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高科技軍閥正文 小說:
“西方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生產出越來越多的有毒化工產品中間體,如后來應用于實戰的氯氣、光氣等,特別是合成染料、化fé工業突飛猛進,為軍事上使用提供了多的可供選擇的型化學毒物,這極大地促進了毒劑的發展,早期使目的刺激xìn毒劑基本上來源于染料工業。而此時,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規模的戰爭爆發了。這場戰爭,涉及30多個國家,jā戰雙方動員了9000多萬人,20世紀初的先進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戰爭。化學武器作為一種全的武器,也第一次出現在人類戰爭的舞臺上。”
伴隨著講臺上的青年軍官發出的低沉的聲音,整個教室里靜悄悄的,所有的男女大學生們,目光都集中在了幻燈片上。
“化學家們試圖把有毒物質應用于戰場。由于這場世界大戰爆發后很陷入僵局,這如同一支催生劑般促成了化學武器的誕生。化學武器的發展開始時帶有某些偶然xìn。其初的動力來自于一些化學家,因為他們注意到,在他們的實驗室里有許多化學物質具有一定的毒xìn作用,并感到能夠利用這些作用為國家的戰爭效力。大概從1914年起,在歐洲的幾個科學實驗室里,都在力圖把實驗室的化合物轉化為戰爭武器。盡管那時已經發現一些化學物質具有很強的毒xìn,可以作為化學戰劑使用,但武器的設計者們很就意識到,要設計一種能對疏散在遠離目標地區的敵人產生有效毒害濃度的武器,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投送戰劑唯一現實的方法是污染敵方的環境,特別是其所呼吸的空氣,希望有一些戰劑終能進入人體。而這樣勢必對戰時的氣象條件有很大的依賴xìn,特別是風向和風速,如果條件適宜,巨大的毒劑云團就能隨風飄游,并擴散整個目標區;但是如果條件不適合,比如風大小,毒云就會滯留傷害自己,風太大,毒云就很被吹散或稀釋得不再對人有害。一般來說,一種武器系統在客觀上對氣象條件的依賴xìn越大,其使用的機會就越小。”
“而這場世界大戰的爆發,極大的刺激了化學武器的發展,并終促成了其在戰爭中大規模的使用。”
講臺上的軍官提到那場發生在歐洲的戰爭時,聲音變得有些嘶啞。
而在教室的旁聽席上,一位身穿軍服年輕的女正用愛慕的目光看著這位身前掛滿勛章的中國陸軍軍官。
講臺上的上校軍官身高約170厘米左右,身形健美強壯,身上沒有一點férò,黑黑的皮膚顯示他在外風吹日曬的日應該有很久了,應該是一位久經沙場的悍勇軍人。但他的那雙小眼睛和高鼻梁上的黑框眼鏡又讓他透著一些文人學者的氣息,讓人感覺他并不是一位簡單的軍人。
這個人,便是中國陸軍中央集團軍上校陶治國。
但這一次作為天津大學的特聘講師前來大學教課,卻并不是集團軍司令部的安排,而是來自于陸軍部。
“1914年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標志了這場大戰正式開始:在西線,德軍入侵比利時,隨后德軍與法軍在法、比、盧邊界展開邊境jā戰;后英法聯軍與德軍進行馬恩河會戰,迫使德軍停止了進攻,從9月16日至10月15日,雙方展開了被稱為‘奔向大海’的遭遇作戰;此后,又進行了佛蘭德會戰。雙方經過3個多月大規模、互有勝負的激烈jā戰,在長達700公里的寬大正面上對峙起來,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在東線,德軍與俄軍進行了東普魯士戰役、加里西亞會戰、華沙伊萬哥羅德戰役和羅茲戰役。東線戰局同樣使德軍速勝的指望落了空,越來越清楚地呈現出轉入陣地戰的跡象。”
“在西線形成陣地戰的主要原因是雙方將大致相等的兵力均勻分布在700公里的寬大正面上,平均兵力密度很小,每公里正面上只有一個炮兵中隊(連)。在這種情況下,誰都不可能在某一地帶建立強大的突擊集團,組織決定xìn的會戰。雖然雙方都曾采取積極行動,試圖突破對方各自的防御,但結果都是徒勞的。兩軍在對峙中有足夠的時間加強各自的防御,在前沿前設置鐵絲網、障礙物,構筑地下jā通壕和ún凝土工事,構筑多道陣地以形成完整的塹壕式的筑壘地域防御體系,以致當時的火炮和其它殺傷武器都難以摧毀這樣堅固的防御體系,使防御變得比進攻為有利。于是,jā戰雙方都在尋找突破防御的武器和戰法。”
