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上)空戰處子秀1918年7月28日18:15別爾哥羅德西南上空 聯軍航空隊中國陸軍少尉韓岡率領的4架dh4戰斗轟炸機從3500米的高度直撲東南方向位于3000米高度的德國fokkerdviii戰斗機小隊,4架白色涂裝的fokkerdviii上單翼戰斗機在夜空中是相當惹眼的目標,當韓岡帶領自己的小隊迅速接近到距離對方800米的位置時,發現了異常的德軍飛機整齊的做了一個拉升右側拐彎的機動。//www.//
這讓聯軍航空隊的帶隊長機韓岡少尉心頭掠過一絲異樣的感覺,德國佬太淡定了吧?怎么瞧著好像早就知道我們接近的意思?雙方的距離和高度差在不斷的縮小,這時候作為缺少直接語音通話手段的飛行小隊指揮官,倉促之下作出任何突然的舉動都會打亂之前的整個部署和戰斗方案。
韓岡咬著牙,沖著身后后座位置上的賀方吼道,“德國人有詐,注意觀察兩翼高處敵人是否有埋伏,傳令僚機緊跟住我們,3號機、4號機占領高度不要輕易俯沖!”說著南苑航空學校速成第2期飛行學員,以第18名成績畢業的陸軍少尉韓岡一推油門,駕駛著自己的戰機以最大的航速向著高度比自己略低的德國4架飛機的落在最后的那架僚機撲了過去。
聯軍航空隊雖然缺少和德國空軍對手的實戰經歷,但是空中格斗課目對韓岡這樣的優秀飛行員來說卻是駕輕就熟,dh4機首換裝的勃朗寧12.7mm大口徑機槍的威力絕對不容小覷,基本上只要對方被擊中就難逃墜落的厄運,這時代的機槍子彈中每隔十幾發都編排插入了曳光彈以便指示彈道,韓岡緊緊握住手里的操縱桿,大拇指已經放到了機槍射擊的按鈕上。
聯軍航空隊的涂裝和德國空軍不同,聯軍的戰機機腹部位涂裝的是天藍色,而機背上涂裝的是迷彩,當然,王庚親自設計的那個紅底白圈黑色的模范二字被包圍在藍色和金色圈圈里的聯軍航空隊標記在機翼、機身、和尾翼上,即使是夜空中也同樣騷包醒目。
聯軍航空隊裝備的dh4戰斗轟炸機那1085公斤的空重和巨大而展開的雙翼,論重量幾乎是fokkerdviii的2倍半,論個頭也比fokker大了近一倍,眼前這一幕很有點聯軍的4個大老鷹撲向德國人4只小白鴿的架勢。
今晚負責越界誘敵的是德國第1戰斗機聯隊第26戰斗機中隊第1小隊,帶隊的長機是肯特·馮·多林陸軍少尉,這廝在西線廝殺過程中擊落了10架協約國的飛機,算是個雙料王牌飛行員,當然,這成績跟自己的中隊長魯澤爾可沒法比,魯澤爾派多林的第1小隊越界誘敵,看中的不是多林的攻擊力,而是這位容克子弟頭腦的靈活。
所謂誘敵,逃的本事一定要多過打的本事才行,在王牌如林的德國第1戰斗機聯隊中,第26中隊第1小隊的帶隊長機多林少尉雖然只擊落了10架敵機,卻從來未曾被協約國的飛機擊中和擊落擊傷過,魯澤爾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多林,就是希望借助他機智靈活的頭腦,既能完成誘敵任務把敵人的巡邏小隊誘進中隊的埋伏圈,又不至于當誘餌當的措手不及,被對方擊落擊傷占了便宜。
肯特.馮.多林雖然有福將和第26中隊吉布羅的吉祥物之稱,但是對這次和協約國聯軍航空隊的交手卻不敢怠慢,有傳說中國在烏法戰役中使用了一種前所未見的單翼金屬蒙皮的戰斗轟炸機,但最近在烏克蘭和伏爾加聯邦邊界雙方的空中對峙和滲透攔截中卻始終沒有發現這款飛機的出現,或許這才是聯隊長戈答應魯澤爾中尉搞一次暗夜馬戲團誘捕活動的原因吧?
摸不清敵人的底細可不行,從前幾天雙方以中隊規模在邊界對峙的情況看,聯軍航空隊的中國飛行員駕駛操縱飛機時雖然略顯呆滯和生疏,但是編隊作戰的精髓卻已經無師自通,特別是dh4中隊,由于對方的這款飛機火力比自己的fokker強,但格斗和爬升性能不如,所以對方的這款大塊頭的戰斗轟炸機始終保持編隊飛行和作戰的架勢。
后座機槍瞄來瞄去時的那種威脅力和森嚴的氣象,這讓繞到后方的德國飛行員有點老虎咬天無從下口的架勢,而且,對方這款dh4平飛的速度比fokkerdviii快,打不過就跑的話德國飛行員還真追不上,這就叫人不免有點喪氣。
這會兒見左后方800米處聯軍航空隊4架dh4氣勢洶洶的從3500米的高度向自己的小隊撲來,多林少尉搖擺了幾下機翼,向身后的僚機3號、4號機做了個手勢,等后邊三架飛機依次搖動機翼表示收到后,多林少尉加大油門,一拉操縱桿,帶著自己的小隊4架白色的fokkerdviii戰斗機向右上方盤旋上升開始搶占高度。
于此同時,飛行的航向也不知不覺的調整到了面向東南,往前3公里之外,就是烏克蘭和伏爾加聯邦的邊界,在邊界那邊,是埋伏在4000米高空的中隊長魯澤爾帶領的第2戰斗機小隊,而邊界那邊縱深5公里的位置,聯隊長戈林親自率領12架戰機在5000米高度俯瞰著大地。
說起來,如果不是認出了聯軍夜航巡邏的是dh4這個大塊頭的話,多林少尉可能還打算等對方再接近一會兒才領著人往烏克蘭邊界撤,這個dh4的速度多林是領教過一二,別看份量和塊頭比fokkerdviii要大的多,可平飛和俯沖的速度還真是比自己的戰斗機要快10以上,這就使得多林不敢怠慢,在目標接近自己到了800米的位置就開始轉向爬升。
其實轉向爬升是戰斗機格斗和空戰時被動一方飛行員的第一反應,目的是搶占高度的同時,擺脫對方從后方向自己射擊的有利位置,戰斗機對頭互射和攻擊不是沒有,但那往往是一眾魚死網破的掙扎而已,或者在雙方大編隊作戰對沖的時刻,那就像19世紀的步兵列隊端著前膛槍以密集陣形互相推進面對面射擊,比的是勇氣和槍法以及火力密度。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后接著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