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九十四章.“窮”與“達”.

  ps:看《》背后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的這一句話,世人皆知。

  作為一個心底深處還尚存著些許良知的政客,趙俊臣也一直是這樣自我安慰的。

  在趙俊臣眼中,自己雖然權高位重、富可敵國,但毫無疑問還屬于“窮則獨善其身”的一類,畢竟,趙俊臣再是如何福貴,卻是連自己的命運與選擇都無法掌控——從這方面而言,趙俊臣甚至連尋常百姓都不如。

  所以,在這一句話的自我安慰下,對于三邊防務的隱患,趙俊臣只能在不損及自身利益前提下,給予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趙俊臣明白,這些幫助已是自己如今的極限了,若是力度再大一些,引人側目之下,或許就會危及自身了。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看著徐文清離去的背影,趙俊臣的心中,終究還是有所不安。

  明知道三邊防務一旦出現了紕漏將會意味著什么、后果又會是何等的可怕嚴重,但自己卻沒有盡力改變,這讓趙俊臣心中充斥著一股愧疚感,遲遲無法消散。

  三邊各軍鎮的隱患,是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大,令人觸目驚心,只是小修小補的話。真能抵御住蒙古騎兵的侵襲嗎?往些年固然是勉強抵御住了,趙俊臣也常常借此安慰自己。但若是今年出了萬一呢?在這個時候,又豈能能報著僥幸心理?

  若是邊關被破。趙俊臣如今的諸多謀劃與算計,又還有什么意義?

  難道,到了那般時候,趙俊臣依然還是借著這一句話來安慰自己,然后從一個大奸臣、大貪官,變成一個大奴才、大漢奸?

  早已經有了決定的事情,如今真正的做了,趙俊臣反而心中開始忐忑了起來。

  當許慶彥送走了徐文清,返回書房的時候。看見趙俊臣的臉色陰沉不定,帶著些許矛盾與猶豫。

  這種表情,許慶彥已是許久沒在趙俊臣的臉上看到了。

  不過,如今的許慶彥,在趙俊臣的刻意歷練之下,終究是成長了一些,見趙俊臣這般模樣,不僅沒有像從前一般急不可待的開口詢問,反而默默的站在一旁。一言不發,沒有任何的打擾,只是讓趙俊臣一個人靜靜的考慮。

  良久之后,趙俊臣也終于拿定了主意。

  “慶彥。你暗中組織一支商隊,等到南巡之后就派他們去蒙古草原一趟。”趙俊臣吩咐道:“借機打探清楚蒙古諸部落的虛實與相互關系,并詳細查探一下蒙古各部落今年的草料、糧食、牛馬的收成情況。若是那邊今年有了任何的天災,造成了欠收與損失。就馬上通報于我。”

  如今,季節尚且還是春末。而草原民族的侵襲,則一向是秋收之后。

  這給予了趙俊臣靜觀其變的緩沖時間,也讓趙俊臣擁有了足夠的時間去探查與準備。

  第二天,早朝之上,情勢愈加平穩。

  眼看著南巡即將開始了,德慶皇帝如今正是興致勃勃、滿懷期待,百官們也是非常知趣,任誰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破壞德慶皇帝的雅興,否則只會自討苦吃。

  于是,這一天的早朝,百官皆是無事稟呈,好似天下太平一般,而德慶皇帝也只是與眾大臣們討論著南巡的事情,如此一來,朝堂上自然是一副君臣和睦、其樂融融的架勢。

  然而,在眾人之中,太子朱和堉卻是一直緊鎖著眉頭,與早朝的氣氛格格不入。

  原因無他,昨天整整一個晚上,在太子府中,不斷有太子黨官員求見太子朱和堉,并勸諫朱和堉收回成命、暫且不要改革商稅,否則就會如何如何…

  如此勸諫之間,每個人皆有一番大道理、言之鑿鑿,雖然全都被太子朱和堉駁回了,但此時回想起來,朱和堉的心情依然有些煩悶。

  在下了早朝之后,眼見著一部分太子黨官員依然是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好似還想要勸諫自己,太子朱和堉索性不再理會他們,沒有在宮中停留,而是直接回到了太子府中。

