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周王府

后來,又經過多次兵燹和黃河決堤,宏偉的宮室已蕩然無存。風云網  在過去皇宮遺址上只留下了龍亭這座建筑物,而這座龍亭卻是清代所建。

  龍亭坐北朝南,高踞在臺基之上。從地面到大殿有72級臺階。

  臺階中間是雕有云龍圖案的石階,登上平臺,四周有石欄圍繞。

  大殿是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壯觀。

  從龍亭前的大道,過潘、楊兩湖,再往南,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兩旁店鋪林立,這條大道歷史上是一條寬闊的御道。

  現在這條大道已仿照的模式改建為“宋都御街”,長約400米,兩旁的店鋪全部是仿宋建筑,主要出售土特產品、工藝美術品和書畫。

  宋代著名的樊樓也是按照“三層相高、五樓相向、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的格局加以恢復,主要經營高檔食品及北宋皇宮御菜。

  這條街與龍亭公園連成一片,成為一個具有宋代特色的游覽點。

  韓孔雀剛來這里的時候,就曾在這一片考察過,主要是因為這里的地下,埋藏著十分密集的遺址。

  比如在龍亭大殿和潘楊二湖的地下,深深地埋藏著唐宣武軍衙署,五代后梁的建昌宮,后晉、后漢、后周的大寧宮,北宋皇宮,金皇宮,明周王府等幾個朝代的宮殿遺址。

  一幅層層疊疊壓在一起“宮摞宮”的立體畫卷,形成了世上獨一無二的“湖底宮殿”,她是開、封城摞城的精華,是世界奇觀的典范。

  幾十年的發掘。讓龍亭宮摞宮之謎,一步步在人們腦海里變得清晰起來,以清萬壽宮為主體的龍亭湖下面,是明代周王府紫禁城,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韓孔雀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什么這個會被人推翻。

  這一點其實早有明證,明代周王府紫禁城下面疊壓著金皇宮,金皇宮下面疊壓著宋皇宮,宋皇宮下面疊壓著五代時期的大寧宮和建昌宮,最底層是唐朝宣武軍的衙署。

  在龍亭景區南大門前廣場。有一對雕刻精細,惹人注目的石獅。

  相傳這對石獅為宋故宮遺物,明代為周王府第之鎮門獅。

  東雄西雌,雄獅頸下的“睡獅猛醒,匆傷我種”是馮玉祥二次主豫時刻下。

  雌獅頸下有“獅為宋故宮物。清雍正間移置時傷其二足。民國十七年九月題”字樣,寥寥三十三個字印證了這對獅子的年代和意義。

  這些都能夠證明,這龍亭湖底肯定有明代周王府。

  朱橚是第一代周王,是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也是后來明成祖朱棣一母同胞的弟弟。

  朱橚是公元1370年分封的首批藩王之一,當時朱元璋給的封號是吳王,后來改封為周王。

  奇怪的是,朱橚和其他幾個藩王一樣。并沒有到各自封地去就藩,而是一直待在鳳、陽,時不時地到南、京去住一段時間。公元1381年,朱元璋才下令朱橚等人必須就藩。

  更奇怪的是,公元1389年冬天,朱橚連招呼都不打就離開、封地跑到鳳、陽。

  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將其遷往云、南。但朱元璋又改了主意,第二年就讓其返回封地。

  朱橚的這些舉動。讓史學家們大惑不解,后來只能推測。朱橚也不是什么老實巴交的王爺。

  一說起謀逆篡位,大家很容易把棍子首先打在燕王朱棣的屁股上。但建文帝的幾個叔叔齊王、晉王、岷王都不是善類,朱橚的不臣之心也是有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個野性十足的皇帝,偏偏太子朱標文弱敦厚,朱元璋對其十分不滿,這就給了其他藩王們覬覦的機會,大家不愿意跑回封地就藩,而是想盡一切可能表現一二,好堅定朱元璋改立太子的心思。

  朱橚的反常表現,大概和后來的漢王朱高煦不愿就藩是一個道理。

  不過朱元璋和后來的朱棣一樣,雖然對太子不滿,但并沒有另立太子,朱橚只好老老實實地回開、封開府當藩王去了。

  雖然是這樣,但不得不說,朱元璋對自己的兒子是很好的,不說分封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就是周王朱橚也絕對沒有任何虧待。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開、封因曾是北宋時期的都城,故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早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攻取南、京之后,就曾下詔“以金陵為南、京,大梁(開、封)為北、京,朕于春秋往來巡狩”——將開、封作為陪都。

