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夫曼打倒戈林并兼任空軍總司令后,德國空軍基本組織架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空軍司令部與海軍、陸軍各司令部一樣,其職責由最高統帥部吸收,空軍總參謀部與原航空部的職能相合并,承擔具體的軍令、軍政事務,但其中生產研發職能交給了軍備部。頂點小說總體而言是精簡的大量的機構與人員,特別是極大地減少了行政人員。
同時霍夫曼還砍掉了戈林在位時四處伸手的風格,什么空軍裝甲旅、空軍野戰師在過渡期后全部下放給了陸軍,配套的警衛力量也大幅度削減,光是這幾招就為空軍清退了50多萬冗員。霍夫曼接手時,空軍總人數將近00萬,但作戰飛機只有8000多架,平均1架飛機需要配置50個人;不到兩年,一線作戰飛機數目已突破萬,但總人數下降到了10多萬人,差不多1架飛機配置60人,如果再算上分流給海軍的000多架現役飛機和近10萬人,這數字差不多將近1架飛機配置55人。
雖然霍夫曼認為該數字相對還偏高,歷史上二戰末期美軍陸航差不多是1架飛機配置40余人,而且美軍還有大量需眾多官兵的重型轟炸機,如果按這個編制計算,德國在1944年末將空軍編制調整到萬架/140萬人才更合理。
但他也考慮到美軍沒有強大的地面防空需求,且駐歐美軍陸航部隊得到英國方面的幫助,便適當放寬了要求,給耶順內克的指標是萬架/150萬人(不含分流海航部分)。當然,鑒于目前戰爭形勢發展比較順利,他認為可能并不需要再配置這么多部隊,但空軍還是按該要求在穩步推進。
航空隊及所屬的航空軍區是空軍基本戰役單元,一般由上將或中將出任航空隊司令官,級別相當于陸軍集團軍級,而分管數個航空隊的司令官則通常由大將或元帥軍銜出任,地位等同于陸軍集團軍群司令官級。與陸軍撤軍擴師的節奏一樣,空軍也撤銷了航空軍編制,改為航空隊直轄若干個空軍聯隊,于是空軍聯隊從原本的團一級機構變成了師級作戰力量。
除空軍聯隊外,航空管轄的航空軍區還包括機場作戰部隊(通訊和高炮)、機場保障部隊(補給、后勤、維護)等。一個航空隊依據其重要性和配置地域下屬若干個空軍聯隊,包括轟炸機聯隊(kg)、戰斗機聯隊(jg)、夜間戰斗機聯隊(njg)、運輸機聯隊(cg),本來還更進一步細分為驅逐機聯隊(zg)、教導聯隊(lg)等,但隨著空軍聯隊編制規模的提升,這些職能都被陸續吸收一并,以教導聯隊為例,除耶順內克分管的訓練航空隊全部由教導聯隊組成外,其余航空隊均不再單列,而是在每個作戰聯隊中設置一個教導大隊。
經過這樣的調整,空軍聯隊基本上實現了“五四單位制”:即每個空軍聯隊轄有4個作戰大隊、1個教導大隊,每個大隊下面轄有4個中隊,每中隊下設4個小隊,每個小隊由4架飛機構成戰斗機是4架,分為個雙機結構;重型轟炸機也是4架,但4架為一組;俯沖轟炸機和其他攻擊機是架,以架為一組。
通常作戰任務要求至少以中隊(116架)編制的規模執行,通常一個聯隊滿編時擁有70400架左右的飛機(除各中隊,大隊部、聯隊部各自還有部分飛機),因此聯隊長都要求以少將甚至中將軍銜出任。當然,理論是理論,實際歸實際,基本上沒有聯隊能夠滿編,能達到90就視為滿編,70以上就可以承擔作戰任務,只有低于50時才考慮補充。
特別是西線空軍聯隊的教導大隊,常年孤零零只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人員因為一旦作戰部隊出現戰損,聯隊長就想著從教導部隊中抽調人員過去頂缺。而德國特有的三級教導機制(航校畢業后先入訓練航空隊再入東線教導大隊最后入西線教導大隊)使補充過來的人員并不是新手,在經驗上相對已比較成熟,只要稍加適應就能投入一線作戰。
在這一點上德國空軍是占盡優勢的,美國陸航飛行員最初培訓時間較長,高達50400小時,大大超過德國同行0050小時的培訓,但德國新嫩飛行員有東線這個新手村可以練習,這些培訓時間00個小時左右的新手在老鳥帶領下經常去打培訓時間只有00個小時的紅軍飛行員,等這批德軍新手在執行15000個小時的作戰任務后僥幸沒死的話,同樣是400個小時左右的飛行時間,他們的作戰經驗和戰術技巧已經過了實戰考驗,完全壓倒同樣400個飛行小時的美國同行。
隨著美軍陸航損失的不斷擴大,美軍培訓時間開始壓縮到00小時左右,而德軍在前線的實戰時間達到00400小時,等于西線美軍00小時新手飛行員撞上的全都是500600小時且有實戰經驗的對手,在飛機性能、數量差異不大情況下,判斷戰況比較容易。而美軍陸航更大的不幸在于撞上德國海航完全從東線精銳部隊中挑選出來的空軍人員,即便是德國海航從頭開始培養的年輕飛行員,也必須先去東線接受血與火的考驗。
里希特霍芬總結道:“東線實戰1小時等于國內培訓10小時,等于隊內演練和模擬空戰5小時,那些心理素質差、疏忽大意、莽撞沖動、錯誤技戰術動作始終改不過來的飛行員已都讓俄國人提前淘汰了,這過程很殘酷,但通過后才是真正能搏擊長空的天之驕子!某種意義上我們要感謝俄國人,他們是盡心盡責、毫無保留、不存私念的鐵面考核官!”
