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貴為太子師的蘇老泉,曾經在酒后說了一句,假如年輕20歲,恨不能成為六藝學生!
當爹的都嫉妒幸運的兒子!
創辦六藝學堂的時候,就集中了當世的名師,鴻儒,歐陽修、范仲淹、梅堯臣、晏殊,任何一個拿出去,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
一個學校要想成功,光有名師還不夠,還必須有出色的辦學精神,王寧安定下了兩條,一曰知行合一,一曰兼容并蓄。
丫的無恥剽竊了最知名的治學精神和辦學理念,還不惜巨資,傾其所有,這么多年的投入,早就超過了上千萬貫。
歷屆的六藝學生,能進入平縣實習,能跑到京城歷練,還沒考科舉,就在金殿上和狀元較量,深得皇帝欣賞,這不,光復幽州,這幫小子又都湊熱鬧去了。
領兵打戰,重修長城,籌備學校,分田分地…里里外外,什么都干過了。
不到十年的時間,前一半學習,后一半參與各種大事,他們得到的歷練,外放一個知府都差不多了。
尤其是章敦和呂惠卿,作為王寧安政治才能最強的兩個學生,出使過異國,立過大功,如果不是王寧安壓著,早就能入仕為官,而且職位還不低了。
當然了,王寧安這么干也是為了他們著想,王寧安的出身決定了他怎么努力,也無法融入士人的圈子,索性不跟他們摻和。這些學生則不同,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文人,要想有所作為,就要走文官的道路,從科舉開始,一步一個腳印才穩妥。
王寧安的成功沒人能復制,學生們還是按部就班好!
王寧安離開幽州幾個月的時間,呂惠卿和章敦他們都忙碌異常,配合歐陽修,處理幽州復雜的事務。
先是打退了契丹的攻擊,而后搶修長城,建立起牢固的防線,又將土地田產徹底分給百姓,大宋在幽州站穩了腳跟。
而且根據呂惠卿的提議,將幽州的契丹人也分開了,原來的上層貴族全都處置,發配到渤海國,還有更多的部族,甚至是奴隸。
呂惠卿建議,分給他們土地,牛羊,像普通漢人一樣對待,還征召他們進入軍中。
最初大家還懷疑,這些人會不會忠于大宋!
可是當他們拿到了屬于自己的牧場和牛羊,簡直瘋了!
事實證明,這些士兵表現極為突出,他們甚至幾次越過長城,去襲擾契丹各部,把他們驅離長城一線。
為了保護自己的牧場和牛羊,數以百計的契丹戰士英勇殉國。
歐陽修在黃帝廟為了這些戰死的契丹將士舉行盛大的公祭。
入則華夏,出則夷狄!
凡是認同中華,為了腳下土地浴血奮戰,都是炎黃子孫,漢家兒郎!
中華能成其博大,靠的就是寬廣的胸懷。
最郁悶的人就要數耶律重元了,他們契丹人經營幽州一百多年,結果不到一年的光景,漢人全都變回了宋人不說,還拐走了好幾萬契丹人!
娘的,不帶這么玩的!
繼續同化下去,朕這個皇帝都要去炎黃神廟磕頭了…
幽州的局勢穩定下來,學生們終于能卸下千斤重擔,急匆匆趕到了洛陽。
趙禎圣駕在洛陽,明年就是科舉之年,哪管他們滿肚子學問,自信十足,也不能掉以輕心,該做的準備,還是不能馬虎。
誰知道到了洛陽,他們才知道,敢情西北比幽州還熱鬧。
先是和西夏開戰,接著鬧食鹽危機,還沒結束呢,又來了一場暴雨,卷走了十萬人…大蘇都傻了,不停腹誹,“姐夫啊姐夫,怎么你走到哪,哪都是麻煩啊!你丫的是不是災星轉世啊?”
當然了,大蘇只敢這么想想,其他的那些都是王寧安的鐵桿,就算他是王寧安的小舅子,敢對先生不敬,分分鐘教你重新做人!
“諸位學弟。”文及甫對著他們十分客氣,“我爹想請大家過府一敘。”
文彥博要找大家伙?
老東西不會沒安好心吧?大蘇的眼睛嘰里咕嚕亂轉,沒等他說話,呂惠卿已經替大家答應。
“煩請轉告文相公,我等立刻就去。”
文及甫走后,大蘇一把揪住了呂惠卿的脖領子。
“喂,不會是鴻門宴吧?我怎么記得是姐夫把老文弄到了洛陽啊!姐夫還說過,他在官場上,最忌憚的有三個人,韓琦、文彥博、富弼,老文可是排第二啊!”
他說完,連兄弟蘇二都跟著笑了,仿佛看白癡一樣。
“怎么?我說的不對?”大蘇氣鼓鼓道。
章敦拍著蘇軾的肩頭,“子瞻兄,你不知道,先生早就拋出了水泥之利,把老文給拉下水了?”
