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的蕭關,和后世的位置不太一樣,不在朝那,而在環邑以北,環江東岸開闊的臺地上。這座位于北地最北端的軍事邊城,是為了防范胡人入寇而建,城墻被壘得極為厚實,看上去就像一個墩實的土圍子。
這里是關中的北大門,入關經環江、泥河、涇河直抵咸陽。其襟帶北地,咽喉關中,實為北面之險。
上個月,新上任的北地郡尉黑夫特地巡視了此處,雖然“送溫暖”的季節已經過了,但亦少不了為郡兵戍卒殺羊贈酒,勉勵他們為國戍邊的辛勞。
郡尉走后,蕭關又冷清了下來。
二月轉瞬即逝,秦始皇二十八年辰月下旬(農歷三月),鞭聲響亮,車馬轔轔,打南方來了一支龐大的車馬隊伍。一輛輛牛馬拉的輜車,上面的貨物捆得滿滿的:有一匹匹的帛布,有剛從南郡運來的紅糖。
每輛大車上面坐著車技嫻熟的御者,車旁走著全副武裝的護衛,多為北地惡少年,還有幾名在前開道的戎人騎手。
這正是烏氏倮家的商隊,烏氏延親自帶隊,不過與往常出塞不同,他的車駕上,多了一位布衣男子,身高八尺,面皮白皙,儀表堂堂,言談文雅,笑起來十分溫和。
烏氏延說,這是官府安排算賬的計吏,眾人可叫他陳先生。
陳先生便是陳平,他對自己的使命,是有一番計較的:“我聽說,燕昭王時,燕國有賢將秦開,他故意為質于東胡,東胡甚信之,秦開于是借機掌握東胡風土人情、軍事地理。回到燕國后,燕昭王以秦開為將,率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千余里,燕國遂有遼東之地…”
“而今皇帝欲有事于北疆,郡尉乃長吏,不可輕動,我隨商賈出塞查探匈奴虛實,未嘗不可建立秦開那樣的功績!”
陳平雖然惜命,但他亦覺得年輕的時候,需要一些冒險,黑夫本是小吏,不就是靠了一次親赴敵營詐降,才得以嶄露頭角的么?
有這樣的打算,陳平也將兒女情長拋到一邊了。他效仿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連家也不回,老婆孩子也不管,陪黑夫巡視完蕭關后,直接就到烏氏縣,日夜向烏氏延了解塞外邊情,甚至還自學了一口能以假亂真的北地方言。
一行人在蕭關休憩了一夜,次日經過關卒檢查貨物后,準予出塞。
陳平上個月才和黑夫來過一次蕭關,但足跡僅限于關內,關外的世界于他而言,仍是一片空白。第一次來到塞外北疆,不免有些好奇,東張西望。
他可以明顯感覺到,出關之后,周遭景色有了明顯的變化。關內農牧并存,時不時能見到一些里閭農田,黃土溝壑里流淌著潺潺水流,山巒上野桃花盛開,天夭灼灼。路邊的植被,也長得極其旺盛,楊柳油綠的葉子,長長的枝條,不時伸到路上…
關外則不同,路邊不見了風姿綽約的楊柳,山上黃土層出現大片大片的裸露,草地也稀稀疏疏,不如關內繁茂。
烏氏延道出了原因:“長城之內一年降十場雨,長城之外,一年有三五場便不錯了。”
秦長城,正好建在這條分水嶺上,將大好牧場圈了起來。
他又說:“但塞北也并非處處如此,在河流經過的地方,也有許多水草豐美的牧場,譬如河套、賀蘭山一帶,吾等行商必經的花馬池,亦是如此!”
黃沙野草,彌望無際,無高山巨塹為之阻限,一直在這荒莽大原上走了七八天,被燥熱和口渴糾纏的商隊,才見到了一個如烏氏延所說,水草豐饒的小湖泊。
剛見到這湖,一個第一次出塞的惡少年便歡呼一聲,跑過去汲水,打算痛飲一番,旁人怎么喊都不聽。
結果,他才捧了湖水喝到口中,便哇的一聲吐了出來,罵道:“齁死乃公了,這水怎么如此咸苦!”
“這是花馬池,又稱鹽湖,豈能不咸?”
商賈們哈哈大笑起來,陳平也拿著瓢到水邊勺了點品嘗,果然又咸又澀…
他們抵達的,只是一個小湖,又走了一天,才走到了真正的“花馬池”。
陳平站在車輿里,驚訝地發現,前面赫然出現了一面巨大的銀鏡,廣袤數十里,陽光照耀下,水面晶瑩白茫茫一片,池周綠草如茵,野花叢生,一些光著上身的戎人正在干涸的湖邊用工具撬一塊塊的白色固體…
烏氏延為他介紹到:“這一帶大小湖泊二十余,一大半都是鹽湖,一年四季皆可產鹽,尤其是這眼前的花馬池,產鹽粒大、色青、味醇而久,故稱之為‘青鹽’。”
陳平默默記下,又問道:“那為何要叫花馬池?”
