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時間真的不是很長,馮云飛覺得還沒有過癮,時間就已經到了。地球上長達億萬年的生命活動、數萬年的文明積淀,顯然不是金星能夠擁有的;而這些東西,對于馮云飛這個在金星上上大的“孩子”來說,是如此的珍貴和迷人。
前后旅游人次其實高達1.5億人次,對地球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也為地球的政治環境等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槍支!
自由、民主、開放、自強…一系列來自金星的理念不斷地沖擊著地球現有的制度;而高度發達的金星現代理念對地球的沖擊更加的厲害。甚至有很多人開始雇傭來自金星的老師教育自己的孩——可惜,很少有帝國公民愿意在地球留下,也很少有人有這個資本;但是旅游結束后,倒是有數以萬計的富裕子弟,隨著飛船來到了金星求學。
總之,這半年來,雖然地球的社會科技飛速發展,從金星上前后涌入超過7萬億新幣/帝國幣的財富,讓共和國的經濟發展,仿佛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尤其是還有來自金星海量的糧食、少量的技術等等,更是彌足珍貴。但是國家卻沒有歡喜:1.5億人到處帶著槍支旅游,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如今,已經很多人開始游行,呼吁自己的權利。
不過這些對于金星來說,就真的是沒有太大意義了,社會的進步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建立在固有的基礎上。當年金星之所以容易推行新政,完全是從零開始!而地球卻不適合。錯綜復雜的環境,注定地球的完全改革,依然遙遙無期。
帝國歷61年4月,已經回到金星有小半個月的馮云飛總算是將時差倒了過來,而現在卻在開始忙碌——登船!文明號宇宙飛船,已經開始登船了!而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有部分工廠生產設備等,被封存其中,這個過程從來沒有斷絕。之所以提前十年。一方面是防備到時候緊張、混亂。要想將一個117公里長度的飛船塞滿了,可不是件小事情;尤其是要考慮飛船加速過程中產生的加速度和旋轉中產生的人工重力等,對固定和穩定的苛刻要求,更加大了施工難度。另外就是。十年時間拉伸下來。不會影響到帝國的發展。十年時間,倒也足夠再培養一批新的工人,接替被抽走的精英——也許有所欠缺但至少已經可以滿足社會生產和發展的需要了。
告別了親人。馮云飛帶著妻子和已經五歲的孩子,正式踏上了移民的道路——第一次登船。
對帝國的公民來說,移民,除了有本身的追求和社會的壓力外,還有一種責任和使命感。責任感——對帝國的回報,使命感——做人類的先驅。
金星無疑是一個健康的社會;曾經帝國一直撫育公民,而現在,帝國需要的時候,報名踴躍。2000萬人口的移民名額,楞是有幾十億人報名。最后不得不優先從頭篩選。
飛碟基地上,人山人海,人們互相送別、互相祝福。哪怕是陌生的人,也會相互擁抱一下——額,你別去占小姑娘便宜哦,否則會被打槍子的。
雖然說還有半年才會出發,但是提前布置下自己的居住環境,絕對是極有必要的。畢竟,將會進行長達22地球年乃至更久的旅行;在這長達幾近20萬個小時的旅途當中,宇宙飛船以就是他們的全部、安排的房間等,就是他們的所有!因此,本次登船,就是劃分房間、然后讓大家有半年時間來布置自己的新家!未來29個金星年的家!無論是22年還是29年,都代表了:一代人的時間!
2000萬人口,在太空中度過這么久,很自然的會發生人口的自然增長。至于說人口死亡,也是不可避免!已經有不少老人說了,寧可死也要進行這一次太空旅行,哪怕是用生命做實驗也心甘情愿。激情,并不僅僅屬于壯年,老年人同樣有屬于自己的夢想。
隨著飛碟降落,人們互相告別——雖然說不是最后的離別之日,但卻是帝國公民第一次真正的登船,登船的人——他們將在半年后需開始真正的宇宙之行。這一次送別,意義重大!
隨著飛碟升高、看著漸漸變得渺小的地面,看著一點點顯現出弧形的大地,馮云飛驀然有一種想要哭的沖動。從此天涯遠,此去遙遙無歸期!自己還有多少機會,再次目睹帝國美麗的風景!還能看幾次這繁華的世界!60年帝國建設,如今的金星已經成為人類的樂土;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馮云飛覺得,東勝樂土就是如今帝國最真實的寫照。
漸漸地,蒼翠的大地被白云遮蓋,淡藍色的天空,顯現著寶石的瑰麗。從來沒有這么一刻,感覺到生命行星是如此的美麗。是生命的色彩嗎?平時不覺,此時此刻,才感受到一種不舍!
