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終卷 第一百四十九章

終卷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歷二十六年,年初,在風國的威之下,殷諄無奈禪位于唐玉,同月,風王唐玉正式登頂皇位,昊天帝國的歷史就此終結,取而代之的是風帝國。

  與唐寅相比,唐玉自身是喜文不喜武,但他的野心并不輸唐寅。而且唐寅為他打下的基礎太好了,風國兵強馬壯,戰將如云,擁有著超過百萬的精銳軍隊。

  唐玉坐穩皇位后,開始對風帝國周邊的國家連續用兵。西部的眾多番邦首當其沖,成為風國首先攻擊的目標。

  之所以先打西部的番邦,唐玉有幾個目的。首先,西部番邦對風國所造成的威脅最大,尤其是貞地和桓地西境的番邦,野蠻無理,毫無誠信可言,時常侵入風境,掠殺邊境百姓,打擊和吞并這些番邦,使得風國自身的安全能得到保障。其二,唐玉覺得自己的威望遠不如父親,在大臣和百姓的眼中,自己只是個坐享其成的公子哥,哪怕他已成為天子,現在,他急需要功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樹立自己的威信。其三,唐寅留給他的將帥太多也太優秀,唐玉心里明白,這些人其實只服自己的父親,也只會效忠自己的父親,對自己,他們大多是表面尊崇,實則陰奉陽違,發動戰爭,可以削弱他們的勢力,甚至可能還會讓他們戰死沙場,如此一來更是一了百了,自己以后也就省心了。

  出于這些方面的考慮,唐玉對外開始發動曠日持久的戰爭。

  他派出三路大軍遠征西部番邦,第一路大軍是拜上將軍子纓為帥,第二路大軍是拜上將軍任放為帥,第三路大軍是敗上將軍布英為帥。

  三路大軍,總兵力加到一起有百萬之眾,戰爭于風歷二十六年五月爆發,一直打到二十六年年底,戰事進入膠著狀態。

  在風歷二十七年一月,唐玉又拜老將聶澤為帥,派出第四路大軍,增援西部戰場。

  聶澤堪稱是老當益壯,年近七十歲,仍能指揮風軍勢如破竹,連戰連捷。

  戰爭又足足打了三年多,在風國四路大軍的強攻之下,西部番邦紛紛滅國,殘存的勢力被迫向西遷移,風國一口氣連續吞并七個西部番邦的土地,使風帝國的領土擴大二十個郡有余。

  此戰就是風國初年著名的第一次征西戰爭。第一次征西戰爭從開始到全部結束,陸陸續續打了五年之久,風國傷亡的總兵力不下四十萬眾,國庫也被這場戰爭耗得精光。

  等四路大軍得勝班師回朝的時候,老將軍聶澤病故于回京途中。

  看到被將士們送回京城聶澤的尸體,唐玉亦是大哭,追封聶澤為武英公,以國禮厚葬。

  第一次征西戰爭在當時引發起不小的民怨,風國各地已歷經數百年的戰爭,人們早已對戰爭感到了厭倦,都想過太平安穩的日子,好不容易盼到風國一統了天下,結果戰爭還在持續。

  雖說第一次征西戰爭在當時的評價并不理想,甚至引發許多百姓怨聲載道,說唐玉好大喜功,勞民傷財,但在后世,對這場戰爭的評介卻極高,認為這場戰爭奠定了風國西部的太平盛世,番人的被迫西遷也使得邊境百姓從此免受兵戈之苦。

  第一次征西戰爭結束之后,唐玉委實老實了幾年,這幾年可算是風國休養生息的幾年,只不過唐玉并沒有滿足,他想要的,是打下一座更大的江山,創建一個比父親還要大的豐功偉績。

  風歷三十年,才剛剛二十三歲的唐玉又把兵戈的矛頭指向提亞。

  其實,提亞早在唐寅時期便已向風國俯首稱臣,甘愿做風國的屬國,但唐玉并不甘于此,他想要的是把提亞并入風國,使其成為風國的一個郡。

  以提亞為導火線,風國再次對西部用兵,這就是第二次征西戰爭。

  對于這場戰爭,后世的評介有了極大的分歧,一部分人認為唐玉做得對,吞并提亞,為風國的進步起到不小的推進作用,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吞并提亞是讓風國吞掉一只苦果,此后的千百年來,提亞的叛亂一直沒有中斷過,耗費了風國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總體而言是得不償失。

