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32章 戰爭稅

  太子張璟統兵出征了,京郊送行的人很多。

  張超特意從京畿調了近衛軍的一個軍兩萬人給張璟,近衛軍的裝備那是相當的耀眼,輕重騎兵輕重步兵還帶著炮兵,光是個輕騎兵就分了四種,重騎也有兩種。

  兩萬人的一個軍,擁有騎兵六千,步兵一萬四。其中重步兵三千,炮兵一千。

  那一件件明晃晃的板甲,把送行的百姓看的是熱血沸騰。而那些胡夷商人們,則看的是目瞪口呆。

  不說全身包鐵的重裝騎兵、重裝步兵,就是那輕步兵,也是人手一件锃亮的胸板甲啊。

  這玩意,看著比過去的明光甲強多了。過去的明光甲,也就前胸后背兩個回護鐵板,其余地方有鐵鱗片的也有皮甲的。

  可現在你看這胸板甲,前后各一片,皮帶一扣上,胸背都保護在這鐵板之內。那么的锃亮,那么的結實。

  “這大華朝太厲害了,居然連輕步兵都是鐵板甲啊,這得多少錢啊。”

  不驚嘆不行,哪怕是過去西方的兩大強國,羅馬和波斯,他們雖然也有重裝騎兵,但也沒有誰有這種板甲。更別說輕步兵都有鐵甲了,輕步兵在西方,其實基本上就是農兵了。

  遇戰臨時征召的農民,拿著最簡陋的武器,能有頂頭盔加一根長矛都了不得了。

  可你看看人家大華朝的輕步兵,標配是胸板甲一套,加鐵索子甲一套,加罩袍、戰衣,還有鐵盔、皮靴,更有能防箭的絲綢披風。

  武器方面,更了不得,人手一張弓這是標配,配上兩壺四十支箭。橫刀、短刀、匕首,刀就起碼三把。另外還會有一支長槍,還會配有手戟或者是短柄斧、鐵骨朵、鐵錘這種鈍器。

  最讓那些蠻子們驚嘆的還是他們居然普遍有兩匹馬。

  一匹騎行,一匹馱裝備。馱的裝備包括帳篷、睡袋、毛毯、雨衣、繩索、工兵鏟、行軍飯盒、水壺、一個月的糧食,甚至還會有鹽油醋等。

  這哪里是去打仗,這是去野營吧?

  更別說那些盾兵的大盾,弩兵的硬弩,火槍兵們的火槍,以及手雷等。

  西方各國的精銳只有騎士們。

  其它的輕步兵,幾乎都是農民。

  可看看這東方帝國,人家不但有常備軍,職業軍隊,還有著如此好的軍紀,如此精良的裝備。

  士氣如宏。

  ‘為那些可憐的新羅人百濟人悲哀,他們輸定了。’

  “真想象不出,為何這大華朝如何強大富裕?”

  許多胡人都對大華軍隊的裝備而震驚癡迷,在他們看來,這么一頂锃亮閃光的胸板甲,起碼得值五十個金索里達以上了。

  五十索里達,相當于二十五頭牛。

  這還是他們算的比較便宜的,畢竟西方的那些鐵甲,一套十來個金索里達,但那鎧甲能跟大華的這板甲比?

  哪怕只是胸板甲,不算是其它部件,這一件也能當西方普通鎧甲的五套以上啊。

  西方一個裝備完備的騎士,全套裝備普通點起碼要五十索里達左右。那都已經算是精銳無比,需要五百畝耕地和超過一百個奴隸勞作,才能維持的起騎士的裝備和日常訓練、作戰花費。

  可人家大華,一個輕步兵,居然就比他們一個騎士的裝備還好。

  一副胸板甲,五十索里達。

  三把刀劍一把長矛加把弓,這么好的刀劍和弓,起碼也得五十索里達吧。

  還有兩匹馬,不得二十索里達?

  還有頭盔、披風、靴子,另外還有鐵索子甲等護具,怎么也得再來個三十索里達吧。

  各種帳篷等,十索里達。

  隨便一算,一個輕步兵裝備花費一百六十索里達以上?

  價值八十頭公牛?

  那裝備更好的重步兵呢?輕騎兵和重騎兵呢,甚至是那巨大的炮呢?

