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督憲

  www.52bqg.info,重生于康熙末年!

  因雪大的緣故,曹颙一行在大興驛站耽擱了一日。等到初四雪停,方再次啟程。

  雖說雪已經歇了,可道路上深達半尺的積雪,使得眾人還是放慢了行程。

  “今年的雪可是有些大,看來不用擔心明年的春旱。”蔣堅挑起車簾,向外眺望,帶了幾分欣喜道。

  旅途無聊,曹颙就使人請蔣堅過來,說起直隸軍政之事。

  盡管蔣堅沒有在督撫衙門為幕的經驗,可多年相處下來,曹颙最信賴之人還是他。

  看著外頭銀裝素裹的世界,曹颙也松了口氣。

  北方十年九旱,朝廷差不多年年都要求雨,百姓年景如何,就看大旱小旱。

  多下幾場雪,就算明年春天少雨,也有河流溪水,灌溉農田。

  按照后世說法,當地表水豐富,易行成積雨云,開始水循環。形成降雨。

  瑞雪兆豐年,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雍正既開口,給曹颙兩年功夫,這時間緊巴巴的。而交代下來的差事,又都是燒錢的差事。

  若是明年直隸大旱,別說是斂銀子,怕是正常的稅賦也收不齊。

  要是明年收成好,曹颙則會從容許多,不至于上來就焦頭爛額。

  京城到保定府三百里路,一行人初八才到。

  雖說曹颙并沒有擺出儀仗,可途徑的府縣地方官,還是恭迎恭送。

  等到了保定府這日,曹颙也見識了一番“郊迎”。

  他是下來守牧一方的,自不會像年羹堯那般不可一世,可是也沒有像在六部當差那般溫煦可親。

  已過而立之年的他,嘴上留著短須,穿著簇新的仙鶴補服,眼睛從眾人身上掃過,帶了幾分壓迫與威嚴。

  直隸這邊,是權貴子弟最愛外放的好地界。既不會像京官那樣清苦,又不會像其他省份的官員遠離朝局。

  曹颙寧愿保持距離,也不愿給這些官油子登鼻子上臉的機會。要不然彼此家族都在京城住著,拐上幾個彎,都能扯上關系,往后要有瞧著不合適的地方,不好處置。

  與那日迎年羹堯不同,今日的官員更多。氣勢更森嚴。

  曹颙的履歷,這半月間已經傳遍直隸官場。看了直讓人咂舌,這般青云直上,只能稱之為“幸進”,若不是得皇上隆恩,也不至于這般年輕就成為封疆大吏。

  曹颙有幸進的資本,雖說父祖已故,家族中并無官場上的長輩指教,可是姻親份量足。幾位堂弟,一個御前侍衛,兩個科班出身,家族已呈騰飛之勢。

  加上曹颙年輕,以后在官場上還大有作為,想要攀附他這棵大樹的地方官,不是一個兩個。

  只有原直隸巡撫李維鈞,笑著帶眾人出迎,嘴巴里卻直泛苦。

  到手的總督飛了,他的腸子都要悔青了。雖說怡親王沒有明說,可也點出來,皇上因年羹堯之事惱了他。

  不過想到同為巡撫官的范時捷調回京城“候缺”,實授還不知什么時候。他又覺得慶幸。他已經打定主意,抱緊怡親王大腿,對年羹堯避而遠之,總要找機會讓皇上看到自己的“忠心”。

  曹颙雖對旁人展露“官威”,可看向李維鈞的時候,還是帶了幾分客氣。

  今日能有這般場面,是李維鈞給他面子,他自然回之以禮。

  新督撫舊總督,和和氣氣,一直持續到傍晚的接風宴上。

  接風宴,就設在保定府最大的酒樓“隆盛樓”。

  酒樓附近,已經由出動官兵戒嚴。

  酒樓里,樓上樓下擺了二十多桌。除了來迎接新督撫的地方文武官員,還有保底府有頭有臉的鄉紳代表。

  因曹颙是頂頭上司,主動上前敬酒的官員,神態越發恭敬,這就包括平素里那李維鈞頭疼的那些權貴子弟、王府奴才什么的。

  李維鈞貢生出身,從知縣熬起,在仕途熬了二十多年,才到巡撫位,并沒有什么根基,所以早年才會依附于年羹堯。

  雖說當著年羹堯的面,大家都恭敬,可京城權貴,背后說起年羹堯也都帶了瞧不起。漢軍、庶子,加上運氣好,在皇上門下當奴才,這才有今日體面。

  曹家包衣出身,雖也為人詬病。大家背地里也要說嘴的;可同李維鈞相比,則是實權權貴。

  得罪李維鈞沒什么,大不了丟了差事回京便是;要是得罪了曹颙,過節說不得就要延續要京中,給家族惹禍。

  孰輕孰重,眾人心里有底,酒桌上便高低立下。

  李維鈞雖掛著笑,可是已經帶了不自在,望向曹颙的時候,帶了幾分遷怒。

  人走茶涼,令人心寒;人未走,茶就涼,則令人著惱。

  曹颙察覺出氣場不對,回過頭吩咐了兩句,制止了接下來的敬酒。他可不想鬧一出新舊督撫不合的笑話,那樣的話很是麻煩。

  針鋒相對的話,顯得氣量小;退后一步的話,顯得性子怯懦。

  雅間中,只剩下幾位品級高的陪客,主管民政的直隸守道,執掌司法的直隸巡道,還有分管直隸軍政的幾位提督、總兵、副將。

  若是沒有旁人在,曹颙愿意給李維鈞一個臺階。再說說十三阿哥拉拉交情什么的。他們兩個官職互調,這“攤丁入畝”又是李維鈞弄出來的,保持良好關系,有個詢問的地方,也不是壞處。

