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納海姆很快就接到了鐵路橋被摧毀,補給線路被迫中斷的消息。對于剛剛想甩開膀子大干一場的他來說,這不亞于晴天霹靂。
芬蘭國內的軍事工業也就是那么回事兒,武器彈藥的補充完全依賴俄國駐軍當年的存貨。問題是,赫爾辛基的紅海軍投降之前就摧毀了絕大部分軍火庫,如果不是德國遠征軍將戰場上繳獲的俄國軍火移交一批給白軍,真心是沒辦法打仗了。
饒是如此,那點存貨對于一只十萬人的軍隊來說,只能算杯水車薪,眼下正是大戰在即的時候,后方的運輸線路又被截斷了,這真心是要了親命。以至于曼納海姆不得不立刻修訂進攻計劃,等待后方的補給和物資運送到之后,再發動進攻。
當務之急是立刻搶修橋梁,并搞清楚俄國人是怎么混進來的。
“乘飛機空運,然后發動突然襲擊?”聽到這個答案之后,曼納海姆臉上露出了怪異的神色,他都不得不佩服能想出這個作戰計劃的人。太有創造力了,簡直讓人防不勝防。
曼納海姆只要一想到自己空曠的后方,就不由得感到頭疼,本來零散的赤衛隊散兵游勇就夠讓后方的守備部隊頭疼的了,現在還要提防人家用飛機騷擾,以飛機的機動性,簡直是防不勝防。
想來想去,他也又只有一個辦法:“芬蘭需要組建自己的空軍!”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向斯溫胡武德打了電報,“不是將來而是現在,最好是馬上。我們必須用飛機來保衛芬蘭的天空。只有將俄國人的飛機趕走了。我們才能全心全意的打擊赤匪的殘余勢力。才能收復芬蘭全部的國土!”
一開始,斯溫胡武德對于曼納海姆的要求并不以為意,覺得這個老頭純粹就是瞎折騰,以當前臨時政府的財政能力,維持一只十幾萬人的軍隊就緊巴巴的了,現在竟然還要燒錢玩空軍,尼瑪,你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是吧!
促使斯溫胡武德改變初衷的是志愿軍空軍。當蘇霍伊和他的小伙子們一次又一次飛臨赫爾辛基上空,不止一次的向總理府丟下炸彈或者掃射的時候,當斯溫胡武德一次又一次狼狽的逃進防空洞,甚至一連屁股都來不急擦,丟人現眼了一回之后,他開始同意曼納海姆的意見了。
“我們需要空軍!我們也要朝俄國人頭上丟炸彈,讓他們嘗嘗上廁所都不得安寧的滋味!”
可見斯溫胡武德被蘇霍伊折騰得是多么崩潰,但是買飛機發展空軍并不是有錢就可以一躇而就的事兒,要不要培養飛行員,要不要建立后勤和維修體系。這些都是麻煩事兒。不客氣地說,空軍對于小國來說就是一種奢侈品。
對于斯溫胡武德這樣的政客來說。更容易接受的辦法是讓德國空軍上前助陣,讓外援幫著解決燃眉之急。于是乎芬蘭的天空中就出現了有趣的一幕,駕駛著飛機相互搏殺都是外國人,土生土長的芬蘭人只能站在泥地上仰起脖子看著外援們打得火熱,最多也就是揮舞著拳頭或者步槍為自己的盟友吶喊助威。
隨著德國空軍進入戰場,蘇霍伊的小伙子們活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至少是再也不能肆無忌憚的去轟炸芬蘭總理府的廁所。不過本來轟炸赫爾辛基更多的也只是一種戰略性的考慮,志愿軍空軍更多的將目標對準了赫爾辛基謝列茲尼奧沃一段的鐵路線,尤其是拉伊波至謝列茲尼奧沃這一段,因為距離前線較近,戰斗機有足夠的燃油為轟炸機護航,志愿軍空軍將這一段是折騰得天翻地覆。
