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千七百七十六章 軍心

  面對盾衛這種近乎違規一般的強悍防御,沒有了之前那種連盾衛都能撞飛的可怕速度。

  伽卻里這邊雖說是怒火萬丈,麾下士卒也都不懼死亡,拼命想要打穿留下來斷后的盾衛,但一時半會兒確實沒有辦法殺入婆羅痆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于禁率部撤退入城。

  說來于禁這一次撤退確實是驚人的迅捷,在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絕大多數主力的撤退,而孫觀的配合也堪稱絕妙,成功用那堅實的身軀封堵住了東城門的破綻,將貴霜精騎堵在了門外。

  說起來如果這個時候徐庶心狠一些,直接不管孫觀,鎖了城門,靠著于禁剩下的兵力,靠著婆羅痆斯堅實的城墻,不出意外的話,支撐到中原的援軍到來都沒有什么問題。

  畢竟婆羅痆斯城在尼蘭詹帶著帕陀甲士團出去之后,就和正常的南方城池沒有了任何的區別,面對神兵天將的漢軍,很自然的就選擇了跪伏,一如之前面對伽藍神那般。

  可以說于禁防守婆羅痆斯城,并不會存在內外夾擊的問題。

  婆羅痆斯的士卒別說給于禁添堵,說實話,不幫于禁這個神民都屬于比較奇怪的事情了。

  都不說神戰的呼聲尚未傳遞到婆羅痆斯,就算是呼聲傳到了,那也不過是坐實了伽藍神的身份。

  自然伽藍神的神兵突然出現在城內,而代表著選擇試練的凡人被神兵引誘出城,信徒自然也該明白試練者已經失敗,這么一來,添堵什么的,作為神明忠誠的信徒怎么會干呢?

  加之伽卻里是奔襲過來,并沒有帶夠糧草,雖說還有幾天的干糧,但要靠著這點糧食攻打有于禁防守的城池,那是真做不到。

  雖說也可以去其他地方調糧,貴霜南部畢竟不缺糧,可現在這個情況一旦調頭去附近調糧,貴霜那真就要失去了婆羅痆斯。

  幾天的休整時間,足夠讓現在逃出生天的于禁重組建制,將婆羅痆斯打造的固若金湯,到時候哪怕剩下的兩萬五千精銳步兵過來,在短時間之內也拿不下婆羅痆斯城了。

  要知道早在四十多天前,郭嘉的求援信以及局勢分析的密報已經送到了李優手上,哪怕是當前因為道路尚且沒有修建起來,遷徙困難,漢室還是決定忍著國內陣痛,直接遷移占領婆羅痆斯以東。

  哪怕為此會造成短時間國內局勢動蕩,人口分布等等一系列問題,甚至讓漢室在一到兩年內都很難再進行大規模作戰,但對比從婆羅痆斯城以東到孟加拉灣差不多二十萬平方公里,折合三億畝一年三熟的良田,漢室集體屈服了。

  戰爭為的是什么,為的不就是利益嗎?打贏了一無所獲,才會有國雖大好戰必亡,打贏了要什么有什么,怎么會死,這種情況下還會死,只能說明你弱啊!

  徐庶雖說猜不出來漢室內部整體的腦回路是怎么樣的,但他知道,三個月之內絕對有援軍過來,并且貴霜北方也絕對有漢室的兵鋒。

  可以說,只要在于禁進來之后,徐庶選擇關城門,這一戰就結束了,可惜將盾衛關在城外的想法只出現了一瞬間,就被徐庶掐滅了,拋棄戰友這種事情,漢家真的做不出來。

  “今使人于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這句話可能聽過的人不多,但這句話事實上影響了整個漢室對外作戰的心態,并且建立了獨漢以強亡的基礎條件。

  因為這句話對于漢室所有對外作戰的將士都是一個保證,這個保證就是,只要是為漢室而戰的,對外作戰時,只要你發信的時候,還沒死,那么不管國內國外局勢多惡劣,漢室都會派兵去救。

  絕對不會出現唐朝那種歸義軍那種非常震撼,但是深思又非常無奈的情況,漢家的子民就是漢家的子民,只要確定你確實是為漢室征戰,那么安心,漢帝國絕對不會放棄你的。

  順帶一說,漢書中絕大多數作戰的記載都和匈奴有關,同樣漢室所有非常輝煌的記載背景也基本上和匈奴有關,總之漢書對外除了是懟匈奴,基本上都屬于我方大佬執行外交政策什么的。

  說來漢室的律法和執行律令,再沒有明確要求的時候,一般都是因循舊貫,這個政策不能說是好,畢竟祖制很多時候都是被抬出來壓制想要變法干事的皇帝和大臣的,但同樣這也政策也不能說壞。

