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三十一章 全面開花

夢想島中文    穿越之紅警抗戰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三百三十一章全面開花!

  東方軍團經過整頓,整體實力再次上升了一個臺階,這種獎罰分明的政策,受到了絕大多數軍團士兵的擁護,東方軍團向心力增強到了頂峰!

在這樣的新型制度下,東方軍團60000余名士兵全都鼓足了干勁,爭取建立功勛,封帥拜將,光宗耀祖。阿甘  趙大力對高博文等人的處罰,并沒有引起第二特種大隊的反感,相反,高博文堅決支持對自己的降級,并且提出要到普通軍營待一段時間,權當是進一步反思。

  對于這樣的要求,趙大力欣然答應,讓他反思反思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隨后,三人又對著東方軍團軍歌討論起來。

  趙大力和關華虹根據楊佐田的提議,在宋飛提過的后世的“解放軍軍歌”的歌詞基礎上稍微做了修改,并上報了庫頁島政府,要求作為正式軍歌使用。

  他們的“軍歌方案”很快被庫頁島政府批準,正式做為東方軍團的軍歌教給戰士們傳唱。

  軍歌詞曲的作者則注明是“集體創作”:“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炎黃的子孫,我們是人民的武裝。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斗,堅決把敵人消滅干凈,巨龍的旗幟高高飄揚。聽!風在呼嘯軍號響,聽!革命歌聲多么嘹亮!同志們整齊步伐奔向勝利的戰場,同志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向最后的勝利,向民族的輝煌!”

  從此,這首歌曲成為華夏軍人廣為傳唱軍歌,華夏的軍隊發出的“向前、向前、向前!”的怒吼聲,成為了華夏軍隊的靈魂,并隨著他們建立的赫赫戰功傳遍了華夏大地、傳遍了世界。

  趙大力和關華虹此時商量的議題是庫頁島的指揮官們給他們出的新題目:如何盡快解決遠東問題。

  趙大力和關華虹研究著宋飛發來的電報:“歐洲戰場出現了轉折,德軍開始局部反攻,同盟國繼續增兵;以意大利為首的遠東干涉軍已經撤離,而神日政府則拒不撤軍、企圖繼續占領遠東,在國際上它已經開始陷入孤立;蘇砂政府提出了‘華夏軍團協助作戰’的請求,特就此事征求你們的意見。我們分析后認為:隨著赤塔的解放,蘇砂紅軍遠東部隊的補給恢復、紅軍的實力應該超過了日軍。另外,為了更快的消滅鬼子,我決定運輸先進陸軍車式武器裝備東方軍團,估計三天后就能夠補給到位。”

  這時,趙大力問道:“華虹,你對這個分析是怎么看的?”

  皺了皺眉,關華虹回答道:“從人數上來說,這個意見是正確的。可是‘眼見為實’啊:紅軍現在的裝備太差了,尤其是缺乏重武器,攻堅能力更是不行。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都不相信會是這樣!這跟我們學習的蘇砂紅軍相比,差得太遠了!你的看法呢?”

  趙大力點了點頭:“我也這么認為。比較接近事實的判斷應該是:紅軍的實力與日軍大體相當甚至略弱——這才是日軍沒有從遠東撤軍的根本原因!”

  楊佐田說道:“那我們就只有選擇參戰這一條路可走了?日軍已經在比金地區構筑了堅固的防御工事,那可是攻堅戰!還是再想想別的辦法吧。實在不行,就出動海軍占領海參崴、截斷日軍的歸路和補給。這個主意怎么樣?”

  趙大力說道:“那些指揮官們讓我們來拿主意,就是不想出動海軍啊!我們現在的身份是‘紅軍’,在這里怎么打都沒事。如果由薛日鷹他們率領咱們的艦隊占領了海參崴,對世界各國的震動就太大了,可能對以后處理與列強的國際關系不利呀!攻堅戰我們是肯定不會參加的,好不容易才有了自己的隊伍,我們經不起大的損失!”

  “在蘇砂人的眼里,咱們東方軍團現在已經‘損失慘重’了,如果我們答應協助他們作戰的請求反而不妥。我看這樣吧:可以把我們繳獲的日軍榴彈炮全部借給加米涅夫,再支援他們三個迫擊炮營和72門迫擊炮,增強他們的火力,再把我們的10個特種兵大隊全部派出去,主要負責敲掉日軍沖鋒部隊的指揮官、晚上就派他們潛入日軍后方搗亂,也讓他們經受一下戰場的鍛煉,就算是畢業實習吧!怎么樣?”

