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六章 關羽之死,劉備或諸葛亮是幕后黑手?

摘自:劍眉枉凝著《劉備不是傳說》萬卷出版公司2010年5月出版  關羽主動發起的進攻襄陽、樊城的戰役,主要發生在荊州,關羽、曹操、孫權三方爭奪的焦點也是荊州,可以稱之為荊州爭奪戰。

  很多人認為,三國時期三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日后的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或猇亭之戰)。其實夷陵之戰不論是戰役規模還是戰事影響,都比不上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能夠取而代之稱為三大戰役的,有且只有這場荊州爭奪戰。

  官渡之戰奠定了北方統一的格局,赤壁之戰確定了天下分裂的格局。荊州爭奪戰,則奠定了三國的版圖。甚至可以說,日后的夷陵之戰,不過是荊州爭奪戰的延續,如果沒有荊州爭奪戰,就不會有夷陵之戰。

  荊州爭奪戰被人忽視的原因,是因為打得太分散、太詭異。三方人馬分做幾處展開亂戰,大部分不是明刀明槍真材實料干掉的,先是于禁的幾萬大軍被大水淹沒,隨后關羽被孫權從背后捅了刀子,幾萬人馬不戰自潰。

  荊州爭奪戰的參戰兵力,明顯多于夷陵之戰,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規模相當。

  關羽一方的兵力,襄、樊前線約有三萬多人(包括后期抽調),留守后方和駐守各地的軍隊約有一到兩萬,總數約在五萬左右。

  曹操一方,駐守樊城和襄陽的曹仁、呂常軍隊約有一萬多人,駐扎城外的龐德軍隊五千左右,總數約在兩萬;后來增援的于禁七軍將士,約有三四萬人;陸續派遣歸徐晃指揮的援軍達到一萬以上。總參戰兵力約在六七萬之間。

  孫權一方,偷襲荊州之后迅速占領三郡地方的軍隊,以及阻擊關羽的兵力,總數不少于三萬。

  三方參戰總兵力,約有十四五萬,而夷陵之戰劉備、孫權雙方參戰兵力加起來不到十萬(具體數字后面分析),明顯少于荊州爭奪戰。

  荊州爭奪戰,對于劉備集團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是劉備集團史上最慘重的失敗,戰后不只是蜀漢的版圖、甚至三國的版圖都基本確定下來。此戰中,劉備不但損失了荊州軍團五萬軍隊和第一大將關羽,而且丟失了大片土地,包括原有的荊州三郡和新攻取的房陵、上庸、新城三郡(孟達背叛與關羽之死大有關聯),這些土地上的人口當然也同時失去。

  這場戰役直接導致日后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而夷陵之戰中,劉備損失的只是四萬多軍隊,并沒有丟失地盤。

  還需要指出的是,夷陵之戰中劉備損失的四萬軍隊大部分戰死了。而荊州爭奪戰中關羽的五萬軍隊,大部分不是戰死而是投降了東吳。投降之后這些人的下落如何?一般來說,他們會被整編之后換件軍裝成為東吳士兵。這不只削弱了劉備集團,而且使敵人更加強大。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來說明。比如說此前劉備和孫權的兵力相當差不多各有十五萬人,那么戰后劉備的兵力減少五萬只剩十萬,而孫權的兵力卻增加了三四萬達到了十八九萬。很明顯,劉備和孫權原本一比一的力量對比,一下子變成了差不多一比二。

  經過這樣的此消彼長,荊州爭奪戰給劉備造成的損失就更加難以估量,孫權集團的收獲就更加巨大,遠非夷陵之戰可比。

  整個荊州爭奪戰,劉備集團損失最慘,曹操勉強挺了過去損失也不小(喪失了四五萬軍隊),只有孫權是最大的贏家。

  這場戰役,最讓人百思不解的,不是孫權為什么要背后下手捅關羽,也不是水淹七軍究竟是人為還是天災,而是劉備益州集團的作為。

  劉備益州集團的作為簡單來說就是不作為。關羽在荊州鬧出了驚天動地的大動靜,戰事持續半年之久,荊州一片亂戰,曹操、孫權紛紛出手,劉備卻似乎什么也沒做,對關羽不聞不問。

