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

  1644年9月5曰,梅林港。.

  作為國內重要的內河港口、鐵路轉運樞紐,此時的梅林港碼頭上正是人聲鼎沸的時候。身穿制服的鐵道總局管理人員滿頭大汗地指揮著數量眾多的貨運軌道馬車停靠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兩百多名身穿嶄新制服的山東移民戴著棉紗手套,將一箱箱沉重的物資從車上卸下來堆放在一邊。幾名軍部的參謀將這些箱子打開,拿著單子一一對照,看有沒有錯漏。

  這些都是要發往西邊下伊河堡的物資,有嶄新的32丙型燧發步槍、有41年式鋼制刺刀、有鐵絲網、有手擲炸彈,甚至還有幾門火炮,總之幾乎全是作戰物資。就在上個星期,軍部已經正式下令在煤河鄉將陸軍第3連的預備役——本已被解散的陸軍第103連再度重新組建起來。該連組建完畢后,將開往西邊峽谷堡一帶邊駐守邊訓練,以全力保障該地的順利開發以及途經的鐵路的施工安全。

  隨著國內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啟動,梅林港的區位優勢越發顯現了出來。除了從北方工業區運輸的機械及燃料外,所有從南方地區發送的武器、糧食、農具、牲畜和人口均要在梅林港轉運,這使得這座興建于三年多前的內湖港口城市的繁榮程度再上一個新的臺階。隨著近幾年持續不斷的移民,這座新興城市的人口截止昨曰已經正式突破了兩千五百人,如果再算上附近的丘伊堡、西北方新建的奇山堡等地區,這片伊河下游入湖口處一串新的城市帶開始成型。

  在這片以梅林港為區域核心的城市帶中,工農業并舉將是其最主要的經濟形式。其中,梅林港將打造以南方車輛廠為核心的貨運軌道馬車的生產、設計、制造;同時,同樣落戶于梅林港的工程技術研究院車輛所將重點研發蒸汽機車,目前經過兩年多的攻關,已經陸續攻克了傳動系統、車鉤緩沖裝置、制動裝置、壓力彈簧減震系統等一系列的技術難題,接下來還要繼續攻關輪對系統(包括軸箱、轉向架、牽引裝置等)、管式鍋爐、軸承系統、大馬力野蠻人4型蒸汽機、道岔系統等等更多的技術難點。只有攻克了這些技術難題,東岸人才能摘取這朵嬌艷的工業之花。

  這些東西可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做出來的。說難聽點,只要你沒接觸過早期的蒸汽機車設計,哪怕你從現代帶來了再多的東西也是白搭。這玩意兒可比艦船上的蒸汽動力系統復雜多了,光一個簡單的制動系統就涉及到材料、鑄造、機加工、傳動等多個技術環節,工業之花的名頭不是白叫的。

  目前,一些有了一定原始積累的穿越眾已經在梅林港設立小型作坊,比如車廂廂體加工、防腐,比如減震彈簧的制作等等。他們財大氣粗,直接向一機廠訂購一些相對落后水力機床,然后招募工人開工。這樣的資本優勢是本時空移民們很難比擬的,要知道一套水力機床的價格最便宜的也要三百元,還要接受國家情報總局的嚴格監管,并繳納高額的保證金。這可不是還沒有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的他們能夠負擔得起的。當然了,這些小廠也只能負擔一些小部件的制造,以補充南方車輛廠本身加工能力的不足,不過整車制造以及一些技術含量較高、未來利潤較為豐厚的零部件加工目前還是嚴格禁止私人資本進入的。

  而位于梅林港以東不過七八公里處的丘伊港,則更多的是以畜牧業為主。當地的居民以落后的薩莫吉希亞人和新來的七百多名朝鮮人為主,他們放養牛群,飼養政斧寄養的馬匹,并兼做沿海地區的天然哨兵。另外再少量種些莊稼,每逢集市時將一些農副產品送到梅林港去出售,以賺取一些現金收入,典型的南方農村自然經濟。

  與丘伊堡不同的是,位于梅林港西北方二十多公里處的奇山堡則要比他們強上不少。至少這里的靠近河口的大片土地相對肥沃,用來種莊稼的話收成會相當不錯。目前該堡已經先后有了上千名居民過去居住,從事農業種植、家禽飼養、捕魚、船舶修理等工作,農業經濟也占據著主體。

  參謀們將檢查完畢的貨箱上的封條再度貼好,然后示意碼頭工人將這些貨物通過蒸汽吊桿裝上船只。而已經載滿貨物的船只,則在港務局工作人員的指揮下,鳴著汽笛,挨個駛出了被船只停得滿滿當當的梅林港碼頭,朝米林湖而去。貨船穿梅林河進入米林湖,然后左拐進入伊河,一直朔水而上直抵下伊河堡碼頭。而到了下伊河堡后,大部分貨物和人員都將下船,然后等待一些貨運馬車的到來將他們運到北面的峽谷堡。

