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五十一章 京師之倒劉行動(三)

夢想島中文    龍爭大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貞觀十八年四月三十日,晴,接連近十日的大雨總算是消停了,久違的太陽從云層中露出了臉來,倒也給陰霾的長安城帶來了些光明,只不過城中的積水被日頭這么一照,這便騰起了滿城的霧氣,更是加重了返潮的程度,屋內屋外到處濕漉漉地直滴水,弄得人身上也粘乎乎地難受得緊,室內是呆不住了,滿城百姓但凡能得閑的全都涌上了街頭,也不管街上積水未消,就這么趟著泥水逛著街,也不見得非得買什么東西不可,曬曬太陽便好,于是乎,整個長安城呈現出一種難得一見的繁華與喧囂。

  巳時正牌,人來人往的長安城北門外,一騎飛騎從遠處疾馳而來,馬上的騎士隔著大老遠便狂喊開了:“急報,急報,讓開,快讓開!”絲毫也不因大道上人多而減緩馬速,那等兇神惡煞的樣子頓時嚇得聚集在城門口等著進城的百姓們四散躲避不迭,好一陣子人仰馬翻的慌亂,然則,那名騎兵竟不顧眾人的狼狽與慌亂,飛馬沖進了城門洞中,徑直奔城內而去,沿途濺起泥水無數,留下身后躲避不及的行人們一陣陣惡毒的臭罵聲。

  “出事了,一準是出大事了。”能把守長安城門的兵丁們眼睛都賊得很,眼瞅著那騎飛騎身上標示著緊急軍情的標識,自是明白一準要有大事發生,全都湊在了一起,一名年紀最輕的小卒忍不住率先出言道:“北邊來的急報,會不會是圣上那兒…”

  “放你娘的屁,陛下才剛出關,這仗都還沒開打呢,能有啥事?盡他娘的瞎扯,真要出事,也只能是西北那頭的事情。”一名絡腮胡的軍漢毫不客氣地給了那小兵一拳,臭罵了一番。

  “毬,西北那頭有越王殿下在,能出個屁事,老子就不信薛延陀那幫狗賊能從殿下手中討得了好去。”挨了頓訓的小卒子自是不甘心,雖不敢還手,可嘴上卻不依不饒地反擊上了。

  “是這個理兒,越王殿下絕不可能出事,王四兒,你小子嘴巴里少噴糞。”

  “就是,誰都能出事,越王殿下那兒也不會出事,扯你娘的毬啊!”

  “沒錯,誰敢說殿下出了事,老子跟誰急!”

  一幫子軍漢們早將越王李貞看成了軍中不敗之戰神,哪能容得王四兒如此信口開河,頓時紛紛出言斥責了起來,鬧得那個王四兒滿臉子通紅,卻壓根兒不敢隨便開口辯解,眼瞅著大家伙都沖著自己來了,王四兒忙開聲道:“可那急報明明是軍報,如此緊急的軍報卻又是為何?”

  為何?這個問題誰都答不上來,可都覺得其中必然不是啥好消息,一時間全都沉默了下來,再也無人敢隨便開口,各自無趣地散了開去,只是人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憂慮的神色…

  尚書省,位于長安城西大街,太極宮承天門東側,占地面積幾近百畝,為天下政務之總匯所在,尚書省都堂居中,左右分司,都堂之東有吏部、戶部、禮部三衙門,每衙四司,以左司統之;都堂之西有兵部、刑部、工部三衙門,每衙四司,以右司統之。時值天子征高句麗,諸后勤事宜繁雜,又因左仆射房玄齡、右仆射長孫無忌及各部尚書皆隨駕征東,各有司衙門皆因此而顯得分外的忙碌,三輔政大臣不得不移駕至尚書省輪值辦公,以決公務之疑難。

  巳時一刻,一騎飛騎橫沖直撞地沖開街上往來之人群,縱馬趕到了尚書省門外,馬上之騎兵不待胯下之馬停穩腳步,便即翻身下馬,與把守尚書省之衛兵略一交涉,匆匆行入了尚書省中,徑直往兵部衙門所在地趕去,然則并未按慣例先到各司通稟,而是徑直向兵部侍郎盧承慶的辦公室奔去。

