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章 大戰倒計時

夢想島中文    穿越之紅警抗戰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三百一十章大戰倒計時!

按照神日軍部的想法,并在鬼子軍部將厲害關系將皇族說明以后,鬼子天皇雖然無奈,但還是向新生華夏政府遞交了有條件的投降書。阿甘  書是這樣寫的:“尊敬的華夏黨主席,我等膽大妄為,竟然敢覬覦華夏土地。現在,貴國軍隊已經給了我們教訓,我等知錯,特向華夏投降。我國愿意賠償華夏3000萬兩白銀,并將北海道和琉球群島劃歸華夏土地,以示誠意,希望貴國可以接受我等誠意,兩國和平相處,再無侵犯。”

  只在字面上,確實可以看出神日帝國的實心實意來。割地賠款,也算是一個戰敗國應有的姿態。

  只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這些真誠全部都是虛情假意,說的比唱的好聽,北海道和琉球群島已經被紅星軍拿下,劃歸華夏土地,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再說賠償的3000萬兩白銀,那就更假了,試問,《馬關條約》華夏賠償了多少白銀?鬼子侵華給華夏帶來了多少損失,又掠走了多少資源??

  書被送到北京以后,在第一時間就被毛主席轉交到了庫頁島政府,鬼子的想法又怎么能瞞過毛主席,他只看了一眼,便沒有繼續看下去的心情。

  小鬼子的投降書,和庫頁島自治區的利益最多,除了白銀,其他的都和紅星軍有關:要說制約鬼子的遠東行動,只有紅星軍有這實力,并且,鬼子選擇割讓的地區,還是紅星軍實際上占據的土地。

  基于這兩點,毛主席便選擇將決定權送給宋飛,接不接受,全看庫頁島政府的想法了。

  此時的宋飛正在蒙古聯絡感情呢,當他收到從主基地發到手機的信息時,他嚇了一跳。

  “這就無條件投降了?還是僅對華夏投降??”

  宋飛抽著煙,繼續看下去,才發現這投降書就是一個交易單:以3000萬兩銀子換紅星軍不對鬼子軍隊動手!

  “鬼子可是夠天真的!這點錢可不夠!”這樣說著,宋飛修書一封,要求將賠款金額提升十倍,否則免談!

  最終,神日帝國接受了宋飛所說的金額,送給了華夏三億白銀。他們滿以為就此擺脫了紅星軍的糾纏,卻沒想到,即將和鬼子主力師團交戰的,便是增加了一個團數量克隆兵的東方軍團!

  此時的伊爾庫茨克東方軍團營地里,只剩下了5個后勤團的部隊在這里駐守:5月23日,趙大力和張福榮對東方軍團下達了開拔的命令,部隊開始沿鐵路線向赤塔方向前進,當天晚上抵達希洛克地區。

  并在那里迅速展開,從西面包圍了赤塔,截斷了這里的所有交通要道。與此同時,蘇砂紅軍東方面軍三個集團軍也從東部完成了對赤塔地區的合圍。東西對進、四面開花——這是加米涅夫制定的“解放赤塔作戰計劃”。

  但是,趙大力顯然并沒有遵照加米涅夫的作戰計劃行動,按照他的命令:東方軍團開始在赤塔西部15公里的“敵人非接觸區”構筑戰壕及防御工事,并保留了赤塔到滿洲里之間的鐵路線。

  同時,東方軍團第一師、第二師32000名戰士,在晚上全部換裝迷彩作戰服,放棄了汽車等輜重,僅帶著輕武器、150門迫擊炮、彈藥和必要的工具,借著黑夜的掩護,消失在滿洲里方向的叢林之中。

  與此同時,在琉球島海域的薛日鷹也按照與趙大力,宋飛等人商定的作戰計劃,命令王鳴鶴駕駛的滅亡號重型航母從枯訊島的停泊地出動,趕赴神日帝國的宮直海峽。

  當然,航母編隊全部經過了處理:漆上蘇砂海軍的圖案,噴上蘇砂制式船舷號碼!懸掛蘇砂海軍旗幟!

  這樣做是有原因的,畢竟已經接受了神日帝國的投降,那就不能落下口實,于是,適當的偽裝,必不可少!