這么說吧,在當地赤衛隊和游擊隊的配合下,一旦有列車通過,幾分鐘之后蘇霍伊的小伙子們就會升空,然后沿著鐵路線搜索,發現列車之后進行反復的掃射和轟炸,直到列車變成一堆堆冒著濃煙和烈火的廢鐵為之。
而德國遠征軍的空軍每每只能在蘇霍伊的小伙子們拍拍屁股走人之后,才訕訕來遲,除了欣賞俄國飛行員的戰果之外,他們沒有什么能做的。
德國人也試圖進行反擊,畢竟維堡一線的志愿軍和芬蘭赤衛隊也得依靠彼得格勒的軍事援助,他們也準備如法炮制去攻擊俄國人的后勤補給線。但比較悲劇的是,每當他們的飛機升空,游擊隊就會立刻聯系蘇霍伊的小伙子們,而且在維堡前線二十四小時都保持有空中觀察哨,只要有德國飛機靠近,會立刻報警。
所以德國飛行員一般都很郁悶,一般沒等他們靠近維堡,就會受到蘇霍伊的小伙子們熱情的歡迎,要么只能倉促扔掉炸彈迎戰,要么就只能趕緊掉頭逃跑。寥寥幾次能偷襲得手,也不一定能遇上滿載軍火的俄國列車,跟志愿軍比起來效率低了不止一個層次。
“空軍在這場戰爭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葉戈羅夫后來回憶道,“通過抗德援芬戰爭,通過志愿軍空軍的戰斗,讓我清楚的了解到了一點,沒有戰斗機將敵人的飛機趕走,地面上的戰斗將會多么的被動!”
和葉戈羅夫看中制空權相比,圖哈切夫斯基對空軍的火力支援能力印象更深刻,他在戰斗總結中寫道:“我萌發了一種奇思妙想,飛機高度的機動性實在太適合扮演飛行炮兵的角色了…試想一下,前線部隊一個電報,或者朝電話喊幾句之后,呼嘯而來的空中獵殺者就筆直的俯沖下來,用機槍和炸彈將當面之敵打得稀里嘩啦,這樣的戰斗模式能極大提高火力支援的效力,跟傳統的炮兵相比,飛行炮兵速度快、火力猛、反應及時…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擁有一支這樣的空中炮兵了!”
如果讓李曉峰知道,圖哈切夫斯基和葉戈羅夫已經打算將未來的空軍變成陸軍老大哥的蒼蠅拍和犁地鏟,他恐怕是會吐血的。作為一個穿越眾。某人知道空軍能做的事情更多。
不過當時的某仙人更關心技術問題。首先是這個時代的飛機太差了。不管是速度、機動性、航程和載彈量都不盡如人意。戰斗機還好一點,至少能玩玩狗斗。轟炸機簡直是慘不忍睹,幾百公斤的載彈量和幾百公里的航程,再加上那讓人蛋碎的速度,簡直就是飛行靶標。
很有必要研發更強大的動力,幾十上百馬力的發動機真心是不能干什么。新式航空炸彈也必須加緊研發,幾十公斤的炸彈和幾公斤的裝藥量,能干什么?對稍微堅固一點的工事都沒轍!圖哈切夫斯基所謂的空中支援。更像是騷擾。
當然,這些還不是最迫切的,雖然德國空軍的戰果有限,但防空作戰也已經迫在眉睫。最需要的是發現敵機的手段,僅靠目視和土得掉渣的聽音器來發現敵機,實在是不靠譜。如果沒有芬蘭赤衛隊和游擊隊的配合,面對德國空軍的騷擾和襲擊,志愿軍也不比芬蘭白軍強多少。
某仙人就不止一次的想到,要是有雷達該多好,那能省多少事兒。不過無線電大發展也就是近十幾年的事兒。現在提雷達還太早,無線電更多的還是被用在通信上。至于探測功能?嘿,頂多就是簡陋的無線電測向而已。
某仙人也想過從聚寶盆里兌換雷達,不過那高昂的價格讓他望而卻步,哪怕是又升了一級的他,也只能干看著。
“等等再說吧!反正這年頭大家都彼此彼此。”李曉峰只能這么安慰自己。