  因此,就有人提出了“諸葛亮借刀殺關羽”、“劉備殺關羽”等離奇觀點。這兩種觀點都經不起推敲,充滿陰謀論的色彩。先不說劉備和諸葛亮有沒有必要殺關羽、需不需要花如此巨大的代價除掉關羽,只看戰事的經過就很容易推翻。因為關羽的兵敗身死,離不開曹操和孫權的化敵為友通力配合。如果曹操和孫權能為劉備和諸葛亮的一個陰謀做出這么大的努力和犧牲(尤其是曹操同志犧牲很大,好處沒有),那只有一個可能他們是劉備或者諸葛亮的兒子,而且是非常聽話的兒子。

  劉備益州集團為什么沒有救援關羽?

  那么,劉備在這半年時間為什么沒有援助關羽呢?原因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從關羽方面來看,關羽一直沒有請求援助,后來失敗太快根本來不及援助。起初幾個月,關羽進展順利,水淹七軍之后,更是威震華夏,形勢一片大好,他沒有必要請求劉備援助。后來曹操不斷派遣徐晃等人增援,關羽雖然漸漸吃緊,但他要強的性格,決定了他基本不可能示弱求援,何況當時樊城和襄陽依舊在包圍圈中,關羽仍然處在優勢。后來徐晃攻破樊城之圍,幾乎同時關羽得到了后方根據地失守的消息,眼看大勢已去,他決定立即退兵,也開始向最近的劉封、孟達求援。然而從關羽退兵,到敗死麥城,不到一個月時間,荊州到成都路途遙遠,劉備不要說想派兵救援,有沒有得到報告都很難說。《三國志o先主傳》中記載:“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于樊。俄而孫權襲殺(關)羽,取荊州。”“俄而”一詞用在這里,就表明關羽兵敗的消息對于劉備來說太過突然,完全是措手不及。

  從劉備集團的客觀方面來看,沒有實力援助關羽。劉備打漢中持續一年多,早已筋疲力盡,正在休養生息,下一次大舉出動需要養精蓄銳幾年時間(這也是日后為什么不立即出兵攻打東吳的原因)。劉備授命關羽出擊襄、樊,與派遣孟達進攻房陵、上庸時間差不多,目的也差不多,只是為了拿下荊州北部戰略要地,擴展地盤實力,將荊州、益州兩塊根據地更好地連成一片,便于日后大舉出擊,并不是依據“隆中對”的策略,向關中、宛洛兩路出兵,同時展開攻勢。因此從一開始劉備就沒有打算配合關羽作戰。只是后來戰事不斷升級,劉備“見事遲”,應變不足,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令人遺憾。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原因,在劉備集團的主觀方面。否則,關羽不請求援助,老板主動派兵過去他總不能拒絕吧?即使沒打算大規模進攻,沒實力大規模援助,少派點人手過去也是可以做到的吧?

  但劉備連一兵一卒都沒有派。

  不是他一點都不在乎關羽的生死,不在乎荊州的得失,而是因為他很忙,在忙一件天大的事,這件事吸引了他以及大部分員工的注意力。

  這件天大的事就是稱帝。

  一般認為,劉備稱帝是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冬十月漢獻帝“禪位”曹丕之后才進行的,似乎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準備停當,草草登基。

  這要么是高估了劉備集團的辦事效率,要么就是把當皇帝看成小孩子玩過家家了。三國初期,皇帝制度才實行了不過四百多年,人們印象中割據政權和篡位的皇帝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所以當皇帝絕對是天字第一號的頭等大事,任誰都不敢草率。在三國之后,后世的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那些割據稱雄想當皇帝的軍閥豪杰們才有了學習的榜樣,想當就當,我最瘋狂。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何況是稱帝的大事,因此未雨綢繆的準備工作做得扎扎實實,那是必須的。

