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的說,白浩南現在手里的B級證書,也只能帶這樣的青訓梯隊和半職業隊。
雖然從來沒有人找他查驗過什么資格證書,但既然奔著要出名的路,有些事兒就別心存僥幸。
以前帶醫院職工隊、和尚僧人隊、緬北的流浪少年隊說到底都是無證駕駛。
真正獲得了帶隊資格以后,第一次帶這樣一隊孩子,當個孩子王,白浩南給自己的挑戰其實不算小。
起碼比當初帶職工隊累得多。
迄今為止白浩南都覺得職工隊是他帶過最好的一支隊伍,不是說踢得有多好,而是帶得最舒服。
那幫家伙足球水平雖然參差不齊,體力身材都七零八落,但理解力和服從性是最高的,仿佛他們的學歷和社會經歷都讓他們很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對白浩南這個實力遠超他們的專業人員很信任。
特么這群十多個孩子,還是精力旺盛得超出同齡人的小王八蛋,俗稱的八歲九歲狗都嫌,小球員們可能會翻倍。
有時候白浩南都在想,那些當年在網上對老陳口誅筆伐的衛道士們,真的來體會下帶小球員的情緒波動,可能比老陳還要暴怒。
反正到蓉都路上差點沒把高鐵車廂給拆嘍!
連劉大豐這樣最不起眼最沒存在感的孩子,都能在邊上偷偷起哄加油!
李琳本來還想去制止的,白浩南指指她今天特意換上的秘書短裙,姑娘就紅著臉偃旗息鼓了。
實在是前些天在江州訓練營她也有穿著短裙工作,被小兔崽子們偷偷掀裙子都好幾回!
還有人甕聲甕氣學她的北方口音說普通話。
這還真不能完全說是社會風氣不好或者小孩子耍流氓,這個年齡段特么不都是這樣?
白浩南是沒什么深惡痛絕的,除了讓李琳盡量穿運動服,就是加大訓練量,青春萌芽性啟蒙可不都是這樣?
他記得當年自己所處的環境更甚多少倍。
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得是帶開注意力。
和家長以及老一輩教練這個時候立刻喝斥打罵不同,白浩南選擇是招呼孩子們馬上在車廂里來個顛球比賽,有效分散了這幫小王八蛋的注意力才換得了安靜的空間。
反正白浩南給家長們也是這么解釋的,之所以故意要把孩子們從桂西、貴黔帶到江州,然后帶到蓉都,最后去綿林,也是為了讓他們習慣這種不停換地方,適應新場地新局面的行業特點,以后會有更多不停變化,讓孩子們學會把注意力牢牢集中在場地上,至于場外,白浩南給女家長們都說這是個長久課題,得慢慢研究,頂尖球星那么多都沒法控制好花邊新聞呢。
家長們肯定都認定白總監就是典型的場上萬眾仰望,場下百花齊放。
李琳那樣兒就太有說服力了!
不然想想不就是個青少年足球隊的訓練總監嘛,居然身邊跟著個一點不懂運動,又這么漂亮的秘書,花瓶似的還能有什么用途?
哪怕是綠白兩色運動服穿在她身上都有春天來到的明媚感,現在換成春夏之際的白色打底衫灰色套裙就更不用說了,這樣的美女要說是為了這份工作留在個少兒球隊里,說出去誰信啊。
還不是因為那種關系。
而且等到了蓉都高鐵站,來接車的陳素芬表情又太不掩飾了,她的娃娃臉一點不因為生了孩子走樣,又是排在李琳之后排名前三的身高,還最會穿運動類衣裳,長到腳脖子的緊身運動褲淡綠色帶白色英文,在上半身的深藍色勾邊運動衣襯托下格外婀娜修長,故意拉到一半的運動衛衣胸口雖然不是規模宏大的那種,可很有技巧的用白色背心內襯,醒目。
還上來就是給白浩南一個擁抱,又不是外國人的習俗!
陳素芬都驚奇自己的動作反應熱烈,手上舍不得松開的看李琳:“照顧得還好哦?你們都出去玩了快倆月了!”
換個女性沒準兒這時候有灰暗的情緒,李琳沒有,笑得真誠而不滿:“玩哈呀,全都在到處跑啊,累都累死了!”
陳素芬要的就是這個回應,一口確認:“那下回我給他當秘書去!”