不過雷達雖然沒戲,但高射機槍某仙人還是能搞定的,其實給PK機槍換一個高平兩用槍架就OK了,只不過PK機槍威力太小,火力也太單薄,用于野戰防空只能說還湊合。
“前線部隊迫切需要一種大口徑,能對低空飛機產生足夠威脅的高射機槍!”李曉峰很嚴肅地對費德洛夫和捷格加廖夫講到。
在某仙人看來,就這個問題向導師大人求助是沒有意義的,對俄國來說,能將沙皇時代的武器規規矩矩的生產出來就不容易了。根本就沒有創新的可能,也只有北方工業公司暫時能滿足這個需求。有了生產PK機槍的經驗,它們將更容易制造新式大口徑機槍。
“這不太可能!”費德洛夫第一個就打碎了某人的美夢,他毫不客氣地說道:“我們的設計團隊正在進行自動步槍的最后攻關,沒有多余的能力關注另一種新武器,而且就算能設計出這種新式大口徑機槍,北方工業也沒有能力生產,解決PK機槍的生產問題,就已經足夠頭疼了!”
捷格加廖夫和西蒙諾夫也道:“是的,以我們當前的能力完全不足以再設計性武器了,就算設計好了,也無法投入生產。之前您要求的反器材步槍已經到了最關鍵的階段,我們已經無法再兼顧其他了。”
李曉峰無語了,不打仗不知道,一開戰真心是什么都缺。要打飛機、要打坦克還要打碉堡,對于缺乏火炮的志愿軍來講,真心是什么都缺。
就比如這個反器材步槍,之前李曉峰覺得紅鷹團的火力已經很兇悍了,但是上了戰場才知道,還是有短板的。對付軟目標,紅鷹團現有的火力確實很強悍了。但是對于硬目標,尤其是有裝甲防護的目標,紅鷹團現有的火力有些難以為繼。
對付芬蘭白軍那艘巡邏炮艦的時候,這個缺陷就充分暴露出來了,缺乏反裝甲能力是紅鷹團當前最大的短板。而很快,隨著白軍開始大規模裝備坦克和裝甲車,不補不上這個短板,恐怕會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
回來之后,某仙人立刻就找到了捷格加廖夫,讓這位未來的大師趕緊設計一種反裝甲的武器,反坦克槍就挺好,具體的要求是在100米內擊穿至少25毫米厚的裝甲鋼。具體的形制類似于二十多年后的捷格加廖夫反坦克步槍就可以了。
本來這廝還以為有大師在,搞一個簡單的反坦克槍不過是小菜一碟,后來他才發現想得太簡單了。設計一款武器哪有那么輕松。捷格加廖夫前前后后折騰了大半個月。圖紙畫了一堆堆。但就沒有一個滿意的。后來還是他實在忍不住了,幫著拷貝了一下PTRD41的結構,才推進了研制步伐。
現在出現在繪圖板上的PTRD18跟PTRD41有了不小的差別,雖然依然是單發射擊,但是帶有一個可拆卸彈夾,彈容量五發。裝填機構類似于莫辛納干,打一槍之后旋轉后拉槍機,然后上膛再次擊發。
雖然跟半自動的西蒙諾夫反坦克步槍相比射速慢不少。但這個年月也夠用。現在唯一需要解決的就是槍機的強度問題,畢竟莫辛納干的結構適合發射7.62×54彈,對于威力接近20毫米“炮”的14.5×114mm彈來說,有點水土不服。
不過李曉峰相信以捷格加廖夫的能力,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現在他只想說服幾位大師趕緊設計一種大口徑高射機槍。不過這一回任由他說得天花亂墜,大師們也不上當,誰讓他們手頭上的活計就夠大躍進一回的,再上新任務非得腦淤血不可。
最后這貨只能無奈的放棄了讓幾位大師重新設計新武器的想法,雖然他覺得山寨和盜版太掉節操,但這個節骨眼上。掉也就掉吧!
