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二章 仁恕之道(五)

  在襲擊品部過冬營地的時候,前營士兵俘獲了六十九個契丹人,其中老弱婦孺占了一半,剩下的三十六人則為青壯。在草原上,青壯的意思就是士兵,所有成年男子,包括未成年但已拿得動兵刃的男子,都是士兵。如何處理這些俘虜,是一件頗為撓頭的事情。

  對于那些老弱婦孺來說,只要將她們納入馮道的管轄之下,按規矩勞作即可,這倒是沒有什么疑慮。草原上的部落之間經常相互征伐,戰敗者成為獲勝方的奴隸,為獲勝方畜牧牛羊、甚至生兒育女,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這些契丹女人和孩子完全不用擔心,她們有著天然的勞動自覺性和服從性。

  而對于那些契丹士兵的處理方式,大體意見相同。馮道的觀點代表著中原文人的主流觀點,即行王道、施仁政,將這些士兵予以教化。張興重和周砍刀的意見則近乎武人,殺掉其中的桀驁之徒,其余則強迫從軍。這二種意見其實都等同于將這些契丹人完全歸入軍中效力,因為所謂的“桀驁之徒”,早已在戰斗中被前營士兵格殺,能夠活著成為俘虜的,幾乎都是自愿放下兵刃者,也就是常說的“識時務”者。

  李誠中對于這些契丹降兵也很垂涎,但他還考慮到一個問題,即契丹人和漢人百姓能否相融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被解救出來的三百多漢人對契丹人的積怨,李誠中親自看望了這些百姓,和他們親切的談話,詢問他們的訴求,傾聽他們的愿望。令他驚訝的是,這些百姓對李誠中和前營士兵的感激直接掩蓋了他們對契丹人的仇恨,對于能夠從契丹人的營地中解脫出來已經感到十分慶幸了,絲毫沒有奢望過應該如何報復契丹人。當李誠中隱約透露出想招攬契丹人為己所用的意圖之時,百姓們完全沒有二話可言,用他們的原話來說:“將軍是某等的救命恩人,將軍想要怎生做,某等怎敢輕言。能逃脫出來已經是萬幸了,哪里還敢奢望其余…”

  面對這個時代百姓對上位者的盲從,或者說對于自身命運的麻木,李誠中驚訝之余,不知是應該感到慶幸還是悲哀。

  好吧,李誠中不是那種指天發誓要解救天下百姓的傻缺,他目前的想法僅僅限**速增強自己的力量,打敗契丹品部對白狼山的封鎖,更遠一些,是恢復關外的土地,重新將營州納入盧龍軍的管轄之內——說白了,就是納入他的治下,讓他能夠真正有一塊安身立命的地盤。因此,他很快拋開了這些負面情緒,開始著手處理契丹降人的事宜。

  方法很簡單,為了讓契丹人真正為自己效力,他打算重新做一次之前對教官解里所做的事情——勞教,或者說是“勞動改造”。這個辦法已經有過前車之鑒,證明是切實可行的,所以李誠中很快就讓契丹降人投入到了勞動之中。就像之前所說,愿意放下兵刃投降的基本上都不是桀驁之徒,對于以勞動換取工分、以工分換取食物的要求顯得十分順從,于是,契丹士兵們用拿慣了刀槍的雙手接過了勞動的工具。

  在教官解里的改造過程中,白狼山軍寨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和規律,因此,以李誠中牽頭、馮道為副,成員包括姜苗、胖子王二、三名村老所組成的“白狼山戰俘改造委員會”經過多次碰頭磋商,將某些證明是極為有效的成功經驗運用到改造這批契丹戰俘中,逐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了勞動換取工分外,這些經驗還包括:

  讓契丹戰俘適當參與需要多人協調完成的集體勞作——以培養他們的融入感;

  通過一些小技巧讓契丹戰俘認識到懂漢話和識漢字的重要性——以引誘和勸導他們自覺自愿參加文化課程;