  那些精明的泰西商人,都感覺自己算不過來了。

  這哪里是打仗,這是把全部家當都穿身上了啊。

  要是俘虜一支華軍,扒下他們的裝備,這得發財啊。

  不過許多蠻夷們并不知道,雖然大華將軍備出售到海外,確實賣的天價。不比他們計算的那些價格便宜多少,量大才會有些優惠。

  可實際上,大華的軍械生產成本其實較低,低到一般人都不敢相信。

  就比如戰馬和代馬的馬,大唐現在自己的代北、河套、隴右、青海、河西、西域、遼西、遼東等地都產馬,而蘇毗、漠北等這些草原上的產馬地,更是源源不斷的將優質戰馬交易輸入中原。

  朝廷的各個軍馬場里,優良戰馬那是成群成群烏泱泱的。

  這些馬在軍馬場里經過訓練調教后,送入各個軍中,甚至以低價賣給士兵軍官們。

  一匹戰馬,價格才在一萬錢左右。

  十貫而已,這在過去,是一頭牛的價格而已。而過去一匹優良戰馬,起碼也是在五十貫起,甚至經常能賣七八十貫。

  而現在,戰馬賣十貫,甚至是七八貫賣給軍官士兵們。

  充足的戰馬來源,使得戰馬的價格很低很低,對軍方來說,戰馬不貴,貴的是養馬。

  一匹好的戰馬,得提供足夠的精料,這個花銷相當于養五個步兵了。

  而蠻人們最羨慕的板甲,其實也沒有那么貴。

  如胸板甲這種批量生產的輕步兵標準裝備,其實還遠遠不如過去的明光甲貴,不但比過去的明光鐵甲便宜,甚至比那種皮質為主的明光甲都便宜。

  原因就在于如今鐵產量大增,鋼產量也同樣大增。

  過去生產點鋼,都得千難萬難,千錘百鍛的,而如今的煉鋼技術,那都是一爐鋼液就能得到幾千斤。

  一批批的鋼板軋出來后,再通過水力鍛錘的迅速加工成型。

  整片整片的大胸板甲,其實比起原來那種一片片甲葉子串成的鐵甲,不知道節省了多少的時間。

  成本細算起來,一件更優質的胸板甲,成本還不到過去一套防御力反不足板甲的鐵甲的一成成本。

  從開采鐵礦到冶鐵煉鋼,到軋鋼鍛打成型,規模化,批量化的生產,水力鍛錘的使用,讓各個環節的效率都提升了無數倍。

  最終成本大大降低,尤其是產能大大提升。

  誰又能想到,由兩片鋼板,加上兩塊牛皮內襯,加幾條牛皮帶組成的一套步兵胸甲,其實成本低的驚人?

