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五章 徐光啟(三)

  徐光啟走了。

  楊改革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悶不作聲。

  整個房間,沒人打攪,氣氛壓抑得很。

  自己依為左膀右臂的孫承宗,徐光啟,都太老了,都快七十歲的人了。以前孫承宗整天的幫自己訓練新軍,看似身體還行,自己沒有覺得這是一位快七十歲的老人,到了今天,徐光啟居然在自己面前昏昏欲睡,雖然有長途的勞累的關系,但是,這也說明,自己的臂膀,年紀,都已經太大了,新一代的年輕支柱,又在哪里?又是誰呢?自己一個人,是無論如何,也扛不起整個國家啊!

  楊改革忽然覺得有點害怕。

  怕時間太快,人太容易老。

  怕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作為穿越利器的歷史先知先覺,會因為自己對歷史的影響太大而改變太多,到時候,自己沒有了可以預測未來的這個利器,又沒有值得依靠的臂膀,該怎么辦?

  三月十九。

  早朝上,楊改革準備談論一下關于推廣一下抗旱作物番薯的事,看到下面一群官僚嘰嘰喳喳的為一件小事爭論不休,實在提不起討論的興趣,在楊改革看來,他們不過是一群會灌水,歪樓的小白,對要辦的事,沒有什么太大的幫助,自己如果提出推廣番薯,還不知道他們會把樓歪道那里呢。

  匆匆結束了早朝。

  “大伴,將幾位師傅,閣臣們,各部的尚書都請到文華殿里去,朕有事要商議。”楊改革決定縮小討論的范圍。

  “是,皇上。”

  文華殿。

  很快聚集了十來人,有孫承宗,徐光啟,幾個閣臣,各部的尚書。都是大明朝的頂梁柱。

  楊改革做在龍椅上,表情寂落,嚴肅。

  推廣番薯這件事,讓楊改革傷透了腦經,到現在腦子里還一團糟,沒什么好主意。昨天又夢回百度,搜索過一次,發現,這明末,確實曾經大規模的推廣過番薯,可惜效果實在不怎么樣。

  具體原因,楊改革自己總結的就是,皇帝的圣旨也抵不過經濟的規律。賺不到錢,別人憑什么種番薯?

  見人都到齊了。

  崇禎帝楊改革才開口說到:“昨日,朕和徐師傅商議過推廣番薯的事,諸位卿家都談談,說說自己的看法,看有什么主意將這番薯推廣出去。”

  一位大臣出來奏到:“啟稟陛下,敢問何為番薯?有何用?為何要推廣?”

  楊改革郁悶,自己一心想著推廣番薯,現在朝中的大臣,居然還有人不知道,這資訊傳遞的也未免太遲了吧。

  “徐師傅,勞煩你給諸位卿家講解一下什么叫番薯吧。”

  “遵命,陛下。”徐光啟答應到,然后轉身有給諸位大臣解釋什么是番薯。

  徐光啟很快就把什么叫做番薯,為什么要推廣說給各位大臣聽了。

  “啟稟陛下,臣以為,既然這番薯能夠抗旱,又不爭地,產量又高,實乃對抗天災的不二法寶,該推廣。”徐光啟解釋完什么叫番薯之后,很快就有人出來贊成了。

  “啟稟陛下,臣也贊成,此乃天大的幸事,乃我大明之福啊!”另外一個大臣也贊成。

  見有人開頭,其他幾位也都贊成,心想,這事也不算什么大事啊!小小的推廣一個農作物,也值得我們如此之多的大臣在這商議?

  崇禎楊改革坐在龍椅上,眉頭還是緊鎖,道:“徐師傅,將推廣難的事介紹給各位卿家聽聽。”

  都知道這推廣番薯是好事,能對抗天災,可就沒人想到,你下了圣旨推廣,會有人執行嗎?這糧食二兩銀子一石,你這番薯多少錢一石啊?圣旨也抵不過經濟規律強悍啊!

