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就是最大的武器。
這句話可以有很多解釋,玄一點的可以說成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詩情畫意一點的可以說“在超越一切的極速面前,任何防護和攻擊都毫無意義”。從物理學本身來講,這句話就是字面意思。
速度越快,意味著更大的動能,更大的貫穿,更強勁的動力。即使只是一枚普普通通的硬幣,以3馬赫的初速發射出去時,同樣是殺傷力十足的武器。縱然對方是所謂的“神之右手”,照樣會當場被轟殺至渣。這不是假想或臆測,高速移動的物體就是有著如此恐怖威力。
同樣的道理,從萬米高空墜下,墜落過程中不斷加速累積動能的一粒石子墜落地面時也會產生等同于一枚炸彈的破壞效果。那么換成重量千噸的鋼鐵戰艦從天而降呢?
盡管各國有著將戰艦視為女性的約定俗成,但相信沒人會為天上掉下個戰艦少女而產生“感動”這一情緒吧。管他是歐洲的提督也好,非洲的土著也罷,看到上千噸鋼鐵對準頭頂砸下來只會有一種反應,那就是——
“媽媽咪呀?!!!!”
操舵的大副發出女人一樣的尖叫,G力沖擊之下泛起波瀾漣漪的臉孔也像極了乘坐恐怖過山車的女生。
其實仔細比較高拋物線彈道,你會發現和過山車軌道初始段還真有幾分相似,同樣會經過一個相對緩慢的爬坡過程,之后同樣是快速下墜的軌跡,整個軌跡同樣非常陡峭。只是這邊爬的更高,掉落的更快,船艙內承受的G力也更大。此時此刻所有人都被牢牢固定在位置上,船員更是五花大綁如同死刑犯一般,重力加速度的負荷加上地面在眼前以時速600公里放大的可怖景象相互作用下,膽量再大之人也忍不住產生尖叫的沖動。
或許他們應該慶幸,此時此刻火箭已經與船體分離,不再提供額外的動力。重力固然會使物體下墜時不斷加速,但空氣阻力卻是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當從重力獲得的推力與空氣阻力相等時,速度就不會再增加。換言之,只要是在大氣層中俯沖,無論是從多高的地方掉落,速度自有其上限,只要沒有額外的動力助推,500600公里的時速便是上限。
每小時600公里對防衛軍的防空武器并不算是特別嚴重的考驗,他們自己的大型攻擊機也經常用這個速度以近乎90度的垂直角度俯沖攻擊,齊格菲防線上的防空部隊早就接受過這方面的訓練。早在捕捉到奮進號的雷達信號時,防空部隊就拉響了戰斗警報,一確認對方開始進入俯沖航線,防空指揮部立即展開了攻擊。
“目標指示雷達,測報目標!”
“方位010,高度13200!距離11公里!”
“制導雷達,開機!”
“制導雷達已開機!”
“制導火箭接電狀態良好,發射準備完成!”
“發射!!”