不知道過了多久,美麗的金星仿佛變成了一顆寶珠,仿佛一只手就可以握住。與此同時,一個黝黑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太空。為了安全宇宙飛船是在太空30萬公里之遙的位置上,環繞金星飛行,同地球上月球的位置類似。
輕輕一震,飛碟停靠在一片巨大的廣場上!這樣的廣場,在飛船中,至少有上百處!鋼鐵的地面,竟然有輕微的重力。無法想象,一個人造物體,質量龐大到已經有了自己的重力!雖然很低,但是卻足以讓人類站的住腳,已經有地球標準重力的三百分之一。
這個廣場是如此的大,一眼望不到邊,上面足有十艘飛碟交叉的降落起飛,小的有標準的300米直徑,大的有上千米直徑;幾千上萬人從中走出。到了這里,通訊器就會自動接收來自飛船中的信息,那是自己的位置。
“咣…咣…”一列嵌入式軌道車停在廣場前方。
“202次列車,終點站1020107,途徑xx…,請旅客選擇登車。”優美的電子音輕柔的充斥這個基地。
其中數字表示的意義是 202次列車:表示第二號基地、02次列車。
1020107表示:第一層居住空間、020公里處、107公里生活區。
其中,宇宙飛船有三層生活區,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到第三層。
另外,宇宙飛船從頭到尾117公里,從頭算起,每一公里算是一個梯段。
其次,直徑40公里、一周約有120公里(有飛船防護殼厚度不要忘了考慮);107就表示沿基準點向前107公里處。
至于基準點,這個就是當初建設飛船時候隨便定位的。作為一個圓柱形的飛行器,其設計是各方位平衡的,就算是飛碟基地都是均勻分布,以保證飛船的平衡。只不過這東西就像是經度一樣,從哪里開始,就是規定而已;但定下來就是規矩,需要遵守。
不過別看這簡單地幾個數字,卻將居住區位置精確地定位到一平方公里范圍之內。而到了一公里范圍內,就會有詳細的街道號等等,在此尋找到自己的居住位置就很簡單了。一公里,步行也用不了多久,區和區之間,除了遠距離的列車之外,近距離還有小型的穿梭車串聯。十分的方便。
這樣的一個飛船,幾乎集中了帝國60年以來所有的科技,其先進可想而知。也許,唯一的缺點就是,作為科技時代,因為數字化的普及,也是為了管理和記憶方便,優美的地名文化被冰冷的數字所代替。但是宇宙飛船可不是小玩具,要用盡一切可能保證其安全,2000萬生命和人類的希望——可不是一句玩笑話。
在這個沒有重力環境的世界里(那一點重力等到飛船開動,基本上可以忽略),列車速度并不快,大約只有十公里時速。
兩個小時后,馮云飛找到了自己被安排的居住地。帝國的奢侈,就算是飛船中也不例外。一片100x100米的空間中,中間只有一個上百平米的一層建筑,房屋是新型、輕量級、防火塑料材質,其余的地方是一片蒼翠,在高級仿自然光照下,植物郁郁蔥蔥,點點花色點綴其中,為這個環境提供了豐富的氧氣和空氣凈化功能。
“好美!”就算是馮云飛這個神經大條的“虛擬世界戰士”,都不得不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一平方公里之內,竟然只有一百戶人家!中間是道路隔開。
“叮當…”隨著馮云飛靠近,身上的通訊器自動與房屋的網絡連接。房門緩緩打開,一個貼地機器人緩緩滑出,“家政機器人43678564號向主任報告。”
“你以后就叫馮安全吧。”馮云飛隨后說道,半智能化的機器人非常的“聰明”。實際上,如今帝國的能力,足以開發基本的全智能機器人;但是考慮到可能的機器人叛變等等原因,帝國如今依然是半智能的天下;而全智能是被禁止研究的。不過,不考慮獨自思考能力,半智能機器人也足以滿足現代科技的發展需要——至于說獨立思考的能力,人類自己來就行了。
“謝主人賜名。馮安全向您報告。
在這個房屋中,有36v應用電源,為了能源安全,最高電流限制為300安每戶。如果超出,需要向主控室申請。除此之外,還有1000gb光纖。”
“還有呢?”馮云飛問道。
“沒有了。帝國也沒有余糧…”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