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八百四十六)尋找盟友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死難六二百年來傷國少,,甲外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擾未息,請君莫作等閑看。”孫綱輕輕吟誦著李鴻章臨去前留下的這首詩。不由得感慨萬端。

  他的眼前,似乎又浮現出了這位一生忍辱負重的老人臨去前的那份字字血淚的遺言來。

  “鴻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輒必多一次吃虧。己亥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巨,觸目驚心。而后俄又大犯于我,欲亡我華夏,鴻不得不舉全國之力以應對,雖戰而勝之,而國力已大虧。今和議既成,大局已定,望君當國后仍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我華夏輒可漸有轉圈復興之機。切不可窮兵默武,一味以兵事為能,重蹈日本覆轍。譬若諸多病患之人,善自醫治調養,猶恐或傷元氣,若再好勇斗狠,則必有性命之憂也。鴻自安慶起兵靖亂以來,受知于前朝最早,蒙恩極深,及至共和,每念及時局艱危,不敢自稱衰病。惟翼稍延余息,重睹我華夏中興,疊志以終,歿身難瞑。”鴻竊念多難興邦,望君勉勵奮揚,力圖自強。華夏復興之日。君當祭告于鴻,則鴻可含笑于九泉矣。

  老人在自己的身上,可以說寄托了全部的希望。

  中國幾百年的落后與積弱造就了步入近代的屈辱,而在那個屈辱的時代里擔當李鴻章這樣的角色,其心境之悲涼、感觸之無奈,可以說在詩句中盡顯無遺。因為別人可以躲。他不能躲;別人可以事后諸葛亮。指點是非,可他不能不挺身而出去承擔責任”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個人名利,應當說二者都有。但無論怎么樣,這些都始終未能超過他的強國之夢和對國家民族的責任!誠然,出于個人眼界、學識和思維上的局限,出于對強國的基礎權力的看重,李鴻章也犯過不少的錯誤,甚至有些屬于戰略上的致命錯誤,但這些都絲毫不能掩蓋他“強國”的最終目的!

  “海外塵氛擾未息,請君莫作等閑看。”這結尾一句,無疑是李鴻章對自己的最后囑托、提醒和希翼了。放眼整個中國,能被他如此寄予厚望的人,也只有自己了。

  李鴻章的心愿是強國,自己只有完成了這個心愿,才算對得起老人多年來給予自己的無私幫助。

  據說華夏共和國農業部長孫文在去外省視察途中聽到李鴻章故去的消息之后,曾嘆息著說道:“一個時代因為李執政的故去而結束了,那么新的時代又會如何呢?”在他看來,一個人代表一斤,時代,李鴻章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可惜的是。孫文無法想象到,在另外一個歷史時空的后世,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不知有多少人根本不顧歷史現實,而是只用“事后諸葛亮”的眼光看歷史事件的結果,然后用“慷慨激昂”的論調得出一個又一個讓先人聽了只能感到無語的所謂“春秋大義”的“定論”!

  想到這里,孫綱的心沒來由的感覺到一絲懊惱。

  想要讓未來的中國人改變這種“偏執。”自己其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鴻章以前清中興名臣。自安慶起兵靖亂,歷經甲午丁百諸役,又削平己真大難,以鐵血驅逐俄人,復我故疆,其一生與兵事相終始。勛業無數。,自清末至共和。鴻章獨主國事十數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沖,國家倚為重輕,名滿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鴻章生平以天下為己任。忍辱負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鴻章未及去時,以年事日高。將國事盡付參政孫綱,勉其努力為國。今鴻章即去,留遺詩及泣血臨終之言,以參政孫綱繼執政之職。,”今布告中外天下,特此宣示  在李鴻章去世后不久,華夏共和國政府即用公告的方式向全國和外國使館發布由政務院參政孫綱接任華夏共和國政務院執政一職。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公告是用“文言文。和“白話文。兩種方式一起發布的。

“老獅子去世了,上來了一頭更年輕也更聰明的獅子當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后,笑著對德國首相德皮洛夫說道,“對英國人、法國人和俄國人來說,這可不是一斤小好消息,但我卻非常樂意看到這一幕  德皮洛夫首相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威廉皇帝說的是什么意思。