防空司令一聲令下,三枚“瀑布”制導防空火箭騰空而起,三個閃閃發亮的火球快速撲向高空中的目標。
作為全世界唯一大規模研發并列裝導彈的國家,亞爾夫海姆在最高長官意志的影響下對這種武器的發展有些束手束腳,唯二的例外是Fi103巡航制導火箭,以及R1“瀑布”防空制導火箭。理由自然是戰場需求。
充分享受掌握制空權之利得防衛軍從未忽視過如何守衛自己頭頂的問題,畢竟空軍任務繁重,不可能時時刻刻撐起保護傘。可靠的防空武器就成了應對敵軍空中力量的第二道保險。除各種性能優良的防空炮之外,制導火箭也被納入防衛軍的視野,在佩內明德團隊提出的幾個方案里,最終選上了“瀑布”這款最不像飛機的防空導彈(最早一代的防空導彈幾乎都長成了飛機的樣子)。
“瀑布”的外形酷似A4制導火箭,實際上這就是A4制導火箭的防空版本。氣動布局和A4基本類似,只是體格縮小到后者的四分之一。為了增加導彈的機動性,彈體中部增加了四片邊條翼。其制導方式也由慣性制導改為最先進的萊茵蘭(Rheinland)系統,該系統通過雷達來跟蹤目標,導彈上的無線電指令接收裝置接收地面指令來鎖定目標。當“瀑布”發射后,跟蹤雷達會將其運動參數也輸進計算終端,終端算出制導指令發射給導彈,無線電接收裝置將指令轉換成控制導彈的信號導引其飛向目標。最終經地面控制人員的遙控引爆,或是經由彈頭的VT(無線電近炸)引信起爆。喪心病狂的306公斤戰斗部足以讓一條大型浮空戰艦當場斷成兩截(在此做個簡單對比,前蘇聯SA2防空導彈高爆破片式戰斗部195千克,其低空毀傷半徑為65公尺,高空為250公尺。306公斤的戰斗部幾乎和鷹擊18反艦導彈的裝藥量相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種導彈還十分原始,導彈接電啟動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導彈只有在通電一段時間后才能進入正常使用狀態,通電時間太短或太長都無法正常使用,
如此先進的導彈一打就是3枚,顯然第三防空火箭營長海因里希少校是要把不速之客轟到連渣都不剩。
雷達操作員緊盯著界面中不斷接近的4個光點,嘴里復誦著參數,目標信號一切正常,導彈信號也一切正常,按照顯示出來的數據,再過個67秒,第一發導彈就會與目標信號遭遇接觸。屆時雷達界面將會和演習訓練時一樣,出現“天女散花”的現象——這正是擊中目標的象征。
5秒;
4秒;
3秒;
所有官兵屏息凝神靜待佳音之際,雷達操作員突然發出驚呼。
“這是…敵軍展開ECM(電子干擾)!!”
“什么?糟了!!”
回過神的海因里希少校急忙下令開啟ECCM(反電子干擾),但此時早已為時已晚,導彈與目標擦身而過后在空中爆炸。
“怎么可能…查理曼人怎么可能有角度欺騙答詢式干擾裝置啊!!!!”
少校一拳砸在地圖桌上,憤怒的咆哮差點將指揮室掀翻。
雷達兵出身的海因里希少校看著雷達操作界面上信號發生變化時,立馬就意識到自己的雷達遭到了電子干擾,正常的圓形光點變成了兩邊亮中間暗的“蘋果核”,雷達的方位角和高低角同時無法進行自動跟蹤——這正是角度欺騙答詢式干擾裝置啟動時特有的效果。對導引火箭的制導雷達進行干擾,延遲收到的雷達波束,并釋放假信號,誘使那3枚“瀑布”偏離目標。
“立即展開ECCM!干擾信號會比真正的目標回波信號晚0.3秒,把滯后的信號全部過濾掉,馬上準備第二波發射!”
少校的反應正確且快速,他的部下久經訓練,反應也不慢。但敵人的動作更快一步。
“敵艦發射煙霧彈,紅外觀測、光學觀測、雷達觀瞄全部受到干擾!”
“這是見了鬼了嗎?!!”
“這里是高炮二營營長,我們可以開炮嗎?”
“雷達站,還不能鎖定目標嗎?”
“請求開炮,至少用彈幕封鎖空域吧!”
各種各樣的意見在電波內流竄,每一個都很合理,也能在一定程度解決問題。可正因為如此,反而讓防空炮兵指揮官艾赫勒少將陷入了選擇地獄。一時間完全無法確定究竟那一套方案能應對眼前這個顯然超乎他認知范圍的對手。
萬幸,現場還有一個把這種混亂也算計在內,并且提出了相應對策的家伙。
“這里是分艦隊司令帕西法爾上校。重復,這里是分艦隊司令帕西法爾上校。通告第二巡洋艦隊各艦。”
慣常慵懶的聲音此刻洋溢自信與熱情,不知何時分艦隊司令官閣下放著優雅舒適的指揮席不做,爬到了指揮臺上,雙腿交叉盤坐著。只見他握著麥克風說到:
“正如你們所見,有一條敵艦以伊謝爾倫炮臺為目標全速突擊過來,本艦隊將堂堂應戰。”
停頓了一下,閃爍著狡黠光彩的雙眼微微上揚。
“全艦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