李琳馬上撇嘴了,不爭論但很委屈:“你都是教練組,搶我的秘書工作飯碗,還要不要我活命了。”
白浩南面對家長們的眾目睽睽,再次慶幸自己真的沒有帶女子隊,還對最伸長脖子的那些小崽子嘚瑟:“看見沒!好好踢球,出頭了就有這么漂亮的阿姨喜歡!”
他的不要臉,讓小王八蛋們無言以對的一哄而散之余,也讓陳素芬找到感覺的打罵:“你才是阿姨!你全家都是阿姨!要叫姐姐!”
李琳卻開始有自己的獨立意識了:“輩分!別亂了輩分!”
陳素芬詫異她的變化!
白浩南回到蓉都,就是這種轟然一下從寂靜的技術層面掉進沸騰喧鬧開鍋的生活感覺。
不光是伊莎和喬子叫他回家吃飯,還要被兒子們爬滿一身的熱鬧,更主要還是訓練營的感受。
江州訓練營依舊還是整個江州地區足球愛好者的集中地,因為那里還有全市獨有的足球健身中心,成年人帶著孩子一起來訓練踢球已經形成了樂趣,四位外籍教練和卡拉一家帶著國內助教讓整個訓練營也很有吸引力。
但哪怕八塊場地的江州訓練營天天都有不少孩子在訓練,氣氛比起已經有了足校合并的蓉都訓練營還是差了好多,而白浩南帶回來湊在一起的這支10到12歲,也就是俗稱的U12年齡組孩子,二十多個來自桂西、蓉都、貴黔和伊莎家鄉的孩子,就像在油鍋里撒了一把鹽的味道。
仿佛是下意識的,所有原本訓練營的孩子都是蓉都遠近地區的,起碼都是省內的,面對這支身高各異,甚至還有個瘸子的外地球隊,面對這群普遍接觸足球不超過半年的孩子,原來足校體系的孩子們肯定把他們當成另類,而且還是白浩南自己帶隊的,其他家長都有些好奇。
所以從進駐訓練營開始,白浩南就是帶著這支嫡系U12球隊的孩子跟各級梯隊打比賽!
正如白浩南也是在當初十二歲的全國足球夏令營里面開竅,知曉了這世界人外有人,自己那點天賦在真正的天才面前不堪一擊,這些從四地各處選拔出來的孩子,原本在自己的訓練營同齡人里都是拔尖的,現在看到了更多蓉都各地選拔的有能力有天賦,還訓練了好幾年的孩子。
馬上又感受到了壓力。
從U10到U14,相鄰年齡段差不多有六七十個孩子,外加每天都有上百市內每周來踢球運動的愛好青少兒,大量的以賽代練讓孩子們明顯從調皮模式轉移到了掉進大海一般的溺水模式,就是每天都在面臨新的對手沖擊,還有不斷壓縮控制才能保證不過大強度的訓練課程。
只在晚上離開訓練營的白浩南幾乎所有時間都泡在場地邊,依舊不下場指導,很多訓練細節都是外籍教練和助理教練在完成,他基本上都坐在集裝箱天臺上看,大多數時候是老陳坐在他旁邊,馬兒有時候也會來,就憑這個行業內陣容,其他本土教練就不敢去隨便打擾了。
好像重新回到綠茵場上,老陳的銀白色頭發都有恢復花白的現象:“高原訓練基地非常有效,但是對孩子們要謹慎使用,你請的運動醫學專家一直在幫我們做監測,結論是好是壞他們也說得看長期的結論。”
白浩南是從來都不迷信專家的:“只要沒有明顯的傷害,我們就這樣滾動著來,高原山區無氧訓練,全年無休的南方訓練基地,都能分拆到各地的訓練營去輪流訓練,現在只有五處訓練營,等我們這一波露臉如果能成功,訓練營的數量肯定會大大的增加,高原基地和南方基地就會飽和了,目前三十來個外籍教練的數量也肯定不夠,還得盡量培養本土助理教練。”
老陳肯定:“不能如果,是必須要成功!”說著和白浩南一起看馬兒。
春節以后已經在蓉都省足協掛了個青訓部常務副主任職務的馬兒點頭:“以林城小學的名義報上名了,但每年固定的全國向日葵杯少兒足球賽今年是下發了報名表,偏偏具體章程卻一直沒有發下來,不曉得上面的老爺們又在磨蹭什么,往年七月放了暑假就要開始比賽了。”
早就習慣了這種體制的老陳點頭:“作為全國性最高級別的小學生比賽,停辦是不可能,估計也是跟領導人發話了有關,相關部門總得拿出點態度來表示我們響應了,但實際上還是換湯不換藥,小南你依舊照著準備訓練就是了。”
白浩南訕笑下:“說起來有點無恥,特么我們以有心對無心,能全國各地選拔孩子來湊一支隊參加這個比賽的,估計也就最大的那幾個中超俱樂部自己的足校能做到,所以我們這個民辦訓練營和三線城市學校合辦的隊伍肯定能打進前幾名,最近幾年是什么水平,馬哥和我都已經反復看了錄像了,水得很。”