  幫助契丹戰俘結識一些漢人百姓——以讓他們能夠認識到過去的劫掠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巨大傷害;

  讓教官解里現身說法——以讓他們能夠看到未來生活的希望;

  李誠中前世是個球迷,在部隊中參加得最多的體育賽事就是籃球和足球。自從搶劫了契丹品部的冬季營地后,他自家也著實是飽吃了一陣子羊肉和牛肉,渾身精力無處發泄,除了訓練士兵以外,不免有點小富即安的心思,便趁著空暇時搞起了球類活動。

  以白狼山軍寨的校場大小而論,李誠中最初想搞個籃球玩玩,但事實證明,目前的技術條件達不到這個程度。他找來幾個女紅比較好的百姓,指點她們將魚腸、羊腸等物吹滿氣后系緊,將這些灌滿空氣的腸管塞入事先用牛皮縫制的空球內,空隙處塞滿羊毛,最后把外皮縫上,一個籃球便做了出來。但籃球的彈跳效果不好,達不到李誠中的要求,于是李誠中退而求其次,將球體稍微收縮,做成足球大小的樣子,勉強能夠滿足踢球的需要。

  自己玩肯定沒啥意思,于是李誠中將周小郎率領的親衛隊拉了進來。

  “宣節也喜好蹴鞠?”周小郎見李誠中在掂球賣弄腳法,不由見獵心喜,接過李誠中踢來的皮球,一個鷂子翻身,穩穩將球停在脖頸之上。

  周小郎這一手卻比李誠中漂亮太多,李誠中有些赧然,隨之大度的夸獎了周小郎幾句。周小郎卻說他的蹴鞠不算好,周砍刀的技藝要比他強很多,邊說邊比劃著讓手下親衛分成兩撥,要陪自家宣節玩一玩。

  既然很多人都會點蹴鞠的基本功,那就好辦多了,只要把規則講清楚就可以直接開踢。李誠中小學歷史課上就知道這個時代的蹴鞠和后世的足球有著巨大的區別,便讓張老匠去趕制球門,趁著空暇的機會詳細講述了后世足球的踢法和規則。后世足球的踢法比蹴鞠要簡單得多,親衛們一聽就明白了,等球門做好之后,李誠中帶領一隊、周小郎帶領一隊,便開始在校場內飛奔。

  場面上一度十分混亂,基本上球滾到哪里,十個人便跑到哪里,最糟糕的時候人群甚至擠做一團,球都踢不出來。李誠中叫了暫停,回過頭來嚴厲批評了本隊的五名球員,現場分配了各人的站守區域,將后衛、中場、前鋒區分出來,并以軍法相威脅,要求各司其責,不得隨意跑動。

  等到重新開場,周小郎就傻眼了,他的隊員跟在皮球后面不停奔跑,經常連球都摸不到,不到半個時辰,便被李誠中的球隊連灌十四球。當周小郎的隊員一個個累得倒地不起時,李誠中的隊員還在活蹦亂跳,不停倒腳,牢牢控制著皮球的來去。

  作為整個白狼山軍寨的一把手,李誠中組織的“新式蹴鞠”自然引起了整個軍寨的關注。現代足球的沖擊力、爆發力令所有前營士兵都熱血不止,于是“新式蹴鞠”開始風靡白狼山。一個個足球被擺上了倉庫的格板上,標價達到了五個工分,卻仍然供不應求。

  場地是有限的,喜愛“新式蹴鞠”的熱情是無限的,前營士兵自發以伙為球隊,在校場內相約踢球,導致場上凌亂不堪。數支球隊共用一片球場,數個門將同守一個球門的事情頻頻發生,于是各伙開始了私下的自發串聯和協調,對于踢球的時間進行溝通。當溝通不成的時候,便相約以比賽來爭奪球場的使用權。有些伙長在相約比賽時爆發口角爭執,為了泄憤,提出附加關撲的條件,關撲的彩頭則是工分。還有一些脾氣爆裂的伙長在比分不利的情況下以極為野蠻的沖撞式方法踢球,便會引發兩伙之間的沖突。當這種沖突越演越烈的時候,一場足球賽往往會演變成一場后世橄欖球賽,整個場內人仰馬翻、烏煙瘴氣。

