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75章 水東芥再上市

  三月的陽光溫暖而明媚。

  依山傍海的彭村芥菜基地里,錯落有致的田埂將芥菜田劃分成規整的區域。

  大片的芥菜整齊排列,宛如綠色海洋,葉片翠綠欲滴,莖桿粗壯挺拔。

  數不清的菜農也在基地里忙碌著,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澆水,有的在除草。

  在基地邊緣位置,有一條碎石路穿行而過。

  碎石路的旁邊有一片彩鋼瓦搭建的房子,便是彭村芥菜基地的居住和辦公點。

  村書記杜建峰匆匆前來。

  “敖場長,在寫什么呢?”

  敖德良正席地而坐,聞言回道:“琢磨明天收菜怎么安排。”

  杜建峰正是為此事而來,“劉海濤這兩天在村里到處找人,聽說要找幾十上百號人,要這么多人,也是敖場長安排的么?”

  “對。”敖德良說:“我讓他去的,杜書記,有什么問題嗎?”

  杜建峰訝然道:“你是打算收多少菜去賣?”

  敖德良不假思索,“明天計劃的是2.3萬斤芥菜,所以要的人比較多。”

  杜建峰倒吸一口涼氣,“一天收2.3萬斤,會不會太多了,能賣完嗎?”

  脾氣再好,敖德良也被弄得有些不耐煩了。

  “杜書記,前段時間村民天天在討論芥菜種太多了賣不完,不好賣,你也沒出來阻止,書記也曾勸我不要一次性種太多。

  怎么現在我多割點菜去賣,書記又來勸不要收太多去賣呢?

  還是說村民又想日結工資了?”

  對村里的風言風語,敖德良有所耳聞,即使務工的工人里,也有類似討論。

  300畝地,全種一樣菜,能不能賣完?

  雖說有分批次播種移栽,但仍有很多人認為可能要遭,菜場很可能經營不善。

  甚至因為當時蔬菜行情低迷,一度鬧出了部分工人要求日結工資的鬧劇。

  村委也出面了,但略等于沒出面,還好上面放款及時,基地賬上資金充沛,才有驚無險度過。

  杜建峰面不改色,“這倒沒有,我只是擔心你收太多了,一次性賣不完,現在天也慢慢熱起來了,青菜可不能放久了。”

  敖德良微微嗯了一聲,“這就不勞你擔心了,公司敢讓發這么多菜過去,肯定是有信心的。”

  這可是2.3萬斤!

  杜建峰有些驚訝,又問:“芥菜在花城賣多少錢一斤?”

  “這我可就不清楚了,我只負責生產,賣菜是其他人的事。”

  敖德良又低下頭,時而嗯兩聲,杜建峰便自討沒趣的走了。

  他又坐了一會兒,劉海濤才回來通知他人員組織完畢。

  至此,人員、冰袋、車輛、小工具都準備妥當,就等老板的塑料筐了。

  夕陽西下,敖德良又來到菜田里,檢查一天的收尾工作。

  路遇一拿水管的工人,他問道:“明天要割的芥菜淋水了沒?”

  “淋了,場長你專門交待的,我哪敢忘了。”工人高聲笑著回道,跟著又好奇的問:“場長,明天那五六畝地全都要割么,我可都淋了水的哦。”

  敖德良平靜的說是,聽到的工人又連著打聽。

  “場長,芥菜賣多少錢一斤呀?”

  “有沒有1塊?”

  “割這么多菜,每斤要能賣1塊錢,那一天就得賣兩三萬塊!”

  “這下某些人不用擔心拿不到工資了哦”

  “你們想得倒是美,割這么多菜,價格怎么可能那么高,幾毛錢頂天了。”

  “嘁就算幾毛錢,也不用擔心菜場發不出工資,某些人也是,一點臉也不要了。”

  不理會工人嘰嘰喳喳的議論,敖德良來到明天要采收的地塊。

  夕陽透過芥菜葉的縫隙,讓本地的紅黃土壤呈現出獨特的色彩,與芥菜田相互映襯。

  這里的風景獨美。

  隨即,他也看到了一輛滿載著白色塑料菜筐的貨車停在了碎石路上。

  至此,最后的準備也齊了。

  車里的陳家志沖敖德良揮了揮手,又嘆道:“沒有工業污染的鄉村田園風光就是美哈”

  他的視線還停留在菜田里,不愧是敖德良,一看這賞心悅目的菜田布局,陳家志就知道穩了。

  “所以我才要跟你一起來嘛,城里那環境簡直不擺了,喝個水都心驚膽顫,也難怪你寧愿多開幾小時車,都要當天來當天回。

  還是鄉下好,感覺空氣都是甜的。”

  充當司機兼保鏢的薛軍近期都在城里,他的感觸更為深刻。

  見敖德良揮手回應,薛軍才把車開進了居住和辦公點。

  一排彩鋼瓦搭建的簡陋房子,集食堂、倉庫、居住等各種功能于一體。

  房前還有棵挺拔的樟樹遮陰。

  下了車后,陳家志便站在了樟樹旁,沖趕回來的敖德良說道:“這樟樹不錯。”

