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八百二十五)重組

  在《樸茨茅斯和約簽訂后不久。卿年鑰,歐洲銀行小同意向俄國提供總額達丑引乙法郎資金的貸款,其中口億法郎來自法國,巧億來自英國,其余的款項來自荷蘭和奧地利以及俄國人自己的銀行。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這些國家的貸款居然是猶太金融巨頭羅斯徹爾德家族出面牽頭的,羅斯徹爾德家族肯對曾經向自己同胞高舉屠刀的俄國人“發善心。”也是讓很多后人至今感到迷惑不解的。而就在3月飛日。德國宣布拒絕參加對俄貸款。因為這筆貸款的“協約國”性質已經決定了俄國今后的去向,而隨后咖年8月引日,俄國同英國簽訂了英法兩國都盼望已久的“英俄協約。”這個協約連同以前的“法俄同盟條約”以及后束的“英日協定。”宣告了英法日俄“協約國”集團的正式誕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居然在“協約國。集團里爭得了一席之地,曾經讓后世的很多歷史學家們感到驚奇。但經過很多學者研究后,他們認為。這個結果的出現其實并不是偶然的。

  對于英國政府來說,通過“華俄戰爭。”他們已經基本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俄國因為這場戰爭而遭到重創,已經再沒有力量同英國在世界范圍內進行角逐,中國的實力也因戰爭而受到了削弱,同時也有資格成為英國“制衡政策”的工具。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英國的本意則是希望在戰后成立“英法中俄”四國協約,從戰略上完成對“新敵人。德國的包圍。但由于在華俄戰爭中英國擔心中國一旦戰敗后英國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流域的傳統“勢力范圍”的利益受到損失,因而留了一個以防萬一的“后手”:由英國公使歐格訥出面,聯絡了一些中國高層的重要人物和南方同英國經濟聯系最為緊密的幾個省的省長,簽訂了一斤,“東南善后協定”防止中國戰敗后這些省落入俄國人的手中。

  當時北京的華夏共和國政府對此并不知情(也有證據表明中國安全署和軍情總處對此早已知曉,并及時通報給了軍務部長孫綱,出于大局考慮,孫綱一直玄意隱瞞著這個消息),在戰后才得知有這樣一個條約性質的“善后協定。存在,而為了回應民間對華俄戰爭結束后政務院眾位元老參政的集體去職的猜測和物議。中國政府授權一些國內影響較大的報紙刊登了這斤,“東南善后協定”的全文,而為了照顧英國人的面子。報紙雖然隱去了和英國政府有關的文字,而以“某國”字樣代替,但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中國民眾很快就猜出來了誰是“幕后的黑手。”英國人的行為引起了中國百姓的極大憤慨,一些省份爆發了抵制英國商品的風潮,而在那些同英國人簽定“善后協定”的省份,憤怒的民眾和士兵直接沖進了省行政公署。驅逐了那些“賣國”的省長,并要求北京政府重新任命新的省長。

  這個所謂的“善后協定”的曝光使英國政府極為難堪,為了平息中國人的憤怒情緒,英國政府將駐華公使歐格訥撤職,任命駐華參贊朱爾典為新的駐華公使,但英國政府的舉動并沒有換回中國政府的信任,從這次事件開始,本來一直很好的中英關系開始降溫,在此后長期處于不咸不淡的狀態,英國在戰后試圖拉攏中國加入四國協約的計戈也因此流產。

  而在國際上處于相對孤立狀態的德國急于尋找盟友,自然不肯放棄這個送上門的機會,而因為華俄戰爭結束后美國的所謂“調停”讓中國失去了俄國人的賠款和這斤,“東南善后協定。的關系,此時的中國民眾已經徹底看清了那些所謂的“友邦”的真面目,面對來自民間的巨大壓力。中國政府在面對德皇威廉二世的“求愛”的時候,不敢輕易的做出同德國結盟的決定,但中德關系卻因此而迅速升溫,中國和德國及奧斯曼土耳其走得越來越近以及后來德國主動將青島交還中國就是明證。

  中國和德國的接近引起了英國政府的不安,為了牽制已經逐漸強大起來的中國倒向德國,英國迫切需要在亞洲扶持“新伙伴”而一直和英國聯系最為密切的日本當然是英國的不二選擇。

