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義等人倒是沒有再在這上面浪費時間,幾人一邊吃泡面,一邊討論著關于明天到滬市飛機廠之后的種種。也不管701所最終怎們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航空工業部跟民航總局的態度也是不算錯的。雖然里面有些人是希望借著這個機會出國,但是一旦承擔下了運十的項目,這對于我們來說,將會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考驗。不僅僅是資金壓力,還有各種技術上面的壓力。別的什么不說,僅僅是五萬噸以上的大壓機,就是我們繞不過去的坎,技術文件資料,這邊都有…”其實在大飛機項目上面,王順義以及其他的管理委員會都持著跟民航總局,航空工業部一樣的意見。
他們搞技術的,知道目前國內的工業基礎要繼續讓運十飛下去,達到商飛的程度,是多么的不容易。
然而,航空工業對于整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的促進作用有多大,不用劉一九不停地給他們分析,都是知道的。
飛機工業,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最高的集成。
中國在大飛機上面,沒有絲毫的經驗,就連飛機設計都是沒有什么經驗的。
畢竟,從傳承于蘇聯的技術開始,蘇聯人都是幫著中國建廠搞生產,而沒有教中國人應該如何去設計。這是限制這么多年整個中國工業發展水平有限的根本原因!
沒有蘇聯人指導,中國科學家自己從頭開始摸索的航天工業以及原子能工業,發展不僅快速,而且還有著跟世界不差太多的成果。只因為這是從設計領域開始中國人就在自主搞。
同樣,從六十年代開始,到二十一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共和國國內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這兩個領域了。
航空工業,蘇聯人幫助中國建立了生產工廠,使得一開始就能夠在無法設計的時候制造戰斗機。轟炸機,這樣一來,生產領域的人員就要比設計技術領域的人員地位高很多,很多高層人員都是從生產制造領域提拔上去的。設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如同雞肋一般的存在。
造成了中國國內重生產,輕技術的不好習慣。
劉一九比別人更加了解運十,因為即使在共和國下馬了運十之后二十年重新啟動大飛機項目,在運十下馬之后三十多年。國產大飛機的制造依然困難重重。
有的東西,需要強大的工業基礎來支撐,而且還需要強大的設計能力。
在運十項目設計過程中,廣泛地參考了國內引進的波音707、三叉戟等機型,從一開始的蘇聯航空設計標準,到后來的參考英國航空器設計規范,最后應用美國人的設計規范,僅僅在設計標準上面,就融合了蘇、英、美三國不同的標準體系。設計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在材料、制造工藝、裝配等方面遇到了大量的問題。
設計能力。必須向著制造能力進行妥協。
運十的設計團隊清楚這些,九院從了解到的資料以及技術文件同樣清楚這一項。
即使九院全面參與了,依然還有很多問題解決起來將會是非常困難的!
“這一點,咱們是清楚的。不過,小劉說的也確實沒錯,這不僅僅是天上是否飛的咱們自己的大飛機的問題,即使如同民航總局說的那樣他們不會采購運十,運十的項目也必須搞下去!這對于整個國家的工業體系促進實在是太大了。我們九院存在的意義,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整個國家工業體系的發展。”秦遠作為九院負責導彈設計方面的技術項目負責人。他在這方面實際上了解得更多。
導彈在很多地方,跟航空工業一些相關要求是差不多的。
“航空工業,是一個國家工業領域相關技術的集成,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看成整個領域對于所有的工業領域進行促進,這比我們其他的項目要強很多。所以,即使明知道可能會投入幾十億的資金在里面不會有結果,我們也必須保證整個國家擁有這樣的設計能力,擁有這樣的生產能力。別的不說,只要我們接受。五萬噸的大壓機,這就是必須解決的問題,還有,相關的材料技術,機械生產工藝,甚至大型零部件的裝配工藝等等,只要完善,國內的整個行業都將會提升上來…”劉一九再次強調著這一點。
國家現在發展經濟,再加上基本上沒有人看好運十的前景,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運十的上馬,雖然迫切,但是卻是因為“最高指示”上去的。
除非戰略核潛艇,核武器,洲際導彈等能夠在國防領域有著重大威懾能力的領域的“最高指示”項目,在國家沒錢,卻又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經費搞基礎建設以及經濟建設的時候,基本上都停止了撥款。
其實,在后來大飛機再次上馬的時候,有人紕漏了運十下馬的內情,引起了國內罵聲一片。
這些,都只是片面的。
只有經歷過這個時代,了解到這個時代國家的困難,才會清楚地知道,任何事情的出現,都不是簡單的,單純的。只要有遠見,沒有誰愿意放棄發展這樣的工業領域。
在很多時候,劉一九被逼得沒辦法的時候,不是都說先放棄或者暫緩運十項目的進度么?
