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八十三章 疾風不識 白發蕭疏勁草

  長安城的地震損失很嚴重。

  大漢朝運行了這么多年,在以前的歲月里,天下各郡縣也偶爾會有地震發生,報到朝廷來的災情都有記載。但像這次這么激烈的,還是非常罕見。

  在一些上年紀人的記憶中,關中大地上一次發生地震的時候,還是漢文皇帝在位的最后一年。那一次的規模也是不小,死者數萬,毀壞房屋無數,就連未央宮中的宮殿都震塌了好幾座。

  因為地震發生月余之后,漢文帝就駕崩了,在一些民間傳說中,便都把這樣的山河巨變歸結為皇帝薨逝前的預兆。雖然不會公然說出來,但在所有人心中,卻都是把這樣的災難當成了一種不祥之兆。

  這次受到波及的長安,幸虧是發生在大白天,人們大多數都在戶外活動,再加上這個時代的木瓦房舍低矮,因此雖然有些傷亡,但真正因為地震而死的人,并不算太多。

  即便如此,眼中觸目所見那也是夠慘的了。到處是倒塌的房屋,無家可歸的百姓聚集在街頭,表情呆滯,明顯還沒有從恐懼中恢復過來。

  未央宮中的一些建筑物也受到了部分損傷。皇帝劉徹在侍衛們的保護下到得安全的地方時,宮中已經是一片慌亂。各個宮殿里的宮人們也都簇擁著那些妃嬪、美人們奔了出來,一時間也顧不得保持那些儀態了。

  在這樣的時刻,衛皇后明顯表現出了鎮定自若的一面。雖然她心中也有些慌亂,但無論如何,宮中絕不能因此而亂了章法,否則說不定會有小人圖謀不軌作亂,那就得不償失了。

  她一面命令跟隨的護衛總管去皇帝那邊借調羽林軍過來聽令,先分別去封鎖宮中的各處重要庫府,防止遺失。然后又以嚴肅的口氣,提醒那些妃嬪人等,不要驚慌失措到處亂跑,好好待在原地,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

  皇帝已經親自去漪瀾殿把王太后接了過來。不管平日里是如何的關系緊張,危難發生時,母子之情還是要首先顧及的。甘泉宮這邊地方寬闊,便都先在這邊安置下來。

  皇帝劉徹見皇后已經安穩下了后宮中的情緒,略微放下心來。聽到侍衛緊急來報,已經有許多大臣在第一時間進到宮中,來問詢皇帝的安危。他不再耽擱,對皇后點了點頭,示意這邊一切拜托于她,然后立即往前殿而去。

  國有危難,君王應以身擔之。而當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臣民們都看到皇帝陛下安然無恙,以安定人心。

  最先趕到宮中來的部分大臣們都有些狼狽。衣衫不整冠帶不齊,不過這時候也沒人來追究這些了。

  大家見皇帝匆匆趕了過來,且龍體無恙,不禁都放下心來。皇帝打眼一瞅,卻沒有看到丞相公孫弘、大農令石寬等許多老臣的身影,心中不由得有些擔憂,連忙派出宮中侍衛去各府中查看,可不要出什么意外才好。

  皇帝大略詢問起這次地震的情形。很多年輕些的臣子們卻都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事,根本就沒有什么經驗可言。心中的驚懼未消,也說不出什么有用的道理來。

  太史令司馬遷走上前來,躬身行禮后,對皇帝和大臣們大略說起此次的震情。他雖然也是年輕,但此人博覽群書,通曉古今事例,一些前面的時代發生過的類似災難,曾經看過之后卻都記在了心中。如今比較起來,他認為這次的地震,在百年以來已經算是比較嚴重的了。

  皇帝對于自己這位年輕太史令的學識,還是非常器重的。皺著眉頭聽完之后,心情也有些沉重起來。他雖然還沒有來得及出宮去看民間的災情,但既然連未央宮中那些堅固的宮殿都有倒塌的現象,普通百姓家的房舍受損如何已經可想而知。

  皇帝雖然已經登基這么多年,但一直以來也算天象平和,就算偶爾有些旱澇災害,但總體說起來,并沒有經過大災大難。措手不及突然遇到這樣的情況,他一時間也有些不知道從何開始抓起了。

  當下問起如此災難千頭萬緒當怎么辦的時候,匆匆趕來的這些大臣面面相覷,急切之間卻也理不出一個頭緒來。

  并不是他們辦事能力不強,也不是他們不盡心,而是這次發生的太突然了,大家都沒有經驗。只得互相商議,當從何入手。

  中大夫司馬相如當年在游歷天下求學的時候,曾經在南方之地遇到過地震。算是對此多少有些認識。他急忙走出來說,現在最應該做的,是請皇帝陛下趕快派出大批得力人手,去曉諭各處百姓人等,千萬不要急著去搶救自家財物,否則,有可能會余震不斷,危險難測。

