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清了,僅靠清廷的那點武力,拿自己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俄國人獨霸東北的野心昭然若揭,也昭示著李鴻章當初以俄制夷的外交路線徹底失敗。事實證明,近五十年來,大清朝對外吃虧最大的不是日本人,更不是英法,而是自己的北部鄰居。如果老毛子賴著不走,祖宗的陵寢之地該如何自處?割讓整個東北給俄國嗎?
1903年上半年,朝廷外交上最大的難題就是東北。由此引發了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的深刻變化。
先說政治。東北因為地地理和政治的特殊性。與關內的治理有著很大的不同。不設督撫而是靠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將軍管理的。文治不修也就罷了。武備松弛到難以忍受的程度。東北地處國防一線,滿清所謂的國防武力,別說對付入侵的俄軍,便是滿地的胡子也沒什么好辦法了。這種情況下。提出在東北改革祖制。設立督撫的呼聲日高。其出發點是先理民政,后辦軍事。將東北的財賦打理順當了,整頓武備就有了條件。
袁世凱指使自己的老朋友徐世昌上書朝廷。指出保衛我大清龍興之地,非得足食強兵不可。而施行新政是唯一的途徑。久歷官場的徐世昌當然沒忘借機大拍了一氣慈禧的馬屁,將皇太后主導的新政成績大大地夸贊了一番。徐世昌列舉了關內辦新政的成績,認為東北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只要用心去做,一定可以做出成績來。所以,徐世昌提出了在關外實施新政的一攬子計劃,儼然以主政關外的面貌出現。
可徐世昌的折子被留中,慈禧未置可否。
初夏,纏綿病榻的榮祿終于去世。滿洲權貴又少了一位頂梁柱。榮祿的去世是一個信號,標志著中樞老一代政治家的凋零。袁世凱等新生代政治勢力徹底走上前臺,成為了滿清中樞最具活力的力量。
徐世昌盯住了關外,建議朝廷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的主張立即傳遍朝廷。其改革官制的建議遭到盛京將軍趙爾巽等舊派官僚的反對——怕分權出去。吵吵嚷嚷了幾個月,終經慈禧圣裁,決意在東北改革官制了。最高當局做出了決策,下面開始為增設的督撫崗位斗爭。位子就那么幾個,各派都盯的死死的,都想借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山東的水患比起這件事來就微不足道了。
七月,醞釀已久的商部成立,以滿清貴族載振為尚書,工礦業額鐵路均歸該部。重農輕商數千年的中國終于懂得了商業的重要性了,但以農業為基礎的傳統文化,遂行崩解,這卻是朝廷未曾想到的。
東北局勢危急,也給力主改革軍制統一編練陸軍的袁世凱以最好的借口。袁世凱上奏慈禧,分析了國防形勢,認為最為緊要的是西北和東北。邊防吃緊,現有兵力卻嚴重不敷分配,于是附帶拿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全國范圍內編練新軍的計劃,總數竟高達三十六個鎮,認為如將三十六鎮編成,國防無虞矣。
編練三十六鎮新式陸軍對于當下的滿清朝廷而言不啻是天方夜譚。盡管袁世凱那個雄心勃勃的建軍計劃打動了慈禧。錢從哪兒來,軍官從哪兒來?都不是一句話的事。袁世凱立即拿出分步實施的意見,第一期先建六鎮陸軍,以拱衛京畿。這個方案就比較靠譜了。于是,大家又盯住了北洋六鎮,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慈禧很重視新軍的編練工作。其中的核心是滿族武裝的建立。兩年前組建威勝軍是榮祿的主意,目的在于打造一支絕對忠于朝廷的新軍。先期編組右翼是無奈之舉,既為酬功,也為牽制一家獨大的武衛右軍。所以榮祿才建議將威勝軍右翼派回山東。
等辛丑條約簽訂,聯軍逐步撤出京師,威勝軍左翼的編組也就提上了議事日程。按照慈禧與榮祿商定的計劃,威勝軍左翼完全招募旗丁,是一支純粹的滿洲武裝。但寄予無限希望的旗人武裝的組建卻不順利,由于榮祿的病重,這支部隊直到去年秋天才算編組完成,戰斗力就不要提了。好在袁世凱乖巧,知道太后的心病,出面組建了四個營的“京旗常備軍”,這樣旗人的武裝超過了十個營,看上去有點意思了。在袁世凱的方案中,將第一鎮的番號留給了旗兵,以示對國朝武裝的尊重。
實際要爭奪的,是剩余的五個鎮。其中最為核心的,就是威勝軍右翼的問題,是將其拆散打入別的鎮臺,還是以其為核心單獨組建一個鎮臺?這個問題,成為了1903年夏秋最讓朝廷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