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零七章:歡呼吧(下)

  今天是叔孫通覺得最為露臉的時刻,人生在世多少人能夠主持稱王儀式,又有多少人能主持一次建國?早在他投奔呂哲的時候就呼朋喚友,三月前得知自己將成為儀式主持人的時候更將這一次稱王建國視為儒學發揚光大的難得機遇,哪能不更加賣力的呼喚儒家學派的一些學子過來?

  現今呂哲治下什么學派的人都有,儒家學子的數量卻是最多,但是他們的發展也是最為緩慢的。像是法家、墨家、名家、縱橫家、農家等幾個學派莫不是在各個學院有一席容身之地,儒家卻只有少數的幾個學子被呂哲任用為各個場合的禮儀官,學院得到的位置也只是有限的幾個教習,像是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卻都被其它學派給充填滿了。

  叔孫通一直渴望儒學能夠發揚光大提高影響,更希望儒家不止是在一些祭典上有所作為,畢竟儒家會的不止是“禮”,還有其它相當多的知識。他要用這一次主持呂哲的稱王建國來改變儒家尷尬的現狀,提升儒家的影響力,也要將這次儀式辦得完美來提高儒家在呂哲心中的分量。

  在眾多儒生將這一次機遇視為改變儒學命運的關鍵時刻,典禮的隆重和對禮儀嚴格的要求自然也就越加精益求精。

  其實任何的典禮都關乎到組織學,沒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壓根就無法主持繁瑣且講究次序的儀式,叔孫通作為儒學大師能夠操辦好典禮,是不是說明儒家也有教授關于組織學的東西?

  沒錯的,現在的學派眾多,儒家又是一個什么好就學的學派,因此“侵略”了太多學派的領域才遭到不待見。現在的儒家學子不是那種“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廢材,正因為沒有“霸主地位”才會什么好用學什么,偏偏還要強調那是屬于儒家的東西,才會被眾多學派所鄙視和抵制。

  呂哲選擇叔孫通來主持典禮是因為這個家伙對禮儀確實有一套,漸漸卻是發現叔孫通推薦的那些人竟然組織性不錯,一問才知道那些人都是學過《六韜》的人。

  《六韜》不是兵家的玩意嗎?也確確實實是屬于兵家的知識,然后儒生學了,這個…侵權啊!

  這年頭侵權的事情多了去了,不但是儒生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學,其它學派也基本是這個情況,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競爭實在太激烈了,不進步就意味著被淘汰。

  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人追求更多更實用的知識,呂哲開辦軍事等學院要是在思想僵化的宋朝之后,那絕對是要鬧翻天的,但是現在卻是廣受歡迎,且各學派為了增加自己的影響力不得不選出精英來競爭學院的位置。

  有競爭才有進步,呂哲當然是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最近一個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他,那就是競爭該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大一統思想該不該得到繼承,同時大一統思想又該是以什么樣的理念傳播下去。

  笑吟吟觀看的文武不知道自己效忠的對象為什么會發呆,他們已經能聽到外面越來越大的喧嘩聲。

  這不知道多少人發出的喧嘩聲幾乎將鼓聲和號角聲給掩蓋了,可以想象聚集到宮城東邊廣場的人該是有多少。

  事實上因為是冬至節,人們在今天除了娛樂什么事都不會想干,他們得到統治后帶著一種朝圣辦的心情拖家帶口帶來廣場處,被維持次序的士卒約束著尋找位置站立。

  能夠容納二十萬人的廣場自然是不能都塞滿人,呂哲在事先有做過安排,廣場之上的某些位置是有布置可供坐下的階梯式長椅,但是他低估了前來觀看儀式的黔首數量,以至于能夠安坐十萬人的長椅數量根本就不足。幸好是有預備預案,更多的人被安排到閱兵道的左右兩側站著,維持次序的士卒也得到相應的增加。

  宮城是在南陵城的正中央位置,南陵城的道路規劃也是圍繞著宮城進行,四條筆直且寬度達到二十米的大道貫通整座城池,現在從高空往下看去,整座南陵城陸陸續續有人沿著大道在向宮城前進,在宮城的東面廣場之上也滿滿是在移動中的小黑點。

  負責維持次序的閱兵主導演司馬欣和副導演季布,他們在得知至少有四十萬黔首聚集過來的時候可是被驚得一身冷汗。當然,他們不是在害怕這些聚集過來的人有什么如暴動之類的不軌行為,就是擔心維持次序的士卒不足擔心發生推擠演變成混亂。

  呂哲在得知有四十多萬人匯集過來的時候也是一驚,不過隨后念叨了一句“幸好現在沒什么‘非法集會’一詞,不需要幾十人聚集在一起就出動軍隊鎮壓”,然后該干么干么了。

  傲嬌了呀,成年男子和健婦已經旅行四五個季度的義務兵制度,算是有紀律性的人了。再則,南陵城附近長期有多數十萬軍隊存在,那些喜歡鬧事的人早就被收拾掉。

  還能住在南陵城內市民日常生活中有著太多要遵守的城市守則了,像是走路靠右就是其中一項,算得上是懂規則的一批人。他們生活安逸,居住的地方馬上也是王都,以后怎么也能向外地人驕傲地說一句“我可是生活在XX地方的人”,怎么會不更加約束自己呢?

