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86章 交流

  “床單、被子都是新的,今天才洗過,有其他需要,隨時喊我。”

  “行,老李,麻煩你了,你也早點回去休息吧。”陳家志覺得這房間收拾得還不錯。

  這時,李秀也從裝行李的包中找出換洗衣服,“你先去洗漱吧,也不早了,早點休息。”

  “要得嘛。”

  拿了衣服,洗了澡,陳家志再回房間時,李秀正拿著一本書在看。

  “先別看了,去洗漱吧,這邊條件弄得還可以。”

  “嗯”

  等李秀去洗漱后,陳家志又到走廊上看起了星空,腦海里也在想著明天的事。

  明天要見的應該是縣長,而且除了交流經驗,大概率還會被拉投資。

  他在想要不要接招。

  元謀的冬早茄果類蔬菜不太適合賣向珠三角。

  其熱壩地區夏天溫度高,干旱少雨,也不適合菜心等葉菜生長,難以和現有業務形成聯動。

  占用的資金也還不少。

  現目前而言,重心還是要圍繞珠三角。

  “想什么呢,又這么入神?”李秀洗完澡走了出來。

  “明天要見縣長,這不得提前揣摩下領導的心思么。”

  “喲,那可是大官。”

  “再大也沒有你大。”

  陳家志和李秀回了房間,關了門,雙手就開始不老實起來。

  這才曬了太陽的被子真柔軟。

  一覺起來,神清氣爽,元謀四月的陽光也溫暖舒適。

  陳家志和李秀很早就起床下地,在農場散步,看日出,看菜花。

  年后播種的制種菜心又開花了,金黃一片,很是好看。

  陳家志還逮住一個揮舞著枝條的小屁孩,嚇唬了一頓才放他走。

  走了一會兒,在大棚外又遇上了彭謙和紀松。

  他招呼道:“早,聊什么呢?”

  紀松說道:“老板,老板娘,早,我和在彭老商量后續育苗準備,大棚要消毒,還有育苗架、基質等等要準備。”

  陳家志又問了下方學林弄出的基質配方,紀松也已知曉。

  “參照總部,也準備弄個簡易場地生產基質。”

  “對,先這樣搞,你們先忙,我再轉轉。”

  陳家志又帶著李秀去看大棚里的菜。

  經過近半年的采摘后,黃瓜、番茄和茄子也陸續進入了生長末期。

  4月份后,蔬菜價格也跌了下來,效益較為一般。

  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陳家志才又回到了辦公室。

  李明坤此時也安排完了工作回來,對陳家志進行了農場的交底。

  截至目前,云嶺農場一共創造了164萬元的營收。

  初始投資是300萬,沒用完,加上入賬,云嶺農場的資金還很充沛。

  陳家志說道:“我跟著要去縣里,你和我一起去,可能會再談談投資的事。”

  李明坤點頭,“此前馬局長也來過,有意讓我們擴大大棚的投資,我說要等你來。”

  想著賬上的資金,陳家志沉吟道:“只要有基礎條件,投資蔬菜大棚收益還是不錯的。”

  如果這次要建大棚,就沒必要弄育苗棚那么貴的了,云嶺農場現有的資金也暫且夠用。

  云南大棚相較于北方冬暖大棚,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造價便宜。

  劣勢就是交通。

  而元謀的交通條件在整個楚雄乃至云南都算好的。

  和縣長龐伯川的交流地點最終被約在了縣政府。

  陳家志和李明坤抵達時,恰到好處的遇到了相熟的馬明。

  “陳總,李場長,這次還要麻煩你給我們分享先進經驗。”

  陳家志笑道:“馬局這是在開打趣我了哈,我也就順手做了點微不足道的事。”

  “哈哈,那以后陳總還要順手多做點。”馬明伸手示意,“走吧,陳總,龐縣長他們應該都在辦公室了。”

  陳家志又打聽了下有哪些人。

  除了縣長龐伯川,農業局一把手葛啟華、元馬鎮鎮長米勇兩人也會來。

  馬明笑了笑:“陳總,就是一次普通的交流學習,龐縣長最近也挺關心云嶺農業的發展,有什么需求你等會兒也可以提。”

  “只希望我這點經驗能對元謀有用。”

  陳家志不懂政府體制關系,但就如李秀所說,縣長也是大官。

  他也是靈機一動,才幫縣里做了些宣傳,沒想到真有了效果。

  可能這就是市場化改革浪潮帶來的機遇。

  敲響半開著的門,聽到一聲‘請進’后,陳家志才跟著進去。

  辦公室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龐伯川、葛啟華、米勇三人都站了起來。

  “陳總,遠道而來,辛苦了。”

  “我的淺薄經驗要是能幫到縣里,再遠那也得來。”

  陳家志跟著上前與三人寒暄握手,這場合沒那么正式,反倒讓他松了口氣。

  而李明坤跟在一旁,則顯得有些拘謹。

  很快,兩人都坐了下來,米勇給兩人倒了茶水。

  龐伯川開口道:“陳總,先恭喜你了,云嶺農業的大棚蔬菜大獲成功,也給縣里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陳家志笑了笑,“僥幸取得了些成績,還多虧了各位領導的指導。”

  龐伯川抬了抬手,“客套話就不用說了,其實前幾年縣里就派人去呈貢的蔬菜大棚學習過,但陳總還是第一個在元謀搞大棚的。”

  陳家志微微一愣,“為何當時沒人搞呢?”