  盧承慶,字子馀,幽州琢人,號幽憂子,隋武陽太守盧思道之長,孫隋河東令盧赤松之長子,其父與唐高祖李淵有舊交,貞觀初,襲父爵,任秦州都督府戶曹參軍,因奏河西軍事,太宗奇其明辯,擢拜考功員外郎,貞觀十一年為戶部侍郎,及貞觀十六年廢太子之亂后,接替越王李貞為兵部左侍郎,此番天子征高句麗,兵部尚書李績,兵部右侍郎楊弘禮均隨駕出征,京中軍務調度皆由盧承慶一人提調,每日里忙得團團轉,光是批閱各類公文便令盧承慶大呼吃不消,這不,今日一大早到了衙門之后,便即坐定在書桌后,愣是沒起過身,始終埋頭在一大堆的公文中,直到門口傳來一陣喧嘩聲才將其從公文堆里驚醒了過來。

  “何事喧嘩?”盧承慶不悅地皺了皺眉頭,冷冷地哼了一聲。

  “稟侍郎,相州刺史舒王李元名派人送來急信,小的讓其先去兵部司報備,其強自要見侍郎,故此發生爭執。”把守在辦公室門口的衛兵見房內傳來盧承慶的詢問聲,不敢怠慢,忙大步行了進來,高聲稟報道。

  “相州?”盧承慶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之色,沉吟了一下,還是開口道:“讓他進來好了。”

  “是。”那名前來稟事的衛兵高聲應答了一句,退將出去,須臾,領著一名身上滿是泥漿的軍漢走了進來。

  “稟盧侍郎,我家王爺有急信在此,請大人過目。”那名渾身臟兮兮的軍漢大步走入室內,雙手捧著份公函,躬身行禮道。

  李元名,唐高祖之第十八子,少有才名,及長則矜嚴疏財,始封譙王,后封舒王,有賢名,善理政,曾得李世民贊為“諸王之楷模”,而今已歷三州刺史,實封千戶,貞觀十七年十月就任相州刺史,至今不過數月,然州已大治,在朝在野皆有賢王之名,非等閑州刺史可比,盧承慶雖不明舒王有何軍務上的急事要報,卻也不敢怠慢,忙揮了下手,示意衛兵將信件轉接過來,信手打開了函件,只一看,登時就愣住了,倒不是這函件里所言之事有多么嚴重,恰恰相反,這信里頭所載之事其實不過是件可大可小的事兒罷了——李世民東征,相州奉命調集糧秣以供軍資,自三月以來,并無任何差錯,然,四月二十五日,相州接司農寺調令,再次從糧庫中發糧四百石以為軍需,在裝船的當口,因民夫搬運不當,致使糧包破損,露出袋中所裝之米,這才發現這些米竟然都是陳糧,押運官方仁慶大怒之下,與相州府辯詰,雙方各持一辭,互不相讓,這才將此事鬧到了兵部。

  陳糧并非不能食用,而是因其米碎而黃,口感極差,一般而言只是用來當作飼料或釀酒之用,甚少用于人食,更別說用來充當軍糧了——按朝廷慣例,各地糧倉中之存糧每年都要調換,將陳糧賣出,而后購入新糧以補足數額,新糧與陳糧之間價格差異不小,各地糧倉中的米耗子沒少在這其中上下其手,中飽私囊,若是往日發現了此事,自是得從根源上追查,以明定是非,該由刑部出面調查,實算不得太大的事情,可問題是此乃帝駕親征之際,再小的事情也沒人敢大意,無論是押運官方仁慶還是相州刺史李元名都不想承擔貽誤軍機的罪名,雙方立馬就鬧上了。按常理來說,調運糧秣屬于戶部與司農寺的活計,兵部只是管押運罷了,然則,如今乃是戰時,軍需上出了岔子,自然要由兵部出頭來協調此事方可。