“行了,你別說那些問題吧。我們現在面臨的是,應該怎么去解決這些困難!”王順義才不想聽劉一九這些在他們面前強調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大道理。如果不是劉一九一直強調,他們根本就不會處理這些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即使我們愿意出錢,滬市政府以及航空工業部,民航總局他們是不是會容易把這個項目給我們!”
“這一點不用擔心,實在不行,就找上面的軍方大佬們給解決唄。反正這幾天他們都要到這邊來。運十的經費基本上所剩無幾,剩下的三架,是否在生產完成之后繼續裝配…”劉一九倒是不擔心大飛機廠的主管領導部門的人從中作梗。
目前運十面臨的是三千萬的經費,一旦三架組裝完成了,后續改怎么辦?
“組裝?現在怎么去組裝?從美國進口的四臺波音707使用的jt3d發動機本來只是作為備用,現在裝在了2號機上面,首飛沒有了問題,但是,目前如果繼續裝配,我們下一步應該怎么辦?繼續從美國引進?”問題擺放在眼前的。
運十能飛,就因為用的是波音707的發動機!
在一開始的時候,國內可是考慮著裝上國產發動機——渦扇八!
渦扇八,相對來說,到現在都是困難重重,而從英國引進貝斯民用航空發動機之后,上馬了仿制工程項目,結果到現在依然也是沒有什么進展。整個渦扇六的團隊都被劉一九給一窩端了,依然還在611所里面繼續設計有著劉主任開金手指提供技術支援的渦扇十!
渦扇十的設計工作剛剛完成不久,目前才生產出兩臺樣品,并且在共和國大西北的試驗場里面進行試車實驗工作,要完成,沒有兩三年根本就不可能!
“為什么要從美國進口?讓他們一邊等待發動機一邊繼續改進設計工作就行了!”劉一九搖了搖頭。
從美國引進發動機,這對于他來說,是最不會考慮的問題。
引進,還不如沒有呢!
如同伊朗空軍一樣,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靠著引進,使用的時候,都不敢放開去使用,生怕出現了問題讓戰機無法再次起飛,到時候連維修的零配件都沒有的。
尤其是美國跟中國未來長達一個世紀的競爭,這讓劉一九清楚地知道,美國人的訂單,有著太大的政治風險了。
美國人的總統四年一換,即使最長,也不過連任兩屆。
不同的政府,有著不同的理念,現在里根那孫子為了搞垮蘇聯,根本就不會去考慮太多,他們在拼命地拉攏中國,扶持中國,希望中國快速崛起讓跟蘇聯的競爭加碼,這一切都不是過給了中國眾多目光短淺的官員們一些希望。
所有的合作談判進展并不大,等到這孫子達成了目的,跟中國之間的合作,然后,就會出現問題了。
曾經,和平典范工程中,最為著名的殲八2航電以及雷達火控系統的技術合作就是最為典型的。中國人給錢了,最后,美國人就搞了兩架樣機出來,雷達也沒有給中國。在中國國內資金壓力很大的時候提出,他們愿意繼續合作,只不過中國人還得加錢…
加錢之后是否能夠完成合作,沒有誰知道。
所以,最終中國方面沒有繼續增加格魯門提出的增加兩到三億美元,損失了超過六億美元(前面出現了錯誤,55套雷達跟火控系統總價值5.5億美元,而不是5500萬)。
其實,從1989年美國單方面終止和平典范的時候,就注定了這個結果。
那一年,蘇聯已經完全不可救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