  事實上,太子朱和堉返回太子府,也不僅僅只是為了躲避那些有不同意見的太子黨官員,他確實是有事情要辦理。

  經過了近些日子以來的歷練,雖然是屢遭挫折,但太子朱和堉終究還是有了一些實干能力,甚至還明白了“要辦事、先調查”的道理,所以在今天早朝之前,他已是派人去戶部索要了一些相關賬簿,準備趁著這幾天時間了解一下明朝商稅的具體情況。

  卻說,待朱和堉回到太子府中后,發現戶部的賬簿已是拿來了,然而,朱和堉還沒來得及翻看,就聽下人稟報,稱都察院左都御史呂純孝求見。

  都察院是太子黨官員的大本營與集中地,而呂純孝這些年來幫著朱和堉管理都察院,盡心盡力、勞苦功高,更是朱和堉的左膀右臂,一直深受朱和堉的重視。

  如今,聽說是呂純孝求見,朱和堉自然是不會不見,連忙讓人請呂純孝進書房談話。

  不過,當呂純孝進入書房之后,還沒來得及說話,朱和堉就已是當先開口道:“呂大人,你不會也是來勸我改變主意、不要再改革商稅的吧?若是如此,就不必開口了,我意已決。是絕不會改變主意的。”

  昨天晚上太子府里的諸多熱鬧,呂純孝也曾聽聞了一些。在嘆息一聲后,卻是說道:“太子殿下。無論其他人是否轉變了主意,但下官依然是支持您的,下官這次求見,也并非是為了求您收回成命,而是想將一位大才介紹給太子您,此人雖然年紀尚輕、資歷尚淺,但才華心智皆遠勝下官數倍,而下官也相信,太子您若是有了此人輔佐。接下來的商稅改革,必然可以事半功倍,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聽到呂純孝這么說,太子朱和堉稍稍安心了一些,接著又對呂純孝所說之人大感興趣,并問道:“哦?究竟是何人?竟是讓呂大人如此推崇?”

  “正是前太子太師何明何老前輩的關門弟子、本科殿試的第二名榜眼、人稱江南才子的趙山才!”呂純孝一臉鄭重的回答道。

  “趙山才?就是那個在我離京審辦‘南巡籌備舞弊案’期間,通過你提醒我不要把案件牽連太廣的那個趙山才?”太子朱和堉目光閃動著,嘆息道:“此人確實有大才,當初我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所以父皇他也對我的辦案結果頗不滿意,認為我不知輕重、不識大體,險些釀成了大禍,最終還訓斥了我一番…”

  然而。話雖然這么說,但奇怪的是,在太子朱和堉的神色之間。竟是不見任何的后悔之色,只是頓了頓后。又說道:“難得我這般固執,但他卻依然想要為我效力。看來這個趙山才不僅才智不俗,更還是一位正直忠貞之輩,實在難得,僅憑這些,此人就足以倚重,更別說他還是何老太師的弟子、并得到你如此推崇了!嗯,快快請他進來吧。”

  隨著太子朱和堉的吩咐,沒過多久,趙山才也被人領到了書房之中。

  進入書房后,雖然面對太子朱和堉,但趙山才并不見任何的局促不安,反而在行禮之后,就抬頭細細打量著眼前的太子朱和堉,似乎想要看清楚太子究竟是怎么樣的人。

  面對這般有些失禮的舉動,太子朱和堉卻沒有生氣,反而同樣在打量著趙山才,見趙山才氣質不凡,亦是面帶欣賞的連連點頭,并笑道:“你就是趙山才?我早聽說過你,今科的殿試,狀元原本應該是你的囊中之物,可惜周素文是周尚景的孫子,而周尚景不僅權勢極大,更還是三朝老臣,連父皇也要給他一些情面,最終卻是委屈你了…”

  說到這里,太子朱和堉搖頭嘆息一聲后,又說道:“還有,記得在我離京審辦‘南巡籌備舞弊案’的時候,你曾通過呂大人提醒了我許多事情,事實證明你的看法都是正確的,而我最終卻沒有采納你的建議,希望你不要怪我。”

  見太子朱和堉如此表態,趙山才卻不由愣了。

  原本,趙山才以為太子朱和堉是一個性子固執倔強、剛愎自用之人,心中也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此時無論是察言觀色,還是言語行為,都證明太子朱和堉并非似想象中那般固執,不僅沒有責備趙山才的無禮,反而十分干脆的承認了自己的過錯,甚至還對趙山才主動表達歉意!