  可眼下,桌上這幾位,都是四品以上官員,其中提督為從一品,與曹颙同品級。

  這些武官,本不是曹颙能轄制的。偏生曹颙這次下來,有練兵旨意。要是這個時候讓他們看了笑話。往后打交道就失了先手。

  曹颙只能端著新總督的譜兒,少說少作。

  不過他這番架勢,還真將同桌上這幾位地方大員給鎮住。

  連原本想要說兩句酸話的李維鈞,都帶了幾分小心,生怕自己方才的情緒被曹颙嫉恨,端著杯子,很是客氣一番。

  兩個道臺是巡撫衙門直屬官,對于上峰,只有恭順的。

  那幾個武官狐惑不定,他們品級高,手中收集到的曹颙資料就比下官芝麻官的要詳細的多。

  除了曹家的親戚關系外,還有曹颙這些年為京官的政績與口碑。

  政績這邊,太仆寺、內務府、戶部皆有建樹,一路升官,倒也不單單是靠長輩余蔭。

  口碑的話,待下寬泛,與同僚和氣相交,待上峰敬而不媚。怎么尋思,都是溫文儒雅、老好人的做派。

  眾人都以做好準備,如何與新總督打交道,沒想到傳言有誤,這新總督并沒有傳言中的那般平和。

  幾位武官,面上不動神色,心中都暗暗思量。

  曹颙掛著兵部尚書,提鎮俱聽其節制,就是與曹颙平級的兩位提督,也要以曹颙為尊。

  地方軍政,豈是那么好插手的?

  這里面的貓膩多,最是不能細究。

  看著曹颙不冷不熱的,眾人心里就沒底。

  一時之間,酒桌上的氣氛倒是熱絡許多。

  方才還都坐著看熱鬧的眾人,現下都堆了笑,開始端著酒盞,往新總督身邊敬酒。

  遲了一步,沒湊上前的,也沒有閑著,笑盈盈地對李維鈞說些“恭喜”的話。說的很是動聽,仿佛李維鈞不是去任副堂,而是就要封閣拜相。

  曹颙已是瞧出這幾位武官的打算,是想要在酒桌上套套交情,好探自己的底。

  真正負責練兵之人,皇上還沒派下來,曹颙自不會同他們幾個摻合。

  約摸桌上的人都差不多敬過自己,曹颙站起身來,主動提起酒盅,敬了全桌,而后以“不勝酒力”、“旅途困乏”為由,離開酒樓,回了驛站。

  因早年總督衙門不在保定,所以這邊沒有專門的總督衙門。

  上一任直隸總督兼巡撫事,所以總督府也是巡撫衙門。

  為了給曹颙騰地方,李維鈞已經將巡撫衙門內宅騰了出來;前面的話,因還沒有交結,巡撫印信還在李維鈞手中,相關書吏幕僚也依舊在府中。

  曹颙雖說中午就到,可他沒有從李維鈞所請,直接入住巡撫衙門,而是將車隊停在官驛這邊。

  巡撫交接,不比下邊的知縣、知州,涉及一省庶務,沒有三、五日交結不清,現下就算內眷住進去,其他人等依舊要在驛站等。與其折騰兩次,還不如等幾日,一起進府。

  接下來,就是繁瑣的交結手續。

  還好,需要曹颙直接露面的時候不多,曹颙就請宋厚、蔣堅兩個,帶著書吏、幕僚們入巡撫衙門交結。

  曹颙手上有一疊空白的委任狀,都是未入流的小吏,等交結完畢,將這些幕僚、書吏的名字寫上,他們就是督撫衙門下的屬員。

  還有一些八品、九品的委任狀,是府縣的缺,是新總督上任,安插自己人,或者給下面做人情的。

  清點了三日,都交接的差不多,曹颙被請到巡撫衙門,從李維鈞手中接過巡撫衙門的印信。總督印信,則由他從京中直接帶過來。

  這新任舊任交結,就怕扯皮。

  李維鈞沒有節外生枝,而且比前幾日郊迎時,越發客氣。

  留幾分余地,這樣很好。如此賬目上有幾處不清楚,涉及金額一千六百多兩銀子之事,曹颙也使人壓下,提也沒提。

  俗話說的好,禮下與人,必要所求,果然不假。

  公事交結完畢,李維鈞便說出心中所請,那就是巡撫衙門這三十多書吏幕僚。其中,有些是李維鈞的親族,回鄉或者隨他進京,其他人現下還無處安置。

  京城之中當差,就算養幕僚,也不過一個兩個,實安置不了這些人。

  曹颙想了想,道:“既是李大人開口,本督本當應下。可此次本督出京,親朋故舊所薦者眾,人手只多不少…要不然這樣,先讓他們繼續在衙門里當差,先做到年底。到時,差事做得好的留下;若是想回鄉的,本督也禮送…”

  汗,那個評選太激烈了,大家免費票沒投的,就請支持小曹一下吧。嘎嘎,小九就投了自己兩張。

夢想島中文    重生于康熙末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