“這是當地昫衍戎人傳說。”
烏氏延道:“據說這大池本是淡水,數百年前,昫衍戎剛遷徙至此時,有一匹從天而降的花馬奔騰入池,一年之后,池水便成了苦咸,天然成鹽,千百年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戎人便將這大鹽池叫做花馬池,在池邊修筑的城,就叫做花馬池城…”
說完,順著他手指的方向,陳平見到了一座簡陋的小邑,這便是花馬池城了。
花馬池是北地郡食鹽的主要來源,烏氏兄弟十分重視,此地雖然在塞外,他們卻通過賄賂昫衍君,獲得了開采和販賣的權力,就連城中,也有專供烏氏商賈居住的屋舍。
在花馬池停留的兩天里,陳平見識到了戎人的好客,當地君長、酋貴都要仰仗烏氏運來中原貨物,登門拜訪者絡繹不絕,均雙手抱胸,向烏氏延深深鞠躬,烏氏延也一改在國內的謙遜,坦然受之…
第二天夜里,昫衍君專門宴請了烏氏延,陳平則裝作他的隨從,陪坐于側。
昫衍君高坐在上,他四五十歲年紀,頭發花白,體格卻依然雄壯,八字胡擦了油,亮得仿若真金。
烏氏延精通塞外戎人之語,他同昫衍君說的話,陳平不怎么聽得懂,于是便一邊用小刀切著面前美味的鹽池灘羊肉,一邊打量這座廳堂。
戎俗與中原大異,花馬池城雖名為城,但城內的建筑,卻不成體統。這座戎君的“宮殿”只個深邃的木造飯廳,粗木建成的墻壁高達四丈,屋頂是數十塊氈布織成的大帷幕,掛起可擋霎時風雨,收下能迎無盡長空。
室內的昫衍君長們手持牛角杯,相互傳遞著烏氏延從內地帶來的精美漆、陶器物,高聲談論,不時翹起大拇指,這些東西,是他們永遠不可能做出來的。
這時候,烏氏延也結束了與昫衍君的談話,對陳平低聲道:“昫衍君問我,為何今年來得如此之早。”
“往年出塞,都是先到賀蘭,再來花馬池城,東行至上郡,但此次不同,吾等要繞一個大圈!”
烏氏延為陳平講解過塞外地理,他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其實是大河繞的一圈,河從羌中積石山出,一路向東北行,行兩千里后,拐了個彎,赫然東轉。這條東西走向的河,被秦人稱之為“北河”,北河行千余里,一直到上郡、云中的交界,才再拐個彎,向南奔流…
這也是烏氏商賈的貿易路線,基本能將整個“河南地”走一圈,途徑白羊、樓煩、林胡等臣服于匈奴的部落,若有機會,興許還要去河套,以及匈奴的都城頭曼城看一看。
這時候,昫衍君又在高呼烏氏延的名字,讓他起來再喝一杯酒。
正在宴會氣氛越來越熱烈,連昫衍君也親自下來,晃動著身體與戎女舞蹈時,廳堂的門扉卻被重重推開!
陳平看去,卻見幾個昫衍戎人神色惶恐地跑進來,他們身后,則緊跟著幾個頭戴氈帽,背負弓矢的胡人…
他們的首領大踏步走入廳堂,此人身材高大,頭頂氈帽,皮膚黃褐,眉目細長。他低垂長髯用金屬銀圈環環相扣,黑色長發烏黑油亮,綁成無數發辮,銀鈴懸系其間。
昫衍君的筵席被人打攪,本來十分生氣,但見到此人后,就像是充滿氣的河豚,一下子就癟了下來,他不顧自己的顏面,趨行跑到那胡人面前,雙膝下跪,親吻他的靴尖…
室內的昫衍人亦戰戰兢兢,再不敢大聲說話。
“此乃何人?”
陳平低聲問烏氏延。
“是匈奴的大當戶。”烏氏延亦壓低聲音回答,當戶,是匈奴的官名。
“他來花馬池做什么?”
“是來收取‘鹽稅’的。”
看著努力向匈奴大當戶搖尾乞憐的昫衍君,烏氏延有些同情地說道:“昫衍戎,在匈奴人眼中,只是他們的鹽奴!”
陳平曾聽烏氏延說過,匈奴原居于陰山、河套,漸漸強盛后,吞并了一些周遭部落,卻并未將其消滅,而是把整個部落都當做臣屬于自己的奴隸來役使,讓這些部落提供本地特產。
昫衍產鹽,故為鹽奴;樓煩善射,是為弓奴;林胡多木材,是為木奴;河南白羊部擅長養羊,故為羊奴…
對這些被奴役的部族,匈奴基本上予取予求,想要什么就奪走什么。四部也曾反抗,但相比于擁有控弦之士十萬的匈奴,他們太過弱小,被屠殺了幾次后,便老實了。
“原來如此!看來引弓之民,也并非鐵板一塊啊。”
看著廳堂內,少數昫衍君長眼看自己的君主跪舔匈奴大當戶,敢怒不敢言的模樣,陳平心里,立刻就生出了一個主意來…
不過,那匈奴大當戶也注意到了室內的烏氏戎,還有他身邊,中原人打扮的陳平,便不再理會昫衍君,走到烏氏延面前,大笑著說了幾句話,烏氏延唯唯應諾。
言罷,匈奴大當戶便徑直走到昫衍君的席位上,拿起牛角杯痛飲一杯酒,又摟著兩個戎女,揚長而去…
“他又說了何事?”
陳平十分關切。
烏氏延苦笑道:“大當戶說,不想竟在此見到了來自中原的客商。頭曼單于之子,草原上的駿馬,攣鞮氏的冒頓王子,很快就要在賀蘭山下,迎娶一位美麗的閼氏。王子要為他的閼氏準備禮物,中原的絲帛必不可少。”
“他邀請…不,是勒令吾等,明日便他隨前去賀蘭山,拜見冒頓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