  這事情麻煩歸麻煩,然則卻實在算不得什么天大的事兒,至少在盧承慶看來是如此,無他,當事人雙方完全可以各退一步,先將陳糧調換為新米,而后再行定奪也不遲,完全沒必要鬧到如此相持不下以致于影響到軍需供應的份上,只不過雙方都占著理,誰也不肯退讓一步,這才導致了如今的僵局——方仁慶乃是押運官,自是負有押運軍糧之重任,當然不肯以陳糧充軍糧,提出調換新米本就屬該當之事,本身并無多大過錯,而舒王李元名手中握有司農寺轉來的相關調撥單據,也是按著調撥單開了指定的糧倉出糧,他自然不肯承擔以次充好的過失,雙方都不肯退讓的結果哪還能有個好的,這事情一鬧起來,也就有些子大了。

  “此事本官知曉了,爾先下去休息罷。”盧承慶滿心不愿去協調這么件扯皮的事情,可職責所在,卻又不得不出面,臉色立馬就有些子難看了,瞥了一眼那名前來傳信的相州兵丁,淡淡地說了一句。一見盧承慶發了話,那名相州士兵自是不敢再多留,恭敬地行了個禮,自行退下不提。

  “該死!”待得那名相州兵丁退下之后,盧承慶沒好氣地罵了一句,起身在辦公室里來回踱了幾步,而后一把抄起那份軍情折子,大步便向尚書省衙門走去。

  盧承慶急步走到尚書省衙門,由得門口的侍衛前去通稟之后,整了整官袍,邁步進了正堂,入眼便見黃門侍郎諸遂良正埋頭速書,忙搶上前去,很是恭敬地行了個禮,叫了聲:“諸公。”

  “啊,是盧侍郎來了,快,看坐,看坐。”諸遂良抬起了頭來,笑容可掬地打著招呼,將盧承慶讓到了書桌前的椅子上,待得盧承慶在書桌前坐了下來之后,諸遂良這才笑呵呵地問了一句:“盧侍郎來找本官,可是有要事?”

  盧承慶在朝日久,早就知曉諸遂良乃笑面虎一只,手段狠辣了得,并不想與其過分套近乎,只是拱了拱手道:“諸公,是有一礙難之事須得諸公出面調停方可,這事情是這樣的…”

  “哦?竟有這等事?”諸遂良聽完了盧承慶的情況介紹,眉頭飛快地皺了一下,伸手取過盧承慶擱在案頭的文檔,飛快地掃了一番,臉上雖還帶著笑,可眼中卻不經意地閃過一絲激動之色,不過也沒多說什么,只是淡淡地道:“此小事耳,盧侍郎且放寬心,本官這就著手去辦好了。”

  盧承慶見諸遂良將這麻煩事攬了過去,自是求之不得,也不想跟諸遂良多拉近乎,笑著起了身道:“那就煩勞諸公了,下官尚有公務在身,就不多打攪了。”

  “好,好,好,盧侍郎勤于王事,實我等之楷模也,您忙,老夫就不送了。”諸遂良笑呵呵地將盧承慶送到了正堂的門口,嘴角含笑地跟盧承慶話別,可才剛一回過身來,臉色立馬就陰了起來,走到書桌邊,拿起那份文檔,在手上反復地掂了幾下,突地提高了聲調道:“來人,備車,本官要到東宮一行!”

  富麗堂皇的顯德殿中,諸遂良默默地立在殿旁,身子雖站得挺直,臉上也帶著笑容,可一雙老眼中卻滿是焦慮之色,不停地看著后殿的方向,滿頭滿臉都是汗珠,心情又怎個急躁了得——天都已近午時了,自打到了顯德殿,諸遂良已足足等了快一個時辰了,卻始終沒見太子李治露面,偏生又無法著人去催請,著實令諸遂良心里頭老大的不耐,可也沒法子,誰讓他是臣,別人是半君呢,就算再不耐也只能捏著鼻子等將下去了不是?