  威廉皇帝急于打破英法俄三國的戰略包再,又動了和中國結盟的念頭。

  ,甩賦習人被中國人打得慘敗蘭后不久。威廉!世乘座游艇尖盾,例行的旅游,在到達芬蘭灣后他向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發去了邀請電報。沙皇應邀也乘座游艇前來,在芬蘭灣北岸維堡的比尤克海峽同威廉二世會面,兩個皇帝的會談內容后來都被隨員們生動的記錄了下來。

  在“雙皇峰會”中,兩個皇帝談到了挪威要求瑞典獨立的北歐危機。談到了英國試圖占領牛個挪威。還談到了摩洛哥問題,威廉二世皇帝提醒尼古拉沙皇注意,“盡管英國在背后安使,但是法國還是拒絕因摩洛哥問題和我們決裂…尼古拉沙皇回答說:“對。這我明白,愛德華是最大的挑撥者、這個世界上最危險和最陰險的陰謀家。”威廉對此表示贊同,還提到(其實等暗示)他的愛德華舅舅“喜愛在任何國家的身上打主意,并同他們簽訂個什么小條約。”而尼古拉則憤怒地用拳頭捶著桌子,大聲喊道:“無論如何,我只能說,他這一輩子也休想在我身上達到反對德國和反對你的目的!我可以用人格擔保!”(不會吧?真的假的?),在這種友好的、狂熱的反英氣氛下,兩個皇帝在游艇的臥艙里簽訂了一份針對英國的“防御同盟條約威廉二世曾經對此得意洋洋,“這個早晨成了歐洲歷史的轉折點。我親愛的祖國的局勢得到了極大的緩和,她終于能夠從高盧人和俄國人的可怕夾攻當中解脫出來了。”

  但和威廉二世的興高采烈不同,德皮洛夫要清醒和現實得多,他對俄國這個假定的已經被中國人打成了“半殘”狀態的盟友并不抱有什么太多的幻想,他仔細地研究了這斤。“比尤克條約”的條款之后,向威廉皇帝指出了這個條約當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

  德皮洛夫告訴威廉二世,“比尤克條約”只有在德俄兩國“在歐州受到某一國家”進攻的情況下才能夠生效。換句話說,如果英國和德國發生戰爭,俄國無須進攻印度;而如果英國和俄國因為印度或波斯問題而發生戰爭的話,德國則必須進攻英國。對于一向不肯吃虧的威廉皇帝來說,再沒有比這個條約更為失算的事了。威廉二世異了自己的首相一番解說之后有些傻了眼,但卻想不出來該怎么補救。

  威廉二世提出來“比尤克條約”的本意是想破壞法俄同盟,象“在歐洲”的字樣還是威廉二世自己用筆加上去的,他在條約的第四條甚至還邀請法國加入德俄同盟,試圖將矛頭由反法轉為反英,威廉皇帝在“外交藝術”方面的自作聰明和網慎自用實在可以與那位沙皇陛下在“戰爭藝術”上的拙劣表現相媲美。

  事已至此,德皮洛夫也顧不上去埋怨自己的皇帝,他決定推翻掉這個盟約。他一開始準備把“在歐洲”的字樣解釋為自己皇上的“筆誤。”以拒絕副署的方式不讓其生效。如果德皮洛夫真的不顧出丑想把自己的皇帝連同條約以及德國的外交聲譽一起丟掉的話,這應該是一個“天才”的計劃,但是最終德皮洛夫還是采取了更為溫和以及謹慎的措施,在他入宮同威廉二世密談了幾次后,“比尤克條約”被密封了起來。也沒有被副署,意識到了自己的愚蠢的威廉皇帝自己拋棄了這筆買賣。

  但“比尤克條約”的未能生效卻讓英國趁權鉆了空子,隨后的“英法日俄四國協約”讓俄國加入了“協約國”集團,英國完成了從戰略上對德國的包圍,而德國除了一個不怎么強大的盟友奧匈帝國以外,等于是處在了孤立的狀態,為了打破英國人的包圍,威廉二世急于尋找新的盟友,而剛剛擊敗了俄國的中國,自然是最佳的選擇。

  中國目前在亞州的情況和德國差不多,同樣也處于英(印度)、法(越南)、俄、日四國的包圍之中,對于中國來說,想要打破這個包圍圈。同樣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盟友。

  除了中國,由個置的重要,威廉皇帝還把目光盯在了奧斯曼帝國上。

  新春到!給大家拜年!祝大家虎年交好運!發大財!萬事如意!合家幸福!

夢想島中文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