  實際上,劉備即位漢中王就是為下一步稱帝做鋪墊打基礎,之后他就開始為稱帝做起準備工作。

  作為一個有亂世稱雄野心的人,劉備的帝王思想由來已久,最具有說服力的是兩點。

  一是劉備的養子取名劉封,而親生兒子取名劉禪,合在一起就是“封禪”。封禪是有大功德的帝王才能進行的祭祀活動,劉備給兒子取名字,偏偏取這兩個字,絕不會是偶然。此時劉備已是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不再是吹牛皮要做皇帝車子的那個出言孟浪的少年了。

  二是劉備一出道就當老大,曹操的謀士程昱看出他“終不為人下”。陳壽認為劉備“終不為下者,抑揆彼(曹操)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按照他的意思,劉備當老大是曹操/逼出來的,這實在是誤會劉備、冤枉曹操了。因為劉備不是在得罪曹操之后才當老大的,而是一出道就自己開公司,雖然也在山窮水盡的時候依附過他人,但始終不甘心做小弟,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一旦有機會就獨樹一幟。亂世稱雄者,許多人是隨波逐流,能當老大就當老大,當不了老大就跟著別的老大當小弟,總之是混口飯吃,有條生路。劉備卻不一樣,他一心要做老大,不論袁紹、劉表等人給予他什么樣的待遇、開多高的工資,他終究不會放棄自己當老大的念頭而甘愿為他人效力。我們都知道,在當時,天底下最大的老大注定只有一個皇帝。

  當然,劉備不會在漢獻帝還是皇帝(哪怕只是一個傀儡)的時候就急于稱帝。不過當時曹操早就是實際上的皇帝了,只要智商不是負數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過不了多久,開張四百多年的大漢公司就要徹底關門大吉了。

  比如說遠在江東的孫權就心知肚明,早在跟曹操偷情的時候就勸他當皇帝。曹操的做法十分耐人尋味,他一方面說孫權這個壞小子是把他放在火上烤(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另一方面卻想借此機會看看員工們的反應。果然,陳群、桓階等員工紛紛表示孫權那小子是真心擁戴的,老板你早就應該順天應人當皇帝了。

  大將夏侯惇等人也勸說曹操當皇帝。曹操同樣沒有表示拒絕,他的回答是:“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三國志》注引《魏氏春秋》)

  曹操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這個名義上的皇帝我就不干了(眼看要入土,干也干不了幾天),讓我兒子干吧。

  這符合曹操一向重實際,不慕虛名而處實禍的做事風格。

  曹魏集團即將改朝換代的事實,劉備集團當然也不是兩眼一抹黑完全蒙在鼓里。他們阻止不了曹魏怎么做,卻能決定自己怎么做。

  劉備集團的對策就是擁戴自己的老板當皇帝,不承認曹魏,堅持一貫的政治宣傳劉備是維護大漢江山,曹魏是篡位賊子。

關羽也參與了劉備的稱帝準備工作  對策制定以后,就是具體的執行工作。其中一項重要的執行工作是找“祥瑞”。

  古代有一種重要的理論叫“天人感應”,認為皇帝是天子,皇帝出生、即位或者逝世之類的大事,皇帝他爹天,出于對兒子的深厚感情,自然也會有一些表示。相對于平常人的送禮物拍馬屁,天的表示也非同尋常,比如天上有黃氣,瑞獸現人間,白日見金星,等等。諸如此類不尋常的現象被統稱為“符瑞”,其中預兆好事的又稱“祥瑞”或“福瑞”。這套理論在今天看來水分實在太大,但我們不信不要緊,古代有很多人信。三國時期還非常盛行以祥瑞作為皇帝年號,三國無一例外,比如曹魏的“黃初”、“青龍”、“甘露”,蜀漢的“景耀”,孫吳的“黃武”、“黃龍”、“嘉禾”、“赤烏”、“神鳳”、“五鳳”、“鳳凰”等等。后來甚至有正史《宋書》(南朝劉宋)專門列有《符瑞志》,可見古代人們對這套理論的重視程度。