“啊?還有這事?”
一旁的韓宗武突然插話道:“子瞻躲在溫柔鄉里,不知有漢,遑論魏晉了!”
他這一句話,立刻惹來大家的狂笑!
在去歲,蘇八娘出嫁之后,蘇老泉終于給大兒子的婚事辦了,娶的是四川老鄉,大儒王方之女,名叫王弗。
值得一提的是王方是中巖書院的名師,在蜀中聲望極高。
王方辦學,借鑒了許多六藝的經驗,作為老鄉,蘇老泉毫無保留,還促成了兩方學生和老師交換,取長補短。
王方曾經帶著家人到六藝講學,蘇軾就是那時候結識了王弗。
六藝學堂,血氣方剛的少年郎不少,王弗才情過人,容貌無雙,性情溫婉嫻熟,是一大幫年輕人的女神。
別看蘇軾別的事情不靈光,談情說愛絕對是頭一份,愣是把王姑娘哄得心花怒放,兩個人山盟海誓,情深如海。
大蘇只要有空,就圍在媳婦的身邊,要不是考期臨近,都不舍得分開。
被當眾嘲笑,大蘇頓時惱了,追打韓宗武,他們打打鬧鬧,就來到了文彥博的府邸。
文相公十分客氣,把大家接進了府邸。
“諸位都是王相公的高徒,老夫正有事情要請教,洛陽的商人普遍保守,不愿意出資籌建銀行,更不愿意支持投資,老夫實在是一籌莫展。”
這幫小子互相看了看,腦筋最靈活的大蘇突然開口了,結果他一開口,就給了文彥博一個難堪!
“文相公,您請教我等,是不是承認自己不如我們師父了?”
呂惠卿和章敦他們瞬間臉都黑了,你跑來找不痛快啊!雖然咱們師父厲害,你也不能當面說啊?
把他扔家里就好了,真是壞事。
哪知道文彥博哈哈一笑,“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王相公智謀無雙,便是陛下,也深深佩服。”
文彥博四兩撥千斤,風度十足,不愧是當朝的宰相,反倒蘇軾鬧得大紅臉,他這個人率性而為,以前王寧安和文彥博斗,一轉眼,又因為利益結合,大蘇總覺得文彥博太小人了,才想給老家伙一點難堪。
見文彥博如此回答,他反倒不好意思,連忙說道:“文相公,晚生莽撞了,不過聽相公提起陛下,晚生倒是有個主意。”
“哦?請講!”
“這事需要陛下出面!”蘇軾露出了詭詐的笑容,當他把主意說出來,在場的所有人都吐血三升。
真不愧是王寧安的小舅子,一樣缺德!呃不,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文彥博皺了皺眉,大蘇的主意很混蛋,但是聽起來是管用的,老文為了銀行的事情,也是拼了老命!
“老夫這就去面見陛下,但愿陛下能夠同意!”
來到洛陽有些日子,趙禎突然下了一道旨意,邀請洛陽的士紳商賈,名流人士,前往行宮,陛下要舉行宴會,款待賓客。
趙禎說得很客氣,皇都遷到洛陽,以后大家就是鄰居,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混一個臉熟。
皇帝宴客,還有人能不來嗎!
三天之后,上千位洛陽的名流齊集行宮,擺在他們面前的菜肴十分簡單,只有四菜一湯,每人只有小小的一杯酒,如果不是兩旁宮廷樂曲,笙管笛簫,大家都懷疑來到了假冒的皇宮,他們平時吃的也比這個好啊!
就在所有人將信將疑的時候,趙禎終于在萬眾矚目當中駕臨,來到了中間的主位,趙禎的桌子上擺得和大家伙也是一樣。
沒有太多繁雜的儀式,文彥博講了兩句場面話,就請陛下訓話。
“諸位都是洛陽的碩德耆老,朕不說,大家也都知道,西北遭遇水災,百姓生靈涂炭,在這個當口,朝廷萬不敢奢侈靡費,朕平日吃的只有兩道菜,今日是為了宴請大家,才特意增加了一倍。”
這幫人看著桌上可憐兮兮的小盤子,也不敢說什么,只能口稱陛下仁德,體恤百姓,是蒼生之福云云…
“朕不過一人而已,縱然節省,又能省出多少?西北的災情入火,朝廷調運物資,也是遠水不解近渴。大家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對待鄉親父老都有了感情,想必也不忍百姓受災。朕希望大家能出錢出力,幫著百姓渡過災年,就算朕拜托大家了!”
說完,趙禎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皇帝表態了,這幫人還能怎么樣?
大家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大家紛紛捐款,有人拿出1000石糧,有人捐出3000貫錢,文彥博面無表情,讓人記錄,最后匯總起來,加起來還不到50萬貫。
趙禎看著清單,心里頭苦笑,“朕的面子不值錢啊!”
文彥博咬著牙,眼睛里都是兇光,“老臣再去問問,看看誰愿意投資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