  這絕不應該是一個頑固倔強之人的行為!

  趙山才再次打量了太子朱和堉幾眼后,目光一動,突然問道:“太子殿下,恕學生冒昧的問一句,若是可以重新來過的話,您在審辦‘南巡籌備舞弊案’期間,是否會改變主意、并聽從學生的建議?”

  朱和堉沉默片刻后,終于答道:“恐怕不會,我依然會抓捕每一個涉案貪官,絕不讓他們任何一人逃出法網!這個世界上,時過境遷,風云變幻,江山易主,改朝換代,可以說什么都會改變,但有一條道理卻不會變,那就是貪官污吏們的禍國殃民!對百姓、對朝廷,貪官越少越好,所以,我又怎能放過他們!?”

  聽言,趙山才眉頭一皺,道:“太子殿下,您難道不覺得自己辦事過于急切了?許多事情,您現在以儲君的身份去辦,是事倍功半、阻礙重重,待您日后登基再辦,則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我知道您眼里容不得沙子,但有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又何必現在去做?將來再辦。豈不是一樣的?暫且容忍,才是帝王應有的肚量!”

  這般直截了當的指責。若是換一個人,怕是會當場勃然大怒。趙山才也知道這一點,但他依然這么做了,卻是在試探朱和堉的心性與底線。

  然而,朱和堉依然沒有動怒,只是反問道:“趙山才,你可知,我是父皇的第幾個兒子?”

  趙山才微微一愣后,答道:“據學生所知,您是當今陛下的第五子。”

  朱和堉又問道:“是啊。我只是父皇的第五子,在我前面,還有四位兄長,這太子之位,本來也輪不到我坐,但你可知,為何最終是我成了太子?”

  趙山才沉吟之間,答道:“據學生所知,陛下的大皇子在出生后就被立為太子。但他在多年前就病逝了;而二皇子繼任為太子之后,沒隔多久就因為‘失德’被廢,如今正被囚禁在中都鳳陽,三皇子幼年早折。四皇子在成為太子之后亦是因病去世,所以您才成了太子儲君。”

  朱和堉點了點頭,說道:“是啊。若不是這么多的意外,這儲君之位本也輪不到我來做。卻也正因為如此,我自幼就以為自己只會是一位閑散王爺。并沒有學過帝王心術,實際上,就是到了現在,我也不想學它。”

  說到這里,朱和堉的目光停留在趙山才的臉上,說道:“自六歲起,我就跟著肖太師學習四書五經、道德文章,按照父皇的話來講,肖太師他把我給教呆傻了,雖然我并不如此認為,但成為了太子之后,我還是跟著你師傅何老太師學過一段時間,他教我的正是帝王之術,當時我問何老太師,何為帝王之術?何老太師說,所謂帝王之術,就是權謀制衡之術、妥協容忍之術,揣測人心之術,趙山才,你是何老太師的關門弟子,你覺得何老太師的這句概括是否準確?”

  趙山才點頭道:“何師的這句概括,自然是正確的。”

  太子朱和堉卻說道:“然而,因為何老太師的這一句話,我就沒有再用心學習帝王心術了。”

  趙山才微微一愣,問道:“為何?”

