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語氣略顯深沉:“幾年前,朕看著那王振仗著皇兄對他的寵信而禍亂朝綱,最后更是釀成了土木堡這一大難,使我大明江山差點就斷送在他們手上。所以當朕即位后便有意一改當初的過錯,刻意疏遠了廠衛,希望以此來讓我大明江山穩固下來,賢良之臣也能有個出頭的機會。
“這幾年下來,朝廷確實要比以往好上許多,廠衛之患也減輕了許多。但與此同時,朕也發現了其中另有弊端。不但那些臣子遠不如像面對皇兄般對我恭順聽話,就連很多地方上的事情也總有人想法兒瞞著朕。
“就拿這次南京的事情來說,若是廠衛勢力還盛時,早在徐家有不臣之心時便會有探子將密報呈送入京,又何來之后的危險,還要讓陸卿你冒這險呢而且不光是南京,就是這天子腳下的北京城里,也有太多事情是朕所無法掌握的,比如那與南宮接觸的到底是什么人,他又是何時派人離京前往南京聯絡徐家的,這一切朕也都被蒙在鼓中。你說,朕在廠衛一事上是不是有些矯枉過正了,才會釀成今日的局面”
“這個”陸縝還真不好說了。其實答案皇帝自己都已經給出了,事實也正是如此,作為天子身邊的耳目,錦衣衛和東廠對大明朝確實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不光是為了刺探情報,光是作為對群臣的威懾,他們對皇帝的作用就相當之大。
可是,陸縝現在畢竟是文官,是天然與廠衛這樣的機構站在對立面的,從他的立場來說,自然是不好對皇帝的這一想法表示支持的。
朱祁鈺看了他一眼:“其實朕不想重新重用廠衛還有另一層顧慮,如今這兩處衙門里的人都很難讓朕感到放心與滿意。這些人里,要么是能力不足,要么就是暗藏私心,如此人等,朕怎么能把重任交托到他們手上呢所以這幾年來,朕一直都未曾真正啟用過他們。
“可這一次南京之變,讓朕不得不做出些改變了。不然若再由他們荒廢下去,這天下大亂了朕都不會知道。所以朕的意思,是想找一個才干膽略和忠誠都能叫人放心的人來統領廠衛。陸卿”
陸縝已經漸漸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這讓他一陣頭疼,當皇帝叫到自己時,他更是渾身一震,小聲地應了聲:“臣在。”
“不如就由你來當這個錦衣衛的指揮使,幫朕盯著這朝野官民,天下萬方如何”皇帝在拋出這個問題后,目光就一瞬不瞬,滿是期待地看著這名臣子。
而陸縝,此時卻是完全呆住了。即便已經隱隱猜到了他的最終目的,可當皇帝真把意思說出來時,對他的沖擊依然不小,心下也立刻充滿了糾結與不愿。
對于天子對自己的信任,陸縝心下還是相當感激的。但想到自己要去做這個錦衣衛的指揮使,他便是一陣不情愿。
別看后世不少小說中總把錦衣衛捧得極高,好像這天下就沒什么人是他們不敢抓不敢殺的,只要有了這一層身份,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般的存在,朝野間都能橫著走了。可事實上,那全是臆想罷了。
真實的錦衣衛不過是一群奉了皇差的武官而已,除非接到旨意辦差,否則手上的權力也小得可憐。更要緊的,是廠衛之流在官場,在民間的名聲實在是太差了。往往一旦被人提及錦衣衛,就會叫人和鷹犬之類的說法聯系在一塊兒。
自己現在可是堂堂的兵部侍郎,真正的清貴高官,朝中同僚對自己也是尊敬有加。可一旦要真成了錦衣衛的指揮使,立馬就會被人視作異類,名聲一落千丈不說,甚至會成為滿朝官員的公敵,甚至是天下人眼中的笑柄。
這種事情換了任何一個臣子都是不可能答應的,因為這要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而且還未必能落得什么好處。
但皇帝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陸縝若直接拒絕又很不好,所以他便陷入到了糾結,久久沒能說出話來,只是低頭不語。
皇帝也明白他的想法,又是一聲嘆息:“陸卿,朕知道讓你一個兵部侍郎去當錦衣衛指揮使確實太過委屈了你。但朕現在確實沒有合適的人選,你就不能勉為其難地幫幫朕么朕答應你,只要你在此期間能栽培出幾個可用之人,朕一定會重新把你從錦衣衛里調出來的。”
這種身份豈是隨便一調就能當沒發生過的陸縝繼續沉默。
朱祁鈺遲疑了下后,又作出了讓步:“要不這樣,你還兼著兵部侍郎的官職,但這錦衣衛指揮使也由你擔下了。如何”
皇帝都已經做出這 么大的讓步,語氣又這么誠懇,陸縝身為臣子若再不回話就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所以在嘆了口氣后,他說道:“陛下,非是臣不肯為您分憂,只是臣畢竟是個文官,而那錦衣衛指揮使卻是武職,臣即便不怕惹人非議,也怕能力不足,未能讓那些錦衣衛心服而壞了陛下的大事哪。所以,還請陛下三思”
“朕已經想得很清楚了,這位置你來做正合適。你本就是靠著在北地與韃子周旋才得以入京,論武備之事當不在其他人之下。而且,這些年來你還與錦衣衛的人多有交往合作,與他們的交情也很是不錯,讓你做這指揮使如何會讓他們不滿呢現在邊地太平,你這個兵部侍郎也沒有什么擔子在身,不是正好可以幫朕解決一下眼前的難題么陸卿 你現在所看的《》第732章勉為其難(下)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錦書網)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