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恨恨道:“既然母親和子悔都不贊同投奔劉繇,那我就不去就是了,只是不知道用什么借口好呢?”說罷,用詢問的眼神看著李重。
咦,你這是什么意思嘛?李重心中十分郁悶,編瞎話你看我干什么,難道我就是奸詐之人了。
不過一想太史慈是個老實人,只能自己出主意了,想了一會說道:“太史兄就說老夫人給你說了一門親事,等到來年成親之后再去江東,到時候不但可以一家團聚,也有人照顧老夫人。”
老夫人點頭表示贊同,真是一石二鳥的好計謀,當然假戲當真也是好事,娶兒媳婦誰不愿意。
太史慈卻搖頭說道:“那過了明年怎么辦?”
李重氣的狠狠的悶了一大口酒,咬牙切齒的說道:“明年你就說生兒子,名字我都替你想好了,就叫太史享。”
太史慈目瞪口呆,老夫人卻在旁邊不住的表示贊同,連聲說道:“好辦法啊,好辦法啊!”
既然太史慈決定不去輔佐劉繇了,李重覺得自己離勾引太史慈的目標更近了一步,再加上喝了點小酒,越發顯得神采飛揚起來,講了幾個現代笑話,逗得老夫人哈哈直笑。
廖化按李重的交代問了一些關于武藝方面的問題,太史慈自然一一作答,李重也聽的頗有收獲,雖然太史慈和廖化的武學理念不如后代,但實戰經驗卻遠勝李重,談起一些控馬之術,發力技巧,這都是戰場上最需要的東西,也只有在戰場上才能學得來。
廖化對太史慈大為佩服,感嘆道:“太史將軍果真武藝高強,怪不得能殺透我們數萬人的軍陣呢。”
太史慈笑道:“那只是僥幸,主要是你們的戰陣太過混亂,要是換一些兵馬,就比如說我借的那三千軍隊,我也沒有辦法的。”
老夫人不愛聽這些打打殺殺的事情,她在乎的是兒子的前程,插言道:“子悔見識非凡,說說這天下誰人可稱得上明主?”
李重猶豫一下,這才說道:“太史兄,小弟不把你當做外人,但我的話出的我口,入得你耳,萬萬不可流傳出去,免得在下被人唾罵。”
太史慈聽得一頭霧水,怎么聽起來這位李子悔看上的人像是要遺臭萬年呢?不過太史慈還是拍著胸脯保證不會將李重的話外傳,李重這才說道:“我認為稱得上英雄的是張角和董卓。”
此話一出,不光是太史慈母子,就連廖化也聽得目瞪口呆,渾身僵硬。
過了良久,太史慈這才問答:“張角是黃巾…賊的首領,手下教眾百萬,勉強算得是豪杰,可他畢竟是亂賊啊。如今黃巾雖已覆滅,但子悔和管亥廖化等人交好不外傳還可,一點被人所知,恐怕你將無處存身啊!”
“至于董卓,我只知道此人極其殘暴好殺,并且放縱士兵劫掠洛陽百姓,傳聞他還公主,也不只真假,但此人絕不是仁厚之人。”
李重點點頭,緩緩說道:“對張角的看法我和你一樣,我也只是佩服張角的號召力,至于董卓,還真不好說,最起碼董卓鎮守西涼,使得羌人不敢犯境,對我大漢還是有些功績的,而你說的嬌慣士兵,我想也是有的,可子義認為對待外族的蠻夷還要講仁義嗎?不劫掠他們的錢財,士兵打仗怎么可能拼命呢,士兵劫掠慣了,董卓就是想要約束怕也是辦不到啊!”
太史慈聞言道:“聽你一說還真不錯,當年落日原一戰,我大漢兵敗,國勢衰弱,使得邊疆百姓頻頻戰火,董卓能威懾異族,也算是功績。”
李重攤開雙手,微笑道:“你看,至少董卓比這些諸侯還是強上許多的吧,最起碼他殺的不是我大漢百姓。至于公主,呵呵…有句話說得好,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劉氏皇族招了那么多宮女入宮,這些百姓家的女兒也不是自愿的吧,一報還一報,有什么大不了的,公主就比民女高貴嗎,劉邦當年也不過是一個亭長罷了。”
太史慈總算聽出李重是什么意思了,簡單來說就是流氓精神,你當皇上的玩人家姑娘,董卓就玩你家姑娘,李重根本就沒把天子放在眼里。
其實董卓最大的優點就是信任部下,給手下將領極大的兵權。董卓被呂布殺死,郭汜、李傕,就曾經舉兵給董卓報仇,并且成功的誅殺王允,驅逐了呂布。
可見董卓在他手下將領心中地位還是很高的,自這一點上說,董卓很會收買人心。
這話也就在三國時期可以說說,自從黃巾之亂后,漢室朝廷的威信已經降到最低點,各路諸侯對朝廷的態度就是,有好處的聽,沒好處的不聽。
當然,李重敢和太史慈大放厥詞主要是因為是他知道太史慈也不是死忠漢室之人,這家伙后來投靠的就是江東孫策,一個能拿玉璽換兵馬的人能是忠臣嗎?要論對漢室的忠心,孫家父子還不如曹操呢,曹操的愿望還是死的時候墓碑上能刻著征西將軍之墓呢,而孫堅只是一個私藏玉璽的諸侯。
太史慈嘆了口氣,無奈的笑道:“子悔說這兩個人跟沒說一樣,張角早死了,就算不死也不能投效于他,不管怎么說黃巾還是禍亂天下的賊寇。至于董卓就更不行了,他的名聲太壞了。”
李重點點頭,有些惋惜的說道:“可憐的董卓風光不了幾天了?”
“此話怎講?”太史慈奇怪的問道:“現在董卓兵強馬壯,且把持朝政,誰敢對付他啊。”
李重微微一笑,賣了個關子道:“明年就見分曉了,到時候誰是英雄、誰是狗熊一看便知,不知道…孟…德會不會教我失望呢,真實的歷史到底是怎么樣呢?”說道后兩句話,李重的聲音已經壓的極低,太史慈根本聽不清楚。
李重發現,真實的歷史和自己所熟知的歷史還是有些差別的,不知道明年的討伐董卓是不是會有什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