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28【鐵桿書迷】

  火車上。

  邢士廉抽著煙笑道:“明誠兄,聽說命令東北之外的奉軍先行易幟,這主意是你幫少帥出的?”

  “哈哈,我就一介書生,哪里懂這些軍國大事?隅三兄,你太高看我了,”周赫煊矢口否認道,“我這趟去東北,主要是去吊唁大帥。”

  “明誠兄,你不老實。”邢士廉大笑著說。

  邢士廉就是這次談判易幟的東北代表,他以前是張作霖的侍從武官,雖然出身士官派,但跟士官派領袖楊宇霆有私仇,屬于張學良的絕對擁護者。

  只不過嘛,這家伙是滿族人,原姓錫爾德特氏。

  等偽滿洲國成立,邢士廉就當了漢奸,官至偽滿軍政部大臣。

  邢士廉明顯把周赫煊當成了少帥的心腹紅人,擠眉弄眼道:“明誠兄,以后在少帥面前,可要幫哥哥多美言幾句。咱們一個在外,一個在內,可以互相幫襯嘛。”

  典型的投機份子!

  周赫煊打著哈哈笑道:“好說,好說!”

  兩人在火車上,一個奉承結交,一個胡瞎扯淡,居然相談甚歡,就差當場拜把子當兄弟了。

  周赫煊半路在天津下車,邢士廉則帶著談判團隊,繼續朝北平前進——常校長如今住在香山碧云寺行館。

  做為政治掮客,周赫煊現在不需要露面。他只負責從中牽線搭橋,有時候跳得太歡反而不美,容易讓人心生厭惡。

  7月6日。

  常凱申在香山接見了邢士廉等人,雙方很快達成初步的談判意向。同時張學良也從東北發來電報,表示自己沒有阻止中國統一的想法,愿意改旗易幟,信奉三民主義。

  剩下的具體談判細節,常凱申是不用親自過問的,自有相關人員去負責。

  碧云寺行館。

  常凱申對侍從副官感慨道:“這周明誠,真乃當代蘇秦。我本來沒報太大希望,誰料張學良真被他說動了。”

  陳修和笑道:“周先生也是因勢利導,主要還是我北伐部隊軍威所懾。”

  “你不懂,”常凱申嘆息說,“易幟一事,美國人和日本人在中間動手腳,張漢卿壓力很大,我的壓力也很大。張漢卿是內外交困,想說服他做出決定,是非常艱難的。”

  陳修和說:“校長,我倒是想起一件趣聞。”

  “什么趣聞?”常凱申問。

  陳修和笑著說:“周先生的新書《菊與刀》一出版,張少帥直接訂購了5000冊,說是要讓東北的文武官員全部熟讀此書。”

  “是什么書啊?值得張漢卿那么重視,你給我找一本來看看。”常凱申對此頗為好奇。

  當天下午,陳修和便送來本《菊與刀》。

  常凱申翻開來一看,頓時知道張學良為什么讓東北當官的熟讀了。他閑得無聊,把此書當做消遣作品,越往后面讀,就越感到震驚。

  周赫煊版的《菊與刀》,在原著的基礎上改動很大,超過一半以上的內容都不相同。

  第一章總論日本民族性,第二章講戰爭中的日本人,第三章講生活中的日本人,第四章講日本起源,第五章講唐宋兩代對日本的影響,第六章講明朝時候的日本,第七章講明治維新及大陸策略,第八章講日本對臺灣、山東和東北的企圖,第九章開始分析日本對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企圖,第七章講中日開戰后的可能情況,第八章講日本的國際外交形勢,第九章講日本的劣勢,第十章講中國對日本的優勢。

  整本書前面三分之一講事實,中間三分之一預測未來,最后三分之一分析兩國國情。

  一旦中日開戰,這本書幾乎可以成為中國抗日的指導性學術著作。

  但日本真敢全面侵華嗎?

  常凱申對此表示懷疑,他覺得周赫煊太過危言聳聽,日本最多圖謀東北而已。

  但不管是不是危言聳聽,《菊與刀》的論述確實極為精彩詳實,而且還具備國際視野,讓常凱申拜讀之下收獲良多。

  常凱申要在北平香山住一兩個月,等馮玉祥來京后(如今還在路上),與閻錫山一起開分贓大會。

  他身邊沒帶家屬,又不方便到處瞎逛,每天除了接見客人外,就只能靠看書、看報打發時間。

  由于《菊與刀》和《大國崛起》這兩本書,常凱申對周赫煊產生了極大興趣,干脆把周赫煊的所有著作都搜集過來。

  碧云寺行館的書房里,《大國崛起》、《槍炮、細菌與鋼鐵》、《菊與刀》、《神女》、《狗官》、《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單行本)…擺了整整半個書架。

  《槍炮》屬于純學術著作,常凱申看了開頭就失去興趣,他對《神女》和《狗官》也不太喜歡,甚至是厭惡。

  不過那三本武俠小說,卻讓常凱申看得津津有味,被他稱之為“消遣解悶的好書”。

  這兩個月中,不時有軍閥、官僚前來拜會。

  但凡是被常凱申在書房接待的客人,看到那些書都會大吃一驚。

  于是戲劇性的情況出現了…

  碧云寺行館接待室,顏惠慶、熊希齡、潘復等人正在等待接見。

  熊希齡最先進去,他如今和常凱申是鄰居,在香山建有慈幼院(沈從文以前就在這座慈幼院打工),是北平著名的慈善家。

  如今東北易幟雖然還沒談妥,但東北到山東的救命糧道卻已打通,熊希齡將被任命為全國賑災委員會委員。

  這也是常凱申久留北平的任務之一,平津兩地有太多民國元老,這些人是有利用價值的。收服了他們,等于收服一大片,各種人脈和渠道都能打通。

  比如熊希齡資格就很老,人家是中華民國第一位民選總理。

  熊希齡一走進書房,就看到書架上那兩排周赫煊的作品,他沒有表現出絲毫異樣,便跟常凱申談起賑災事宜。

  第二個進去的是顏惠慶,這位先生就要憋屈得多。常凱申雖然和顏悅色地跟他交談,但并沒有委以重任,顏惠慶只能黯然離開。

  第三個進去的是潘復,這家伙在書房待的時間最久。

  當初周赫煊與張學良初次見面,就是在潘復家中。此人八面玲瓏,跟哪個派系都關系良好,年初還給張學良做了幾個月高級顧問。

  常凱申跟潘復談的,自然是東北易幟問題,希望從潘復口中多多了解張學良。

  潘復對此大失所望,他是來謀官的,結果常凱申只讓他跑腿。

  離開的時候,潘復下意識地看了看書架。等他返回天津后,立即對司機說:“去三樂堂!”

  周赫煊的新居三樂堂,莫名其妙就成了熱門場所,每天都有亂七八糟的人來投拜帖。

  在北方的軍政兩界,已經漸漸傳出消息:常總司令是周先生的鐵桿書迷。

夢想島中文    民國之文豪崛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