  于是李誠中不得不詳細制定了足球比賽的規則,規則基本照搬后世,只不過對于沖撞和身體接觸方面要求比較寬松。這套規則的頒布,是李誠中親自集合全營士兵進行的,他在檢閱臺上逐條宣布,士兵們則在校場上豎著耳朵逐條傾聽,認真的程度甚至超過前營士兵通行條令頒布之時。士兵們對足球比賽規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逐漸超過前營士兵通行條令,這是讓李誠中始料不及的事情。

  為了規范白狼山足球比賽的秩序,李誠中苦心琢磨之下,制定了聯賽制度。鑒于前營士兵幾乎人人參與的現狀,李誠中將聯賽設定為三個等級,即甲級、乙級、丙級。前營目前共有四十個伙,這是吸納新解救百姓中的青壯后的成果。刨除親衛隊外,他將剩下的三十九個伙打亂抽簽,舉辦了三輪淘汰賽,初步確定了三個等級的球隊。賽制將進行一年,每五天舉辦一輪,每個等級的前三名球隊升級,后三名球隊降級。李誠中還規定了對每一級聯賽每一個名次隊伍的年終獎勵,比如甲級聯賽第一的隊伍,年終將獎勵全隊三萬錢!

  足球比賽規則中還規定,每場比賽分上下半場,共半個時辰,上場球員五人、場下替補五人。這種五人制足球是適應白狼山軍制而定,與每伙人數相當。同時可以增加比賽場所,因為他將校場分割成了四片稍小的空地,可以同時容納四場比賽。

  李誠中還放棄了親自上場比賽的樂趣,他將親衛隊培訓成了裁判,用以執法,他自己則作為總裁判,維持比賽秩序。

  除了上述舉措之外,李誠中開辦了戰術培訓班,各伙伙長——各隊隊長可以自愿聽講。他在培訓班上講解了足球比賽的各種戰術,比如長傳沖吊、地面滲透等,講解每一個隊員場上的職責任務,比如門將、后衛、中場、前鋒等,講解球員間的配合和跑位,比如撞墻、回傳、直塞、扯動等…戰術培訓班場場爆滿,李誠中連續抽出十個夜晚的時間來講解,各伙伙長聽課的積極性和熱情十分高漲,課堂上的提問和互動也極為熱烈。

  李誠中的戰術培訓班結束后,聯賽也進行得如火如荼,而到了比賽日的晚上,前營士兵們也自動延后歇息的時間,在伙長的召集下開會探討當天比賽的得失,研究下一場比賽的戰術安排。夜間的校場內也點燃了無數火把,在四個球場上訓練的隊伍屢見不鮮,甚至到了排隊的程度。

  白狼山軍寨足球比賽掀起的風暴讓李誠中很滿意。他最初的用意只是休閑和消遣,再加上一點鍛煉身體的意思。可后續的發展讓他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似乎可以通過這項運動來增進每一伙士兵的團體協作和配合能力,鍛煉伙長——隊長、伍長——副隊長的指揮才干。另外,一支球隊成績的好壞,對于球員集體榮譽感的養成似乎還有著巨大的推動力,這些因素都是李誠中下定決心大力推廣足球聯賽的重要原因。

  長久以來,士兵的戰陣紀律一直是他訓練的重點內容,如果各伙能夠通過足球聯賽的形式培養成一個個能夠具備戰場靈活性的小隊,如果各伙的伙長、伍長能夠在足球比賽中培養出戰場指揮嗅覺,那…李誠中對于前營的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

夢想島中文    大唐新秩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