  峽谷堡位于后世庫埃沃斯峽谷以東四五公里處,這里的小型地表徑流很多,基本都是南面伊河的支流。土壤肥沃程度一般,森林也不多,不過戰略位置卻相當重要。從這里向北不到一百公里,便是后世烏拉圭的北方重鎮——梅洛。梅洛地區西臨內格羅河、北抵亞瓜龍河、東至米林湖,地理位置優越,開發條件較好。而更關鍵的是,打通了梅洛地區,然后順著內格羅河向北,就進入了鴨子湖以西的丘陵地帶的邊緣,從而將國內南北方內陸地區通過地上交通聯系了起來。

  當然了,現在離開發梅洛地區還遠著呢,第一步是先把峽谷堡這個向北延伸的第一個據點修建好。峽谷堡首批約三百名來自明國山東的移民早在幾天前就已經抵達了,而在他們抵達前,五個排(55人)的騎兵已經攜帶著自己的裝具抵達了峽谷堡工地,保護數百名南非勞務工修建鐵路站等基礎設施。

  這三百名明國移民大部來自寧海州,幾乎全是精壯年男子,因此干活效率較高。他們從貨運馬車上卸下了大量物資和工具,然后在幾名東岸干部的指揮下開始修建臨時居住木屋、廁所、澡堂等設施。如今東岸人對于拓荒墾荒不要太熟悉,因此他們已經總結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拓荒手冊。每到一個地點只需要按照手冊來艸作就是了,先造哪個、后造哪個、要注意什么、要補充什么手冊上都寫得明明白白,已經形成一個流程了。

  峽谷堡這個地方,除了一些小溪流和稀稀拉拉的幾片樹林外,便到處是長滿了荒草的平原。附近也沒有什么大型的危險動物,不過在西邊的山里據說倒是有一些兇惡的查魯亞村落的存在。他們受到西班牙傳教士的庇護,并且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軍事訓練和物資資助。西班牙人也不傻,他們不可能對東岸人的西進行動沒有絲毫警惕之心,雖然目前兩國關系還算正常甚至可以說略微有些友好——因為荷蘭人的關系,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會放任東岸人在自己名義上的地盤上動作而無動于衷。

  就像他們支援北方巴拉那傳教區的那些瓜拉尼人對抗巴西的捕奴旗隊一樣,在東岸地區傳教的耶穌會修士們也對武裝查魯亞人極為上心。他們在烏拉圭河以東、西嶺以西的大片地區設施了好幾個傳教區,派遣了十幾名修士過來,一面傳播信仰,教導查魯亞人種植莊稼、飼養牲畜;一面則通過從拉普拉塔地區弄來的武器如火繩槍、長矛等裝備武裝這些野蠻人,并挑唆他們與東岸人對抗。

  這些傳教士們對于自行任命了東岸大主教、并且極力壓制天主教發展的東岸政斧極為痛恨,因此面對東岸人咄咄逼人的西進態勢,他們開始向查魯亞人污蔑東岸人侵占了他們的土地——或許這真的算不上是污蔑,然后號召這些生姓兇狠的查魯亞人堅持抵抗,不要被東岸人的軍隊嚇倒,也不要向東岸人屈膝投降——因為東岸人會把他們都送到南非。

  查魯亞人的抵抗意志是極為頑強的,但問題是他們的人數過于稀少。歷史上整個烏拉圭的查魯亞土著可能還不足一萬人,或許只有六七千人,而且還分散在面積堪比中國廣東全省的廣大區域內。雖然內格羅河流域的土著密度相對來說會高一些,但也高不到哪兒去,畢竟基數就那么大。因此,為了給東岸人造成更大的麻煩,以遏制他們西進的勃勃野心,耶穌會的修士們一邊通過西班牙王國上層的關系,嘗試說服西印度院的官員們出面阻止東岸人的越界屯墾行動;一邊也通過一些商人組織在拉普拉塔宣揚東岸的“富庶”,很是吸引了一些苦哈哈的高喬馬匪前去“發財”。

  而隨著下伊河堡北方峽谷堡的設立,雙方之間的沖突在8月下旬時達到了高峰。為此,騎兵營不得不再次抽調了數十名騎兵北上,以穩定那里的局勢。8月的最后一天,全副武裝的陸軍第103連240名官兵也抵達了峽谷堡,擔任連長的龍旭中尉在聽取了一些匯報后,決意對西面山里的查魯亞人開展偵查,以準備接下來對其進行一番軍事打擊。(。)

夢想島中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