  軍器臨鎧局胸甲司的核算成本,是每套只有五貫錢。

  差不多相當于一頭公牛的價格了。

  這樣的一套在軍器監看來相當簡陋的只能防護前胸后背的輕步兵甲,出售到羅馬或法蘭克,價格確實是五十索里達起步的,那是相當于二十五頭公牛的價格。

  但羅馬皇帝希拉克略還跟揀了天大便宜一樣,希望能夠盡量多買些,錢不夠,還希望大華的銀行能夠借款給他們買軍械。

  價格如此懸殊,關鍵還在于鐵這東西,在大華如今不算值錢,雖然朝廷控制的很嚴,但這些年鐵產量是年年攀高。鐵產量多,鋼產量也同樣多。

  羅馬人還在用百鍛得鋼的老辦法,可大唐卻能一爐一爐的得到大量鋼液了,一爐就能得到幾千斤鋼液。

  鋼產量能讓羅馬皇帝妒忌死。

  大華有充足的鋼鐵產量以生產軍械,甚至還有能力全力生產鋼鐵的農具、炊具等。

  佛山鐵廠一個月的鐵產量,能當的上羅馬帝國一年的鐵產量還有多。甚至連廣州鐵鍋廠一年生產鐵鍋消耗的鐵,都比羅馬一年用來生產軍械的還多。

  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確實一點都沒錯。

  鐵甲、鋼刀,還有那數百斤甚至數千斤重的鑄鐵大炮。

  大華的炮兵,甚至都能奢侈的用鐵鑄成的鐵彈做為炮彈,而羅馬人還在用石彈。

  大華的軍器監各局,能夠輕輕松松的一年生產幾十萬套的鎧甲,甚至大華六十萬官軍,所有裝備都是朝廷置辦的。

  而羅馬人,卻還是靠著騎士們自備裝備作戰。

  一把優質的橫刀,不過才二百錢的出廠價。

  一支長矛,才八十文錢。

  一套全身騎士板甲,也不過才二十貫錢成本。

  這些,都是外人不敢想象的。

  這也,也是大華得以縱橫所向無敵的資本。

  可這些,羅馬人也好、阿拉伯人也罷,他們只能羨慕的流口水。因為他們沒有大華這么先進的技術,一個武器產業,可不簡單。

  從采煤到煉焦,從挖鐵礦石到冶鐵到煉鋼、軋鋼再到武器制造加工,這里面是國家級的巨大工業體系。

  過去,這個體系是由張超一點一點的建立起來的,如今冶鐵煉鋼這塊的關鍵技術依然是掌握在皇家手里,而朝廷有先進的軍械生產體系。

  羅馬人想要復制,根本不可能,這可不是挖走一個兩個工匠就有用的。

  “太子殿下的艦隊已經到過了漢口,駛入長江了。”

  馬周向張超稟報。

  “陛下,有一件事情,最近許多胡商都在打聽軍械的事情,看樣子好多人想要販賣軍械。”

  朝廷現在有軍械出口,是賣給羅馬和法蘭克、阿克蘇姆等盟國。

  都是大單,散貨還沒賣過。

  對阿拉伯人更是嚴格封鎖武器出口。

  不過好東西總會引人注意的,這次太子出兵,算是一次武器展示了。

  許多胡商也多少打聽到了一些消息,比如大華軍械成本要比羅馬等國便宜的多。

  東方帝國的好東西很多,絲綢、瓷器、茶葉、蔗糖,甚至是紙張,還有船只等等,但這些武器也明顯是好東西啊。

  這么精良的武器,那是絕不愁賣的,隨便拉到哪去,都能賣出個好價錢。特別是那些蠻族人的地盤,他們最缺的就是好武器,自己加工制造能力不足,只能通過采買補充。

  這么好的中原軍械,若是拿去跟蠻子們交易,換回黃金白銀寶石甚至是奴隸等,那絕對能大賺一筆。

  “胡商想買軍械是個好事啊,我們如今軍方的裝備換裝的也都差不多了,目前正是產能過剩,開工不足,好多軍械廠都改接了一些民用的農具、炊具等在做呢。”

  “還有,我們換裝下來的許多舊軍械,也都堆在倉庫里面呢。”

  “派人組織下這些胡商溝通溝通,他們想買軍械當然沒問題,先把我們換裝下來的舊軍械推薦給他們。能賣多少賣多少,價格方面要把持住就好。若是他們想要新式裝備,也可以,但這個價格就要賣高些。”

  軍器監這么大的產業,如果產能過剩,也不能就此裁汰,軍工體系還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通過做軍械出口,做外貿易訂單,既能維持這個軍工體系,又能夠獲得利潤,那當然沒理由不做的。

  至于說,武器出口會不會威脅到大華,其實距離就是最好的安全保障。

  什么羅馬啊、法蘭克啊,離中原那是太遙遠了,就算賣給他們再多,他們也不可能有本事打到東方來。

  至于說,軍械出口,難免會有些軍械流出到阿拉伯啊,甚至是真臘啊、驃國、狼牙修、室利佛逝、阿拉干、戒日、獅子國、新羅、百濟、東瀛等這些大唐的敵國手里。

  可張超還是那句話,這種小規模的流入,是不會引起什么太大的質變的。

  大華士兵裝備一件胸甲,成本才五貫。賣出去,至少五十貫,而百濟這些敵國可能買到手,得花費六十貫。

  這樣高昂的成本,他們又能買的起多少呢?

  “陛下,那諸侯們想購買軍械?”

  “諸侯要買當然也賣,價格方面,可以比出口價格稍低一些,但諸侯購買的軍械都需要做登記備案,他們購買的軍械數量,不得超過所擁兵額裝備量太多。”

  諸侯是有生產軍械的權力的,但卻只能自用,不得對外販賣。

  因此多數諸侯其實自己生產不了,又無別外能買,只能在朝廷這里購買裝備。而那些有能力有技術可生產裝備的,但鐵又是朝廷專營,他們還得在朝廷這里購買鐵料鋼料,依然要受限于朝廷。

  朝廷通過提高鋼鐵材料價格,甚至是直接提高軍械的出售價格,就能很大程度上控制諸侯軍隊的規模和裝備的優劣。

  而朝廷甚至還能通過對諸侯出售裝備,再賺一筆,相當于征了諸侯一大筆戰爭稅。

夢想島中文    唐朝好地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