  道路上,張福榮與第一師師長楊云天、第二師師長任輔臣并駕齊驅,策馬飛奔。

  東方軍團平時嚴酷的訓練,這時候開始顯現出成績:50公里的急行軍,只用了2個半小時,就到達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石勒咯河鐵路橋!

  石勒咯河發源于蒙古境內的肯特山脈,是黑龍江最大的一條支流。

  這里山脈綿延、山林茂密、山谷縱橫,從軍事角度看,是個天然的伏擊戰場。這就是趙大力和關華虹共同研究的“圍點打援”計劃:利用紅軍對赤塔之敵發動進攻,則日軍第十四師團必火速增援;將石勒咯河鐵路橋南北5里的鐵軌全部拆掉,日軍只能選擇從火車上下來,徒步奪橋或者泅渡過河。

  而這里,就是趙大力為日軍第十四師團預設的埋骨之地!

  讓趙大力和關華虹在缺乏重炮的條件下進行殘酷的攻堅戰,他們是絕對不干的。

  這些來自主基地的高素質軍官,熟讀“宋子兵法”,最擅長的就是打伏擊。

  所以,他們選擇了這個避短揚長的、在張福榮和任輔臣看來,簡直是“奇謀”的計劃:在這個時代的軍人,對“兵者,詭道也”這句話并不“感冒”。

  尤其是法國陸軍和神日陸軍,他們戰術呆板、作戰計劃僵硬。作戰計劃制訂以后,就幾乎沒有了任何變通的余地。

  蘇砂聯邦軍隊也強不到哪里去。而趙大力和關華虹則不同,他們只制訂戰略目標,然后把實現這個戰略目標的具體戰術,交給下級指揮員來制定,由大家來共同探討和最后確定,并允許做出必要的臨時調整。

  這個計劃中,張福榮的第一師負責南岸日軍的“去尾”任務,任輔臣的第二師負責北岸的“掐頭”任務,三個特種大隊負責三個點的爆破任務。

  這些具體作戰計劃,都是師長和隊長們自己制訂的,然后由趙大力和關華虹主持討論,大家充分提出反駁意見后,再修改通過。這樣,對這次的作戰任務,參與作戰指揮的每個高級指揮員,都做到了心中有數。

  1941年5月23日夜,赤塔日軍第7師團指揮部。

  師團長藤井幸槌少將拿著手里的情報沉思著:赤塔周圍突然出現了無數蘇砂紅軍部隊!從占領赤塔的那一刻起,藤井要求增兵的電報就沒有停止過。

  可是,由于神日軍部出現的戰略失誤,日軍對這場戰爭準備并不充分,兵力嚴重不足。

  依靠日本軍人的“武士道”精神,付出了減員1/3的慘重代價,第7師團堅守赤塔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

  好在滿洲里鐵路暢通無阻,兵員和彈藥物資都得到了及時的補充,第7師團的戰斗力仍在。可是以25000人對抗數倍于己的進攻之敵,雖然有高城堅壘的優勢,藤井在自己心里仍然打著鼓。

  好在第14師團長栗田直八郎少將從滿洲里發來了電報,半天時間就會趕到。偵察部隊得到的消息更加另藤井鼓舞:滿洲里至赤塔的鐵路依然暢通。如果自己制訂的“里應外合聚殲紅軍于赤塔之下”的計劃得以實現,自己將成就乃木希典一樣的不朽功業!

  想到這里,他立即喊來參謀,招集各聯隊指揮官到這里開會。他先做了一番聲嘶力竭的鼓勵,并通報了第14師團長趕來增援的“喜訊”,然后才下達了作戰命令:“各聯隊馬上進入臨戰狀態,要堅守、堅守、再堅守,直至取得最后的勝利!”

  聯隊長們一起“哈依”一聲,然后敬禮離開,分別趕赴各自的防區里去做最后的戰斗準備。與蘇軍兩次交手之后,這些神日軍人普遍產生了輕視他們的念頭:這些蘇砂人戰斗力一般,更遠遠不如東瀛軍人勇敢!

  1941年5月28日,到達滿洲里的日軍第十四師團只在這里停留了1個小時,就在師團長栗田直八郎少將的命令下,“一往無前”地登上了北去的列車......

夢想島中文    穿越之紅警抗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