  趙大力的猜測是有些政治基礎的。宋飛他們經過反復研究后認為:雖然現在出兵遠東地區是最好的機會,但是他們還是認為不宜直接派海軍進攻海參崴和庫頁島、把自己陷入到戰爭的泥潭里,過早引起列強對他們的警惕之心。

  庫頁島自治區目前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培養人才、積蓄力量。

  所以,他們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蘇砂紅軍東方軍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制訂的總體戰略計劃中的順序問題:先解決國內的建設問題,最后才收回遠東地區,這個順序是確定了的。

  還有一個原因,你就是,臺灣和澎湖列島的收回已經在國內引起了對庫頁島自治區的非議。一些好事者,將這件事當成政治事件加以炒作,制造庫頁島想要獨立的輿論。

  所以他們決定:遠東問題采取名義上“庫、蘇共同管理”的辦法來處理,建立一個過渡性質的“遠東共和國臨時政府”,實際上則由“蘇砂紅軍東方軍團”實行軍事管制、把實際控制權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這樣做,不論是對蘇砂還是對國際社會,都獲得了一個緩沖的機會,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庫頁島政府。

  楊佐田立即說道:“是個好辦法!炮兵在后面,我們的損失就可以盡量避免,特種兵還可以幫助炮兵指示方位。那些被燃燒彈燒過的火炮損壞并不嚴重,伊爾庫茨克市就有軍工廠,已經有兩門火炮在那里修好了。我馬上就去找他們聯系修炮的事情,讓他們派人加班加點,抓緊修復工作!”

  他們提出的意見很快被宋飛采納,并通報了蘇砂政府。8月25日,孫嘉誠把繳獲和已經修復的18門榴彈炮、72門迫擊炮和充足的高爆彈,通過鐵路運到了伯力。

  加米涅夫對到來的楊佐田和中國炮兵、10個特種兵大隊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中國軍團取得的輝煌戰績,讓他徹底拋棄了對中國軍團的輕視之心,并轉為尊敬——實力代表一切,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現實:按照蘇砂政府的命令,楊佐田擔任了蘇砂紅軍東方面軍總參謀長的職務。他馬上派出了偵察部隊,并與加米涅夫協商進攻方案。

  次日,加米涅夫采納了楊佐田提出的建議:全面開花、多次佯攻,然后集中所有炮火、突破一點。

  加米涅夫把全部的71門遠程火炮和120門迫擊炮都集中起來統一指揮。按照計劃,蘇砂紅軍東方面軍兩個集團軍,對日軍比金防線再次發動了攻擊。隨著“開火”命令的下達,遠程火炮同時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怒吼聲,密集的高爆彈先是在敵人防御陣地上全面開花,然后集中到一點。

  日軍連忙把部隊調動到那里,敵人的炮火卻又開始轉移了,也沒有步兵發動沖鋒。如此反復了許多次,把日軍指揮官弄得迷迷糊糊,根本無法確定紅軍將選擇從哪里進攻!日軍指揮官只好紛紛下令“部隊就地嚴密防守”。

  已經接到前線報告的大谷喜久藏站在地圖前面,注視著那條紙上的“比金防線”。

  這是一個西起烏蘇里江、東至錫霍特山脈、有20公里長的縱深防御體系:后面還有一道防線,在鐵路線附近則是兩道——因為只有那里的地勢是最平坦的,也是大部隊發動進攻的最佳選擇。可是紅軍并沒有重點攻擊那里,而是發動了全線進攻。以紅軍的實力,全線進攻的結果只能是失敗。他們只有全力進攻一個點,才有突破防線的可能。

  戰爭本身其實就是賭博:除了基本裝備之外,就是賭雙方指揮官的智慧了。

  他拿起了電話,給駐守比金地區的日軍第七師團長大庭二郎下達了出擊的命令:他希望第七師團長的主動反擊能夠打亂敵人的進攻部署。

  在日軍第七師團的炮兵部隊進行了充分的炮火準備,第二聯隊向紅軍陣地發動了沖鋒。

  日軍的大炮一響,紅軍大炮立即全線停止了射擊。沖鋒的日軍已經快沖上敵人的陣地了,可是紅軍的陣地上還是悄然無聲。手拿望遠鏡的大庭二郎看到這種反常的情況,不禁在心里打起了小鼓。

夢想島中文    穿越之紅警抗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