“由于毒氣具有空間流動xìn,可以進入塹壕、掩體、筑壘工事,驅趕和殺傷敵有生力量。所以,jā戰雙方都開始把目光投向這種式武器上。1914年10月,德軍在戰場上試驗xìn地使用了刺激xìn化學武器,從而揭開了這場世界大戰中‘化學戰’的序幕。”
“但在戰爭的初幾個月內,技術還沒有發展到能夠有效地使用毒劑的程度。隨著戰爭的發展,刺激劑成了吸引戰場指揮官和總參謀部人員的早的化學戰劑。這些物質被認為能在某些戰術條件下應用。它們能用來干擾陣地工事里的炮手和機槍色手的瞄準。法國人先使用的裝有澳乙酸乙酯的彈yà筒,就可達到這一目的。它們也可用來把敵人從掩體里薰趕出來。”
“1914年冬,從前線回來的幾個英官親自詢問了用惡臭炸彈清除掩蔽部里的人員的可能xìn。倫敦英國皇家學院的化學家們研究了這件事,并終于向英國遠征軍的指揮官們提供了另一種刺激劑——碘乙酸乙酯。但因為怕敵人同樣使用它而被放棄。直到6個月后的第二次伊普雷戰役結束時,英國人重又考慮刺激劑的使用,而德國的化學家們比任何其它國家都重視使用刺激劑的各種可能xìn,因而,進行了為詳盡的研究。到1914年秋季,已發展了兩種使用技術,這兩種技術都是使用毒劑炮彈的。”
“為什么要設計成毒劑炮彈?這與當時化學戰的發起人的觀點有關,他們認為,化學戰用現有的武器投擲系統即可進行。因此,簡便、直接的方法就是將普通的炮彈、迫擊炮彈或手榴彈的炸yà部分換成了化學戰劑。第一個用于戰場的是德國的105毫米毒氣榴霰彈,這種炮彈是德國一個叫納恩斯特的教授研制的,它由輕型野戰榴彈炮的高爆炸yà彈殼重設計而成,在彈體內的彈丸之間裝進了對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噴嚏的聯二茴香胺鹽酸鹽粉末。”
“1914年10月27日,德軍首次向夏佩勒法軍第2軍陣地發色了3000發這種榴彈。由于法軍毫無防護準備,德軍首次使用獲得成功,乘機占領了夏佩勒。由于此種榴霰彈的毒劑裝填量很小,刺激作用也不強,因而很被毒xìn大的刺激劑炮彈所取代。”
“德國的第二種化學炮彈是根據塔彭博士提出的液體催淚劑配方研制而成的。塔彭博士是德國陸軍元帥馮馬肯森參謀部一位將軍的兄弟。這種化學戰劑的配方是一澳二甲苯、二溴二甲苯的ún合物。將其裝入鉛制彈yà筒內,以取代105毫米重型野戰榴彈炮彈內三分之二的高爆炸yà。剩余的高爆炸yà被用來炸開彈殼和彈yà筒。并把其中的裝填物散布開來,戰劑的揮發度將足以造成一個強烈刺激的蒸氣濃度。德國人希望它能產生驚人的效果,但是1915年1月在東線的波莫里,當這種武器第一次用于對俄軍的作戰時,盡管發色炮彈達18000發之多,其結果并不理想,也許是由于天氣太冷而限制了毒劑的蒸發所致。然而,這一武器并沒有被放棄,經改良后終于使它在較好的天氣下廣泛地應用在歐洲兩條主要戰線上,這種設計還成為后來德國許多化學炮彈的基礎。在西部戰線第一次使用此種化學炮彈是在1915年3月。大約與此同時,法國人也使用了自己的第一種化學炮彈。這種炮彈是由75毫米野炮榴霰彈臨時改制的。在這種炮彈內,裝的是另一種刺激劑——溴代乙酸乙酯。但是,后來由于法國合成該戰劑的重要原料供應短缺,這一戰劑以后被氯丙酮和其它強的刺激劑取代。這時,德國人已意識到,在敵人陣地上散布幾發刺激劑炮彈,只能起到擾làn的作用,刺激劑的價值隨著使用規模的加大而提高。要破壞敵軍的物資供應線或顯著降低對方的戰斗力,就必須在廣大地區上,長時間使用。”
“由于陣地戰的出現使jā戰雙方處于暫時xìn的戰略相持,而這種相持對德國極為不利,德國很就幾乎用完了戰前儲存的全部高爆炸yà,而且,海岸的封鎖還剝奪了德國用以制造高爆炸彈所必需的原料,首先是來自智利的硝酸鹽。此時,德國高統帥部變得特別重視聽取工業化學家的意見。”