  “沒錢。”龐伯川說得很直白,“元謀很窮,農民拿不出建大棚的錢,縣里給不了多少補貼,即使銀行提供貸款,也沒有人敢冒這個風險。”

  這時馬明也說:“除了沒錢,當時回來后就有人議論元謀有沒有必要建大棚。

  普遍觀點是得不償失,現在回想,當時目光還是短淺了點。”

  現場幾個政府人員里,只有馬明是因為在基層搞蔬菜產業而被提拔到現在的位置,對情況更熟。

  葛啟華又說:“大平頂番茄好像也是那一年發現的。”

  馬明點頭,“對,當時大棚里有一個番茄長得很大,縣里去的技術人員就把那個番茄要了回來,篩選育種后才有了大平頂番茄。”

  繞了半圈,一直沒有進入正題,反而一直在聊大棚蔬菜,陳家志默默聽著,直到聽到‘大平頂’番茄時,才來了一絲興趣,問了問。

  馬明很自豪的說:“以前元謀的番茄好是好,但就是個頭太小,一直被人詬病,所以當時去呈貢時,技術人員一眼就看中了那個特殊的大番茄。

  隨后經過幾年篩選優化,這才有了大平頂,個頭大,產量不錯,現在也是縣里主栽品種之一。”

  “很厲害。”陳家志笑著稱贊,又回頭叮囑李明坤,“老李,云嶺農場也要引進大平頂,試試做嫁接接穗。”

  聽到陳家志這么說,龐伯川才把話題拉回了種業上。

  去年末的全國種子工作會議上,國家提出了‘實施種子工程,實施種子產業化’的政策。

  而今年初,因為云嶺農業在代繁時的順帶宣傳,山西、津門、遼寧的科研院所和企業相繼來到元謀考察。

  并最終定下在元謀建設育繁種基地。

  這時,全國種子工作會議上的精神也才傳達到地方不久。

  緊跟著元謀就做出了成績。

  簡直就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讓有關部門和領導為之一振。

  云嶺農業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被更多人知曉。

  而后,云嶺農場的大棚蔬菜又展現了超長的生長期,填補了元謀冬早蔬菜12.203.20的空窗期,賣出了高價,效益驚人。

  由此,便有了這場交流。

  龐伯川的目的也很簡單,除了交流種企招商經驗外,其實更希望云嶺農業能擴大大棚投資規模。

  陳家志明白后,也先聊了聊種業招商的個人看法。

  在這方面,他可能還比不過現場幾人,但他把重點聚焦在了強化產業鏈上。

  把良種繁育、種苗培育、種質資源保護等關鍵環節當成一個整體來思考。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加強交流。”

  “不論是走出去,參加各種種業展會,或者是未來元謀自己舉辦展會,都能提升元謀種業知名度和影響力。

  這次云嶺農業能僥幸提供了些助力,也是在豐臺種子交易會后才與幾家單位搭上了關系。”

  幾人都若有所思,聽了進去。

  龐伯川想了想,說:“陳總所說讓我獲益匪淺,看來這也是陳總看好種苗培育的原因了。”

  陳家志笑道:“我是看好元謀蔬菜和種業的潛力,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龐伯川見火候也差不多到了,直言:“既然如此,陳總有沒有興趣再擴大大棚蔬菜的規模,縣里有意打造一個示范基地,在政策和基礎設施上會給予些扶持。”

  陳家志心想果然如此。

  剛想開口,只見馬明又展開一張地圖。

  “陳總,位置我們都給你挑好了,在黃瓜園鎮,有水有電有交通,產業基礎也還可以。”

  “如果感興趣,現在就可以去實地看。”

  陳家志一愣,這還真是有備而來。

  龐伯川跟著又說:“陳總,縣里也會借助大棚示范基地,大力向各鄉鎮推廣云嶺農業的優質蔬菜種苗,除此之外,如有需要,銀行也可以提供優惠貸款。”

  陳家志沉吟片刻,心里其實已經有意向,但沒有立即應下。

  他本能覺得太果斷了不太好,至少也要去黃瓜園鎮瞧瞧。

  請:m.xvipxs.net

夢想島中文    1994:菜農逆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