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合時宜的思想

  《1984》想要出版還需要一段時間,林子軒準備先出版一套蘇俄叢書。

  這套蘇俄叢書以扎米亞京的小說為主,也包括其他俄國作家的作品,比如托爾斯泰和普希金等人的小說和詩歌。

  較為全面的展現俄國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的文學作品,讓中國讀者更為深入的了解蘇聯。

  其中主推的就是扎米亞京的《我們》,林子軒為《我們》的中文版寫了序言。

  他以為在中國有太多贊頌蘇俄的報道,導致中國青年不能正確的認識蘇聯國內的真實狀況,這套叢書的目的是要潑一盆冷水,讓青年從狂熱中清醒過來。

  蘇聯并非是一個理想的國度。

  他用高爾基作為例子。

  由于高爾基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中國青年往往把高爾基作為蘇聯革命文學的代表,他們以為高爾基是蘇聯革命的堅定擁護者。

  其實,那只是蘇聯的宣傳而已。

  高爾基的確擁護蘇聯革命,但在十月革命爆發后,他看到了革命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于是,他在《新生活報》上對十月革命中的暴力和非人道行徑進行了鞭撻和批判。

  “這是一場沒有精神上的社會主義者、沒有社會⑥¤長⑥¤風⑥¤文⑥¤學,w⌒ww.cf¤wx.ne▼t主義心理參與的俄國式的暴動,是小市民動物性的大釋放,下一步它將會轉向黑暗的君主制,那一天為時不遠了。”

  “布爾什維克斷送了、淘空了、毀壞了祖國,把俄國作為一個瘋狂的大試驗場,把人民變成他們革命夢想的試驗品。”

  “你們謾罵吧。但我就是如此思考的,我從不想把自己的思想變成你們主義的附庸。”

  這些發表在《新生活報》上的文章結集出版。叫做《不合時宜的思想》。

  這本書在蘇聯被禁了70年,直到1988年才得以重新出版。

  這就是十月革命之后的高爾基。

  如果不是因為他在文壇的地位。以及和列寧的友誼,恐怕早就被驅逐出境了。

  列寧對高爾基很愛護,每次莫斯科布置大逮捕行動時,列寧都會把高爾基打發到外地去,免得高爾基在莫斯科鬧事,弄得大家不好收場。

  1921年,不滿意蘇聯的高爾基又一次離國出走,蘇聯對外宣稱高爾基是到國外養病。

  高爾基先在德國,后來長住意大利。這一住就是七年時間。

  列寧去世后的1924年,高爾基在給羅曼羅蘭的信中說:“我不回俄國,我覺得我在俄國扮演了四面樹敵的角色。”

  這可以說是高爾基人生的分水嶺。

  如果他在國外繼續堅持他的維護正義、伸張人性、抗議強權的立場,仍不失為一位有良知的文學家,也就不會出現后來的悲劇。

  正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莫斯科日記》中寫的那樣,高爾基性格上較為軟弱。

  高爾基在意大利過的并不好,由于曾經支持蘇聯革命,他處在被監視的狀態,他的廚師就是意大利警察局派的人。

  在這個時候。他開始轉變立場,表達出想要回國的意愿。

  高爾基在蘇俄國內和國際文學界具有極大的影響力,連斯大林都承認無法估量高爾基在國際上的影響和作用。

  斯大林需要高爾基來為自己增添政治砝碼,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協議。

  1928年,蘇聯人民委員會高度贊揚高爾基做出的貢獻,稱他是“十月革命的堅決捍衛者”。在蘇聯全國舉辦各種紀念活動。

  以最高規格歡迎高爾基回到蘇聯。

  回到國內的高爾基變得小心翼翼起來,他住在斯大林住所附近的別墅內。

  在他的日記和私下里的信件中。稱呼斯大林為“主人”,在文章里極力的贊頌斯大林。

  “您是偉人。真正的領袖,而蘇聯的無產階級是幸福的,因為領導他們的是一個在邏輯力量和永不枯竭的精力方面都堪稱第二伊里奇的人。”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林子軒不去管以后的高爾基怎么樣,在1926年,高爾基還在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也可能正在觀望蘇聯國內的局勢,等待時機。

  不管怎么說,高爾基寫過那本《不合時宜的思想》,這就夠了。

  由于沒有得到高爾基的授權,萬象書局不能出版這本書籍,在蘇聯都是禁書,只能從一些西方國家的報道中看到大概的內容。

  西方國家對于高爾基的言論非常關注,想要找到并不困難。

  于是,林子軒采用“引用”的方式闡述了高爾基的觀點,在文章中大篇幅的提及高爾基對十月革命的看法。

  讓中國讀者知道在蘇聯國內并不是所有人都歌頌蘇聯,也有清醒的人看到其中的問題。

  這套蘇俄叢書的出版也算是“不合時宜”,但正因為不合時宜,才更有價值。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有光明就有黑暗,一味的歌頌,或者一味的批判都不夠全面,想要認清楚這個世界就不能只看一面。

  林子軒要做的就是把陰影的那一面展示給人看,因為有太多人關注光明了。

  和扎米亞京的預想不同,這套叢書和林子軒的序言一經出版,便熱銷起來。

  扎米亞京低估了中國讀者對于蘇聯的興趣。

  剛好,胡拾引起的討論余熱未消,中國讀者對蘇聯的熱情未減,他們雖然不能親自到蘇聯看看,卻能從書籍中尋找答案。

  還有一個原因是蘇聯的文學作品在中國并不多見。

  大多數讀者都是通過報紙和中國學者的游記來了解蘇聯的情況,包括一些零散的翻譯作品,這是因為無論是北洋政府還是上海租界當局都嚴禁蘇俄書籍的出版。

  林子軒的這套書籍之所以能夠出版是因為書籍的內容并非是贊頌蘇聯。

  在讀者看來,這套書籍和他們以往看到的不同。

  他們以往看到的都是歌頌十月革命的報道,讓他們熱血沸騰,這套書籍則大多是冷靜的批判,描述了革命中發生的諸多問題。

  他們還從中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高爾基。

  連高爾基都跑到國外去了,那這個蘇聯好像真的有問題。

  同樣的,這套書籍受到了不少人的抨擊,他們認為這些作者都是蘇俄的反叛分子,自然會說蘇聯的壞話,而高爾基只是到國外療養。

  但高爾基的確批判過蘇聯,發表過那些不合時宜的言論。

  于是,一場有關高爾基有沒有批判過蘇聯的話題在中國爭論開來。(

夢想島中文    民國大文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