  這話倒是很有道理。皇帝點頭應允,馬上派人前去,傳口諭給長安令及其余兩縣令,讓他們組織起全部人手,挨家挨戶的巡查,務必不出現什么遺漏。別的地方需要些時間,這長安附近三縣,卻可以在第一時間趕得及,可千萬不要因此再多死人。

  其余的臣子們,也亂七八糟的訴說了幾條自己的建議,雖然聽起來也多少有些用處,但皇帝聽在耳朵里,心中終究是有些煩躁。這樣沒個統一調度的部門也不行啊!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去救助災難,沒什么章法可循,根本就不能立即組織起那些人手還不算,到底有沒有效果,也不敢保證啊!這可如何是好?

  雖然還是大白天,天色卻顯得陰沉灰暗,無數的浮塵遮蔽了太陽,黑云壓城欲摧。隨之各處的消息開始陸續傳來,那些傷亡的數字和嚴重的損失,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越發沉重起來。

  等到稍晚些時候,面色蒼白的長安縣令伏闕請求覲見,帶來了長安街頭已經有無數的民眾有家難歸,隱隱有騷亂發生消息的時候,越過高高的宮墻,嗆人的風塵中也終于夾雜著傳進來隱約的哭聲。

  “陛下,微臣以為,當前最應該要去做的事,已經不是怎樣考慮救助災情,而是馬上調動巡武衛和北軍大營的軍事力量,關閉九門,對長安城內的所有街道進行彈壓,以便防患于未然,防止有趁火打劫之徒橫生變亂啊!”

  說話的人是尚書常侍、侍中嚴助。這位皇帝駕前非常得力的近臣面色嚴肅,聲音中帶著冷冽之意。如同他這些年的行事風格一樣,從來都是果決而干脆,令人生畏。

  皇帝一聽,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想同意。在這人心惶惶的情況下,長安城內絕對亂不得。不過還沒等他點頭呢,已經有人厲聲喝止。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眾人抬頭看時,說話的不是旁人,正是兼任過十年長安令而今身為主爵都尉的汲黯。他開春以來隱疾復發,已經多日未曾上朝。今天在這緊急情況下,他也掙扎著從府中而來了。

  皇帝看到這位忠正老臣臉色有些發青,瘦骨嶙峋很是衰弱的樣子,連忙欠了欠身子,示意他趕快坐下不要激動,有什么話慢慢說。汲黯卻沒有再坐,而是強忍著胸腹間的隱痛,盡量聲音平和,讓皇帝聽明白這其中不能為的道理。

  “陛下不要忘了,不管是長安還是關中之地的民眾,他們大多都是世代居住于此。當年高祖皇帝東征,楚漢爭雄,定鼎天下。能夠有一個穩定的大后方和充足的糧草供應,所依靠的便是這些關中父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乃是大漢皇都穩定的基礎。如今災難降臨到頭上,陛下正應該以圣恩潤澤,施之以安其心,共同渡過難關。豈能臨之以威,動之以兵戈相向若果真如此,必然令人背心離德,不復往日忠心矣!”

  汲黯說的都是肺腑之言。他久任長安令,在任的時候被稱為“青天”,與長安民眾之間有很深的感情,自然不會愿意看到因為這件事有可能會引起百姓與朝廷的對抗來。要知道,在這檔口,他的擔心并不是多余的。災難引起的情緒激動,任何一點兒火星,都可能引燃彼此之間心中的焦躁和怒火。等到激起不可控制的事件時,已經悔之晚矣!

  “汲大人,請不要危言聳聽!如果不派軍隊彈壓,萬一引起長安騷亂,你負得起責任嗎?”

  這幾年來,嚴助蒙受圣恩而逐漸養成的驕傲,早已經目中無人,容不得別人的批評和反駁。更何況,如汲黯這些老家伙,素來與他不對付。如此當殿駁斥,豈能服氣!

  “我汲黯為漢室江山盡忠盡責,對治下百姓無愧于心!在這里,還輪不到你這后進晚輩指手畫腳!哼!”

  汲黯冷冷的哼了一聲,白眼相向。把嚴助噎了個半死,他剛要反唇相譏,眼角卻瞥到皇帝看了他一眼,眼神中有些不豫之色。此人最善于察言觀色,連忙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只在心中暗自懷恨。

  “陛下,老臣請旨,愿意抱此殘軀,去長安街頭安撫百姓,鎮定民心,為陛下盡這最后一份力!”

  百病纏身,自知已經時日無多的漢室老臣,伏闕請旨,白發蕭疏…。

夢想島中文    漢血丹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