  “遵命,陛下。”

  “誠然,推廣番薯,利國利民大家都認同,可惜,這推廣卻是難題,糧價是二兩銀子一石,北方,一畝好地,偌也能產個一兩石,就是三四兩銀子,番薯就算是產量較高,畝產到四五石,也不見得能賣到二兩銀子,這其中的差距,實在太大,百姓又如何會改種番薯呢?就算推廣,也就是百姓在田間地頭種一些罷了,遠談不上大規模種植,不能大規模種植,又如何對抗天災呢?…”徐光啟徐徐的將這番薯推廣難的問題解釋出來。

  “啟稟陛下,這有何難?只要陛下下道圣旨,說明這種番薯的產量高,能對抗天災,想必天下百姓都會樂意改種番薯的。因為,一旦災荒,只有這番薯能填飽肚子,想必天下百姓都會明白這個道理的。”這位大臣把問題看得很簡單,以為圣旨就是靈丹妙藥,下道圣旨,天下的人都遵照執行,卻沒想過,這圣旨出了紫禁城,還有多少效力。

  崇禎帝楊改革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說到:“徐師傅,你解釋一下。”楊改革懶得說話,直接把問題推給徐光啟解釋。

  “遵命,陛下。”徐光啟道。

  “天下的地,大多集中在官宦,地主手中,就算是天災,對他們的影響也甚微,餓也餓不到他們…,地主逐利,他們又怎么會積極的種不如糧食值錢的番薯呢?平民百姓家,要交賦稅,交地租,這糧食的價高,必定會首先種植糧食,否則,稅賦就交不上了,地租就交不上,到時候家破流亡,又怎么會種番薯呢?”徐光啟解釋得很直白。大家家里都是地主,地租一直就是地主們的一大收入,如果種地不賺錢,誰會種地?為了什么對抗天災干旱?天災干旱從來就只對老百姓起作用,地主,一般都對天災有一定的免疫作用。餓肚子也輪不到他們,所以,根本就沒有什么心情和你一起種什么對抗天災,不值錢的番薯。

  徐光啟一番話,下面的大臣都不說話了。

  大家都是地主,這里面的那點貓膩,別人一點出來,大家都心知肚明。

  官宦之家,首先別人不交稅,種田就是為了賺銀子,沒銀子賺,你說上天,也不會種番薯。干旱,絕收,他們也不會餓肚子,至于糧食會減產,那沒關系,災荒了,糧價會蹭蹭蹭的往上漲,平常年景,不過二兩銀子一石,一旦災荒,就要漲到五六兩去。所以,即使是災荒了,大面積絕收了,和他們關系不大。他們還盼望著三五年,有一個災荒年,好將囤積多年的糧食高價賣出去。

  老百姓,要交稅,交地租,糧食值錢,當然種糧食,地主家也只收糧食,不收番薯,你種這樣多番薯,別人不收,你拿什么交地租?交賦稅?到時候落得個家破流亡的地步,怪誰去?皇帝在紫禁城,可管不了你餓不餓肚子。

  所以,這要大規模的推廣番薯,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要靠著番薯度過災荒,難度也不是一般大。頂多就是在田間地頭,荒山河灘里種一些,規模遠遠談不上大,沒有規模,也就談不上儲備,談不上抵抗災荒。

  文華殿里,又是一片沉寂。

  過了一會,估計有想到對策的,出來奏到:“啟稟陛下,臣以為,可以將番薯列為折色,列為賦稅征收,這樣,必將有人會改種番薯。”

  “哦,仔細說說。”

  “啟稟陛下,臣以為,將番薯列為賦稅的一種,可以折色,例如,兩石番薯折糧一石,或者是兩石半番薯折一石,這樣,可以用番薯交賦稅,天下百姓,必將大規模的種植。”

  這有點意思,楊改革也來點興趣了,要這樣,那種番薯的人肯定會大增,形成規模。

  “此策不可,陛下,臣以為,征收番薯折色簡單,但是番薯如何儲藏?難道給官員將士發俸祿發番薯不成?”

夢想島中文    百度宅男當崇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