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九章 獨吞(二)

  莫桑比克海峽(l,葡萄牙語作ambique)是西印度洋的一條水道,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東為馬達加斯加島,西為莫桑比克。科摩羅群島(oroarchipelago)橫列海峽北端,印度礁和歐羅巴島位于海峽南口。

  莫桑比克海峽全長1670千米(一說1760千米),呈東北斜向西南走向。海峽兩端寬中間窄,平均寬度為450千米,北端最寬處達到960千米,中部最窄處為386千米。峽內大部分水深在2000米以上,在北端與南端超過3000米,中部約2400米,最大深度超過3500米,深度僅次于德雷克海峽和巴士海峽。峽內海水表面年平均溫度在20c以上,炎熱多雨,夏季時有因氣流交匯而產生的颶風。由于水深峽闊,巨型輪船可終年通航。海峽盛產龍蝦、對蝦和海參,并以其肉質鮮嫩肥美而享譽世界市場。有莫桑比克暖流南下,氣候濕熱。多珊瑚礁。贊比西河從西岸注入。為東非重要航道,兩岸港口有馬任加(majunga)、圖萊亞爾(tulear)、馬普托、莫桑比克和貝拉(beira)。莫桑比克海峽地處熱帶,莫桑比克暖流自北向南流,終年炎熱多雨。

形成原因編輯  據地質學家研究,約在1億多年以前,馬達加斯加島是和非洲大陸連在一起的。

  后來在東非地殼運動時發生斷裂并與非洲大陸分離,島的西部下沉,形成的巨大地塹海峽。才形成了這條又長又寬的海峽。

水文編輯  海峽地區冬季盛行東北風,夏季時盛行東南風。在偏東風作用下。印度洋的南赤道暖流西流遇非洲大陸后自北而南沿東非海岸浩浩蕩蕩流進莫桑比克海峽,稱莫桑比克暖流,海流主要受莫桑比克海流控制。流到非洲大陸東岸后轉向南,并沿莫桑比克海岸南下。流速為5167厘米/秒。南赤道流的另一分支,從馬達加斯加東岸南下,過了圣馬里角后轉向西,又分為兩支:主流與莫桑比克海流相匯合,成為厄古勒斯海流;另一支流沿海峽中軸北上,流速為3657厘米/秒,到海峽北口,又與南赤道流莫桑比克海流匯合。形成逆時針方向環流。12至翌年6月,這支北上海流在馬達加斯加西岸形成一系列逆流,成為季節性的馬達加斯加西沿岸流。由于莫桑比克海流的存在,海峽表層,終年有一高溫水舌沿大陸海岸由東北伸向西南。月平均水溫,23月最高,大部分水域在28c以上;8月最低,由南向北,約在2225c之間。水溫的垂直結構有明顯的層化現象,溫躍層隨季節而變。4月。躍層深度為50200米,溫度梯度為0.1c/米;到10月,深度增至400700米。梯度減弱為0.02c/米。海峽中部受兩岸徑流的影響,表層鹽度較低,約35.。深層以200米層為最高,南端可達35.6以上。因而在50100米層出現較強的密度躍層。透明度中部較大,達40米。南北兩端較小,各為25米和35米。

  潮汐屬正規半日潮。潮差南北兩端較小,東西兩岸較大。大潮潮差,南北兩端均3米左右,東岸的馬任加和西岸的莫桑比克分別為5.2和4.8米。平均海平面以南半球的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振幅約810厘米。

  溶解氧以600米層為最高(在5.0毫升/升以上),表層次高(約5毫升/升)。1200米層最低。南部為0.40毫升/升,北部不到2.5毫升/升。相反。磷酸鹽中的磷和硝酸鹽中的氮,以1200米處最高,各處2.22.6和3035微克原子/升,表層和近表層最低,各為0.2和低于10微克原子/升。但有機磷多集中于近表層。

地質編輯  海峽兩側陸架狹窄,陸坡陡峭。海底由戴維海嶺、莫桑比克海盆、馬達加斯加邊緣臺地和科摩羅海盆組成。戴維海嶺縱貫海峽中部。海嶺的西南面為莫桑比克海盆,因有戴維海嶺的屏障,海盆北部沉積物較厚,南部則較淺。海峽底部的沉積物隨地形而不同。東西兩側陸架以沙為主,從陸架往外到2000米等深線處,以粉沙為主,中部2000米以上的深海主要為粉沙質粘土。

氣候狀況編輯  海峽屬熱帶氣候,位于南印度洋副熱帶高壓脊和赤道低壓之間,受東南信風控制,并受北印度洋季風影響。南部,全年盛行東南信風,風力穩定,月平均風速在6米/秒以上。北部,12至翌年2月,受北印度洋冬季季風影響,盛行東北風,月平均風速為56米/秒;3月和11月,風向多變,風力較小;但78月可達78米/秒。海峽終年少大風,6級(10.米/秒)以上大風頻率不到10,8級(17.米/秒)大風頻率僅1。12至翌年3月有熱帶氣旋過境,但為數甚少。氣溫北高南低,2月分別為28c和27c,8月為25c和22c。氣溫年較差南大(5c以上)北小(不到4c)。年降水量北多南少。東北岸的馬任加為毫米,海峽南部的尤羅帕島為553毫米。西岸的克利馬內為3000毫米,馬普托為750毫米。降水量12月最多,約占全年總降水量的30,811月最少。

自然資源編輯  浮游植物的主要種類是硅藻,以努貝西島附近為最多。其次是甲藻和顆石藻,后者多分布于海峽的南北兩端。浮游動物的生物量,79月一般不超過10毫升/米(以0200米垂直網每平方米計算),1011月海峽中部和西北部為1020毫升/米。主要種類有撓足類和端足類甲殼動物、磷蝦、有殼翼足類和腹足類軟體動物。底棲生物的生物量。北部多于南部,各為1520和35克/米。莫桑比克海峽全為遠洋性魚類漁場,東北部為近岸魚類漁場。金槍魚產量為印度洋最高產區之一。

