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的一卷,寫點不一樣的東西,希望大家喜歡南宋慶元元年六月 細雨綿綿水霧迷蒙,蘇州太湖邊上的某處小村籠罩在這迷蒙水霧之中,若隱若現如夢似幻。
村子不大就二三十戶人家,全部都是林姓乃蘇州大族林氏的旁支族裔組成,耕讀傳家民風淳樸遠近聞名。
一向平靜安詳的村子前兩日出了件大事,鰥居多年的老秀才林五突然從外頭抱回了一個足歲嬰孩,取名林沙并且還要將其記入族譜,當作他這一脈的唯一直系后人。
這對于林氏宗族來說可是大事,村中族老以及頭面人物紛紛被驚動,齊聚林五秀才家盤問跟底勸其不要意氣用事。
孩子的來歷很簡單,是林五秀才在太湖邊的沙地上撿到,身上沒有任何證明其身世的配飾,又或者書信什么的。
林五覺得他與這孩子投緣,剛剛看到孩子時小家伙也正好睜開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還沖著他裂嘴露出無齒微笑。
他當時便心神震動愛心泛濫,起了收養之念也好在他百年后有個哭靈摔盆之人,免得落了個晚景凄涼的下場。
族老和村中頭面人物卻不這么看,他們認為這孩子來歷蹊蹺還是小心一點為好,林五想要抱養孩子從族中選擇就是,何必舍近求遠冒這風險?
林五卻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只道他跟抱回的孩子十分投緣,就選定這小娃娃了。至于從族中抱養族人肯讓他還不放心呢,誰知道孩子養大后是更親近他親生父母還是他這個養父?
族老和村中頭面人物無法,又勸林五暫時熄了將孩子記到族譜之念,等孩子大了些后看其性情再做不遲。
林五卻是寸步不讓,怎么說他都是通過了蘇州府解試,在官府學案那作了登記的正經童生秀才,見過世面也經歷過世態炎涼,哪不清楚族老和村中頭面人物心中打的什么算盤。不過是暫作緩兵之計而已。
“孩子小的時候不上族譜,等大了懂事了再記上去,孩子心中會作何感想?”
于是,事情就此僵持不下。無論林五還是組老都沒辦法說服對方,此時距離年末祭祖還有半年時間,足夠他們慢慢商議籌謀了。
似乎察覺到了處境危險,小小嬰孩林沙在后半年六個月時間里,向林村村民展現了足夠的聰慧和天賦。
族老上門沒兩日他便搖搖晃晃能自行走動。三個月后便已能在林五家簡陋的小院子里飛奔撒歡。
年底祭祖之前,在林五的悉心教導下,竟已能咬字不清背誦整篇《三字經》!
這下不僅林村震動,就連宗族嫡支都有所耳聞,蘇州城里的族長甚至親自過問表示關注,林沙加入林氏宗族的事情一下子沒了阻礙。
林氏本是書香世族,最是看重有讀書天賦的子弟,如今林沙表現出了在讀書一項上的極高天賦,不管如何先攏進宗族再說。
就這樣,林沙小盆友在過年祭祖時。姓名被族長鄭而重之記在林五之后,成為林氏宗族的一位旁系成員。
而林沙,也確實沒有辜負林氏宗族對他的期望。
一歲半便背熟了宋代兒童啟蒙讀物《三字經》,三歲之時又能將《百家姓》熟練背誦,五歲之時便將《千字文》也牢牢銘記于心!