  “太子殿下到!”就在諸遂良等得望眼欲穿的當口,東宮主事太監管大松那尖細的嗓門總算是想了起來,伴隨著喝聲,太子李治打著哈欠從后殿里轉了出來。

  “老臣諸遂良叩見太子殿下。”一見到李治出現了,諸遂良忙不迭地搶上前去,恭恭敬敬地給李治見禮。

  “啊,是諸愛卿啊,這么急著見本宮可是有甚要事么?”李治語氣雖和緩,臉上也帶著笑,可話里頭卻透著老大的不樂意,無他,這廝今日又在后宮里鬼混,壓根兒就沒回東宮,正自爽得開心之際,生生被諸遂良給攪了興頭,哪還有甚好氣色,若不是因著諸遂良是他要極力拉攏的重臣,只怕李治連見都懶得見上一面的。

  “啟稟太子殿下,老臣確實有要事須奏明殿下。”諸遂良早就知道李治是個阿斗型的人物,之所以會投向李治,也并不是被李治的雄才大略所折服,左右不過是跟長孫無忌打的主意一樣罷了,看重的僅僅是李治軟弱好控制而已,自不會跟李治計較那些個態度問題,不過么,諸遂良說是有要事要奏,卻并沒有往下接著說究竟是何事,而是拿眼看著簇擁在李治身邊的那幫子宦官、宮女們。

  李治是懦弱了些,卻不是傻子,見諸遂良半天不開口,便知其中必有蹊蹺,略一沉吟,揮了下手道:“爾等全都退下。”李治既然下了令,一幫子宦官、宮女們自是不敢再留,各自應諾退出了大殿,只留下李治與諸遂良相對而立。

  “諸愛卿,有甚事可以說了罷?”待得眾人退下之后,李治走到了躬身而立的諸遂良身前,饒有興致地看著諸遂良,淡淡地說了一句。

  “殿下,這是相州刺史舒王李元名送來的急件,還請殿下過目。”諸遂良并未多言,只是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一份公函,雙手捧著,遞給了李治。

  李治白白擔著個監國太子之名,然則在朝廷公務上卻壓根兒就插不上手,現如今大權都在劉洎手中掌控著,李治最多算是個橡皮圖章罷了,也就是蓋蓋印章,簽個名便算是監國了,先前李治還試著對報上來的公文提提自己的看法,然則卻沒人理會他的意見,到了后來,他也就懶得再管政務了,每日里醉生夢死,倒也逍遙得很,此時見諸遂良將相州送來的急件送上,還真來了些興致,可匆匆看了一遍,卻郁悶地發現這不過是件雞毛蒜皮的小事罷了,真要協調起來的話,功勞不見得有,麻煩倒是不老少,心中頓時就來氣了,皺著眉頭道:“諸愛卿急著見本宮就為了這事?”

  諸遂良早就知道面前這位主兒是個阿斗,也早就料到其壓根兒就看不出這份公函后頭隱藏著的秘密,眼瞅著李治不高興了,在心里頭狠狠地鄙夷了李治一把,可臉上卻堆出了最誠摯的笑容,很是恭敬地回道:“殿下請細看司農寺調撥單后頭附署的官員名諱。”

  “嗯?”李治聞言愣了一下,緊趕著再次翻開文檔,找到了調撥單,掃了一眼,卻沒發現什么不對勁的地方,滿頭霧水地問了一句:“劉鋮?此何人也?”

  諸遂良笑了,笑得跟只老狐貍似的,點著頭道:“此劉侍中之長子是也。”

  “啊!”李治先是一驚,而后又是一喜,剛想著下令嚴查,卻又收住了口,眼珠子狂亂地轉了起來,臉上的神色變幻個不停,良久之后,長出了一口氣道:“此事重大,本宮須好生斟酌一番,諸愛卿且在此稍候,本宮去去便回。”話音一落,也不給諸遂良開口的機會,一轉身,大步轉入了后殿之中。

  “這…”諸遂良沒想到李治說走就走,一時間氣急,恨恨地摔了摔寬大的袖子,站回到殿旁,百無聊賴地接著數大殿頂上的裝飾花紋,心里頭將李治罵得個狗血淋頭也就是難免之事了罷…

夢想島中文    龍爭大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