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河率領著全排的官兵回到營區,安置好馬匹就回到了營房。他剛躺在鋪位上,一名戰士就沖進了帳篷。
“軍士長,排長讓你馬上去營部…”
趙連河聽了馬上從鋪位上爬了起來,戴上了帽子跑出了帳篷。此時營區很多排以上干部和軍士長都向各自的營部跑去。
營區的氣氛非常的緊張,但是官兵的情緒卻非常的興奮。大家都知道大戰即將來臨了,這些天他們在營區都憋壞了,就想著總攻那一天的到來。
晚上的時候,趙連河和大批排以上干部和軍士長從營部走了出來。大家臉上都是掩飾不住的激動,終于要打仗了。
營長剛才傳達了上級下達的作戰命令,對大明京城的總攻時間定位明天凌晨四時。而且最讓全營官兵無比振奮的是,他們將作為遠東軍主力突擊部隊,第一個進入北京。
這對于一支部隊來說,絕對是一個莫大的榮譽。趙連河曾經出身與大明官軍,聽到這個消息更是心潮澎湃。
以前在明軍的時候,每月都領不到足餉不說,一年十二個月能領導七八個月的糧餉就算不錯了。家里的老婆孩子都是饑一頓飽一頓的,那日子就別提多苦逼了。
這一切的原因,主要就是大明的文官明目張膽的貪污軍餉,俗稱“漂沒”。在這個時代,駐扎在邊境的明軍,所有的軍餉和糧草,都是由所在地的上級糧草官負責押送。。
押送糧草的過程中,一般由上級的文官派人押送軍餉和糧草,甚至于護甲和兵刃都由文官派人押送,于是便有了漂沒這一說,具體點就是送十到八,或者送十到六,都是非常正常的。
通俗點就是一萬兩的銀子,實際上到軍營的只有八千兩至六千兩,其他的兩千兩到四千兩,文官對武官的解釋就是漂沒。就是說這些東西路上遇到意外,損失掉了,沒了。
而且明朝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時代,軍人地位很低,文官十分瞧不起這些“兵痞”。文官對武將有天生的優越感,社會精英都去參加科考走向仕途,而不是投身軍旅。所以明軍中充斥著各類社會的閑雜人等,甚至是地痞無賴。
英宗時期土木堡之變,勛貴武將損失慘重,勛貴、武將元氣大傷,文官集團迎來了春天。失去了制衡的文官集團急速做大,成為了中國歷代歷史上最強勢的文官集團。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使得明朝武將淪為了文官的奴婢。人事任命權歸于兵部武選司,裝備供應來自兵部武庫司、車駕司,戰術制定歸于兵部職方司,給養和軍餉則是由戶部提供。
當時低品級的文官可以對高品級的武將呼來喝去,劈頭蓋臉地訓斥而武將大氣不敢出,甚至可以直接扒武將褲子打屁股。
這也是明軍戰斗力急劇下降的一個主要因素,為什么明軍投降滿清以后,瞬間滿血復活,戰斗力得到極大的提高,也是這個原因。
其實大明的武將軍頭別看平日里對文官畢恭畢敬,可是心里早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尤其是趙連河這樣出身明軍的遠東軍官兵,對大明的文官有著極大的不滿。
深夜時分,北京城外各處的遠東軍開始了積極的準備。大批部隊整裝待發,一遍遍的整理著裝備,隨時等待著總共的命令。
今天所有官兵下午就開始睡覺,一直睡到半夜才被叫起來。趙連河一直非常激動,趴在鋪位上輾轉反側,集結號響起的時候,他也就睡了兩三個小時。
整個營區都在忙碌,官兵們牽出他們認為最強壯的那匹戰馬在操場上列隊。雖然大戰來臨前的氣氛非常壓抑,但是大家都沒什么不緊張的情緒。
趙連河一手舉著火把,一手輕輕的撫摸著有些躁動的戰馬,這匹六歲口的戰馬是去年更換的,不但溫順而且耐力速度都非常好,但因為沒參加過什么戰役,所以它感受到大戰氣氛后,有些躁動不安。
“嘀嘀…嘀嘀…”
一陣急促的哨音響起,趙連河連忙翻身上馬,跟隨著連隊的隊列,騎馬駛出了營區。作為總攻的尖刀突擊部隊,趙連河所在的營第一個出發。
此時夜色漆黑如墨,雖然戰士們舉著火把,但能見度依然很低,他們控制著速度,在平坦的官道上小跑著。
部隊趕到進攻出發位置,也就是北京外城的西直門前近千米的地方停了下來。
西直門是北京內城的九大古城門之一,自元朝開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關口。西直門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古今聞名的地方。
元代為大都城和義門所在地,明清時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是除正陽門外規模最大的一個城門。另外,西直門還是明清兩代自玉泉山向皇宮送水的水車必經之門,因此有“水門”之稱。
為了此次行動能夠順利的實施,遠東情報部駐北京情報站動員了幾乎所有的力量,保證這次開門行動,并于城內的部分準備投誠的大明文官和部分守城的明軍軍將進行了數次溝通,最后確定了在西直門,開城引遠東軍入城。
趙連河和騎兵營的官兵屏住呼吸,靜靜的端坐在戰馬上,等待著進攻的最后命令。所有戰馬的馬蹄都包裹著,戰馬的嘴部也戴上了網罩,防止戰馬大聲嘶鳴。
突然,趙連河聽到身后傳來一陣馬蹄聲,他和戰友們不約而同的轉頭看了過去。就見幾十匹戰馬正從后面趕了上來。雖然此時夜色漆黑一片,但是大家依然憑借火把的光亮,看到了為首那個人的樣子。
“次帥…是次帥大人…”
旁邊的一名遠東軍官兵突然驚叫了一聲,把趙連河嚇了一跳。他仔細看了一眼,心里也不由得激動了起來,還真是次帥大人來了。
西北野戰軍作為李明的起家部隊,所以他在各個部隊經常露臉,使得西北軍各部隊都認識李明。而且官兵也把李明當作西北軍的老領導,并以此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