  至少這一條就屬于好的一方面,真正可以讓對外作戰的將士無后顧之憂,絕對不會出現,你在外面征戰,陷入危局之后,國內受限于形勢不進行救助。

  因為在漢朝的時候出現過這種事情,那就是我方將軍耿恭在萬里之外進行作戰,然后被匈奴給包圍了,消息傳回來的時候都過了兩個月了,然后救還是不救就成了一個問題。

  救吧,天知道那個兩個月前就被包圍的我軍有沒有全軍覆沒,更何況我們派兵過去,就算是騎兵也需要兩月,過去搞不好什么都沒有,只是空耗糧草。

  不救吧,貌似心理上有些過不去,漢家畢竟是以武勛入爵,以爵位勘定官職,能上朝堂的都上過戰場,總覺得不救的話,有些對不住自己人,畢竟孤軍奮戰,最怕的就是自己沒放棄,后方將自己放棄了。

  大家都當過兵,真這么干的話,就有些流血又流淚的意思了。

  當然如果從理性的角度,國家的層面來講的話,其實不救才符合現實,做做樣子派點人粉飾一下,裝作自己去救,安撫一下人心才屬于最合適的方式。

  因而就這個救與不救的問題,被人捅到了朝堂上,然后雙方辯論了一番之后,鮑昱(鮑信的七世祖)當著漢章帝的面飚了這么一句話,章帝默然無語,然后出兵。

  從那之后漢軍對外作戰就沒有什么好說的,國內政治下黑手沒人管,但是對外作戰,基本沒有多少坑自己人的,而且自己人只要出事基本上都是竭盡全力去救。

  說起來,這件事也算是漢室對外作戰時士卒反倒比對內作戰時安穩的一大原因,畢竟內戰你被人坑了,別人救不救,沒人關注,但外戰你要是被敵人坑了,那只要你沒死,撐住了,肯定會有人救。

  這也是大多時候漢室對外作戰時比對內作戰是將帥更自若的原因,因為不用思考其他的,對敵就是,戰死是自己能力不行,真打不過不用擔心,你的后面真的站了一整個帝國。

  不管國內是不是政局動蕩,也不管是不是新皇登基,也別提國內在內戰,只要你在外戰翻船了,自然會有人來救你,這算是某一種漢家對外作戰時的一種天然默契。

  另外一提,那次章帝派軍去救人,也算是歷史上無巧不成書的真實巧合,在疏勒城陷落之前的那一刻,章帝的援軍抵達了,救出了僅剩下的二十六人,然后頂著匈奴的封鎖從天山殺回來,剩下了十三人。

  這也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十三將士歸玉門。

  真要說的話,那一戰不管是從折損,還是從獲益等等方面說的話,確實是輸了,什么實物都沒有得到的勞師遠征,空耗糧草物資,加之又是國內明帝剛死,章帝登基,正處于證據動蕩的時候,可以說選擇那個時候出兵,是一個非常糟糕的選項。

  然而那一戰雖說在實物上一無所獲,但從那一戰之后,漢軍才算是真正進入了完全體,對外作戰的軍心穩固程度比任何一個朝代都夸張,基本完爆二十世紀之前的任何一個國家。

  因而徐庶雖說很清楚那一刻他封門的話,這一戰就會就此結束,他們接下來只要等待就能等到勝利的到來,而損失的也只有外面的不到三千的盾衛而已,但徐庶瞬間便掐滅了這種想法。

  百余年建立起來的軍心,建立起來的偉業,如果為了當前這樣的勝利而毀滅,那他不僅僅是功臣,更會是罪人。

  婆羅痆斯以東雖好,可就算是拿下了也只是爭取到一片讓漢室更快騰飛的沃土,但這等貫穿歷史,流轉在時光長河中的偉業,才是真正意義上支撐著這個國家走向無敵的偉力。

  以一時之輝煌,而放棄千年之基業,孰輕孰重,徐庶還是能分清的,漢家可以失敗,但絕對不會放棄支撐自身偉業的英雄。

  這是這個國家的底線,也是這個民族在這個時代不容褻瀆的驕傲,這個時代漢家的傲骨可未曾崩塌!

  在于禁撤入婆羅痆斯的那一刻伽卻里和法爾貢等人雙眼充血到都快要凸出來的程度,那一刻他們瘋狂的攻擊著盾衛,以期能在打破盾衛的封鎖,殺入到婆羅痆斯城。

  哪怕大月氏的貴族非常清楚漢室的作風,但他們這一刻也不自覺的認為門口的盾衛士卒不過是棋子。

  請:m.ddyueshu

夢想島中文    神話版三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