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樂地村比官祿布村可大多了,有四百多戶;也比較富裕,起碼有馮家這樣的大地主,干什么事情都是眾鄉親的領頭羊。
領頭羊一信主,對眾人來說,是一個絕好的見證,即使對基督教信仰并不是很清楚的人,也隨大流跟隨上來。
尤其是這種跟風不但不用花錢,在經濟上還能得到好處——大財主馮紹銜給新信主的人每人發了一斗大米。
結果,老頑固馮紹銜信主以后,兩天之內,整個禾樂地村全村信主,成為官祿布村全村信主以后的第二個全村信主的村莊。
現在馮云山的傷勢已經基本好轉,更加斗志旺盛地投入天國起義的準備工作。
這哥倆現在的主要努力方向是拉起一支隊伍,到時候天國反清義旗一舉,這里就群起響應,從光東地面配合行動。
這個打算也是他們臨來這里的時候,麥軻大體上和他們確定的;現在兩個村已經全部信主,正好順理成章地拉起隊伍。
作這事最積極的有三個人,兩武一文。
兩武就是洪秀全的兩位兄長,大哥洪仁發、二哥洪仁達,這二位雖然沒有文化,卻本性質樸,長期務農熬煉出一副鋼筋鐵骨,天生的身強力壯,再加上性格粗獷,煞是勇猛好斗。一文就是馮云山的堂兄馮亞樹,他也是一直滿懷富國強民的理想,可惜沒有用武之地。
在真實歷史上,他比洪仁軒更慘,幾經周折,要去太平天國占領的地區,都沒有成功,最后竟然病死在旅途。
就這樣一個胸懷大志、敗者不饒的有志之士,現在有了正確的信仰,又有了這樣的條件和機會。豈不要一展宏圖?
于是。他就成為出謀劃策的主要成員,為這支義軍規劃和管理每天廢寢忘食操勞。
出了這三位,還有二位少年英雄,這就是馮云山的二個兒子——馮瑞明、馮瑞科。這二人一個十八歲。一個十九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更難得的是。少年沉穩,文武雙全。
二人從小文武兼修,現在又對基督教信仰投入了最大的熱情。每天研讀圣經;對父親倡導的軍事準備,更是全力支持,成為青年一代的領軍人物。她給自己找到了一件事情,組織起所有和她一樣的未婚女孩,成立了衛生隊;她要和天國其他地方的衛生隊一樣,為戰場負傷的弟兄提供簡單的醫治和護理。
當然,這是他老爸告訴她的,不過并沒有要求他去效仿;馮潔心這個成果,完全是她自己舉一反三的結果。
非但成立了衛生隊,她還遭到在附近行醫的游方郎中,為這些衛生隊員進行了簡單的基礎培訓,包括包扎傷口,照顧傷員等等。
雖然二人的軍事準備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可是傳揚福音卻是大張旗鼓開展的,所以,他們在這里造成的動靜很快就被當地官府偵知,然后層層上報,最后到了光州知府葉名琛那里。
這葉名琛曾經和麥軻有一面之交,和曾國藩也是老朋友,一直對基督教有高度的防范之心,聞聽這個消息,他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大麻煩,必須立即采取行動,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否則花縣不保,光州也懸。
因此,他立即部署大軍,前去征剿。
不過,這個消息被馮云山在廣州的眼線探知,立即快馬加鞭,回來報告。
經過一番討論,二人覺得避其鋒芒,把這支成立不久的新兵部隊拉出去,轉移到廣西的天國占領區。
在轉移的路上,他們接到了麥軻的呼叫;這時他們還在光東境內,后面的追兵已經不遠。他們不如清兵走得快,原因就是他們拖家帶口。
如果只是青壯年,當然可以行動快捷;但是誰又想把自己的親人留給滿清軍隊屠殺呢?
二人一聽說麥軻要調二人前往遠征軍前線,馬上提出帶他們的隊伍同去;這點出乎麥軻原來的預想,他也不想讓一些沒有基本戰斗技能訓練的新丁去冒險。
經過二人的堅持,麥軻最后同意了二人的要求,但是需要把部隊和他們的家屬分開。
家屬由麥軻用靈犀一動直接送往圣山,軍隊則由二人帶領,直接前往仰光,為緬甸王宮所在地。
前去這個地方,也是馮云山要求的。他的理由是他的軍隊已經具備了一戰之力;他要當未來的湄公河約盟長,也要有所建樹。
麥軻考慮了一下,認為也不是完全不可行,反正大軍很快就會結束在高棉和老渦的掃尾工作,然后進軍緬甸;他們即使打不下仰光,對其實施包圍,然后等待大軍,應該沒有問題。
于是,他就同意了馮云山的要求,把他們直接運抵仰光城外。
現在這支以馮家子弟為主,洪氏家族也有一定數量的部隊,共計有二千人,其中一千七百兒郎,三百紅妝。
主要領導除了馮云山、馮運陜二人以外,他們是最高領導,但是沒有具體任職,還有馮亞樹、洪仁發、洪仁達。
其中洪仁發任旅長,洪仁達為副旅長兼任一團團長,二團團長則由馮云山長子馮瑞明擔任;馮亞樹則擔任軍牧長。
他的基督教信仰并非從馮云山回來開始,但是以前他沒有正式成為基督徒,而且有些信仰內容也不純正;馮云山實際上對他的信仰內容作了更正。
馮云山的另一個兒子馮瑞科擔任先鋒營營長,女兒馮潔心則擔任了衛生隊隊長。
麥軻在運送他們前往仰光的同時,也給這些裝備簡陋的新兵運來一批武器裝備,讓他們和天國的其他武裝部隊處于同等水平。
到了仰光城外,部隊草草扎營,就開始做攻城的準備;馮云山也心情振奮,要在這里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