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六十章 成為資本家

夢想島中文    回到舊石器時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文官們終于找到了解決辦法,十分的高興,一連討論到半夜,飯菜都涼了,還不覺得餓。

  不斷的對獎勵的多少,獎勵的等級進行爭論,不斷的詢問,到底獎勵多少合適,獎勵多少可以讓眾人努力工作,又不會讓國庫支出太大。

  看得出來,他們依然深受原始部落的構成觀念影響。

  部落建立之初,是沒有個人財富的,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部落的,而部落又是每個人的。

  聽起來有點饒口,個人的先是部落的,然后部落的又是個人的,這不是說,個人的就是個人的嗎?

  既然個人的就是個人的,干嘛要經過部落這一手?

  必須要經過這一手!這一手是協調,是分配,如果真是個人的就是個人的,那么別人打獵,獵物就成別人的,其他人吃什么?

  所以得有一個領袖來分配,重新分配成個人的,在部落時期,就叫酋長,在國家時期,就叫天子,后來統一時期叫皇帝。

  說白了,就是那領袖一個人的,領袖說怎么分配,那就得怎么分配。

  有了這個分配權,這個領袖就可以干很多事了,我可以分配,也可以不分配。

  你想要分配得多一些,是不是要聽我的?我是不是就有了人手?有了人手是不是就可以訓練成士兵?

  其他分配得少得,甚至不分配的就要反抗,可是你沒糧,光有人手有什么用?

  我有糧食啊。有糧食有人手,我就進行鎮壓。于是乎,就出現了每個國家都出現過的歷史。帝國。

  而且都進行得很徹底,中央集權,權利就抓在那個分配者手上。

  可現在的眾人哪里有漫長的歲月,去沉淀歷史?他們正在往一手促成封建帝國的老路上走。

  他們還沒有從思想上轉變過來,以前為什么一定要有一個分配者,一個領袖呢?

  因為有了分配,大家都有食物吃,不會你打獵來的,別人沒得吃。

  說白了。是為了一個集體的生存,重點不是集體,是生存。

  可現在不是生存了,已經在王揚的努力下,硬生生的拉到了飛速的發展之中,生活狀態已經從生存中脫離出來了。

  這種新的狀態,就做和平發展,這時候,就不能再一個人分配。要一群人分配,這群人叫官。

  但是,這時候的權力應該是由人民來主導,而不是由那個最高領袖來主導。

  那個最高領袖發現自己的權力。可能會被生活狀態的改變而架空,自己的權力可能會丟掉。

  他就坐不住了,丟了權力。他就什么都不是,于是開始未雨綢繆。在事情還沒發展到那一步之前,牢牢的把權力攥在自己手里。

  這一步是肯定會出現的。各個國家的歷史大潮也是這樣說明的。

  直到民不聊生,人民反抗,出現人民主宰的國家,這就是現代國家。

  歷史便是如此,現在的問題是,生存狀態是可以改的,生活質量也是可以靠王揚后世的知識,活生生提高的。

  可人類的思想狀態,卻是遠遠跟不上的,眾人就沒跟上,他們還是認為,必須要有一個絕對的領袖來主導支配權,大家才是幸福。

  所以在他們的觀念中,每個人都是國家的,而這個國家,一定是王揚的,所有人都是王揚的個人財產。

  既然人都是別人的,那么你生產出來的東西,肯定也是別人的。

  所以這群文官們,最爭論不休的討論就是,如何能最少支出物資,保證國庫的利益,說白了,一定要保證王揚的利益,你不能讓王揚多掏腰包。

  他們把這個計劃的最終目的,看成是暫時掏一點王揚的腰包,激勵眾人創造出更大的利益,然后將王揚的腰包充實最大化。

  既然他們認為的目的是這個,自然得少出本錢,多賺實惠。

  說起來有點可笑,王揚是玩了命的把大家往前帶,要把大家帶進民主社會,不想讓封建社會出現,眾人是玩了命的拖后腿,恨不得把王揚神化成神人,積極的進入封建社會。

  于是當這個該獎勵多少的問題,拿到朝廷上討論的時候,迅速引起了百官的辯論。

  “這個計劃是非常完美的,就是你們得把獎勵再調低一點,不要獎勵那么多嘛…”

  “是啊,再低一點!”

  骨學家的建議則是:“就比以前多獎勵那么百分之一就好了,你們獎勵百分之十干什么?”