  當呂哲準備好自己的衣著,一些隨行的甲士也穿戴華麗地出現,他們擁護者呂哲走出大殿,看見的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走廊布置。

  從正殿走向宮門至少需要半個時辰,一路上呂哲看見的都是布置了紅布彩帶的喜慶景色,他們走到與寢宮相交接的道路時,那邊早就等待著相當多的人。

  今天若只是稱王,呂哲的女人是沒有資格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但是今天也是建國大典,所以呂哲的女人都要盛裝參與慶典。

  呂哲目前還沒有確定誰為主母,按照王級的婚姻關系也就是定下王妃的人選,更沒有分出她們的品階,所以在一眾女人中沒有誰的身份高誰的身份低的區別。

  沒有品階來分出高下,那么誰為呂哲生過孩子誰沒有也就成了對比的條件。她們似乎也遵守這樣的規則,因此呂哲到來后第一眼看去,看到的是抱著男娃的衛雯站在前面,她靠后一點點的位置是抱著閨女的呂雉,再后面是懷孕的趙婉,趙欣與熊女血統最高貴反而是站在最靠后的位置。

  為什么始皇帝的九公主陽滋不在其中?這就對了,畢竟呂哲還沒有正式迎娶陽滋,她自然是不會出現在這里。而這也是送嫁團的王綰等人最為耿耿于懷的。

  在家臣燕彼的提示下,呂哲已經意識到對待自己血脈的行為造成了很多困擾,他疼愛地看一眼呂雉懷中看見自己來了露出笑容的閨女,走過去的時候卻是從衛雯的手里抱過了熟睡中的男孩。

  呂哲到來時,除了抱著孩子的衛雯和呂雉,其余的人,女子行蹲禮,男子行抱手禮。

  呂雉發現呂哲沒有像往常十分疼愛地抱過閨女呆了一下,她隨后保持笑容想要湊得近一些,卻是看見呂哲抱了抱男孩又還給衛雯,不知道低聲說了幾句什么,然后轉身邁動步伐當前而行。

  宮城實在太大了,按理說是該安排一些馬車或轎子來作為代步,可是也不知道是因為呂哲的疏忽還是什么,用車架或是轎子代步壓根就沒有出現,只有在各地有鴻翎急使前來匯報緊急軍情的時候才會看見有人策馬在宮城狂奔的畫面。

  呂哲一直是把徒步看成一種運動,除非有必要的時候才會御馬馳騁,再則他非常反感人力轎子的存在,認為那是把人當成牲口在驅使,所以馬車或許會在宮城中出現,轎子卻是不可能了。

  他們越是靠近東面城樓,喧嘩聲也隨著距離的減少變得更大。

  城樓處的司馬欣和季布看見呂哲的隊伍過來,他們都是下了城樓遠遠迎接上來。

  呂哲的隊伍人數不少,除了家庭成員之外就是一群盛裝的文武百官,再加上相應的甲士與侍女,至少是有近三千人。

  沒有任何的寒暄,司馬欣作為閱兵主導演匯報一下閱兵方陣準備的情況,季布則是匯報廣場的維安情況,早先一步過來的叔孫通也隨后通報典禮的準備事宜。

  耽擱大概是一刻鐘的時間,邁小碎步走得腿快斷了的呂哲才艱難地爬上城樓,他剛剛踏上城樓的時候,一陣蒼涼的號角聲爆發了,隨后是各個城墻段布置的力士舞起巨大的鼓槌,“咚——咚——咚——”有節奏地敲響了戰陣之樂。

  在肅殺的戰陣之樂演奏之下喧嘩聲停止了,在場的黔首無不是瞪大了眼睛盯著出現代表呂哲的王旗,他們看到一個黑色的身影出現在城樓處,正在猜測那人是不是自己的統治者時,城樓之上的士卒先是吶喊出“萬勝”的呼聲,隨后維持次序的士卒也跟著吶喊,黔首加入的時候剛開始還能維持統一性,那“萬勝”的呼聲幾乎要穿越云霄,最后漸漸亂了就只剩下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了。(

夢想島中文    大秦之帝國再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