正是憑借這種戰略調整以及軍工爆發、油料充足供應等優勢,德國空軍才逐步扭轉僵持階段的頹勢,重新散發出閃電戰發動之時的閃亮光輝。航空隊規模也擴大為14個,隨著南美方向航空力量不斷增強,空軍還準備在近期成立第15個航空隊(南美)。
霍夫曼靜靜地看著窗外,他等待來自前線的好消息,他相信今非昔比的空軍能打贏第二次不列顛空戰。
但最早的好消息卻是里賓特洛甫傳來的,對方在電話里用激動甚至有些亢奮的聲音說道:“元首,斯大林撐不住了!今天一大早,我們駐保加利亞特別聯絡員就收到了鮑里斯三世親口轉達的消息,俄國人要求與我們盡快談判停戰事宜…心情非常迫切。”
“他們派誰來?”
“老朋友莫洛托夫,如果您同意,他今天傍晚就能到索菲亞(保加利亞首都)和我們面談,當然我們得承諾保證他的飛行安全。”
“先晾一晾斯大林,就說你在和英國人談判,暫時抽不開身,莫洛托夫先生可以先到索菲亞,我們保證他的安全和來去自由。”
“好的,我明白了,您打算拖幾天?”
“今天是8日。”霍夫曼想了想,“估計幾天后冰島戰事就能有重大結果,東線局勢上我們也能吃掉更多紅軍,你就說6月1日晚上和他在保加利亞碰頭…”
“那談判的核心條件是不是需要更改?”
“核心條件不變,布爾什維克必須退到烏拉爾山以東,軍隊要壓縮到00萬以內,中亞民族政權需要獨立。”霍夫曼笑道,“當然其他策略你看著辦,這種談判一時半會結束不了,我們可以看一下斯大林的誠意究竟如何。”
“那英國人這里?”
“冰島戰役會決定他們的最終態度,不要著急,赫斯這里的第二條線要安排好,可以讓他們相互殺殺價嘛…你好歹做過香檳酒生意的,這道理比我精通吧?”
如果別人敢在里賓特洛甫面前提“香檳酒販子”這幾個字,他保管要翻臉,但元首顯然不在此列他多次用會做生意來形容一個大人物的精明,比如日本海軍元帥堀悌吉就很會“做生意”,里賓特洛甫把“會做生意”當做元首最好的表揚。
5月8日注定是德軍全線進攻的日子,在東線的進攻中,古德里安集群、克萊斯特集群、豪塞爾集群、霍特集群和南線登陸的外高加索集群發動猛烈反擊,投入進攻的總兵力高達150多萬,一天就吃掉了紅軍14萬,不但迫使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布置在外高加索的部隊加速收縮,還順利吃掉了包圍圈里的第、4、近衛第1集團軍的大部分有生力量,紅軍從全線進攻的態勢轉為全線后退。
同時,在英國戰場上,4000多架德軍飛機執行了8000多架次的空襲任務,以41架飛機為代價,摧毀了英國北部、北愛爾蘭7個軍用機場極其附屬設施,并連帶擊落、摧毀了英軍600余架飛機(部分在地面擊毀),加上英軍執行冰島艦隊轟炸任務的飛機無法返航的損失,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一天損失了近千架飛機。更麻煩的是,丟掉這么多飛機和設施后,他們無法在9日組織起000架規模的進攻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