要不是養父林五一直壓著怕他過分動腦損了身體,只怕林沙三歲之時便能完全將兒童啟蒙讀物‘三百千’背誦下來,就是如此林村上下族人也無不夸贊林沙天賦過人有狀元之相,其神童之名更是遠近傳誦。
幾次年末祭祖,林五和林沙父子都受到族長的親自點名表揚,這在宗族內部也引起不小轟動。兩父子在族中地位急劇攀升。
神童享受的待遇真的不要太好,除了讀書這個嚴肅活計之外,林沙小朋友做點其它出格之事,不僅不會受到批評反而還得到各種包容理解。讓其他同齡小孩甚至年歲稍長的半大少年羨慕嫉妒不已。
就比如,他每日一大清早便起床,在小院子里扎馬打拳呼吸吐納,被村人看到便夸贊一句小小年紀便知強身健體,有了副好身板以后讀書也不勞累。
林五雖然驚詫卻也沒有過多詢問,只以為養子林沙不過是照貓畫虎。學那些江湖武師胡亂折騰,跟旁的族人一樣想法,只要不影響讀書上進,有一個強健體魄自然更好。
可無論是族人還是林五都不知道,林沙打的拳法和站的馬步,都與尋常江湖武師大為不同。也不是學自江湖武師之手,而是腦海中自然而然就有這樣的記憶,因為這事太過神奇他雖然年紀還小,卻也知道不能胡亂出口引人注目。
因為他從小習武練拳之故,又有族中支助糧米營養不缺,小小年紀便比同齡人長得壯實高大。五歲后便入讀村中私塾樣樣拔尖,受到先生關照族中看顧,他也不負重望短短三年時間便熟讀四經。
他在讀書方面表現出了驚人天賦,甚至一度驚動蘇州族長一脈,時常被叫去聆聽一下大儒族長的教誨,并一再告戒他戒驕戒躁不可驕狂,要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這點本事還差得遠云云。
林沙小朋友連連點頭應是,他性子本就沉穩得令人詫異,從不因他人夸獎而洋洋得意也不會受人詆毀便暴躁不安,自小一副君子坦蕩蕩虛懷若谷架勢,讓族人驚訝之余欣喜萬分,對其更為看重幾分。
因為他小小年紀便表現出了沉穩的大將之風,嘴巴也牢實可靠,所以從五歲開始族中高層便有意培養其務實能力,處理很多不重要的族中事務之時,都會把林沙喊到跟前學習一點也不避諱。
因此,別看林沙小小年紀,對外界所知不比一般城中普通百姓差倒哪去。
南宋慶元年間,宋帝尊岳飛為鄂王,廢秦儈身上一切封爵賞賜,任用趙汝愚和韓侂胄為相,對金國采取強硬態勢,宋金關系開始變得緊張。
此時朝堂上韓侂胄一黨獨大,凡是想要在朝堂上有所作為的官員,都不得不投身其陣營獲得晉升資格。
當然這些朝堂大事離林沙小盆友還隔得遠,林氏家族世代書香自然少不了出仕入宦之輩,這也是林氏從宋室南遷后一直保持蘇州大族的底蘊所在。
這些且不去說它,他更感興趣的是林家內部事務。
蘇州林氏傳到這一脈嫡支只余兩房子弟,其余的都是出了五服的旁系族人,包括整個林村的林氏族人都在此列。
通過那些碎嘴姑婆的閑言碎語,讓林沙大感驚奇的是,林家這樣的書香世家竟然還出了一位江湖俠女,閨名林朝英!
要知道宋代讀書人天生對武人反感,更不用說地位更低的江湖中人。
實在很難想象,蘇州林氏這樣的書香大族,竟然還會出現江湖人士,而且投身江湖的還是備受寵愛的嫡支小姐!
林沙心中八卦之火熊熊燃燒,可惜這事好象被列位嫡支的絕對禁忌,族人平常根本就不敢言說,他能聽到的消息也都是碎嘴婆娘的只言片語。
足足花費一年半時間收集整理,他才大概明白了這位嫡支小姐的情況。
林朝英是現任林氏宗族族長嫡親妹妹,自幼聰慧天資不凡,小小年紀便被隱居于太湖的江湖異人看中收為關門弟子。
因為那時宋國與金國還在北方大打出手,烽煙四起戰火連綿,江南之地隨時都面臨金國兵鋒威脅,林氏隨時都有傾覆之危,當時的老族長管不得文武之別,很是干脆的放手讓唯一嫡女林朝英學武。
林朝英也確實天資不凡,小小年紀便學得一身十分厲害的武藝,而后在林氏老族長不清楚的情況下闖蕩江湖,鋤惡拔奸名動江湖與北邊的抗金義士王喆并稱于世,被好事江湖人士齊稱‘北王南林’!
后來不知怎么的林朝英便與王喆相識并相愛,兩人聯手抗金在江湖上傳下一段佳話。可消息傳到林氏老族長耳中便猶如晴天霹靂,頓時氣得暴跳如雷急令林朝英返家不許再在江湖上闖蕩。
誰料林朝英也是個倔脾氣,認定了王喆非其不嫁,不僅將老父的嚴令置之不理,抗金失敗后還跟著王喆一起隱居終南山。
林氏老族長氣憤一陣后率先服軟,怎么說林朝英都是他唯一嫡女看重得緊,最后無奈表示她跟王喆在一起可以,但王喆必須三媒六聘走過正常程序迎娶林氏嫡女,不然私廂授受以后林家的其他女兒還要不要嫁人了?
結果,等來的卻是王喆出家當了道士,還自我設定從此以后不再婚娶,林朝英不愿舍棄情郎一同隱居終南山活死人墓的消息,林氏老族長當即一口老血噴出,大罵‘不肖女’昏死過去。
之后幾番書信往來無果之后,林氏老族長終于放棄親開宗祠,顫抖著手將林朝英從族譜中除名,沒過多久老族長因心情抑郁而亡。
從此,蘇州林氏便與林朝英徹底斷了往來,就連老族長的喪禮也沒通知遠在終南山的林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