可能這就是中國人骨子里很認同的成大事不拘小節吧,馬兒也不把這點手腳當回事:“我們一沒有改年齡亂用藥,二沒有盲目給孩子們加量加壓,只是選材的范圍和資金實力大了很多,而且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打響訓練營牌子,吸引全國各地更多想踢球,有天賦的孩子來投奔,促成全國各地開設訓練營,這事兒沒什么可挑剔的,張校長那邊不也正在辦理所有孩子的學籍么。”
白浩南嘿嘿嘿:“說起來林城小學要到九月份以后才正式開學招收學生,現階段他居然可以單獨為這個足球培訓中心開文化課程班,還說就當是提前試運行,考察新招聘的小學教師水準,這位張校長很有魄力啊!”
馬兒和老陳的疑惑差不多:“你說他這么個中學校長已經干得很厲害了,升官不去,發財又不敢,起碼沒有那么肆無忌憚,到底為什么?別跟我說他是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我見過一次,他根本就不懂足球,純粹就是看準了這個機會!”
白浩南搖頭:“我這邊的老板會跟他交流接洽,這些人腦子轉得多,我們搞體育的就不要和他們費腦子了,累,反正能把這個高質量的上學跟練球基地搞起來,未來就是我們在學齡兒童這部分的樣板了,搞得好,才不會像我們這樣除了踢球,什么文化知識都沒有。”
三個都是從老式體育系統出來的沒文化男人都嘆氣。
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是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就寫在體育系統所有運動員額頭上的字眼,除了極少數天才決絕的家伙能運動場上成功以后還能自發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可以說大部分專業運動員離開運動隊退役以后,基本上都是和社會謀生技能脫節的。
誰叫他們從少體校開始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到了訓練比賽中呢?
而且對于勝者為王的體育系統來說,絕大部分運動員在從地方到省級、國家級乃至全世界范圍的各級比賽中不斷攀爬的過程中,絕大部分都會失敗的跌落。
體育系統的殘酷,在座三人最明白不過,哪怕眼前這些看起來很有前途的孩子,他們都清楚這數百人里面能有三五個走上職業賽場拿上高薪,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比例了,大多數都會倒在傷病、失敗和無法堅持的道路上,以往這些孩子都是成功者腳下的墊腳石,能有牽牛那樣還在業內混口飯的都是好出路了,一個比一個慘的退役運動員例子在網絡上很常見,更別提某些因為藥物傷殘的運動員連做個普通人都是奢望了。
專業體育運動就是這么現實無情!
所以白浩南從一開始就把整個訓練營的體系分成了每周課余來免費訓練的少兒愛好者,和極少數完全集中的有天賦孩子,只是最近合并了馬兒的足校,這么多孩子必須要找到新的兩不誤方式。
這就是他給老于和老陳都提到自己走上教練道路的第一步,帶著一隊孩子,為林城小學打出名堂,盡可能給自己積累點噱頭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模式摸索出來推廣,在這個龐大的國家,只有先獲得成功的范例,才有可能得到全面推廣,無論是訓練營內部還是國家層面的推廣。
這比他之前決定自己從萌芽一直帶著一支隊走到最后,已經提前了三四年的時間,他甚至不介意如果能成功在林城小學用六七年時間,把這批孩子慢慢帶到當打之年,自己最大的優勢可能就在于會逐漸積累起一大堆訓練營支撐的青訓隊伍,讓手里的梯隊擁有不停造血更換新人的可能性。
直到走向職業俱樂部!
思路是好的,但實施起來連白浩南自己都知道一定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他們所有人最堅信的恐怕都是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