  太子朱和堉嘆息道:“因為,我親眼見過大哥、二哥、與四哥他們在學習了帝王心術之后的種種變化!原本,他們與我一樣跟著肖太師學習,性子也與我相差不多,但學了帝王之術后,卻皆是在短時間內大變模樣,變得猜忌冷漠、也失去了最初的原則,在他們眼中,那些貪官奸臣們也是可以容忍的,甚至是必須存在的…”

  苦笑搖頭間,朱和堉又說道:“我不認為這種改變是好事,也怕自己變成他們那樣,把容忍妥協漸漸養成了習慣、視為自然,到了那個時候,我也就不再是我了,即使成為了皇帝,一味沉溺于帝王心術,怕也不會是一個好皇帝。所以就沒有再學,反倒是我七弟因為好奇而學了一段時間,不過何老太師卻因為他不是太子而不愿意教他…

  最終,估計何老太師也覺得我為人固執吧,沒過多久就辭去了太子太師之位,讓我覺得自己頗是愧對于他,如今看你依然愿意輔佐于我,顯然何老太師他也沒有怪我,所以我很高興…”

  說到這里,朱和堉微微一愣,又搖頭道:“看到你之后,總是會不自覺的想起何老太師,卻是把話題扯遠了,你剛才問我,為何辦事總是急切,明明可以等到繼位之后再做,卻總是迫不及待,最后則往往是事倍功半…

  其實,你說的這些我也清楚,但你若是和我一樣經歷過皇儲變遷,就應該會明白,任何事情,只要你覺得是正確的,那么辦這件事情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因為世事無常,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我雖然貴為儲君,卻也同樣如此!

  也許一些事情,你認為應該暫時隱忍,卻不知隱忍著隱忍著,你已是把隱忍視為習慣,再也沒有了當初的魄力,又或者隱忍了沒多久,就發現自己再也沒有去做這件事的能力了。

  像我那幾位皇兄,皆是如此,他們當初何嘗沒有大志向?但在隱忍之間,或是意外過世,又或是漸漸失去了魄力、并且因此而逐漸墮落,當初的大志向,卻因為沒有過任何行動,皆是成了過往云煙,后人也壓根不會記住他們…

  孟子曾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但我卻覺得,若是真有兼善天下之心,又何必在意窮達?力量有大有小,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更何況,何為窮?又何為達?我如今身為太子,難道還不是達嗎?若是只有成為了帝王,才敢去做那些正確的事情,那這天下世人,豈不是人人都應該獨善其身?人人都沒有作為?那么這大明江山,又還有何人主持公道?

  所以,有些事情,并沒有時機好壞,所謂隱忍、所謂時機,都只是自己給自己找理由不作為罷了,固然,我有許多事情是辦的急切了些,看似結果也不好,但若是不作為,又怎知結果就是好的?只怕未必!即使事倍功半,但只要有任何的好結果,無論大小,又何必糾結付出的多少?”

  聽到太子朱和堉的這一番言論,趙山才默然無語。

  雖然趙山才的口才頗佳,可舌戰群儒,但此時卻不知該如何反駁。

  原本,趙山才只以為太子朱和堉剛愎自用,雖然麻煩,但趙山才總算還有辦法,剛愎自用之人,只是覺得自己的觀念與辦法不會出錯罷了,只要讓他們真正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終究還是會改的。

  而太子朱和堉,卻是明知道自己的方法是錯的,但他卻依然堅持!

  因為,他認為自己的錯誤方法,或許會帶來麻煩,但也會帶來好的結果!

  因為,他擁有著帝王不應該擁有的價值觀!

  由此,趙山才發現,輔佐太子這件事情,比自己想象中還要更加麻煩。

  然而,不知為何,聽了太子朱和堉的這一番話,趙山才竟是沒有任何的退卻,對于輔佐太子朱和堉這件事情,也沒有感到任何的后悔。

  只是,卻不知道這一番話被趙俊臣聽到之后,會做何感想。

  事實上,趙山才與太子朱和堉見面的消息,很快就被趙俊臣得到了消息。

  趙俊臣雖然并不知道趙山才與太子朱和堉究竟說了些什么,但為了防止趙山才輔佐太子改革商稅,趙俊臣卻很快就有了回應!

ps:求贊、求推薦,另,五一期間

夢想島中文    攝政大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