某仙人問道:“那有了完善的設計,能不能想辦法投入生產呢?”
費德洛夫嘆了口氣。他也看出來了,某人今天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了,翻看手里的工作冊思考了良久,他終于回答道:“如果確實有完善的設計,我可以想辦法擠出一點生產能力…”
他還沒說完,某仙人就興奮了,轉身跑出了會議室,沒多久之后,這貨就帶著一摞圖紙回來了。
“這是我在業余時間設計的一種新式高射機槍,你們看看行不行!”某仙人沒羞沒臊地說道。
其實他所謂的新設計根本就是山寨DShK,而且是當著設計師捷格加廖夫的面盜版,真心是有夠無恥的。
作為蘇聯第一種大口徑重機槍,DShK是捷格加廖夫在DP機槍的基礎上放大而來的。1931年被紅軍采用,最開始命名為DK機槍,也就是捷格加廖夫大口徑機槍的意思。不過原版的DK機槍使用鼓形彈夾供彈,每個彈鼓只能裝三十發槍彈,而且彈鼓又大又重,戰斗射速是相當悲劇。
這種蛋疼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938年,另一位著名的蘇聯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了一種鼓形彈鏈供彈機構,該機構可以很容易地裝置在DK機槍上,代替原來的彈匣供彈機構。這樣就能增加機槍的實際射速。
1939年2月經過這種改進后的捷格加廖夫大口徑機槍正式被蘇聯紅軍采用,并重新命名為DShK38,或只簡稱為DShK,即“捷格加廖夫斯帕金大口徑機槍”的縮寫。國內有時會音譯為“德什卡”機槍。
說實話,捷格加廖夫確實是一代槍械大師,但是這位設計的機槍在供彈具選擇真心是讓人蛋疼,DP機槍的大盤子、PTRD41的小單發,在加上DShK的鼓形彈匣,就沒有一個好用的。每每他老人家設計出來的武器,總要被后來人插一腿,改改供彈方式之后就跟大師一起共享命名權了。
當然,跟某仙人的無恥盜版起來,為捷格加廖夫改供彈具的大師還是值得肯定和佩服的,至少人家是在發明創造,也解決了實際使用中的問題。而某仙人是不光盜版了D大師的槍還盜版了S大師的供彈具,更可氣的還腆著臉說是自己發明的,讓我們一起鄙視他吧!
“這槍看上去還可行!”
詳細的檢查和審視了圖紙之后,費德洛夫給出了這么一個結論,不過他也實話實說:“但具體怎么樣,還得看樣槍出來之后的實際情況。”
李曉峰很期待地問道:“那樣槍什么時候能生產出來呢?”
費德洛夫嘖了一聲,他很想說至少也要十天半個月之后,不過看著某仙人期待的樣子,他只能苦笑一聲,回答道:“我只能說盡快,爭取十天之內吧!”
這么長的時間,李曉峰是不滿意的,不過他好歹也知道大師們也不容易,每天要忙著審閱圖紙,指導工藝,有時候都忙得顧不上睡覺。人家能擠出時間弄他臨時插隊的DShK就很不容易了。
告別了兩位大師,李曉峰還算比較滿意地回到了志愿軍司令部,隨著補給困難,曼納海姆不得不再次暫停了進攻,這讓葉戈羅夫和圖哈切夫斯基又輕松了不少,很多時候都能聽到他們在辦公室里開玩笑。
但是今天,李曉峰走進辦公室的時候,這兩位的臉色可不是太好看,“發生什么事兒了?”某仙人很疑惑地問道。
那兩位同時嘆了口氣,將一封電報遞給了他,某仙人急匆匆地掃了一眼之后,露出了驚愕的表情,很不可思議地問道:“不會吧?”
葉戈羅夫和圖哈切夫斯基頓時一起搖頭,用哭笑不得的表情說道:“我們也覺得奇葩,你說他們是不是腦子進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