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九十二章錢、錢、錢(中)

  而崇禎皇帝一向堅決反對內戚干政,又明知道周奎是為了他們一伙的利益,不但不聽勸,反而是更加嚴厲,他降旨削奪了李國瑞的侯爵,并命令內官衙門按期追繳。李國瑞又氣又嚇,得了一場大病,竟然就這么死了。

  當事情弄到這一步,朝中宮中都有了些不平的議論。不論是朝官還是宦官,都知道皇帝在突破了貴戚這一道關口之后,就要對自己下手了,因而在輿論上是一致同情李國瑞的不幸遭遇。

  而皇親國戚們更是大為震驚,為了保護本集團的利益,以周奎為首的一些人暗中勾結宮女、宦官,進行了一次抵制皇帝的陰謀活動,而下手的對象,竟然是崇禎皇帝才五歲的幼子。

  崇禎皇帝的皇后――周皇后,她是那個時代典型的淑女形象,懂禮儀、守婦道,也善于處理家務紛爭。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之后,她住進象征著天下女性最高地位的坤寧宮,總管起宮廷內政,寬嚴相濟,治理得居然井井有條。應該說,她是崇禎皇帝的賢內助。

  崇禎皇帝當然與周皇后的感情很深,但最為寵愛的卻還是田貴妃。田妃舉止嫻雅又多才多藝,平時靜默寡言,似有一股抹不去的淡淡哀愁,一入技藝場中卻又生龍活虎,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蹴鞠騎乘無所不能。她的字宗法鐘、王,據說已臻能品之境,丹青潑墨也頗得名家筆意。最為出眾的還是她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她吹得一管好笛,撫琴更是她的一項絕技。應該說是才貌雙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他后來曾經組織了一個千人的江南名妓采購團。其中采購到一個絕品――陳圓圓。當然,這是后話了。

  還有一位,就是與田貴妃同時入侍信邸的袁妃。

  歷史上傳說:崇禎皇帝不好女色,其實這也不盡然。他的嬪妃也有近百人。可是他特別念舊,所以在眾多的妻妾中,始終只注重同他共同患難的一后兩妃。而且與大多數的明朝皇帝一樣,崇禎皇帝特別重親情,所以這一家還是相當和睦的。

  而只有五歲的皇五子因為是幼子。又是愛妃田氏所生,所以崇禎皇帝對他格外疼愛。可就在崇禎皇帝為了催追捐助而同貴戚們大動干戈的時候,皇五子卻得了一場大病,好像是痢疾,十分危險。而宮外的貴戚們聽說了這個情況,決定通過這個孩子來震懾皇帝一下。

  于是貴戚們就買通好宮中的太監宮女。在皇五子的身邊裝神弄鬼起來。他們讓一個老太太打扮得妖模怪樣,神秘兮兮地對這病中的小孩子說:“我是九蓮菩薩,皇上待外戚薄情。再不悛改,就讓他的兒子全都死掉!”反復地說了好幾遍。

  那皇五子就是個孩子,在極度的驚恐中當然記住了老太太所說的全部內容,還在崇禎皇帝來探視的時候,原原本本對他講了一遍。

  崇禎皇帝聽了大驚。原來所謂九蓮菩薩,是宮中對坐在蓮花寶座上的觀世音菩薩的一種稱呼,當年萬歷帝的生母李太后曾在殿中供奉著一幅大士像,據說很有些靈驗。李太后死后宮中就傳說這位太后是九蓮菩薩轉世,上上下下都知道這種說法。其實這就像是稱呼慈禧太后為“老佛爺”一個道理。反正明、清的宮廷是一個樣。

  而李國瑞正是李太后的娘家侄孫,老太后的亡靈為了娘家的利益來向皇子討公道。于情于理都讓人不得不信。

  可是不幸的是,外戚們原本的打算可能就是到此為至。但皇五子本來病得不輕,又受了驚嚇,沒幾天就死了。而參加那次陰謀活動的人就乘機大造謠言,把九蓮菩薩的降臨描述得繪聲繪色。

  說實在話,崇禎皇帝遇上了這種親戚,簡直就是“鴻運高照”。這大明江山。已經無人肯為其出力了。

  而明朝的人都很迷信,崇禎皇帝也不例外。痛失愛子的他,立刻忙著亡羊補牢,以免惡運再降臨到其他幾個愛子身上。于是崇禎皇帝就對李國瑞進行了撫恤,更把武清侯的爵位也還給了李家,那四十萬兩銀子當然不敢再要。

  因此,貴戚助捐之事就這么無果而終了。甚至崇禎皇帝還認為:正是首輔薛國觀倡議剝削貴戚是導致愛子死亡的主要原因,從此在他的心中,就對薛國觀暗暗記下一筆。以待將來秋后算賬。這薛國觀也是夠倒霉的。

  既然無法可想,那就接著飲鴆止渴吧!于是在繞了一圈之后,這負擔還是讓百姓承擔。而這時候,輔臣兼兵部尚書楊嗣昌是只管兵餉不問其他,為了加強訓練邊防軍再次提出加派。反正軍餉的事,那是戶部尚書的事,也不用他煩心。

  就在此時,又有人提出了一個合理化建議。副總兵楊德政提出:為了對付流動作戰的農民軍,地方武裝也需要加強,各府、州、縣應加練民兵數百到上千名,這又需要一大批餉銀。這個建議倒是不錯,也符合實際情況,但讓朝廷的財政不是更雪上加霜了嗎?

  不過這時候的崇禎皇帝已經是破罐子破摔了。他覺得總之是非加派不可了,少加是加,多加也是加,還不如一下子加足。于是他就大筆一揮,同意把全部訓練邊兵、民兵的費用一齊加到百姓身上,于是總數達七百三十多萬兩,稱作“練餉”。

  這樣一來,崇禎時期的加派總額已經達到每年一千六百九十多萬,已經超過了原來一千五百三十萬的正額稅收。于是,民間流傳的政治諺語中于是又多了那么一條:“崇禎崇禎,年年重征。”

  而且百姓面臨的不僅僅是重征,還有地方官吏的盤剝加派呢,所以民不聊生的局面是愈演愈烈了。至于那紙面上那應該練出來的上百萬精銳邊兵和民兵?也就是看著紙上的數字開開心罷了。

  不過說到這里,其實倒也挺佩服明朝朝廷和崇禎皇帝的節操。那種“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則已經是太深入人心了,連這么危機的時候,崇禎皇帝都只敢選擇助捐,不敢明搶。要知道,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國家,遇上滅國之危時,他們沒有一個會對有錢人手軟的。

夢想島中文    明末瘋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