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早在胡亥下詔解除皇族子弟不得從政入伍的限制之后,大秦朝野上下對嬴氏一族進入朝堂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皇帝的步子竟然邁的如此之大。
統共六部,除各部尚書外,當屬各部左右侍郎的權柄最重。雖然皇帝對各部的職能劃分的極為明確,但是任誰都看的出,既然同丞相一職一樣分了左右侍郎,那么左侍郎顯然要比右侍郎的地位要高上那么一籌。
更為蹊蹺的是,吏部左右侍郎是唯一一個沒有明確劃分權責的。而吏部的職能偏偏又掌握著大秦全國所有文官的升遷和考課之責。
好吧,嬴氏皇族參政是勢不可擋,畢竟這天下這大秦都是嬴氏一族的,這沒有什么好說的。但是陳有光這樣一個小小的縣令能夠一躍成為吏部右侍郎,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又怎么可能?
更何況陳有光這樣一個從御史貶謫為郡丞又被貶謫為縣令的人物,在御史府乃至大秦朝堂上還是有很多人都知道各中故事的。
被已故左丞相李斯給生生的貶謫成縣令的么。
只是,顯然如今這陳有光不知道祖墳上是不是冒了青煙了,竟然不知道怎么弄的抱上了皇帝的大腿。一躍直入朝廷中樞,成為吏部三品右侍郎,掌控無數大秦官吏的生殺大權啊。
雖然說吏部只能對四品以下的文官有升遷、調度之權。但是要知道,既然是九品官制。那么顯然很多人都要從最底下慢慢往上爬,升不到六品,怎么到五品?不到五品又怎么到四品?當然,皇帝恩澤直接擢升那又是另一回事,但是又有多少人有那個命?
成武一戰,即便到如今,大秦朝堂上除三公九卿等一干重臣外,實在是沒有多少人知道。
如果群臣們知道皇帝在成武碰到的陳有光,也許就不會這樣驚訝了。
在胡亥最初提出由陳有光升任吏部右侍郎的時候,并沒有遭遇想像中的反對。陳有光的名聲。在大秦朝堂上還是很多人都有耳聞的。
雖然陳有光不屬于馮去疾一系的官員,但是他是御史,而那個時候馮劫是御史大夫,所以在陳有光彈劾李斯的時候,所有人依然將陳有光看做了是馮去疾的馬前卒。
殊不知,陳有光根本就是個無黨派人士。他之所以彈劾李斯,完全是他個人的原因,而不是其他。
正直的人即便政見不合,同樣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正如陳有光。
更何況吏部尚書是蒙毅。吏部不出意料顯然將會是蒙氏一族把持,不說陳有光。就說左侍郎嬴良,那可是實打實的皇族中人。
皇帝顯然是讓嬴良進入吏部不說牽制最少也是平衡蒙毅,以防吏部真的成了蒙氏一族的后花園。
不用陳有光的話,無論是誰就任這個吏部右侍郎,顯然都會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何不送個順水人情,讓陳有光進去攪合攪合?說不定還能渾水摸魚。
各個都是老奸巨猾之輩,知道什么時候該爭,什么時候不該爭。
有嬴良,再加上陳有光。那么吏部蒙毅行事多多少少就要有顧忌的多。這對大家都好。
胡亥倒沒有想那么多。他只知道陳有光敢直言,敢直諫。這樣一個人,本該是進入御史府,但是吏部僅僅有嬴良一個人的話,胡亥又擔心蒙毅為了遷就嬴良,導致大批的皇族紈绔進入大秦朝堂,這就同自己的本意相差甚遠了。
而有了陳有光這樣一個釘子在。不管是蒙毅還是嬴良,想要行事至少都要先過陳有光這一關。
這也是胡亥為什么獨獨沒有給吏部的左右侍郎劃分權責的原因所在了。
片刻之后,王巖覺得群臣消化的差不多了,拿起身后宦官捧著的第二道詔令開始宣讀起來。
其實殿中群臣也一直都在等著后面的詔令。因為還有四個府沒有出現,哦對了,還有國尉府。沒有人認為皇帝會將丞相府留下。畢竟六部已經將丞相府所有的職能都剝奪的一干二凈了。
如果丞相府不動的話,那么皇帝是要將丞相至于何地?
顯然,后面的才是重頭戲。
“裁撤左右丞相府,國尉府。建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右丞相李由以丞相位統中書省諸事,掌擬陛下詔令,發放門下省。中書省設侍郎一名,五大夫蒙諫為中書侍郎。中書侍郎下中書舍人三人。
左丞相馮去疾以丞相位統門下省諸事,掌朝臣諸郡奏章,附批以奏陛下,審中書諸般詔令,如認不當,可封還、駁正。門下省設侍郎一名,原御史中丞侯放遷任門下侍郎。門下侍郎下給事中三人。
太師尉繚以太師位掌尚書省諸事,掌六部,行中書、門下詔令,行朝廷政令。尚書省設左右仆射兩名,仆射下設左右丞兩名、左右司郎中兩名、左右員外郎兩名。左右仆射空置。其余左右丞、司郎中、員外郎等六名官吏由太師尉繚自行遴選擢升調任。
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六部控天下諸事。此乃三省六部,望諸位愛卿勿負朕望,為大秦,為社稷,為天下百姓,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秦二世二年八月初一日。”
“臣等遵旨,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應群臣強壓下心中的震驚,齊齊齊聲高呼應道。
左右丞相府果然盡皆被裁撤。兩位丞相,一位有了擬詔之權,另一位更是能夠直接參閱原本只能由皇帝才能做的事情,批閱奏章。雖然只是附批,但是那已經是莫大的恩寵了。
太師尉繚,更是直接統管朝中六大部。這種信任已經讓所有人眼睛都綠掉了。
批閱奏章、擬詔等等一系列的權力似乎皇帝都下放給了三省乃至六部,那么皇帝還做什么?皇帝這是要做什么?這是殿中一干群臣聽完這詔令之后首先想到的問題。
三省六部,在還沒有真正的施行前,大秦的一干朝臣們還沒有看到三省互相掣肘這一點上,但是估計用不了多久,當三省六部盡皆運作起來,那個時候所有人都會明白胡亥到底想要做什么。
當然,也許三省六部并不是最好的,但是胡亥如今只能先用著,然后一點點摸索,找尋出更適合大秦的制度。所以才會有馮去疾、李由、尉繚三人分別以各自的官位統三省諸事。
如此行事,加上三人官職本就未進行任何變動的情況。所以胡亥隨時可以對三省進行調動。是裁撤還是加權,在六部完善的情況下,對大秦整體的影響都不會太大。(。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