  劉備集團找“祥瑞”的工作,早在關羽北伐期間就開展起來了,這是當時劉備集團忙于稱帝的確鑿證據。

  最有說服力的兩條證據,在后來群臣勸說劉備稱帝的表文中:

  “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

  “又前關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

  后一條證據,時間明確無誤“關羽圍樊、襄陽”,正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北伐期間,而且應當是在八月水淹七軍之后、十一月兵敗之前的“威震華夏”期間。

  我們知道,袁術死后,傳國玉璽就落到了曹操手中,張嘉、王休二人獻上的玉璽確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個贗品。

  獻玉璽這一出戲,臺上演員是張嘉、王休,幕后導演卻是關羽。關羽在軍務繁忙戎馬倥傯之際,別出心裁地導演這一出戲,絕對不是吃飽了撐的,他的目的就是為劉備稱帝做好輿論準備。

  當然,如果僅僅有這一條證據,有可能是關羽自作主張,與老板劉備無關。但另一條證據就不可能與劉備無關了。

  這條證據就是“黃龍見赤水”。雖然《三國志》記載的表文中沒有寫明具體時間,我們還是可以從其他書籍中得到旁證。《宋書o符瑞志》記載“劉備未即位前,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華陽國志》的記載更加明確“后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那么究竟是這一年的幾月份呢?可以肯定的是劉備在漢中擊退曹操、加冕漢中王之后的下半年;另外,表文中的陳述順序,往往也是時間順序,表文中“黃龍見赤水”位于“關羽獻玉璽”之前,很可能也發生在前。

  劉備手下的李嚴等員工在“黃龍見赤水”之后,立碑刻石留下物證,不但刻上了時間是建安二十四年,還刻上了他們的名字足足有九十多位!

  員工如此興師動眾,聲勢浩大,老板不知道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智障);而知道了不阻止,就更能說明老板的真實意圖。

  實際上劉備不但沒有阻止,反而推波助瀾,下令在“黃龍見赤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黃龍廟(《華陽國志》記載:后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蜀以劉氏瑞應,因立廟),作為永久性的紀念。

  這個時候,如果還有誰不懂得老板的心,那真是榆木腦袋不開竅了。

  可見,劉備在即位漢中王之后的下半年,也就是關羽北伐期間,就在忙著做稱帝的前期準備工作。

  這是劉備集團沒有出兵救援關羽的主觀原因,老板和員工的心思都被稱帝吸引了,在忙這一件大事,無意在此時大動干戈。

  偏偏關羽那邊動靜越鬧越大。不過在劉備看來,這也不要緊,關羽是主動進攻,即便襄陽和樊城打不下來,退回荊州就是了,損失不大。

  偏偏孫權就背后下手了。自從入蜀之后,劉備一路順風順水的發展局面被孫權一舉打破,遭受了史上最慘重的失敗。

  這下劉備怒了。平分荊州的時候,“借荊州”的債務糾紛就一筆勾銷,現在孫權竟然背信棄義,背后捅刀子,不但搶了三郡地盤,而且殺死了近四十年生死與共情同手足的關羽!

  雖然孫權使出障眼法,把關羽的頭送給了曹操,劉備依然堅定不移準確無誤地把這筆賬算到了孫權頭上。

  此仇不報,何以面對張飛等與關羽一樣追隨自己一生的生死兄弟?日后有何顏面見關羽兄弟于九泉之下?

  是的,我最大的理想是攻滅曹魏一統天下,但這個目標今生很難實現了。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退而求其次,統一天下的目標既然不能完成,當年同生共死的誓言,我必須要做到。

  攻滅曹魏,沒有把握。攻滅孫權,同樣沒有把握。

  但有些事情,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

  只要努力去做了,不論結果怎樣,我都無怨無悔,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對得起甘愿為我付出生命的生死兄弟!

  關羽兄弟,你沒有辜負我,我同樣不會辜負你!

  你的仇,我一定要報!

夢想島中文    群雄逐鹿英雄攻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