  在贊比西河口附近陸架上。表層沉積物含3的重礦物,砂礦中含1.4的低質鈦。馬達加斯加的西岸中部和西南近海還有磷鹽巖和石油。

經濟地位編輯  僅馬達加斯加在2007年外國入境游客人數就達到344000人次。旅游收入達2億歐元,創造直接就業崗位2000個,各種國家公園共接待游客99萬人次。莫桑比克海峽的經濟價值日益凸顯。[1]

交通要道編輯  早在10世紀以前,阿拉伯人就經過莫桑比克海峽,來到莫桑比克地區建立據點,進行貿易。莫桑比克海峽是從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波斯灣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要通過這里運往歐洲、北美,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蘇伊士運河開鑿之前,它更是歐洲大陸經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到東方去的必經之路。蘇伊士運河開鑿,一些巨型油輪不能通過蘇伊士運河而需從該海峽通過,海峽的平均寬度有450千米,北端最寬處達960千米,最深點為3533米,僅次于德雷克海峽和巴士海峽。因為莫桑比克海峽既寬又深,所以能通過巨型輪船。從波斯灣駛往西歐、南歐和北美的超級油輪,都是通過這條海峽,再經好望角駛往各地。因此它是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

  莫桑比克海峽地處熱帶,莫桑比克暖流處北向南流,終年炎熱多雨。海中多珊瑚礁。海峽北口中部的科摩羅群島和西南岸的馬普托港(屬莫桑比克),都是船運的戰略的要地。

殖民歷史編輯  早在10世紀以前,阿拉伯人就經過莫桑比克海峽,來到莫桑比克地區建立據點,進行貿易。13世紀,海峽地區曾經建立過經濟、文化相當發達的馬卡蘭加帝國。明初鄭和下西洋也曾到過莫桑比克海峽。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莫桑比克海峽歷來為殖民者所垂涎。從16世紀起,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先后染指該地區,之后。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淪為葡萄牙和法國的殖民地。為了擴大殖民利益,葡法兩國分別在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修建了大量港口。包括東岸馬達加斯加的馬任加、圖萊亞爾,西岸莫桑比克的馬普托、莫桑比克城、貝拉、克利馬內等。其中。莫桑比克城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作為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發現時期的古老港口,它曾經在海上交通史上起過重要的作用。從該港口出發,鐵路與非洲內陸的鐵路網相連接,可以橫貫非洲大陸南部,直抵安哥拉位于大西洋岸邊的港口。這不僅使得莫桑比克海峽成為溝通印度洋及大西洋最便捷的交通要道,而且也使海峽地區成為殖民者向東非和亞洲侵略擴張的基地。

發展現狀編輯  為了獲得獨立,海峽地區的人民進行了幾個世紀英勇頑強的斗爭,馬達加斯加于1960年6月26日宣告獨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國于1975年6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海峽北端的科摩羅群島也于1975年7月6日正式獨立,海峽地區逐漸擺脫了殖民統治。

  海峽兩岸地形復雜。馬達加斯加島的西北岸為基巖海岸,蜿蜒曲折,穿插著珊瑚礁和火山島。莫桑比克北部海岸,為犬齒形侵蝕海岸。由此往南,海峽兩岸都為沙質沖積海岸,發育著沙洲和河口三角洲。唯獨贊比西河口兩側,為紅樹林海岸。

  馬達加斯加島位于非洲大陸的東南海面上,為僅次于格陵蘭、新幾內亞(也稱伊里安)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島嶼,隔莫桑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最近距離為386千米。面積為62.7萬平方千米。馬達加斯加島是向西傾斜而多山的陸塊。島的形狀呈狹長形,南北窄、中部寬,全境最寬處達576千米。海岸線總長3991千米。是南回歸線穿過印度洋的最大島。

  馬達加斯加全島由火山巖構成。中央部分平均海撥8001500米,通常被稱為中央高原。察拉塔納納山主峰馬魯穆庫特魯山位于高原的北部,海撥2876米,為全國最高點;位于中央高原的阿勞特拉湖,是馬達加斯加的最大湖泊。東部為帶狀低地,多沙丘和瀉湖。西部為緩傾斜平原,從500米高原逐漸下降到沿海平原。有貝齊布卡、齊里比希納、曼古基和曼古魯4條較河流。2000多年前,人類首次從亞洲和非洲移居于此,從此對這里造成了深刻的影響。

  馬達加斯加的獨特的歷史似乎可以解釋它不同尋常的豐富物種——大約有20多萬種動植物,包括fossa、小型食肉動物和大約35種狐猴在內,這些都是地球上的其它地方所沒有的。由于馬達加斯加島的森林限制,fossa是島嶼上最大的野獸(貓科動物)。這里還有青蔥茂盛的雨林與烈日灼人的平原并存。[1]

馬達加斯加主要居民由18個部族組成,其中伊麥利那、貝希米扎拉卡和貝希略三個部  族分別超過總人口的10以上,另外希米赫特、薩卡拉瓦、安坦德羅和安泰薩卡分別超過總人口5以上;馬達加斯加其他居民有科摩羅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法國人,華僑和華裔約1.5萬人。當地以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的馬達加斯加語為民族語言,法語亦有通用;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信徒占70)、教(占8)和傳統宗教。

  馬達加斯加的華僑不少都在馬島擁有大片莊園。他們都由華南各地循水路經南洋、塞舌爾群島到達馬島。他們當中也有不少人后來移居法國,或回到南洋或香港生活。(

夢想島中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