  到了公元1376年,明政府在開、封設立河、南布政使司,雖然朱元璋不再將其作為“春秋往來巡狩”之地,但因其為中原重鎮,所以將朱橚分封于此,可見明太祖對其寵愛。

  朱橚就藩之前,就開始破土動工大規模修建周王府,參考其他藩王王府的修建期限,周王府的修建大概不會超過兩年,到了公元1381年,周王府基本竣工,朱橚正式就藩開、封。

  看著沉默不說話的韓孔雀,李達小聲道:“對于開、封周王府的情況,由于史載不多,史學家們大致知道其是在宋金故宮遺址上建造的,由內外兩座城垣組成,外城是一道蕭墻(古代宮室內作為屏障的矮墻),內城是紫禁城。”

  “這個現在已經證明了吧?”韓孔雀問道。

  李達道:“肯定已經證明了,1981年春,開、封市發現了宋皇宮和明周王府的部分遺跡,從而揭開了明代周王府的神秘面紗。

  上個世紀80年代,開、封市文物工作隊對北宋東、京皇宮遺址進行考古勘探和試掘時,在今天的開、封龍亭公園及其周圍一帶發現了明代開封周王府遺址的部分遺跡,經過實地發掘,基本確定了其蕭墻、紫禁城兩重城垣和部分門址的位置。

  當明代周王府的輪廓展現在世人面前時,讓我們只能感嘆這座豪華王府的氣派和輝煌,明代周王府最外面是蕭墻,經過勘探,蕭墻遺址的平面略呈南北長、東西短的長方形,四墻周長約5310米。”

  這個韓孔雀當然知道,他還知道,明代周王府蕭墻的四面共有四門,正南門曰午門,東曰東華門,西曰西華門,北曰后宰門,諸門皆“極大宏敞,碧瓦朱門,九釘九帶”,異常雄偉。

  這樣的標志性建筑,就算發了大洪水,也肯定不會完全被毀滅,而現在也挖出來了,現在韓孔雀懷疑的是,為什么那些人還在糾結這個,而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這個世界上無利不起早,既然他們找你幫忙,肯定是有目的的。”李達道。

  韓孔雀若有所思,來這里能夠得到什么?

  這可是一座王府的遺址,這樣的地方,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寶貝,而一些浮財,像是瓷器、金銀器等,肯定被發掘出來了。

  難道還有什么東西沒有被找到?

  想到周王府的龐大,韓孔雀有了點確定。

  要知道,古代開、封城(指今老城墻內范圍)的大小,從唐五代到明清無大變化,到了明代仍是河、南第一大城,城周長“二十里一百九十步”,折算下來,周王府的蕭墻占到了開、封城墻的一半左右,可見周王府在明代開封府的顯要地位。

  1981年秋,在龍亭前潘湖底部先發掘出了,明周王府紫禁城內的部分大殿遺址,繼而又勘探出了紫禁城的范圍。

  勘探表明,今龍亭公園南大門以北,龍亭大殿后墻以南,包括潘湖、楊湖在內的區域即為明周王府紫禁城的范圍。

  周王府紫禁城經實測,形制呈南北稍長、東西略短的長方形,周長約2520米。

  經過比對,明代周王府紫禁城遺址,與北宋東、京皇城遺址的范圍基本一致,已探明的明周王府紫禁城的四壁直接疊壓在北宋東京皇城的四壁之上。

  這非常符合史料中記載的,周王府是建在宋金皇宮之上的說法。

  “難道那些人在尋找周王府的庫房?這個應該不算難吧?”韓孔雀問道。

  “是不算難,就算讓我找,我也能夠輕易找到,應該不是尋找庫房。”李達道。

  按明清開、封人李光所著《如夢錄》的記載,明周王府紫禁城有4座城門,“南門曰端禮門,北門曰承智門,東門曰禮仁門,西門曰尊義門”。

  《如夢錄》還記載了明周王府的規模與布局:“周府本宋時建都宮闕舊基,坐北朝南,正對南薰門,即宋之正陽門也。北有大門五間三開,即宋之大宋門也。

  周圍蕭墻九里十三步,高二丈許,蜈蚣木鎮壓,上覆琉璃瓦,下有臺基高五尺,上安欄桿,欄桿外街寬五丈,方是居民,四周有井七十二眼,謂之七十二神煞…

  層層宮門殿宇上,斗俱用銅絲網罩,名為風衣,下有白石一方,名曰足石,取豐衣足食之義…

  門內東西承奉司,承奉內官,掌管闔府事務,傳遞本章,與在京東廠司禮監同。往北有直房百余間,中有東西二過門,乃宋時科道衙門也。

  明朝斷間為一二三間,各官進內,候朝于此,停息更衣。東過門往南通宗廟。西過門往西通天地壇。東有馬廄,直房東西二庫,閑人所禁之地。”(

夢想島中文    都市藏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