  在華俄戰爭中,日本為了收復被俄國占領的北海道地區,選擇了同中國一道對抗俄國,由于日軍無力單獨收復整斤小北海道,中國和朝鮮聯合出兵,消滅了在北海道的俄軍。在口戰敗!后。北海道近二分戶二的十地都處干中朝聯軍聊毛舊小下。為了收回這些地區,在華俄戰爭結束后,日本政府同中國和朝鮮政府展開了談判,希望中朝聯軍退出北海道,但卻遭到了中國和朝鮮的拒絕。

  中國政府認為,他們出兵進攻的是被俄國人非法占據的“蝦夷共和國”的領土,而現在中朝聯軍已經殲滅了俄軍,理應恢復“蝦夷共和國”而且由于戰爭的原因,“蝦夷共和國”的原住民阿伊努人為了躲避戰禍,大多遷到了中國的庫頁島,這些阿伊努人現在雖然成為了華夏共和國的國民,但他們要求中國政府幫助他們收回故土的聲音一直很高。本著華夏上國一貫“字小存亡”的胸懷,因此中國政府和朝鮮政府希望重新在北海道建立一個和平的“蝦夷共和國”而不同意將北海道全境還給日本。雙方的談判因此陷入了僵局。后來在英國的調解下,中日朝三方同意維持北海道地區的現狀。

  后來為了表示對中國和朝鮮的憤慨,日本政府單方面宣布日占區為日本領土,仍稱“北海道。”而作為對日本單方面行動的回敬,中國和朝鮮宣布在中朝聯軍占區內正式成立了新的“北海共和國”(中國學者們經過研究后認為“蝦夷。一詞源于日本人對阿伊努人等少數民族的侮辱性稱呼,因此在成立阿伊努人國家的時候就給改了名字)。

  中國和日本這一對共同對俄的“戰友”在戰爭勝利后不久就立刻分道揚鐮,日本就此完全倒向了英國的懷抱,而英國政府從這一事件當中也看到了強大起來的中國的威脅。因此開始全力扶持日本對抗中國,很快,英國以新的“英日協定。確定了英國和日本的正式同盟關系,英國開始支持日本重建海軍,英國不但將日本英占區全部移交給了日本政府,而且通過英國的斡旋,日本從法國人手里收回了除幾個重要港口之外的所有法占區土地,迎來了一次難得的翻身機會。

  而日本海軍的重建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中國和朝鮮的警慢,為了應付日本人以及他們背后的英國人可能帶來的威脅,中國的立場變得更加趨向于德國,由于愕到了德國人在技術方面的幫助,中國的武裝力量盡管規模不算很大,但整體實力卻遠遠超過了其它國家的想象。中國的強大反過來又刺激了日本瘋狂的進一步擴軍備戰,反過來中國和日本的行動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大洋彼岸的美國的警覺。

  在華俄戰爭結束后,美國鐵路大王哈里曼趁著中國政府因為戰爭的關系造成的財政困難,請被德皇威廉二世稱為“西奧多一世”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出面,試圖收買中國從俄國手中奪來的東西伯利亞鐵路,被李鴻章拒絕。被拒后的美國為了向中國炫耀武力,派出了著名的“大白艦隊”環游世界,引起了中方的警慢,而后來由繼羅斯福之后出任美國總統的塔夫脫提出來的由中、美、英、法、德、俄六國共同經營東西伯利亞鐵路的提議也被李鴻章的繼任者孫綱婉拒,中國政府將東西伯利亞鐵路完全占為己有的行動引起了美國人的不滿,中美關系也因此開始出現了矛盾,只是由于美國國內“孤立主義”的影響和強大起來的日本對夏威夷地區的野心,美國有沒有在一開始加入“協約國”集團,而是和同樣沒有加入“同盟國。集團的中國一樣分別成了這兩大軍事集團的“工業大后方”。

  至此,整個世界的格局完全重組。世界歷史開始沿著后世的人們所熟悉的“協約國”及“同盟國。兩大陣營的對抗模式發展,并最終走向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整個歐洲文明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巨鼎里面被血水浸泡、被烈火煎熬、成千上萬人的尸骨在血火地獄中被溶解得無影無蹤的時候,在遙遠的東方,一只從后世穿越來的小小蝴蝶平靜地看著這一切。繼續扇動著自己小小的翅膀。

  也許只有西方列強最終陷入了這種無解的“死局”之中,才是這只小小蝴蝶最想要的結果。

  書寫的不好的地方,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給大家加分加精!

夢想島中文    崛起之華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