  敖德良笑道:“原本搭房子的時候,樹的主人想砍掉,我想著可惜了,就出錢買了下來。”

  “挺好。”陳家志說道:“有這棵樹在,夏天也要涼快些,我看旁邊還有位置,可以再多種幾棵嘛,以后這一排房子都能遮陰。”

  “行,現在也適合栽樹。”

  敖德良笑了笑,栽樹好啊,栽樹也就意味著很可能要長遠發展。

  江心菜場也有不少樹,可老板從未提過要栽樹。

  才聊兩句,便來了工人卸塑料筐,陳家志也問起了其它準備,一切妥當。

  跟著又去了菜田參觀,打理得就像是藝術品。

  換陳家志來肯定做不到。

  他不愿花很多心思在一些小事上,但又不排斥。

  就像他當初剛來江心菜場時,房間亂糟糟的,但也喜歡李秀把房子打理得干凈整齊。

  “德良,你怎么做到的?”

  引路的敖德良沒聽懂,疑惑的和陳家志對視。

  “時間這么短,你是怎么搭建了房子,種出了菜,還種得如此美輪美奐?”

  被夸了。

  敖德良露出微笑,又駐足掃了一圈菜田,“大概是因為200萬吧”

  200萬是彭村基地的投資。

  陳家志挺驚訝于這個答案,又覺得很滿意。

  晚飯也是在食堂吃的,特意做了生炒水東芥菜,一入口,陳家志便知道對味了。

  畢竟是專業化種植,更舍得投入,即使氣候不比上一茬,口感也沒落下。

  吃了飯,陳家志便給陳正旭回了電話。

  “水東芥口感妥了。”

  “我馬上讓人打電話通知客戶。”

  “第一車最早明天上午發貨,晚上10點前肯定能到。”

  “行,都安排好了,包括深城,小叔你這車直接送到深城布吉,小熊在那邊等你。”

  陳家志挑了挑眉,和計劃略微有點不一樣,明天會發三車貨。

  兩車一共10噸到花城,五十鈴裝1.5噸到深城,原本定的是陳正旭在深城接應。

  “你不去深城了嗎?”

  陳正旭說:“深城安排妥當了,我明晚上在中山的批發市場約了人見面,爭取早點進入中山和ZH市場。”

  陳家志在腦海里過了遍地圖,說:“你等明天水東芥到了再出發,帶兩箱水東芥回菜場。”

  陳正旭訝然:“干嘛?給幺娘帶的么?”

  陳家志快速說道:“再多帶一箱,另兩箱你交給易場長,讓他明天裝給同興泰,免費送的,你再手寫一份烹飪做法放面上。”

既然夏有車不想拿貨,那陳家志選擇送總行了吧  “…”陳正旭:“還得是你,簡直絕了!”

  陳家志笑道:“也不要抱太大希望,保不齊夏總就能拒絕這道菜。”

  隨著菜場往檔口的供應量增加,同興泰減少拿貨已不是秘密。

  不拿水東芥更是透露著蹊蹺。

  陳正旭了解情況,“忙完中山這邊,我跟著就去深城,布吉也每天都有供港的商戶,爭取早點給夏總一個驚喜。”

  “哈哈哈,就怕是驚嚇!”

  要是水東芥通過另外的路子進入了香江市場,那就有點意思了。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整個基地還籠罩在一層薄霧中。

  此時,彭村芥菜基地便有了活力,敖德良帶著劉海濤等管理人員提前就在準備。

  隨著晨霧消散,露水蒸發,上百號工人也穿梭在田間,開啟了割菜。

  一刀就是一株。

  一株就是一百來克。

  略小。

  但又是那么的脆嫩,收割和運輸過程中稍一用力就會碎。

  割菜、搬運、裝車,一切有條不紊,以至于第一車發車時比預期還早上許多。

  趁著工人割菜的時間,陳家志也匆匆去了另一處的育苗場。

  同樣很簡陋。

  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給芥菜基地培育芥菜苗。

  但也有驚喜,竟難得的有開展對外業務。

  要知道冬種蔬菜已經到了尾期,馬上就是種夏糧的季節,種蔬菜的很少。

  能在這時還能有對外業務屬實難得。

  不過暫時也難有大起色,還是得靠水東芥基地存活。

  看完育苗場,再次回到基地時,五十鈴上也裝好了約1.5噸的水東芥。

  陳家志也不再耽擱,在敖德良和眾多工人的注視下離開了基地。

  他也沒料到,到現在竟還有人懷疑菜場發不出工資。

  這么多這么好的菜,就是瞎賣都能把工資賣出來。

  而且,除了工資,陳家志還惦記著靠水東芥掙一座育苗工廠,或者是育苗基質廠,抑或著一個新基地。

再不濟也能讓彭村水東芥基地再擴大一倍吧  請:m.llskw.org

夢想島中文    1994:菜農逆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