  但不管怎么樣,歷史不會改變,第二次征西戰爭仍以風國的最終勝利而結束,風國成功吞并提亞,將其納為風國的提亞郡。

  但是,也正如一部分人認為的那樣,被風國吞并后的提亞一直沒有消停過,叛亂時有發生,而且是從古至今的一直延續了下去。

  第二次征西戰爭很短暫,前前后后也沒用上一年的時間,由于此戰打得順利,風國的戰損不大,一下子讓唐玉的野心又膨脹起來。

  風國的東部、南部都是大海,沒有向外擴張的空間,西部的番邦又都已被風國所吞并,接下來,唐玉的目光逐漸北移,瞄準了與風國北方接壤的貝薩帝國。

  風帝國與貝薩帝國之間的戰爭也正是由唐玉主動挑起來的。風歷三十七年,年滿三十的唐玉不顧朝中群臣的反對,毅然決然地向貝薩宣戰,并頒布全國動員令。

  在唐玉期間,風國與貝薩總共發生過三次大的戰爭,第一次戰爭發生在三十七年,唐玉拜任放、布英二將為帥,兵分兩路,侵入貝薩。

  此戰一打就是兩年多,戰事極為艱苦,前方將士的傷亡不計其數,根據風國方面自己的統計,兩年的時間里,光是將軍的陣亡就多達七十六人,兵卒的陣亡數以十萬計。

  當然,風國損失慘重,貝薩方面也沒有占到便宜,同樣是傷亡巨大。可以說此戰無論對風國還是對貝薩而言,都是一場災難。

  由于前方戰事不利,推進緩慢,唐玉又委派梁啟和齊橫兩位上將軍出征,援助北方戰場。

  結果,梁啟和齊橫的加入也未能扭轉戰爭膠著的局面,反而風軍還在貝薩都城附近打了一場大敗仗,此仗使得布英一部傷亡大半,連布英自己也歿于兩軍陣前。

  布英的陣亡徹底擊潰了風軍的斗志,接下來的戰事,風軍幾乎都是無心戀戰,將士們只想著盡快回到自己的故鄉。

  失去斗志的風軍,就如同一只被拔掉牙齒和利爪的老虎,在對陣貝薩軍的時候已占不到任何的優勢。

  此戰打到現在,風軍已成強弩之末的態勢,同樣,貝薩也是筋疲力盡,貝薩的國王派出使節到上京,向唐玉求和。

  在雙方和談期間,唐玉的態度依然強硬,最終硬是著貝薩割讓三個郡的土地給風國,才使得這場戰事告一段落。

  這就是第一次風貝戰爭。

  而第二次的風貝戰爭則是由貝薩挑起的,割讓給風國三郡之地后,貝薩國內一直認為此事是奇恥大辱,第二次風貝戰爭正是由于貝薩軍侵入被割讓的那三郡之地而爆發的。

  對于這場戰事,唐玉仍是委派任放為帥,出兵抵抗貝薩軍。通過唐玉連續重用任放也能看得出來,從他執政到現在,一直是比較看重川人的,倒不是他認為自己的川人血統多過風人血統,而是川人相對而言更容易受他控制,而風人則太強勢了,他心里的顧慮也頗多,不太敢過于重用風人。

  第二次風貝戰爭的初期打不并不順利,任放和貝薩軍的交戰各有勝負,戰事也一直呈現膠著狀態。

  這時的風國國內,人們普遍都不支持這場戰爭,認為風國本就不應該強占貝薩的三郡之地,應該還給人家,繼續與貝薩交好、維持北方的太平才是。

  在前方作戰不利,國內又不支持的情況下,唐玉感覺自己的威望受到極大的影響,若想挽回威望和顏面,此戰必須得打贏,而且還得是速戰速決的大勝。

  想靠著川人打出一場大勝是不太可能了,任放可算是川人當中最優秀的將帥,但即便是他都和貝薩軍打個平手,其他的川人還能指望得上嗎?

  在被無奈的情況下,唐玉只能把目光重新落回到風人將帥身上。只是對他一直重用川人的政策,風人早已不滿,現在他想啟用風人,已無人響應。

  最后,唐玉只能拉下臉來,親自去拜訪風國最德高望重的統帥,蕭慕青,請蕭慕青掛帥,增援北方戰場。

  唐玉肯放下身段,親自請自己出身,這讓蕭慕青也頗受感動,后者接受唐玉的委任,親帥平原軍和虎賁軍,遠赴北方戰場。

  平原軍是風國公認的王牌軍團,平原軍還沒抵達前線,前方的將士們只是聽說平原軍正在趕來增援的消息,便已是軍心大振。

  趁著將士們的士氣被提升起來的機會,任放一連打出三場漂亮的大勝仗,挫敗了貝薩軍的鋒芒。

  其實,等到蕭慕青率平原軍和虎賁軍抵達北方三郡的時候,以任放為首的風軍已經占有極大的優勢,他的到來,倒更像是來撿漏的。

  接下來的戰事毫無懸念,蕭慕青和任放聯手,不僅打退了入侵的貝薩軍,而且還反攻出北方三郡,再次侵入貝薩國土。最后,貝薩國王再次派出使節前往上京議和。

  此次的議和,使得兩國又和平相處了二十多年,直至唐玉中年時,才對貝薩發動起第三次戰爭。

  這場戰爭唐玉并不是為自己打的,而是為了他的兒子唐贊打的。

  唐贊是唐玉的二子,在自己的子女當中,唐玉最喜歡的就是唐贊,他心里有廢長立幼的心思,所以說第三次的對貝薩戰爭完全是為了給唐贊積累功績的一戰。

夢想島中文    唐寅在異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