  文官們直接無語了:“百分之一…你得知道,每個月就兩匹布,百分之十已經就剩兩塊毛巾了,你這百分之一…連張手帕都做不成了。”

  “是啊,食物也下發得很少,百分之十就多一口吃的,你這百分之一,連塞牙縫都不夠啊…”

  文官自覺很吝嗇了,結果遭遇更加吝嗇的骨學家和其他官員,不禁欲哭無淚。

  王揚聽完以后,也是十分無語。

  這個計劃其實總的方針上已經定下了。

  靠基本指標,代替懲罰,解決眾人不工作的不確定性,不工作的,就肯定沒有物資發放。

  然后用“保底加抽成”的方式,來調動眾人努力工作的積極性。

  把獎勵分為十等,你做出了多少多少貢獻,就獎勵你額外物資,你貢獻得越多,獎勵越豐厚。

  總而言之一句話,多勞多得,不怕你的貢獻能力叼炸天,就怕你沒這能力。

  這個計劃的前景,百官非常看好,幾乎可以肯定,這計劃確實是完美得過頭了。

  其他官員們也紛紛稱贊禮部這群文官,對他們能想出這種好計劃而感到佩服。

  但與此同時,這樣一來,就等于人人都可以獲得獎勵,這將要付出的物資,就比原來多多了。

  已經超過了他們的預期,雖然就算如此,對于國家來說,還是賺得很多,但是憑什么啊,本來就應該什么都是國家的。

  那么坐在上首的王揚是怎么想的呢?王揚的想法,就是獎勵多一點就多一點吧,沒關系,不能因為太小氣,結果眾人看不上那點獎勵,不干活了吧?對不對?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不多給點獎勵呢?反正對于國庫而言,還是賺大了。

  結果百官一致強烈的反對:“不行!絕不能這么干,國庫是國庫,他們是他們,本來就應該一切都是國庫的。”

  王揚真是覺得他們又可愛,又好笑,那國庫說白了就是老子的,老子的腰包再怎么鼓,關你們什么事兒?

  而百官此時的表現,卻是把充當了忠實的管家,主人家的利益,是拼了命都要保障的,要是主人家都在吃殘羹剩飯了,那么他們這些個管家能吃什么?

  換句話說,你王揚身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都過得結結巴巴,凄凄慘慘,普通人民還能過得比你好?

  所以首先,你得過好。

  這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混帳邏輯,倒不是說這個道理講不通,有一定的道理。

  但問題是,這個計劃,或者說這個方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是他王揚要過得怎么怎么好,要修一座故宮,而是要提高生產力,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達到快速發展的最終目的。

  而體現這個目標的最終表現,是民富,然后才是國強啊!

  你得把大家喂飽了,大家才有力氣干活嘛,不能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啊。

  現在百官們的思想轉換不過來,如果是在生存時期,那肯定要先王揚吃飽,因為他是吃頭一份,他先選食物。

  他把最好的選走,其他人再選。

  這個邏輯關系,在眾人這里,根本轉換不過來,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快到他們自己都不敢相信,總覺得不踏實,總覺得不按以前成功的老路走,國家就會崩盤瓦解,最后。

  所以他們的想法和以前一樣,分,還是要分的。

  以前是分食物,你王揚先挑,挑最大份,現在不分食物,分物資,你王揚還得先挑,挑最大份。

  你不想挑都不行,我們幫著你挑,不然文明倒退,國家崩潰,誰負責?

  可是這樣是有問題的,眾人是把王揚當一個領導人的標桿,想發最終的分配權,強塞回王揚手里,就是不接。

  因為他們相信,王揚會對大家好的,不會讓大家吃虧。

  但你把王揚準備放下的權力,又活生生的塞回他手里,他萬一不分了呢?打算獨吞了呢?那不是就對大家不好了嗎?

  眾人這種簡單粗暴的邏輯思維方式,簡直就是逼王揚成為萬惡的資本家。

  王揚都不想當地主了,他們還紛紛來當長工。敢情閏土是他們家親戚?就算他們是閏土,王揚也不想當魯迅啊。

  面對這等啼笑皆非的場面,王揚真是不知道,該拿他們怎么辦。

  罵他們一通吧,好像說不過去,畢竟人家是為自己的錢包想。

  不罵他們一通吧,又好像不合適,他們打算往封建老路上走。

  所以王揚這個糾結啊,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夸他們可愛不是,夸他們不可愛也不是。

  “想讓眾人的思想觀念轉變過來,任重而道遠啊!”王揚深深感到這一點。

  恐怕,不僅是這些官員,就是普通人也是這么想的。(

夢想島中文    回到舊石器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