“毒氣并不是炸yà的代替物,而是突破穩定戰線的一種可能方法;據壕固守的敵人對炮彈的破片殺傷武器是比較安全的,但容易受到空氣中毒氣的攻擊。因此德國人相應地做出了在戰場上試用毒氣攻擊的決定。初的打算是象使用刺激xìn戰劑那樣,將毒劑裝進炮彈里,但當時炮彈的產量很小,并且炮彈裝載的毒劑量也很有限,德國高統帥部對毒劑炮彈能否獲得大面積的效果表示懷疑。這種懷疑隨后被化學戰劑炮彈在波里莫的失敗所證實。負責化學戰發展工作的德國專家建議,毒氣可以從安放在前沿戰壕的鋼瓶中直接施放出去,依靠風力把毒氣云團吹向敵人,如果風向合適,這種方法產生的毒氣劑量比現有的炮兵武器高得多,同時還可以節省大量的軍用炸yà。選用的化學戰劑是肺刺激劑——氯氣,因為氯氣是生產簡單的工業化學品之一,以當時德國的化工實力,完全可以大量生產,而協約國盡管也在生產,但生產規模特別是液態形式的生產規模相當小,因此沒有能力進行同等報復。同時,氯氣的物理特xìn很適合所選擇的散布方法。它除了在低溫下,一般呈氣態,現有的德國化學工業很容易使其液化,而當它從鋼瓶中釋放出來,幾乎立即氣化成低懸于地面的蒸氣。因此,這一建議被采納了。到1915年1月,德國人成功地進行了野外試驗,購置了必要的器材,并且調派了適當的部隊進行訓練。通過對主導風向的研究,高統帥部選擇了適合進行試驗的前線:西線的伊普雷弧形地區。當時德軍上下對這個不起眼的鋼瓶都心存疑慮,但伊普雷首次使用便大獲成功,使他們的疑慮頓時煙消云散,而且表現出從未有過的熱情。在以后的戰斗中。毒氣鋼瓶以其簡單廉價便于大規模使用的特點,幾乎達到每戰必用的程度。直到1918年初以后,逐漸為其它化學武器所取代。”
講到這里,陶治國的情緒似乎有些激動,他拿起放在講臺上的青ā瓷茶杯,喝了一口水,他的目光掃過下面黑壓壓的學生們,眼睛忽然碰到了那位同樣穿著軍服的女軍官的目光。她正熱切的看著他,眼中滿是鼓勵之意,陶治國的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絲微笑,他下意識地抬手扶了扶自己的眼鏡,繼續開始了講課。
“下面我著重給大家講一下伊普雷毒氣戰的經過。”
“伊普雷這個地方位于比利時西南部,靠近法國邊境,距北海岸40千米。1914年10月至12月,德軍與英法聯軍在伊普雷弧形地帶經過多次jā戰,在反復爭奪后,雙方掘戰壕防守,對峙達數月之久。雙方都感到缺乏重炮等壓制火器以及摧毀敵方野戰筑城工事的兵器。為了改變這種僵持態勢,德軍高統帥部根據著名化學家哈伯教授的建議,使用工廠中大量庫存的液氯作為突破防御工事和奪取敵陣地的手段。經德軍高統帥部批準,決定在西線用鋼瓶吹放氯氣,進行化學襲擊,地點選在伊普雷附近的畢克斯休特與郎格馬克之間的英法聯軍陣地。”
“德軍從國內調來大鋼瓶6000只,小鋼瓶24000只,于1915年4月5日開始布設,每20只為一列,每公里陣地正面上有50列。在德軍陣地前8千米寬的正面上,共使用了5730只鋼瓶,裝有180噸氯氣。4月12日前攻擊準備一切就緒,德軍便開始等待著適宜的風向。”
“其實在這一時間里,英法聯軍已經得到德軍即將使用毒劑的情報,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早在一個月前,法軍從俘虜口供中得知德軍準備了毒氣筒,這一情報在法國第10軍聞簡報也登載了,它還為空中偵察所證實。4月13日,一名德軍叛逃者向朗格馬克的法軍第11旅提出了強烈警告:裝有窒息xìn毒劑的管已經放在前沿陣地,每40米有20管,à作者都配發防毒口罩。這一情報也刊登在發至營級的第5集團軍情報摘要上。此外,比利時陸軍聞簡報刊登了從德軍戰線后方回來的比利時情報人員的揭露:德軍在根恃發出命令,要求準備20000具防毒面具。報導中還明確指出了德軍進攻的地點。在這段時間里,德軍埋好后的毒劑鋼瓶也曾被法軍的炮火炸毀一些,但協約方高層卻忽視了這些重要的情報,除向下級作一般xìn的傳達外,沒有采取任何積極措施,結果使德軍使用毒劑達到了突然效果。”
當陶治國講到這里的時候,他健壯的身突然抖動了起來,玻璃鏡片后的眼睛也突然閃過一絲恐懼之意,他的眼神變得í離和恍惚,仿佛又回到了那驚心動魄的戰場之上。
陶治國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他深吸了一口氣,很讓自己恢復了平靜,他看了一眼桌上的講稿,繼續開始了講述。
“1915年4月22日午后,2至3米每秒風速的北風出現了,17時20分,德軍高統帥部下達了攻擊命令時間:‘18時——死亡的鐘點。’而此時的英法聯軍仍然象平常一樣堅守著陣地,并沒有絲毫戒備,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一場滅頂之災就要降臨,還認為徐徐吹來的清風對他們來說是個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