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閣,一座五彩神玉雕刻成的玲瓏閣樓,塔前兩座辟邪神獸,門口還站著兩尊石人像,三丈高,手持金劍,透著古樸而莊嚴的氣勢。
閣樓內部,干凈透亮,但閣樓之外,卻是死海一般的層層霧氣。
不知過了多久,霧氣就像是燒鍋煮開了般,層層向外掀起,從丹道拳術創立以來,歷代巔峰拳師精氣神所化的武墳霧氣,開始四面蒸騰,那龐大的至誠拳意,一圈又一圈的擴散開,那種炙熱、堅定、恐怖、倔強的意志,猶如山洪塌陷,整個爆開。
拳術煉到巔峰,并且武叩仙門者,不說不畏死亡,但至少在這一刻,心里有些東西是超越生死的,當這些意志從沉睡中蘇醒時,這份感動,這份激情,足以感染任何人。
但當這些意志擴散到整座先天閣時,兩座辟邪神獸將嘴一張,滾滾洪流頓時吸入其中,兩座石人同時踏前一步,兩口金劍用力一敲,叮的一聲,無形的波動開始掃蕩開,所過之處,云消霧散,海平浪止。
就在武墳霧徹底平靜下來之前,一道人影兀的從霧氣中鉆出,站在門前,抬頭看著這座閣樓,拳師的圣地,武人的墳墓。
寇立與之前并無什么不同,甚至由于雙臂和腹背的傷勢,面色還有些蒼白,之前那有我無敵的氣質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難以言喻的東西,更深沉,更內斂。
寇立并沒有立刻進去,而是借著先天閣的便利環境,越過霧氣,向外眺望,天上并無日月,卻像是一口倒扣的大鍋,昏黃色的云氣覆蓋了整座天空,云層滾滾蕩蕩,透著一種沉默而有力的壓迫,像是一尊無比巨大,卻又衰老將亡的巨人。
不知怎么,寇立心中莫名的多了種感傷,而兩座石人也默默的收起了金劍,駐立在大門兩側,似乎是從天地開辟之始,直到時間的盡頭。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寇立感嘆了聲,走入殿中,辟邪獸和石人像都沒有半點阻止的意思。
先天閣面積比武人閣還要大上七八倍,但卻空空蕩蕩,無有器具,四面墻壁上,像是用石錐和鑿子雕刻出的粗獷圖像,有三頭八臂的巨人、百頭百尾的巨龍、獨眼獨足的石人、人面馬身、虎紋鳥翼的神獸。
這些圖像雖然雕刻簡陋,但卻極得神髓,恍惚之間,仿佛身處荒蠻世界,那些身高萬丈、十萬丈的巨人神獸,正在仰天怒吼、移山搬岳、廝殺斗法。
寇立渾身一顫,原來不知何時,無字圖的特殊觸感被激發開來,心中一動,觸感頓消,畫還是畫,并無什么奇異。
按理說,自打寇立重演八卦,開辟新丹道后,這沒有先天印記的先天丹卷,就已經完全沒有用處了,而且在這里不知過了多久,他也要迅速回到人間。
但不知是不是身為拳師的原因,或是體內無字圖的牽引,他總覺的若是不看一眼這丹道之源,心底里就會不安。
在樓閣的中央,矗立著一座石碑,石碑上平鋪開一卷文字,像是一卷金色卷軸鑲嵌在石面上,這就是先天丹卷 卷上并沒有文字,而是一個個鬼畫符的圖案,似鬼筆,又像是天文。
寇立手指觸摸在上面,不知怎的,身體忽然一陣發熱,內視之中,血液、臟腑的運轉,都像是被加速了般,這不是外力所致,而是受鬼畫符的某名氣息激發,身體開始自動調整。
“運先天固有之真,培后天有形之體。”
隨著手指劃過,一股熱流漸生,從尾閭,上升透脊骨,過玉枕,入泥丸,而至下鵲橋,至丹田,為一周天。
而這一周天漸漸擴散,心、肝、脾、肺、腎為小周天,再往外,頭、雙手、雙足,又是大周天。
而在這過程中,人體本身的奧妙精華一閃而過,就連八卦都無法涵蓋的奧秘,魂魄、穴道、筋骨皮肉,營衛之氣、血液形質、后天三寶交感精、呼吸氣、思慮神,以及其它有形無形的存在,合而為一,共同化作的那一扇門。
以魚龍蟲象為表,血肉筋骨為里,魂魄精氣為閂,人仙之門。
“原來如此,叩仙門,其實叩的也是人門,人仙,人仙,果然還是人在先。”
直到此刻,寇立才真正意識到,丹道的含義,人仙的含義。
他也終于明白,自己真正的走到了這條道的盡頭,就差這迎門一叩了。
心中一陣強烈的沖動暴出,但隨即,這份渴望就被強壓下來,新丹道演化還要完善,而身體受傷,遠遠未有到達四大煉的巔峰。
他在武人樓上看到的那位前輩,可是足足花了十年時間才積累完成,他雖然未必要消耗這么多的時間,但肯定不是現在。
寇立深吸了一口氣,剛準備離開,丹田一涼,無字圖化作一道流光,落于這石卷之上,字圖張開,乳白色的光芒普照在先天丹卷上,鬼畫符開始分解合并,妙氣演化,八角垂芒,凝空云篆,一分為五。
天仙、地仙、人仙、鬼仙、神仙。
莫名的,他能看懂這些文字的含義。
陰中超脫,鬼關無姓,三山無名。不入輪回,難返蓬瀛,陰神至靈而無形者,鬼仙也。
飛空走霧、饑渴不擾、寒暑無侵、厭居塵世,遨游海島、天人合一,長生不死者,地仙也。
功大者為天官,功小者或五六百年、二三千年,再來人世上積功累行。布施供養,結緣造福,有為功德,乃得人天之果,神仙也。
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步日月無影、入金石無礙、水火不焚溺、變化無窮、隱現莫測、若存若亡、著龜莫能測、鬼神莫能知,長生不死,逍遙自在,天仙也。
純陽而無陰,處世無疾勞而壽久者,人仙也。
無字圖照在這云篆字中,忽然猛的一收,五字被吸入其中,醞釀分化,不知過了多久,似一剎那,又像是一年半載,最后一行字從先天丹卷中浮出。
妙道不離自家身,豈在千山并萬水,人仙為基,性命雙休,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先天金仙大道可期也。
先天金仙大道 (梨樹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