,對他來說區別都不是很大,他需要的只是一把用以近身相搏的兵器,而這件兵器的作用就是對弓箭遠攻的補充和輔助,有了火龍真氣和各種法術,這把刀劍的使用頻率也不會很高。
確定了吳中元的意圖,黎大壽站在專業人士的角度上給他提出了建議,造劍,理由是劍更適合吳中元使用,再具體一點就是刀是單刃兒,攻擊手段以砍為主,分為厚刃刀和薄刃刀,前者適合身強力壯的人使用,而后者則適合力量不足但反應迅速的人快速搶攻。
吳中元并不屬于這兩種情況,他更適合用劍,因為與刀相比,劍更加靈活,近身相搏時沒有攻擊死角,雖顯中庸,功能卻更加全面,最主要的是刀劍并不是他主要的攻擊手段,沒必要為了追求某一方面的長處而為攻守留下隱患。
關于劍的形狀,黎大壽提出了幾種建議,吳中元思慮過后采納了其中一種,正所謂大巧若拙,大道至簡,就選秦漢時期的長劍形狀,沒必要造的太花哨,血槽也沒必要太深,都說劍為君,刀為王,劍本身就不是一種戾氣很重的兵器。
至于長劍的重量,他定了個二斤八兩,比常用的長劍要輕一些,之所以定這樣的重量是多方面考慮的,一來是他使不慣太重的長劍,二來他不希望浪費太多的隕鐵,金色玄鐵一共只有九斤九兩,如果盡數用了,大傻就接受不到它的輻射,會影響到大傻的壽命。
除了長劍,還需要打造箭頭兒,金色玄鐵的密度比尋常金屬要大,如果用其他材質做箭桿兒,箭頭兒的大小就得進行調整,不然就會失去平衡。但箭桿兒吳中元用了鐵樹,鐵樹的密度也很大,如此一來就沒必要縮減箭矢的重量,正常大小就行,只是重量要比尋常箭矢要重很多,普通一支箭的重量大約在五十克上下,也就是一兩左右,而根據黎大壽的估算,用鐵樹和金色玄鐵打造的箭矢重量能達到二兩四錢,也就是一百二十克,幾乎是尋常箭矢兩倍半的重量。
吳中元自腦海里計算了一下,三十五支箭矢和箭囊的總重要在十斤左右,不算輕,但也不算重。
至于箭頭的形狀,吳中元沒有采用三棱形狀,而是用了傳統的錐形箭頭,這種箭頭不是非常鋒利,卻可以承載更大的力道。
至此,還不算完,還得探討箭矢在灌注了火屬靈氣之后可能會出現的種種未知變化,鐵樹雖然堅韌,卻終是木屬,眾所周知火克金,金克木,他發出的火屬靈氣雖然灌注于箭頭兒,在射出箭矢之后箭頭會將自身承受的火氣轉嫁給箭桿兒,吳中元擔心箭桿兒承載了火氣之后會變形損毀。
這的確是一個棘手的難題,但黎大壽很快想到了解決辦法,吳中元先前帶回的那盞長明燈上有一片銀白色的金屬,這片金屬原本是覆蓋在油燈上部的,他并不認得這種金屬,但黎大壽認得,這是一種名為寒冰鐵的金屬,出自極北陰寒之地,能夠阻隔火氣,可以在箭桿兒和箭頭之間墊上少許,如此這般他發出的火龍真氣就會凝聚于箭頭,箭桿兒只需承受力道而不需承受火氣。
諸多細節一一議定,最后吳中元又想到一個問題,“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玄晶,射出的箭矢有沒有回歸箭囊的可能?”
黎大壽沉吟良久,緩緩搖頭,“很難。”
“愿聞其詳。”吳中元追問。
黎大壽患有眼疾,總是流淚,聽得吳中元言語,先抬手擦了擦眼,然后說道,“一具盔甲打造完成之后,勇士想要披掛穿戴都需要滴血認主,只有這樣感召控馭時盔甲甲片才能自行附體,但那諸多甲片都是自行歸附,而并非受到了勇士神識的左右和影響。”
吳中元點了點頭,黎大壽的意思是摻雜了紫晶的盔甲與青龍甲有相似之處,都不是百分之百受控的,穿戴它們的勇士只能控制它們的披掛和卸除,而不能控制其中一片甲片做出具體的某個動作。
黎大壽又道,“此事難就難在我們左右不了滴血之后這些箭矢會歸附何處。”
雖然黎大壽沒有把話說透,吳中元卻知道他存在什么樣的顧慮,想要讓箭矢沖自己飛來很簡單,但問題是控制不了它們往哪兒飛,萬一不往箭囊飛而往自己心口飛,自己就把自己給射死了。
“此時日后再議,”吳中元說道,“打造兵器和箭頭預計需要多長時間?”
黎大壽想了想,說道,“如果能夠順利熔化金色玄鐵,且不出現其他變數,十天之內可以完成。”
“你們需不需要我留下幫忙?”吳中元又問。
黎大壽搖了搖頭,“我知道大人對熔鑄之道大有心得,但眼下還不需要大人親為,大人自去,若是遇到阻礙,我會向大人告知請教。”
吳中元點了點頭,“那我就先離開幾天,設法尋些玄晶回來,我將扈從留在這里,你們準備完成之后再取下它脖頸上的金色玄鐵,熔鑄打造完成之后,余下部分可再鑄銅帶,重新圈套。”
黎大壽點頭答應。
“你預計什么時候會取下它脖子上的銅帶?”吳中元問道。
見黎大壽面露疑惑,吳中元便解釋道,“若是此行順利,我可能會用到它馱負重物。”
“大人為何不先行取下那條銅帶?”黎大壽問道。
吳中元沒有沖黎大壽解釋金色玄鐵對大傻的重要性,而是說道,“兩天之后取下銅帶。”
黎大壽點頭。
沖黎大壽道過辛苦之后,吳中元轉身離開,出得山洞,沖坐在山洞外的黎別說道,“我要出去一趟,你跟我一起去。”
如果吳中元說的是‘你跟我一起去吧,’黎別或許還會猶豫,但吳中元并不是詢問的語氣,她便不知如何接話,只是用詢問的眼神看著吳中元。
“我要去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你與我同去,我若發生了意外,也能有人將消息帶回來…”
.這幾天白天瑣事纏身,只能晚上寫,不足,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